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0-2021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0-2021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0-2021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0-2021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九年级(上)期末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关于热机的能量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势能转化为动能B.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将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在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的燃气

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热机就是把燃料燃烧得到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在内燃机的工作过

程中,做功冲程中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为热机工作提供动力,故C正

确,AB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以及燃料燃烧的能量转化,

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2.(2分)图中画出了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活塞和曲轴的位置和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情况,

此图为四冲程内燃机()的示意图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分析】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判断冲程

可以看气门的开关情况和活塞运动情况,结合规律总结进行判断内燃机的冲程。

【解答】解:由图可知,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此冲程为吸气冲程。

故选:Ao

【点评】此题是关于内燃机的题目,知道四冲程汽油机各个冲程的工作特点是解决该题

的关键。

3.(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导线把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B.灯泡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内能

C.物理学规定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D.导线不通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叫做开路

【分析】(1)电路有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四部分组成;

(2)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3)电荷的定向移动能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4)导线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的电路是短路。

【解答】解:

A、一般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故A错误;

B、灯泡工作时发光发热,所以灯泡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内能,故B正确;

C、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电子是负电荷,电子定向移动的

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故C错误;

D、不经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是短路,故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比较简单。

4.(2分)下列四幅图均是与静电现象相关的实际应用的例子,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分析】本题考查是关于静电的防止与应用,从各种实例的原理出发就可以判断出答案

【解答】解:A.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因相互排斥而散开,形成雾状,被喷涂的

物体带负电,对雾状油漆产生引力,把油漆吸到表面,属于静电应用,故A不符合题意;

B.静电除尘时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

动,属于静电应用,故B不符合题意;

C.静电复印是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使碳粉吸附在纸上,属于静电应用,故C不符

合题意;

D.油罐车上的搭地铁链是为了把产生的静电导走,属于静电危害的防止,故D符合题

JS*o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是关于静电的防止与应用,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静电的防止与应用的

具体实例。

5.(2分)下列做法没有利用物质比热容性质的是()

A.用干净的沙子炒制花生等干果

B.种植花草树木能有效改善气候

C.傍晚,在春播秧田里灌水保温

D.发烧时,用湿毛巾给头部降温

【分析】(1)沙子的比热容小,相同质量的沙子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温

度升高的多;

(2)(3)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

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少;

(4)蒸发吸热。

【解答】解:

A、花生、栗子等干果常常用干净的沙子来炒制,是为了使花生、栗子受热均匀,同时利

用沙子的比热容较小特性,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温度升高的多,故A不符合题意。

B、大面积种植花草树木,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

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量小,所以种植花草树木,能够改善

土壤的含水量,能有效的改善气候,故B不符合题意;

C、傍晚,在春播秧田里灌水,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

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秧苗不会被冻坏,故C不符合题意;

D、发烧时,用湿毛巾给头部降温,利用的是蒸发吸热,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比热容特点以及应用的了解和掌握。

6.(2分)如图所示,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金属箔迅速张开,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玻璃椁

金属球

金属杆\-7

金属

A.金属箔能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B.玻璃棒和其它物体摩擦后一定带正电荷

C.玻璃棒和金属球接触过程中发生电荷转移

D.玻璃棒移开后金属箔马上由张开变为闭合

【分析】(1)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电荷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解答】解:A、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球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

斥,会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迅速张开,故A错误;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玻璃棒和其它物体摩擦后不一定带正电荷,故B错误;

C、玻璃棒接触金属球后,验电器金属箔上的电子转移动了玻璃棒上,故C正确;

D、玻璃棒移开后,由于金属箔上仍然有电荷,则张角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一道基础题,要掌握。

7.(2分)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1度电可以使电车行驶约0.85km

B.家用空调制热功率约为10W

C.儿童电话手表中的电流约为10A

D.手机充电宝输出电压约为0.7V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

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A、1度电可以使电车行驶约850m=0.85km。故A符合实际;

B、家用空调制热功率约为1000W。故B不符合实际;

C、一般手机通话电流在0.3A左右,电话手表电流不大于此数值,更不可能达到I0A。

故C不符合实际;

D、手机充电器输出电压一般为3.7V或4.2V。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o

【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

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8.(2分)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着地磁场,图中表示地磁南极

的是()

