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023年单元测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补全下列名句空缺部分。
①,,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②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的诗句是:
③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表达作者因战事频繁而产生的内心焦虑,以及对亲人思念的诗句
是:,。
④《商山早行》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诗句是:,
⑤《湖心亭看雪》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的句子是:,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2.阅读回答问题。
发现自己
①歌德年轻时候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画家。为此他付出了艰辛,努力提高自己的画技,却
始终收效甚微。直到近40岁的时候,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大师们的杰出作品之后,
终于清醒了: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在画界有所建树。在痛苦和彷徨中,他毅然决
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最终成为伟大的诗人。
②的确,发现自己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发现自己,用的是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思维、自己
的标准,掺杂了大量主观的、情感的、个性化的因素,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够全面、客观、公
允,其正确性也因此打了折扣。自己看自己难,难就难在“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
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
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的实
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相信
自己的兴趣,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与时俱
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④发现自己需要勇气。人生所占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时间、精力、能力的使用都是单向的,
一旦投放就不会再生。因此,我们要敢于放弃,善于取舍。对于经过实践检验无法通行的道
路,我们不能坚持错误不知悔改,而要勇敢地承认自己错了,坦然地从头再来。切莫不识时
务,乱闯硬干,最终头破血流,两手空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从歌德的事例说起有何作用?
(3)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4)传统观点认为,成就事业时要“矢志不移”“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而本文却提倡
要善于“发现自己”“敢于放弃,善于取舍”,不断矫正进取的目标。对此,你有何看法?
请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44.0分)
3.阅读回答问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
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
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
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日:“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②遗文
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
“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五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
名声。④志:记述。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醉翁之富不在酒
②树林阴鹭
③六一居士初调滁山
④星为五一尔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中峨冠陋多髯者为东坡/既老旧衰且病
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C.醒能述以文者/集录三代"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D.是为五一尔/为人谋而不忠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
②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4)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现出滁州百姓跟随太守出游感到快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说明他们不知道其实是太守偷偷取笑他们。
C.【乙】文写到欧阳修最初被贬谪到滁州时,自号“醉翁”;到颍水之滨,便又改变名号叫
“六一居士”。
D.【乙】文中欧阳修认为名声不可以逃脱,也没有必要逃避,他取号“六一居士”是姑且用
来表现他的乐趣的。
(5)根据文章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
(6)【甲】【乙】两文都写到欧阳修的“乐”,二者相同吗?为什么?
4.阅读回答问题。
【甲】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
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
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
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谏院题名记小
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
之众,得失利病,革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
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②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④
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
呼,可不惧战!
【注】①选自《温国文公司马公文集》卷六十六,是司马光于宋仁宗末年知谏院时所写。②
天禧:宋真宗的第四个年号。③庆历:宋仁宗的第六个年号。④嘉祐:宋仁宗的最后一个年
号。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③其间相去何远哉
④钱君始节其名于版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晏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责?职事
B.不以物喜/夫以天下之政
C.或异二者之为/其为任亦重矣
D.举进亦忧,退亦忧/居举官者
(3)请用“/”给【乙】文画线的文字断句。(断两处)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5)下列对【甲】【乙】两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乙】文体现了作者敢于直谏,不阿谀奉承,举忠斥奸,不为身谋的
精神。
B.【乙】文中最能体现【甲】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的语句
是:“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
者,犹汲汲于利也。”
C.从表达方式看,【甲】文综合运用描写、抒情和议论,【乙】文主要运用叙述,两文都有
着相同的政治情怀。
D.【甲】文通过一悲一喜的写景对比,为下文议论作铺垫,表现了作者更高的思想境界;【乙】
文的主旨在于说明宋朝设立谏官的目的和特殊之处。
(6)庆历年间,范仲淹应约写下《岳阳楼记》,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情怀;司马光为警示谏
官而写下此文,间接表达了自己与范仲淹相同的政治情怀。请说说这种情怀是什么。
5.阅读回答问题。
【甲】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乙】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塞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碰,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
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
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邮看衣炉火
②湖中学得更有此人
③容此
④巨下船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独钓寒江雪/大雪三日
B.是日里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千山鸟飞挚/湖中人鸟声俱承
D.问其姓氏,星金陵人/星日更定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雾淞沆碰,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对【甲】【乙】两篇诗文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甲】诗中“绝”“灭”“孤”“独”,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感。
B.【乙】文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情,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C.从【甲】诗"独钓寒江雪和【乙】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作
