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利他与侵犯21世纪应用心理学系列教材章节导读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货柜车碾过。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事件发生的前几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选择离开。最后,一位拾荒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第一节利他行为爱德华·威尔逊在其《论人性》一书中,将攻击性、利他行为、性本能和宗教行为视为人类行为基本范畴的四个方面。从利他行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利他行为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以帮助他人为目标;第二,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第三,自愿的;第四,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其中第二个特征是利他行为的主要特征。二、利他行为研究的范畴社会心理学家对利他行为的研究涵盖了许多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1)人们在看到陌生人陷于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助人行为;(2)人们制止或干预犯罪的行为,这种行为一方面能够帮助受害人,另一方面能使犯罪人无法得逞或遭到惩罚;(3)个人约束自己不做出越轨的行为,这种行为通过克己的方式取得利他的效果;(4)偿还行为,其目的是回报他人的恩惠或补偿自己曾经使别人蒙受的损失。研究表明,在如下的两种情况下,利他行为会产生消极后果。1.当利他行为对利他者有利时。2.当利他行为对受助者有伤害时有时候利他行为对受助者来说可能是得不偿失的,受助者就会因此而消极地看待利他者。三、利他行为的唤起结果发现,紧急事件有如下特点:
(1)突然或出乎意料地发生;(2)当事人可能要受到伤害或已经受到伤害;(3)随着时间的延续,情况越来越严重和危险;(4)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助当事人;(5)旁观者有能力给予当事人帮助。四、利他行为的得与失当紧急情况非常明显,而且人们也有能力提供帮助时,为什么还有人见死不救、漠然视之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旁观者考虑到了帮助他人的行为可能会带来麻烦和损失。例如,当两个人非常剧烈地动手打架时,旁观者一般不会贸然插手干预,因为大部分人会担心受到伤害。五、求助者的特点求助者需要帮助的程度,是决定我们是否给予帮助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我们更容易帮助那些我们认为他们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必须求得帮助的人。许多事实和实验研究还证明,外貌有吸引力或者是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相反,如果某人的外表令人讨厌的话,就会大大地减少人们帮助他的可能性。六、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人们产生利他行为的个人因素有本人的个性、早期的社会化情况、以前利他行为的经验、当时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以及本人的人生哲学或思想意识等。(一)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二)人格因素(三)利他者的性别差异(四)利他者心境的作用(五)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六)自然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七)社会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八)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七、利他行为的学习和模仿按照传统的学习理论,利他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是通过强化而建立的。吉诺维斯事件与旁观者干预亲社会研究的兴起源于吉诺维斯事件的刺激。1964年的一天,凯蒂·吉诺维斯在她经营的纽约曼哈顿酒吧营业结束后返回公寓,她的公寓位于皇后大街的一个安静的中产阶层居住区内。当她下车向公寓方向走去时,一个持刀男人袭击了她。那个男人刺了她数刀,她大声呼救。一个邻居在窗口大声警告那个男人:“放开这个女孩!”歹徒正欲逃走,但他又返回将凯蒂击倒在地,再一次袭击她。凯蒂继续呼救直至最后有人报警。警察在接到报警两分钟后就赶到了现场,但凯蒂当时已经死了,袭击者不知去向。袭击行为持续了35分钟。警察在调查这一事件中发现,公寓周围共有38个人目睹了这一事件,但最终只有一个人报了警。一对夫妇把两把椅子移到窗前来观看这一暴力事件,他们说他们以为已经有人报了警。凶手一直没有被抓获。