A.aB.bC.cD.d

【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周围存在着地磁场;地磁的南北极和地理的南北极是

相反的,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存在着磁偏角。

【解答】解: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地磁体的南极在地球北极附近,地磁体的北极

在地球南附近,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不重合,存在着磁偏角,图中a是地理北极,地磁

南极是b,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的地磁场的认识,属于基础性题目。

9.(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B.扩散现象的发生是由于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C.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所以运动比较自由

D.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析】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

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间隙。

【解答】解:

A、固体很难被压缩,固体的分子间的斥力较大,故A错误;

B、扩散现象的发生是因为一切物质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B错误;

C、对与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所以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故C正确;

D、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1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在超导体中会产生大量的热

B.绝缘体完全不能导电

C.能被磁化的物质大多数是含铁、钻、银的合金

D.半导体的导电性能非常稳定

【分析】(1)超导体的电阻为零,不能产生热量;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3)磁铁能够吸引铁钻银等物质;

(4)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间的物体是半导体,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不稳定,受温度、

光照、杂质等因素的影响明显。

【解答】解:A、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根据Q=「Rt知不能产生热量,故A错误;

B、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所以绝缘体并非完全不能导电,只是不善于导电,故B

错误;

C、磁铁能够吸引铁钻锲等物质,所以能被磁化的物质大多数是含铁、钻、银的合金,故

C正确:

D、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不稳定,受温度、光照、

杂质等因素的影响明显,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绝缘体、超导体以及半导体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11.(2分)如图是Ri、R2两电阻的U-I图象。将Ri、R2串联后接入电路,结合图中信息

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00.20.40.6

A.Ui:U2=l:2B.Ii:12=2:1C.Ri:R2=l:2D.Pi:P2=2:1

【分析】(1)根据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根据图象可知电阻两

端电压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可知两电阻之比

(2)根据P=UI可知两电阻电功率之比。

【解答】解:因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所以L:12=1:1,故B错误;

由图象可知,当通过Ri、R2的均为0.3A时,Ui=6V,U2=3V,则UI:U2=6V:3V=

2:1;故A错误;

由Ii:12=1:1和I=u可得,Ri:R2=£:也=5:U2=2:1;故C错误;

R12

由h:12=1:1和P=UI可知,Ri:R2=UIII:U2l2=Ui:U2=2:1,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的运用,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1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机的效率通常高于喷气发动机

B.在做功同样多的情况下,消耗的燃料越少,热机的效率越高

C.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热机做功越快

D.热机损失的能量中,废气带走的能量少,摩擦消耗的能量多

【分析】(1)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2)根据热机效率的定义分析。

(3)机器做功越快说明功率越大。

(4)热机在工作过程中造成能量损失的因素有:①燃料很难全部燃烧;②排出的废气带

走能量;③热机部件要散热;④克服运转机件之间的摩擦消耗能量等。

【解答】(1)喷气发动机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利用率高于汽油机,所以汽油机的效率

通常是低于喷气发动机,故A错误。

(2)在做功同样多的情况下,消耗的燃料越少,说明消耗的总能量越少,根据效率n=

Q田

e用X100%,可知B正确。

Q总

(3)热机效率指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而热机做功越快,表

明热机功率大,故C错误。

(4)在各种热量损失中,废气的温度很高,带走的热量很多,故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热机的效率问题,掌握热机效率的定义并灵活分析是解题关键。

13.(2分)关于图中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揭示了动圈式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B.该实验揭示了动圈式麦克风的工作原理

C.导体ab沿磁场方向运动时,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

D.蹄形磁体在竖直方向运动时,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

【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解答】解:由图可知,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

应现象;

AB、动圈式话筒就是因为声音的振动使话筒的膜片振动,带动线圈运动而切割磁感线,

产生与振动相应的电流,然后再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动圈式扬声器是因为线圈中通过变化的电流,从而使它受磁场的力忽大忽小,所以引起

膜片的振动,而产生声音,它是利用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工作的,故B正确,A错

误;

C、导体ab沿磁场方向运动时,没有切割磁感线,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表指针

不偏转,故C错误;

D、蹄形磁体在竖直方向运动时,导体没有切割磁感线,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表

指针不偏转,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探究电磁感应实验。首先要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概念,掌握产生感应