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D.【甲】【乙】在描写雪的方法上略有不同。【甲】诗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主要表达
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感;【乙】文是用白描的手法,写景、叙事和抒情熔于一炉。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6.阅读回答问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赏析【甲】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对这两首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甲】诗标题中“酬”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乙】诗中“左迁”的意思是贬官。
B.【甲】诗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作者借用典故表达了对岁月流逝,
人事变迁的感叹。【乙】诗颈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作者将眼前之景
和心中之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表面上写的是山高云深、大雪阻路,自己无法前行,实际上
作者也是在挂念家人、感叹人生之路的难行,读来使人顿生英雄失路之感。
C.【甲】诗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让读者倍感其愤世嫉俗的郁闷之情,【乙】诗颈
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
D.【甲】诗首联中“凄凉地”“弃置身”和【乙】诗首联中“朝奏”“夕贬”透露出遭贬谪
的愤慨之情。
(3)【甲】【乙】两首诗都是贬谪后之作,但流露的思想感情不尽相同,试简要分析两诗在情
感上面的不同之处。
五、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0分)
7.作文。
那一次,我说了“不”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选角度,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8.作文。
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流连故乡的小桥流水,拥有多彩的人生历程……这些无不让你惊叹,
让你回味,让你感悟。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①请自拟题目,然后作文;
②自定立意,自选角度,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答案和解析
1.【答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解析】答案: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注意“斜”的书写)
③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注意“达”的书写)
④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注意“铎”的书写)
⑤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
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把握。结合文中“发现自己需要勇气。人生所
占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时间、精力、能力的使用都是单向的,一旦投放就不会再生。因此,我们
要敢于放弃,善于取舍。对于经过实践检验无法通行的道路,我们不能坚持错误不知悔改,而要
勇敢地承认自己错了,坦然地从头再来”可以概括出中心论点:发现自己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
才能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
(2)本题考查议论文段的作用。联系“歌德年轻时候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画家。为此他付出了
艰辛,努力提高自己的画技,却始终收效甚微。直到近40岁的时候,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
那些大师们的杰出作品之后,终于清醒了: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在画界有所建树。在
痛苦和彷徨中,他毅然决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最终成为伟大的诗人”可知列举歌德的事例引
出中心论点:要善于发现自己;同时,歌德的示例也充当论据,证明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本题考查论据的作用。第③自然段“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
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
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列举孙中山弃医从政的事
实论证了成功者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成功的道路的,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会尝试各种发
展道路,并与时俱进的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4)本题考查综合应用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理解文章的意思,本文论证了人的时间、精力、
能力都是有限的,对正确的方向我们要坚持,对不适合自己的要大胆舍弃。而题干强调的是要有
恒心,对此可以展开自己的理解。示例:这两种观点不矛盾,对正确的方向要矢志不移,但不适
宜自己时也要敢于放弃。
答案:
(1)发现自己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才能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
(2)列举歌德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要善于发现自己;充当论据,证明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举例论证,用事例论证了成功者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成功的道路的,因此我们要在实
践中学会尝试各种发展道路,并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的观点,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心
论点。
(4)示例:这两种观点不矛盾,对正确的方向要矢志不移,如果发现目标不适宜自己时也要敢于
放弃。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本文由歌德的例子引出了“发现自己”的论题,用该孙中山弃医从政的事例论证了成功
者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成功的道路的,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会尝试各种发展道路,并与
时俱进的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发现自己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才能实
现个人的最大价值。
明确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
符合观点的句子。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
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⑤文章没有
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整体感知文本,进行归纳总结。
3.【答案】【小题1】情趣。
【小题2】遮盖。
【小题3】贬谪。
【小题4】这。
【小题5】A
【小题6】B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
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①句意: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意,情趣。
②句意: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翳,遮盖。
③句意:欧阳修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谪,贬谪。
④句意:这只是五个一。是,这。
(2)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表并列。
B.代词,代山水之乐/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用/连接状语受命和动词中心语来,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条件,方式,状态等。
D.是/替。
故选:Ao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①重点词:壑,山谷;蔚然,形容草木茂盛。句意: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珊山。
②重点词:以,把;是,这;岂,难道。句意: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
难道不是“六一”了吗?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意思是: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表达了作
者“与民同乐”的情怀。不是“说明他们不知道其实是太守偷偷地取笑他们”。
故选:Bo
(5)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依据“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句可知,因为喝得少,又
能喝醉,所以叫“醉翁"结合''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
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