拉特纳后来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试图以数据来说明该旁观者对当事人行为究竟有多大的影响。1970年,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情境,试验中让大学生志愿者填写一份调查卷,几分钟后有烟雾透过气孔进入房间,四分钟内烟雾会越来越多,直到被试看东西和呼吸都有些困难。实验分两组进行,一组是房间里只有被试一个人,另一组有两名实验助手充当一起参加测试的志愿者。结果发现,当被试是一个人时,他们会到周围查看一下到底怎么回事,75%的人会想实验者报告这种异常;而另一组有其他人在场时(实验助手没有起来查看情况,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有10%的人会报告。“我想我——需要——如果谁——能——帮助我——因为——我——我现在——真的———不——行了,如果谁——能帮我——帮我出去——那——那太好了——因为我——我犯——病了,我的——的确——需要——帮——帮助,谁——来——快——帮我——一下(哽咽的声音)——我要死——了,我——要死——帮———(哽咽,然后没声音了)”第二节侵犯行为在大多数社会生物学家看来,侵犯行为与利他行为都是由基因所设定的。爱德华·威尔逊认为,侵犯行为是人类为了确保自身安全而形成的本能,这种本能是经过长期的进化而发展起来的,攻击性较强的个体往往具有更强的生存优势。科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超越了社会生物学对遗传因素的过分强调,其在侵犯与利他研究领域中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新的研究成果更乐意构建基于社会影响的理论解释,即在关注当事人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社会情景特征。一、侵犯行为概述侵犯行为简称侵犯有时也可以称为攻击行为,从在校学生之间的欺负行为到球场上的球员斗殴,从办公室同事之间的相互中伤与诋毁到美国发动的两次伊拉克战争,都可以看做是侵犯的不同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对侵犯行为做如下定义: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的、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下述方面来判断行为者是否具有侵犯动机。(1)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2)行为者的社会角色。(3)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4)行为者的身份特性。上述四个方面并不是绝对的,在分析伤害行为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有时还需要借助以往经验,全面细致地考察其他方面的因素,以便更加准确地判断伤害行为背后是否有侵犯动机。二、侵犯行为的类别(1)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不同,可以划分出言语侵犯和动作侵犯。(2)按照侵犯者的动机,侵犯可以分为报复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3)我们还可以将侵犯分为广义侵犯和狭义侵犯。狭义侵犯正如我们前面所定义的那样,是有意违反社会主流规范的伤害行为;广义侵犯则涵盖了全部有动机的伤害行为,而不论其是否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三、侵犯行为是不是本能心理学在19世纪后半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时理论家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把人类的动机都归因于先天的本能,暴力倾向被认为是人类最有力量的本能之一。在20世纪,精神分析学派对侵犯展开了新的本能论研究,弗洛伊德在早期的时候用自我的概念来解释侵犯本能,他认为侵犯与力比多密切相关。20世纪60年代,动物行为学家洛伦兹把人的侵犯行为与动物的侵犯行为做了比较。他认为动物的侵犯行为有两种:其一为掠食行为;其二是争斗行为。这些侵犯的本能理论还停留在用一种特殊概念来推测内在的生物过程和生物机制的层次上。内在的生物机制和生物过程在侵犯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说侵犯是一种本能,当前的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把生物过程看做是环境刺激与侵犯之间的中介反应,也就是说,研究者普遍认为侵犯是环境刺激下的一种反应,而不是一种本能。班杜拉以社会学习理论作为基础来解释和探索侵犯行为,认为人并非生来就具有侵犯能力,这种能力必须通过学习获得。这种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的支持。四、有关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一)动物行为学。
动物行为学的观点通常来自于动物学方法,后者的基本假设是:如果两个物种的行为方式比较接近,那是因为它们的进化环境相似;反之,如果它们的进化条件相同,那么两者的行为方式也会比较接近。要获得社会能力,一方面要学会在特定的条件下控制侵犯冲动,另一方面要学会在某些挑战面前恰当地使用侵犯方式来解决问题。(二)生物进化学。
生物进化学对人类侵犯的研究,强调人类行为进化和发展过程。凯瑞斯提出,生物因素在人类侵犯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细致地论证了:(1)侵犯的能力是人类固有的;(2)侵犯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在青春期中表现得最明显;(3)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青春期时的身体侵犯只扮演着不太重要的角色;(4)在青春期和成人早期中,与男孩相比,女孩更多地使用人际支配和人际惩罚等的替代性方式。(三)行为遗传学。行为遗传学领域也有大量的研究试图证明遗传因素在人类侵犯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四)激素活动与侵犯侵犯行为和激素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睾丸激素的活动与竞赛、努力争取控制权、获得支配地位表现出相关性,后者经常与冲突和侵犯联系在一起。五、挫折—侵犯理论的解释挫折—侵犯理论,是把人类侵犯行为系统地定义为对环境条件的反应的第一次尝试。(一)挫折—侵犯理论及其实验研究。所谓挫折,是指当个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干扰或破坏,致使其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但是,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许多社会心理学家逐渐发现,挫折与侵犯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挫折只是让个体进入侵犯行为的准备状态。