电流的条件,考查了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考查了电动机的制作原理。

特别是动圈式话筒和动圈式扬声器,要正确区分必须了解它们的工作过程,话筒将振动

转化成变化的电流;扬声器将变化的电流转化成振动。

14.(2分)小明家的电热毯内的电阻丝断了,他爸爸把断了的电阻丝搭在一起,电热毯仍

能使用,但不久又会在搭接处烧断。会在搭接处烧断的原因是()

A.电阻丝上搭接处电阻较小,造成局部过热

B.电阻丝上搭接处电阻较大,造成局部过热

C.电阻丝上搭接处电流比其它处电流小,造成局部过热

D.电阻丝上搭接处电流比其它处电流大,造成局部过热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理解接头处被烧断的原因是温度过高造成的,而温度过高

是因为热量多。

【解答】解:将电阻丝的两个断头接上后,接头处是两根导线相切,由于接触的部位很

少,很细,电阻就较大。根据焦耳定律公式Q=I2Rt知,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

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温度越高,因此搭接头处容易被烧断。

故选:Bo

【点评】此题考查电热毯搭接头容易烧断的原因,是因为电阻过大造成的。会根据焦耳

定律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15.(2分)车辆在探测到驾乘人员未系安全带时,会在仪表盘上出现指示灯提示,当车速

超过20km/h时增加声音提示。主驾驶和副驾驶的安全带分别对应开关Si和S2,系好安

全带,相当于闭合开关,车速超过20km/h时开关S3闭合,蜂鸣器响起。只有当主副驾

驶都系好安全带时,指示灯熄灭,提示音消失。图中最合理的设计方案是()

【分析】由题意知,未系好安全带时指示灯发光,当主副驾驶都系好安全带时.,指示灯

熄灭,提示音消失;说明开关断开指示灯发光,车速超过20km/h时开关S3闭合,蜂鸣

器响起。开关闭合灯不亮,提示音消失,即灯和铃被短路了。

【解答】解:

由题知,未系好安全带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此时指示灯发光,车速超过20km/h时开关

S3闭合,蜂鸣器响起;当两人都系好安全带时,相当于两个都闭合开关,指示灯不亮,

提示音消失。说明两开关串联,且两开关闭合灯和铃被短路了,所以两开关串联再与指

示灯、铃并联,要使电路不会出现短路,即电路中必须串联一个保护电阻。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

故选:D。

【点评】本题利用了对用电器短路时,用电器将不工作设计电路,注意不能出现对电源

短路的情况,电阻是保护电阻,可使电源不会被短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6.(4分)研究表明,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美国人富兰克林把用丝绸摩擦过的

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1831

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历经10年的探索,终于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

规律。

【分析】①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②法拉第在奥斯特的启发下,研究了磁场与电流的关系,最终在1831年终于发现了电磁

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

根据这个发现,后来发明了发电机,这个重要现象的发现使人类对电能的大规模获得和

利用成为可能。

【解答】解:1747年美国人富兰克林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把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1831年,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进而发明了发电机,为人类大规模获得

电能提供了可能。

故答案为:富兰克林;法拉第。

【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队物理学家成就的了解,属于物理学史的考查,难度不大。

17.(4分)坐滑梯时感到臀部发热,说明通过做功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通过

研究水流的形成过程猜想产生电流的原因,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称为类比法。

【分析】(1)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

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

(2)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

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解答】解:

(1)坐滑梯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臀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2)电流比较抽象,不容易观察和比较,利用比较直观的水流说明电流,采用的是类比

法。

故答案为:做功:类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变内能的方法和物理学方法——类比法的了解和掌握,

是一道基础题。

18.(4分)如图所示,两只灯泡的连接方式是并联。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0.32

【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有多条;由图示电流

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读出其示数;

【解答】解:由图可知,开关闭合后,电流的路径有两条,电流分别经过两个灯泡,故

两只灯泡是并联的;

由图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2A。

故答案为:并联;0.32。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表的读数,难度不大,要掌握。

19.(4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

机器人身上装有上百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将光信息、声信息、热信息、力信息等转换

成电信号,从而使机器人具备了类似人类的知觉功能和反映能力。

【分析】(1)由影响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因素解答;

(2)传感器是将其他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

【解答】解:影响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因素是磁场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

机器人身上装有上百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将光信息、声信息、热信息、力信息等转换