不为六一乎!”句可知被称为“六一居士”的原因。
(6)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体会
甲文写欧阳修被谪到滁州时,依据“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来概括作者的“与民同乐”的情怀。乙文写其被贬谪到颍州时,他以“金
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所写的“琴棋书画”作为自己的乐趣。
答案:
(1)①情趣。
②遮盖。
③贬谪。
④这。
(2)A
(3)①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②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标明我的乐趣罢了。
(4)B
(5)“醉翁”:文中提到“饮少辄醉”“年又最高”;“六一居士”:“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文
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
(6)甲:与民同乐(山水之乐)。乙:在琴棋书画中自得其乐。
参考译文:
[甲]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
又秀丽的,那是琅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
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
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
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
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
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
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
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
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乙]
欧阳修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己称作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
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
“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祖上集录周秦至五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
常备好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
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
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
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居士说:“我本就
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记下我的乐趣罢了。”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0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
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
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
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
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
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4.【答案】【小题1]探求。
【小题2】既然这样……那么。
【小题3】距离。
【小题4】书写。
【小题5】D
【小题6】D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①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探求。
②句意: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③句意:(如果这样成为一个谏官的话)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去,距离。
④句意:钱君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书,书写。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那/代词。
B.因为/用。
C.心理活动/担当。
D.这。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字断句。(断两处)
句意:天禧初年的时候,真宗下诏设立谏官六名,来监督皇帝的行为。故可断为:天禧初/真宗诏
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4)本题考查翻译句子。
①重点词:跃,跳动。句意: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②重点词:历,逐个;曲,偏邪。句意:以后的人就可以逐个对着名字议论道:”这个人是忠臣,
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ABC.正确。
D.有误,乙文的主旨在于说明宋朝设立谏官的目的和特殊之处。
故选:D,
(6)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甲文结合“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句和乙文“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
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句可知,《岳
阳楼记》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本文中的“专
利国家而不为身谋”都表现了两位作者以家国社稷、天下苍生为念,不计个人得失的博大情怀。
这种情怀就是不图名利,不计荣辱,忧国忧民,“专利国家”的高尚品格。
答案:
(1)①探求。
②既然这样……那么。
③距离。
④书写。
(2)D
(3)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4)①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②以后的人就可以逐个对着名字议论道:”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
偏邪。”
(5)D
(6)不论是被贬谪还是在位,二人都忧国忧民(心忧百姓),以治国安邦为己任;他们不为名利,
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专利国家”,而不在意个人荣辱得失。
译文:
甲: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
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
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
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青翠
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
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
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者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
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
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
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
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
在古代没有专门来规劝君王的官职,从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从事手工业和从商的
人,都可以规劝君王。(等到)汉朝兴盛开始,才有了谏官的称号。
将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内的百姓,国家社稷的得与失,优势和弊病,都交萃于谏官身上,
让他正确地将一切说出来。(谏官)的责任相当重啊!要当好一个谏官,(应当)注意重要的方
面,舍弃细微的地方;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紧的事放在后面;只为国家作贡献而不
要将自己放在国家前面。那些在名声方面急切的人,一定会在利益方面贪图。(如果这样成为一
个谏官的话)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
天禧初年的时候,真宗下诏设立谏官六名,来监督皇帝的行为。庆历中的时候,钱君开始将
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我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于是)在嘉祐八年时,将谏
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这样)以后的人就可以逐个对着名字议论道:”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
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哎,真是令人警戒啊!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
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
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
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
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
