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下第12单元第30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下第12单元第30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下第12单元第30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下第12单元第30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下第12单元第30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30课十月革命的成功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程标准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缘由、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十月革命一、背景1.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冲突日益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冲突,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不同(1)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十月革命有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2)巴黎公社孤军奋战;十月革命得到工农兵的支持。(3)巴黎公社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夺权斗争;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4)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阶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4.组织--布尔什维克党(1)背景: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打算。(2)建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实行其次次代表大会,列宁的拥护者在中心委员会中占多数,被称作“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时间及意义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实行其次次代表大会,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记着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在俄国的建立,标记着列宁主义的诞生。5.理论--列宁主义(1)内容: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成功”;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2)意义: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供应了强大思想武器。二、经过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了沙皇统治,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动的战略和策略。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革命武装占据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4.建立政权: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其次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这次大会标记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三、意义1.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志向到现实的宏大飞跃。2.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3.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十月革命结构图示俄国十月革命进程特点(1)一个过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2)“四个改变”①建立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②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③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④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与俄国现代化的关系(1)政治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俄国初步确立。(2)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拓了苏维埃政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3)文化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和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背景:十月革命成功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把有限的力气集中起来保证斗争的成功。2.主要内容:余粮收集制,将农夫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3.评价: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峻损害了农夫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二、新经济政策:1921年1.主要内容: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夫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肯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2.评价: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复原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三、苏联模式1.建立: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2.成就:经过两个“五年安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其次位。3.评价(1)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2)苏联模式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斗争成功创建了物质条件。(3)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纳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图解史实】十月革命与苏联建设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究历程20世纪二三十年头苏联建设成就与问题成就:快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大增,为反法西斯斗争的成功奠定了物质基础。问题: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严峻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列宁与斯大林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不同(1)过渡方式:列宁主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斯大林则取消商品市场,利用行政手段,实行安排经济体制,最终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过渡思想:列宁认为,落后国家应当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可在国家限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适当复原私人企业;斯大林则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实行单一公有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考点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考向1|十月革命发生的缘由材料1914-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斗争,400多万人伤残。①时间罢工次数②参与人数1914年8月-12月68次3.5万1915年1000次54万1916年1500次100万1917年二月革命20多万工人、士兵解读:找关键获信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②人们的罢工游行不断问题: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提示: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巨大伤亡;人民反战罢工、游行不断;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依旧很落后。政治局面: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考向2|十月革命的特点材料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其次阶段。①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②其次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夫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终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看法。--列宁“四月提纲”解读:找关键获信息①俄国革命应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②政权应当从资产阶级手中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夫手中问题:材料反映了列宁最初主见用什么方式夺权?缘由是什么?提示:方式:和平夺权。缘由: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理论角度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革命成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革命道路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确定的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考点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究考向1|新经济政策材料注意实际的列宁相识到让步是不行避开的,因而于1921年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复原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夫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夫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限制了土地全部权,限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短暂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解读:列宁认为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是局部地复原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复原和发展生产;在国家限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问题:依据材料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你认为列宁的思想存在什么局限?提示:特点:在无产阶级国家限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复原、发展生产;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局限:没有摆脱无私有制、无市场经济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束缚。考向2|苏联模式材料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做斗争”。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现在只要谁兴奋,谁就可以蹂躏它。”--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解读:定时空1927年,1928年,英苏抓关键“断绝英苏关系”“和共产国际做斗争”“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的国防武器”说明白苏联当时面临的国际环境提素养结合苏联当时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分析实行的措施(史料实证)问题:材料指出了斯大林强调重工业建设的缘由,结合所学学问归纳苏联为此实行的措施。提示:措施: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片面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建设解决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条件。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比较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含义斗争环境下的特别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方式干脆过渡到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生产资料全部制肯定的、彻底的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并存安排原则平均主义安排多种安排形式经济运行机制肯定安排调整安排调整和市场调整相结合作用和实践效果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快速复原,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二、苏联模式的形成缘由和特点1.形成缘由(1)基本缘由: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缘由。(2)客观因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阅历,复原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斗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3)思想基础: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4)个人因素: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思想方法的肯定化等,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有肯定的影响。2.特点(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安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夫利益以实现工业化;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单一的公有制。(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终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真题展示】(2024·山东高考·13)下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运用不同播种方式的状况。这反映出苏联()方式时间手播(%)马拉播种机(%)拖拉机牵引播种机(%)1928年74.425.40.21932年51.728.320.0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B.工农业比例严峻失调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命题人揭秘】找准题眼:苏联农业集体化进程中生产力水平的差异。⇓联系史实:20世纪二三十年头,苏联生产力水平和农业集体化发展快速,但并不平衡。⇓明确方案:依据表格可知,1928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运用传统手播和马拉播种方式的比例分别占74.4%、25.4%,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占0.2%,到1932年手播比例依旧最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不高,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故选C项。【阅卷人点评】[失分1]时空错位。如本题A项,早在1928年后新经济政策已逐步被废除,A项错误。[失分2]理解偏差,忽视材料信息。材料仅涉及农业播种方式,未涉及“工农业比例”,B项错误。[失分3]对材料主旨理解偏差。依据表格可知,1928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运用传统手播和马拉播种方式的比例分别占74.4%、25.4%,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占0.2%,到1932年手播比例依旧最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不高,农业集体化发展阻力不大,并非“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解除D项。1.(2024·江苏高考·19)1921至1922年苏俄农夫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1921年苏俄约有79个省级行政单位,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这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A.余粮收集效果良好 B.数省保持经济独立地位C.农夫税收负担较重 D.农夫无权支配税后粮食C解析:“1921至1922年苏俄农夫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说明这一时期苏俄税收的种类多,农夫税收的负担较重,故选C项;1921年到1922年苏俄实行实物税,不再实行余粮收集制,解除A项;苏俄农夫须要上缴实物税,说明各省没有保持经济独立地位,解除B项;“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说明农夫有权支配税后粮食,解除D项。2.(2024·天津高考·8)1918年初,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