2025届安徽省舒城龙河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安徽省舒城龙河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安徽省舒城龙河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安徽省舒城龙河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安徽省舒城龙河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安徽省舒城龙河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为了治理环境,禁止焚烧落叶,某地提出“焚烧落叶不如落叶归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焚烧落叶能一定程度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长期焚烧落叶可能会导致土壤中的分解者减少C.大量焚烧落叶可能会打破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加重温室效应D.焚烧落叶释放的物质和能量都不能被生物群落再利用2.研究发现,HLAI类抗原(简称H蛋白)几乎分布于人体全部正常细胞表面,是效应T细胞识别“自己”的重要依据,绝大多数癌细胞膜上丢失了此类蛋白,而特有肿瘤特异性抗原TSA(简称T蛋白)。绝大多数癌细胞表面有MHC分子(简称M蛋白),MHC分子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参与T细胞对抗原信号的识别,MHC分子与肿瘤抗原结合才能被效应T细胞所识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蛋白和M蛋白使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B.与正常细胞相比,癌变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能力增强C.效应T细胞识别并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的防卫功能D.提高H蛋白或降低M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利于癌细胞逃脱免疫监控3.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地区,人们为了保护鹿而大量捕杀鹿的天敌--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狼从鹿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鹿和狼之间的信息传递对鹿不利,使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破坏C.若消灭了狼,可使鹿的种群数量按照J型曲线持续增长D.大量捕杀狼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发生改变4.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许多植物会储存大量的油脂。这些油积累在一种由内质网衍生而来的油质体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油质体内的油是植物的储能物质B.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为橘黄色C.内质网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D.油质体中的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5.许多科学家认为,约十几亿年前,有一种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需氧细菌,被吞噬的细菌在细胞中生存下来了,从宿主细胞那里获取丙酮酸,宿主细胞从需氧细菌那里得到丙酮酸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在共同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需氧细菌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线粒体。以下哪些证据不能支持这一论点A.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B.线粒体内存在与细菌DNA相似的环状DNAC.线粒体内的蛋白质,少数由线粒体DNA指导合成,大多数由核DNA指导合成D.线粒体和细菌DNA中无遗传效应片段的比例,比真核细胞低6.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白(spike)位于病毒囊膜表面,是已知最大的病毒表面蛋白。病毒通过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进而进入宿主细胞。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刺突蛋白在病毒的核糖体中合成B.用于消毒的医用酒精可以使病毒表面蛋白脱水变性,从而使病毒失活C.病毒通过囊膜与细胞膜融合后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宿主细胞D.只有人细胞膜上才有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所以它只感染人类7.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中央液泡逐渐缩小B.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不同部位细胞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相同D.细胞壁伸缩性较小,原生质层伸缩性较大,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8.(10分)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相关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B.无水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既可作为提取液也可作为层析液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离液需要用到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酒精可使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变成灰绿色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f表示物质,甲和乙表示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在不同条件下测定该植物叶片质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1)甲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过程可用反应式概括为:_______________。甲中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2)甲和乙内部增加膜面积的方式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3)物质e被彻底分解的场所是乙中的_______________。(4)图2中,影响A、B两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都是_______________。10.(14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疫情,对我国民生健康和经济造成极大影响。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断与防控尤为重要。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最常见方法的是荧光定量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具体过程如图。回答下列向题:(1)过程Ⅰ和Ⅱ都需要加入缓冲液、原料、酶和引物等,其中加入的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RT-PCR过程通过对_____________的控制影响确的活性和DNA分子结构,从而使得整个反应过程有序地进行。(3)过程Ⅱ拟对单链cDNA进行n次循环的扩增,理论上需要_______个引物B。(4)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还可采用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抗体检测,这些检测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检测到新冠病毒感染者抗体滞后于病毒核酸和抗原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检测对传染性极高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疑似患者早期确诊意义不大。11.(14分)厨余垃圾可加工成有机肥,实现垃圾的再利用。研究人员选定某农场甲、乙两块地,分别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后,调查生物多样性结果如下图。(1)据图分析,乙地与甲地相比,乙地长期施用化肥会导致___________。(2)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取样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3)蚯蚓能以土壤中腐叶为食,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____;绿色植物同化的能量去向是:___________。12.甲图是几种有机物的示意图(①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乙图所示为真核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其功能,其中C、D、E1、E2为小分子化合物,F、G、H、I、J均为大分子化合物。请回答:(1)①~④中属于多聚体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具有①结构的物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2)在②中,G和C的数目是否相等?________。能够合成③物质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3)D的基本元素组成为______________。(4)控制细胞遗传性状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该物质在原核细胞中主要存在于______内。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温室效应:(1)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化石染料的燃烧;植被面积减少等;(2)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CO2的释放,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增加CO2的吸收量,主要是保护好森林和草原,大力植树造林。【详解】A、焚烧落叶能使有机物中的碳快速转化为CO2,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B、长期焚烧落叶会减少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导致土壤中的分解者减少,B正确;C、焚烧落叶会打破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加重温室效应,C正确;D、焚烧落叶释放的CO2和无机盐能够被生物群落利用,D错误。故选D。2、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H蛋白是分布于几乎人体全部正常细胞表面的蛋白质,是效应T细胞识别自己的重要依据,而癌细胞丢失了该类蛋白质,所以不能被效应T细胞当成自己而识别;癌细胞表面有肿瘤特异性抗原TSA(简称T蛋白),绝大多数癌细胞表面有MHC分子(简称M蛋白),MHC分子与肿瘤抗原结合才能被效应T细胞所识别。【详解】A、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其原因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粘连蛋白)减少,不是因为T蛋白和M蛋白的出现,A错误;B、癌变细胞分裂能力增强,能够无限增值,但失去了分化能力,B错误;C、效应T细胞识别并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的监控和清除功能,C错误;D、提高H蛋白的表达水平,效应T细胞会识别癌细胞为“自己”;降低M蛋白的表达水平,癌细胞不易被效应T细胞所识别,因此二者都有利于癌细胞逃脱免疫监控,D正确。故选D。3、A【解析】