成电信号,从而使机器人具备了类似人类的知觉功能和反映能力。

故答案是:磁场;电信号。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传感器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情况,都属于基础知识。

20.(4分)如图所示,将两根锲铝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通过比较电流表示数

的大小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这套实验装置研究的是导体电阻的大小与的

关系。

【分析】(1)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导体电阻越大,电路电流越小,导

体电阻越小,电路电流越大,因此可通过比较电路电流的大小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2)根据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和

横截面积,注意要用控制变量的思维来分析。

【解答】解:(1)将两根银铭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可以通过比较电流表的示

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2)根据图示可知,两根镶铭合金丝的粗细、材料均相同,长度不变,因此这套实验装

置研究的是导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电流表的示数;长度。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一是掌握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二是知道影响导体电阻

大小的因素。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范围,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中比较

常用的研究方法。

21.(4分)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控制

变量法。实验表明,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就越强。

【分析】(1)控制变量法: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及有无铁芯有关,应用

到控制变量法;

(2)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等有关。

【解答】解: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等多个因素有关,这种研究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的实验,在物理学中采用控制变量法来

实现;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和线圈匝

数有关,电磁铁的线圈匝数一定时,通入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通入电磁铁的

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的电磁铁磁性越强,即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线圈的匝数

越多,它的磁性就越大。

故答案为:控制变量;多。

【点评】在研究电磁铁的实验中,合理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是成功的关键,在进行

实验操作和分析实验结论时,都必须注意到各个量的变与不变,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

论。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我们必须熟记的内容

22.(4分)某款燃气热水器平均每天将100kg的水从20℃加热到40℃,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为8.4X106J;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70%被水吸收,则热水器平均每天消耗

的天然气为0.3n-(c水=4.2X1()3J/(kg・℃)、q天然气=4.0Xl()7j/m3)

【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比热容、初温和末温,利用Q呱=cmN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2)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70%被水吸收,即Q.&=Q放X70%,据此求天然气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再利用Q『&=qV求出热水器平均每天消耗天然气的体积。

【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

Q^=c^mZ\t=4.2Xl()3j/(kg「C)XlOOkgX(40℃-20℃)=8.4X106J;

(2)由题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70%被水吸收,

即Q吸=Q(«X70%,

则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J-=1.2X107J,

70%70%

由Qa=qv可得热水器平均每天消耗天然气的体积:

,,Q放1.2X10。八23

V=-------=—=^-=——y&——=0.3m。

q天然气4.0X107J/m3

故答案为:8.4X106;0.3o

【点评】本题考查了吸热公式Q“*=cmZ\t、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qV、效率公式

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23.(4分)某款电炖盅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挡,保温挡功率为40W。如图所示,是电炖盅简

化的电路图,已知RI=4R2。电炖盅的旋钮开关处于图示位置时是加热挡。电炖盅

在加热挡工作lOmin产生的热量是L2X1()5是

n旋钮开关

【分析】3)由电路图可知,旋钮开关处于图示位置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旋钮开关

处于另一位置时R1与R2串联,根据电阻的串联比较两种情况下电路的总电阻关系,根

据P=UI=尤可知,电源的电压一定时,电路的总电阻越大,总功率越小,电炖盅处于

R

保温挡,反之处于加热挡;

(2)电炖盅处于保温挡时,Ri与R2串联,根据P=UI=j£_求出此时电路的总电阻,利

R

用电阻的串联和RI=4R2求出R2的阻值,电炖盅处于加热挡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

根据Q=W=ult求出工作lOmin产生的热量。

R

【解答】解:(1)由电路图可知,旋钮开关处于图示位置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旋钮

开关处于另一位置时R1与R2串联,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所以,电炖盅的旋钮开关处于图示位置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小,

由P=UI=止可知,电源的电压一定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大,电炖盅处于加热挡;

R

(2)电炖盅处于保温挡时,Ri与R2串联,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尤=g。丫产二⑵皿

R£,=

P保温40W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且R1=4R2,

所以,R,e=Ri+R2=4R2+R2=5R2=1210n,

解得:R2=242C,

电炖盅处于加热挡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工作lOmin产生的热量:

Q=W=Ilit=XIOX6OS=1.2义105Jo

R2242。

故答案为:力口热;1.2X105。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和电热公式的应用,分清电炖盅处于不同挡位时电路的

连接方式是关键。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16分。计算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

答案的不能得分)