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5.【答案】【小题1】裹,围。,哪能。,客居。,等到。
【小题2】C
【小题3】略
【小题4】B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①句意:裹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拥,裹,围。
②句意: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焉得,哪能。
③句意:客居在这里。客,客居。
④句意:等到了下船的时候。及,等到。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由冰晶聚合而成的固态降水/下雪。
B.指初更以后/还。
C.消失。
D.表判断/这。
故选:C。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淞,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扬,白气弥漫的样子;一白,
全白;一,全或都,一概。句意:(湖面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②重点词:莫,不要;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更,
还;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
迷的意思。句意: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乙】文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情,主要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
愁绪。
故选:Bo
答案:
(1)①裹,围。
②哪能。
③客居。
④等到。
(2)C
(3)①(湖面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②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4)B
译文:
甲: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
一片弥漫,天、云、山、水混为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
的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我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
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
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
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
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
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
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
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6.【答案】【小题1】C
【小题2】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从内容角度赏析看,大
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一切景语皆情语,表现
作者积极乐观的精神。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遭遇贬低,新人辈出,
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从哲理角度来看,诗中寄寓了新陈代谢的进化思
想。
(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
ABD.正确。
C.有误,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故选:Co
(3)本题考查对比阅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来把握诗歌的情感,然后
再进行比较,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即可。结合两诗内容,从“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
身”“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中可知,两首诗都表现了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
之情;这是相同点。结合甲诗,从“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中可知,表达作者虽遭
贬谪,却不甘沦落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结合乙诗内容,从“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中可知,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这
是不同点。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1)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但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
表现出他骼达的胸襟。
(2)C
(3)【甲】诗表现诗人对人事变迁和宦海升沉的豁达乐观的胸襟。【乙】诗语虽悲酸,却悲中有
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
译文:
【甲】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
空自惆怅不已。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
精神。
【乙】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
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
前行。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诗人借酒作诗答谢友人白居易,以来借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
达怀念亡友的悲痛心情和对岁月蹉昵的感慨,二来表现自己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表现了诗人豁
达乐观的胸襟和奋发进取的精神。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抒发了作者内
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
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
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
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
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分析
表达的情感即可。
7.【答案】那一次,我说了“不"清晨,明媚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大地,鸟叫声清脆悦耳,我
迈着轻快的步伐,向教室走去。
今天教室里的学习氛围不同于往常,我隔壁组的几个人在激烈地讨论着什么,强烈的好奇心驱
使我走上前去。“看到了没?这是我爸从香港给我带的,要好多钱呢!”峰扬了扬他的手腕,一
块精致小巧的表戴在上面,真漂亮!松松也不甘示弱:“这有什么!我爸上次还特意从泰国给我
定做了一双鳄鱼皮鞋,可比你这表贵多了!”
我悄然离开,心里生出几分羡慕,要知道爸妈平日里是从来不给我买这些名贵东西的,心里顿
时觉得十分不满,他们可真小气!忽然就想起了曾在一家品牌店里看中的一件大衣,颜色搭配和
款式都是我最喜欢的,无奈价钱太贵,要牺牲掉我积攒的全部零花钱,一直狠不下心来去买它,
可现在……
周末放假回到家,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抽屉,里面有我所有的积蓄。真的要买那件大衣吗?我凝
视着它们,心中犹豫不决。脑海中又浮现出那几个同学骄傲炫耀的神情,于是我咬了咬牙,猛地
把钱拿出,又像是生怕自己会后悔一样,迅速地锁上了抽屉。想到星期天返校时,就可以穿上自
己心爱的大衣了,心中的郁闷便一扫而光。
忽然,一阵金属撞击的声音引起了我的注意,是妹妹。她手中拿着储蓄罐,小脸涨得通红,正
在奋力地将里面的硬币摇出。我疑惑地走上前:“你在干什么?”“哦,姐姐,昨天老师说有很
多地方的孩子不能读书,还经常吃不饱,我要把我的钱都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安全生产培训与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口罩防护效果评估与认证合同
- 机场装修合同标准化范本
- 2025年永磁式步进电机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防洪设施管理服务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02月浙江省对外交流服务中心编外人员公开招聘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心电图机项目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综合报告
- 2025年海洋油气开采模块项目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综合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药粉碎机组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蛋挞皮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月度工作日历含农历节假日电子表格版
- 商场装修管理规范课件
- PVC注塑问题的改善措施
- 颈动脉斑块讲稿课件
- 第三方检测单位管理考核办法
- 越南语基础实践教程1第二版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课件整本书ppt
- 民政局离婚协议书模板(8篇)
- 对于二氧化碳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浅分析
- 冷库喷涂施工工艺(详细)
- 电机学辜承林(第三版)第1章
- 观音神课三十二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