另外,如果在个体所处的环境之内不存在给人以引导的认识线索,挫折不一定能导向特定形式的反应。(二)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N.米勒在《挫折—侵犯假说》(1941)一书中,修正并扩充了挫折—侵犯理论的内容。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反应,侵犯反应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而已。挫折的存在,不一定会导致侵犯行为;但是,侵犯行为肯定是挫折的一种结果。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可以唤醒愤怒状态,但并不一定会导致个体发生实际的侵犯行为。侵犯行为最终是否会发生,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是否给他提供一定的侵犯线索。六、社会学习理论的解释社会学习理论最早由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该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人类行为产生过程中的作用。社会学习论者认为,挫折或愤怒情绪的唤起是侵犯倾向加强的条件,但并非是必要条件。(一)模仿学习;(二)侵犯与大众传播七、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一)宣泄。宣泄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腊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意思是用文学作品中悲剧的手法,使人们的恐惧与忧虑等情感得以释放,以达到净化的目的。但是,宣泄理论并未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布什曼在对宣泄理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后得出结论说:“通过宣泄的方式减少愤怒,就好比用汽油来灭火。”(二)习得的抑制。所谓习得的抑制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学到的对侵犯行为的控制,主要指下面几点。1.社会规范的抑制;2.痛苦线索的抑制;3.对报复的畏惧。(三)置换。例如,一个小孩想看电影,父亲不准他去,他就会生气。但出于对父亲的地位和权威的认识,他不能攻击父亲,于是他就会向别人发脾气。(四)寻找替罪羊。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形,即个体虽感受到挫折,却不明白挫折的来源究竟是什么。这时他就倾向于去寻找一只替罪羊从而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他人,并通过对他人的攻击来发泄自己的愤怒与不满。基本概念利他
情境的社会性定义侵犯
言语侵犯动作侵犯报复性侵犯工具性侵犯广义侵犯狭义侵犯挫折—侵犯理论宣泄置换替罪羊1.利他是个体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利益地帮助他人的行为。利他行为者可能需要做出某种程度的个人牺牲,却能给他人带来实在的益处。2.许多事实和实验研究证明,外表有吸引力或者是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相反,如果某人的外表令人讨厌的话,会大大减少人们帮助他的可能性。3.研究表明,影响人们利他行为的个人因素有本人的个性、早期的社会化情况、以前利他行为的经验、当时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以及本人的人生哲学或思想意识等。4.侵犯是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的、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5.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不同,可以划分出言语侵犯和动作侵犯;按照侵犯者的动机,侵犯可以分为报复性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2500-2024动植物油脂紫外吸光度的测定
- GB/T 44771-2024压水堆核燃料组件制造工艺和产品合格性鉴定要求
- 2024年度传单派发与宣传活动合同
- 2024年度电影发行与放映权转让合同
- 2024年度汽车租赁公司汽车停车位租赁合同协议书3篇
- 六年级科学上册 全一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
- 2024年度股权转让合同股权结构变更
- 2024年度租赁服务合同租赁物、租赁期限及租金支付协议
- 《统计热力学基础》课件
- 2024年度医疗设备代售合同
- 新时代高职英语(基础模块)Unit2
- DBJ04-T 331-2016 玻璃幕墙安全性能鉴定技术标准
- 过度充电对电动车锂电池的热失控影响
- 【基于PLC的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2400字】
- 穿脱隔离衣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宿舍入住退宿申请表
-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爱护身体养护精神》教案及教学反思
- 医学英语术语解密-福建医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中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
-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评估规范
- 房树人心理解析演示文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