24.(2分)请用笔画线表示接线,连接图中电路,要求:闭合开关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的过程中,小灯泡越来越亮。

【分析】根据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的过程中,小灯泡越来越亮确定变阻器的连接,

将滑动变阻器与灯和开关串联连入电路中。

【解答】解: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的过程中,小灯泡越来越亮,即电流变大电阻

变小,故滑动变阻器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与灯串联,如下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要求连接实物图,关键是滑动变阻器的连接。

25.(2分)如图所示,按小磁针的指向标出:①螺线管右侧的极性;②电流的方向。

【分析】根据小磁针的指向和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极性,再根据右

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的方向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一致,则大

拇指所指的那端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确定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解答】解:小磁针N极向右,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

右端为N极;

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由通电螺线管的左侧流入、右侧流出,如图所示:

N

<X>

【点评】本题考查了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的应用以及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属于基

础题目。

26.(6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为12V并保持不变,电阻Ri阻值为闭合开关S

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1.5A。求:

(1)电流表Ai的示数。

(2)电阻R2的阻值。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i与R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通过Ri的

电流;

(1)根据欧姆定律可直接求出电流表Ai的示数。

(2)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和欧姆定律可求出电阻R2的阻值。

【解答】解:由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量通过

Ri的电流;

(1)由于并联电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电流表Ai的示数:II=JL=J2V_=1.2A;

Rl10Q

(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R2的电流:12=1-Ii=1.5A-1.2A=0.3A,

由I=U可得,R2的阻值:R2=」L=JZL=40C。

RI20.3A

答:(1)电流表Ai的示数为1.2A。

(2)电阻R2的阻值为40。。

【点评】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会灵活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27.(6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a、b为电压表或定值电阻,若为定值电阻,其阻值

与图中电阻阻值相同均为R。当Si、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I;再闭合

S3,电流表A的示数为21。求:(用字母表示)

(1)开关都闭合后,电路消耗的功率。

(2)当Si、S3闭合,S2断开时,时间t内电路消耗的电能。

【分析】(1)当Si、S2闭合,S3断开时,b与R并联,电流表A测电路中的电流,即电

流表A的示数为I;再闭合S3后,a、b和R并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即电流表A

的示数为21,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结合电流表的示数判断出a为

定值电阻,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判断出b为定值电阻时通过a、b、R的电流

相等,并求出此时电流表A的示数,然后判断出b为电压表;当Si、S2闭合,S3断开时,

电路为R的简单电路,b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

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再闭合S3后,定值电阻a与R并联,b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

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P=UI求出电路消耗的功率;

(2)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为定值电阻a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

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得出通过定

值电阻a的电流,利用W=UIt求出时间t内电路消耗的电能。

【解答】解:(1)当Si、S2闭合,S3断开时,b与R并联,电流表A测电路中的电流,

即电流表A的示数为I;

再闭合S3后,a、b和R并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即电流表A的示数为21,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a不可能为电压表,若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应为I不变,故a为定值电阻;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若b为定值电阻,由1=卫可知,通过a、b、R的电流相等,

R

由b与R并联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可知,通过b与R的电流均为工I,则通过a的电流也

2

为上,

2

所以,a、b和R并联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2IX3=3lW2I,故b为电压表;

22

当Si、S2闭合,S3断开时,电路为R的简单电路,b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

电路中的电流,

则电源的电压U=IR,

再闭合S3后,定值电阻a与R并联,b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则电路消耗的功率P=UX2I=IRX2I=212R;

(2)当Si、S3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为定值电阻a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

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通过定值电阻a的电流为I,

则时间t内电路消耗的电能W=UIt=IRXIt=I2Rto

答:(1)开关都闭合后,电路消耗的功率为2「R;

(2)当Si、S3闭合,S2断开时,时间t内电路消耗的电能为『Rt。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正确判断出a和b

是电压表还是定值电阻是关键。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2分)

28.(10分)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i、L2应该选择不相同(选填“相同”

或“不相同")的小灯泡。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小欢发现Li亮L2不亮,她用手按一下L2,两灯都亮,松

开手仍然是Li亮L2不亮,则故障可能是L2断路。

(3)排除故障后,小欢将电压表接在Li两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示,为

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断开开关,电压表换用0〜3V的量程.