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A、该森林生态系统存在的一条食物链为绿色植物→鹿→狼,狼获得的能量来自鹿,而鹿同化的能量来自该生态系统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A正确;B、鹿和狼之间存在信息传递,这种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错误;C、由于人为地消灭了狼,鹿的种群数量会在短时间内增加,当鹿的种群数量超过了森林的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又开始减少,C错误;D、大量捕杀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不会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A。4、C【解析】

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其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详解】A、油质体内的油(脂肪)是植物的储能物质,A正确;

B、油脂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可被苏丹III染液染为橘黄色,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内质网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C错误;

D、由图可知,油质体中的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D正确。

故选C。5、C【解析】

本题是对线粒体的结构和物质组成与原核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异同点的考查,回忆线粒体的结构和物质组成与原核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组成,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详解】A、根据该观点可知,线粒体的前身是原始需氧细菌,因此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A正确;B、线粒体含有环状DNA,细菌也有环状DNA,支持内共生学说,B正确;C、由于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此证据不支持该观点,C错误;D、原核细胞中DNA的非编码区少,线粒体和细菌DNA中无遗传效应片段的比例,比真核细胞低,D正确。故选C。6、B【解析】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刺突蛋白是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的,A错误;B、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它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用于消毒的医用酒精可以使病毒表面蛋白脱水变性,从而使病毒失活,B正确;C、由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病毒通过囊膜与细胞膜融合后以胞吞方式进入宿主细胞,C错误;D、有报道宠物狗和猫也确诊了新型冠状肺炎,说明新型冠状病毒也能感染动物,D错误;故选B。【点睛】结合病毒的结构特征分析题意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不断失水,液泡的体积逐渐减小,A正确;只有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以及复原现象,B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错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D正确。8、B【解析】

1、脂肪鉴定的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橙红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2、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3、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有丝分裂较旺盛;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不同,可用高倍显微镜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那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成深色。【详解】A、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A正确;B、无水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只能作为提取液,不能作为层析液,B错误;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离液需要用到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15%的盐酸,C正确;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酒精可使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变成灰绿色,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脂肪检测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二、非选择题9、将水分解为O2和[H](或答水的光解)用于形成ATP(或答ATP的合成)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线粒体基质光照强度【解析】

据图分析,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甲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a是氧气,b是[H]和ATP,c是三碳化合物,d是五碳化合物;乙是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e是葡萄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f是二氧化碳。图2曲线图中,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光照强度,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15℃和25℃叶片增重量(净光合速率)相等,但是25℃条件下呼吸速率大于15℃条件下的呼吸速率,因此25℃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大于15℃。【详解】(1)甲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的作用:①将水分解为O2和[H]、②用于形成ATP。(2)甲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来增大膜面积;乙是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增大膜面积。(3)图1中e是丙酮酸,彻底水解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4)图2中A、B两点的温度相同,光照强度不同,且两点都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影响两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都是光照强度。【点睛】本题要求考生掌握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和场所,温度、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需要考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分析模式图和曲线图,进行图文转换解答问题。10、逆(反)转录酶热稳定性高的DNA聚合酶(Taq酶)温度(或温度、pH)2n-1抗原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需要一段时间病毒抗体【解析】

1、分析图示,过程I是由mRNA形成cDNA的过程,表示逆转录。过程Ⅱ先使mRNA-cDNA杂合双链解开,再以单链的DNA合成双链的DNA,最后利用RCR技术进行DNA复制。2、PCR技术的原理是模拟生物体内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利用DNA分子热变形原理,通过控制温度控制控制DNA分子的解聚和结合,DNA分子体内复制过程DNA的解旋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实现的;PCR扩增DNA片段过程最高经过n次扩增,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n个,其中只有2条单链不含有引物。【详解】(1)过程I是由mRNA形成cDNA的过程,表示逆转录过程,需要加入逆转录酶,过程Ⅱ是PCR过程,需要加入热稳定性高的DNA聚合酶(Taq酶)。(2)RT-PCR过程通过对温度的控制影响确的活性和DNA分子结构,从而使得整个反应过程有序地进行。(3)过程Ⅱ拟对单链cDNA进行n次循环的扩增,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该过程理论上至少需要2n-1个引物B。(4)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还可采用病毒抗原-抗体检测,其原理是抗原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需要一段时间,故检测到新冠病毒感染者抗体滞后于病毒核酸和抗原,因此病毒抗体检测对传染性极高的新型冠状病毒疑似患者早期确诊意义不大。【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和PCR技术及其应用过程,对于RNA的逆转录、DNA分子复制、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1、物种丰富度下降和部分种群数量增加取样器取样法分解者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一部分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的散失【解析】

分析题干和图形可知,横坐标代表的是物种丰富度,甲地施用有机肥,乙地施用化肥,通过比较分析可知长期使用化肥会降低生物的多样性。【详解】(1)长期使用化肥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题中的横坐标,乙地的物种丰富度较甲地低,可见长期使用化肥会导致物种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