(4)小欢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向“0”刻度的左侧偏转。则电压表连接存在的错误是电

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O

(5)小欢按照正确步骤完成实验记录数据,通过这个实验,她得出的结论是Ui=U2

=Uo(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电源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i、U2、U)

【分析】(1)为了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应该选取不相同

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2)根据电路的特点分析故障原因;

(3)实验时,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说明选用的量程过大,据此回答;

(4)根据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分析;

(5)并联电路中,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

【解答】解:(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应该先选择灯泡规格相同,再

选择规格不相同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2)闭合开关,Li亮L2不亮,不能是短路,短路两灯都不亮,电路故障可能为断路;

用手按一下L2,两灯都亮,松开手仍然是Li亮L2不亮,说明故障没有在Li,故障可能

是L2断路;

(3)由图可知,测量时,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说明选用的量程过大,测量误差较

大;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断开开关,电压表换用0〜3V的量程;

(4)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向“0”刻度的左侧偏转,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5)根据电路图,电路是并联的,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她得出的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

总电压等于个支路两端的电压,Ui=U2=U。

故答案为:(1)不相同;(2)L2断路;(3)断开开关,电压表换用0〜3V的量程;(4)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5)Ui=U2=U。

【点评】本题“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考查归纳法的运用和电压表的使用,

本实验也是中考的重点实验之一。

29.(12分)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电源、导线、开关、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额定电压2.5V)。

图1

图2

(1)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电路,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灯泡特别亮,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W

阻器的滑片没有移动到阻值最大处。

(3)实验现象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1.05W。

数据序号123456

电压U/V0.51.01.52.02.53.0

电流I/A0.120.240.320.380.420.44

发光情况很暗暗较暗较亮明亮很亮

(4)用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上绘出小灯泡的电流〜电压图象。

(5)由图象发现:随着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小灯泡的电阻变大。

(6)分析可得:在实际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的情况下,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

大于或小于它的额定功率。

【分析】(1)电压表与灯并联测灯的电压,电流表与灯串联测灯的电流,变阻器串联在

电路中;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灯泡特别亮,电路的电流较大,据此分析: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根据P=UI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根据描点法法作图;

(5)由图象可知电压每增大0.5V,对应的电流增大值为,由欧姆定律口=且得出结论;

I

(6)由表中数据可知,第6次的电压为3.0V大于灯的额定电压2.5V,根据P=UI得出

对应的电功率,据此得出结论;

比较第1〜5次电压的大小关系,同理,得出第1〜5次对应的电功率大小关系,据此得

出结论;

综上得出结论。

【解答】解:(1)电压表与灯并联测灯的电压,电流表与灯串联测灯的电流,滑动变阻

器串联在电路中,如下图1所示:

图1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灯泡特别亮,则电路的电流过大,出现这个现

象的原因可能是变阻器的滑片没有移动到阻值最大处;

(3)根据表中数据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0.42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P=UI=2.5VX0.42A=1.05W;

(4)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对应的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2所

不:

(5)由图象可知,电压每增大0.5V,对应的电流增大值为0.12A、0.08A,0.06A、0.02A,

即电压增大值大于对应的电流增大值,由欧姆定律R=U,得出的结论是:随着小灯泡

I

两端的电压变大,小灯泡的电阻变大;

(6)由表中数据可知,第6次的电压为3.0V大于灯的额定电压2.5V,对应的电功率为:

P6=U6l6=3.0VX0.44=1.32W>1.05W;

可得:在实际电压大于额定电压的情况下,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大于它的额定功率;

第1〜5次电压的大小关系为:

UI<U2<U3<U4<U5=2.5V,

同理,第1〜5次对应的电功率大小关系为:

0.06W<0.24W<0.48W<0.76W<1.05W,

故得出:在实际电压小于额定电压的情况下,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小于它的额定功率,

综上,在实际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的情况下,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大于或小于它

的额定功率。

故答案为:(1)如图1所示;(2)变阻器的滑片没有移动到阻值最大处;(3)1.05;(4)

如图2所示;(5)变大;(6)大于或小于。

【点评】本题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考查电路连接、电路分析、功率计算、描点法作图、

数据分析的能力。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二个

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3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B.物体的温度必须要达到一定数值物体内的分子才会做热运动

C.一般认为悬浮微粒所做的布朗运动就是分子做的无规则运动

D.由热传递可知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分析】(1)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具有

内能;

(2)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3)布朗运动间接反应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4)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解答】解:A、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A正确;

B、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错误;

C、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做的无规则的运动,而颗粒

是由成千上万个颗粒分子组成,不是单个分子在运动,布朗运动间接反应了液体分子运

动的无规则性,故C错误;

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跟内

能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热运动、内能以及热传递的相关知识点,有一定的综合性。

31.(2分)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两种液体加热,图为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线。已知p甲:p乙=4:3,加热的效率都是9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lOmin,两加热器释放热量之比Q甲:Q乙=4:3

B.0〜lOmin,两种液体吸收热量之比Q单:Q乙=3:2

C.两种液体质量相同时,比热容之比。甲:<:乙=3:2

D.两种液体体积相同时,比热容之比c甲:c乙=1:2

【分析】(1)相同时间,加热器放出热量相同。

(2)相同时间内供热相同,加热效率相等,吸收热量相同。

(3)两种液体质量相同,且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相等,由图象可知升高的温度之

比,利用Qi«=cmZ\t可得比热容之比。

(4)液体体积相同时,已知密度之比,利用p=年求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两种液体吸

收热量相等,由图象可求升高的温度之比,利用Q”*=cm4t可得比热容之比.

【解答】解;A、0~lOmin,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

放出热量相等,故A错误。

B、根据A中解释,已知0〜lOmin,电加热器放出热量相等,又因加热的效率都是90%,

故液体吸收热量也相等,故B错误。

C、两种液体质量相同时,即m甲:m乙=1:1,

0〜lOmin,两种液体吸收热量之比Q甲:Q乙=1:1,

由图知,升高的温度之比甲:/\1乙=(80℃-20℃):(60℃-20℃)=3:2,

由©=_^可得比热容之比:

mAt

用=_型_:一"_=_J_:3,故C错误。

c乙m甲△t甲m乙乙1义31X2

D、两种液体体积相同时,由m=pV,则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

m甲:m乙=p甲V:p乙V=p甲:p乙=4:3,

两种液体吸收热量之比Q甲:Q乙=1:1,

由图知,升高的温度之比甲:△tz,=(80℃-20℃):(60℃-20℃)=3:2,

由可得比热容之比:

mAt

—=—斗?——:—誓——=—^:-J^=l:2,故D正确。

c乙m甲△t甲m乙乙4X33X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比热容、吸热公式及密度公式的应用及图象分析能力,有一定的综合

性。

32.(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向右移动

滑片P,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分析】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R

两端的电压;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判定其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定电流的变化和

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解: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

是R两端的电压;

向右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

路中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根据U=IR可知,R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以及电路的动态分析,会判断滑

片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33.(2分)小欢设计了一款“光控灯”,电路如图所示,光线较暗时灯泡自动发光,光线较

亮时灯泡自动熄灭,电源电压恒定,Ro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

的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敏电阻所在的电路为工作电路

B.当光照强度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C.灯泡应设计在C和D两接线柱之间

D.当光照强度减小,释放衔铁,灯泡发光

【分析】(1)根据光敏电阻的位置判定其所在的电路;

(2)(4)当光照强度增强时,根据光敏电阻的变化,利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变

化;根据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两个因素分析磁性的变化;

(3)根据光线较暗时灯泡自动发光分析动触点的位置。

【解答】解:

A、由图可知,光敏电阻与电磁铁串联在电路中,故其所在电路为控制电路,故A错误;

B、当光照强度增强,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

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故B正确;

CD、光线较暗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大,则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小,电磁铁的磁性弱,衔铁

在弹簧的作用下被拉起,灯泡自动发光,说明灯泡在A和B两接线柱之间,故C错误,

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是一道以敏感电阻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分析题,关键要明确电磁继电器的

工作原理,熟练应用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属于动态电路分析的典型题目,有一定难

度。

34.(2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恒定,小灯泡上标有“3V0.9W"(忽略灯丝电阻变

化)。当只闭合Si,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是2V,电流表示数是

11;当只闭合Si、S3,滑片P在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是12;当只闭合S2、S3,滑片P

在中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是13。己知I”12=2:9,12:13=3:1。把小

灯泡换接为R3,R3:R2=3:2,当滑片P在最左端时,通过开关通断,可使电路消耗的

功率最小或最大。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