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五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五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五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五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五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五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是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及遗传定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B.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实验数据规律C.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D.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2.下列关于染色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条染色单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B.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C.姐妹染色单体随着丝点分裂而分开D.交叉互换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之间3.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4.图中所示为测定A、B两个神经元之间电流传递的实验装置,图中ab=cd。用微电极分别刺激b、c处,电流表的变化是A.刺激b点,B神经元上电位由“外负内正”迅速变为“外正内负”B.刺激c点,A神经元上电位由“外正内负”迅速变为“外负内正”C.刺激b点,灵敏电流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同的偏转5.在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转录的主要场所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分别发生在A.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 B.细胞质细胞核核糖体C.细胞质核糖体细胞核 D.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6.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其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余下部分称为净初级生产量。表为4个生态系统的研究实例。类别玉米地荒地湖泊I湖泊II太阳能利用率(初级生产量/入射太阳能)1.6%1.2%0.4%0.1%呼吸消耗率(呼吸消耗/初级生产量)23.4%15.1%22.3%21.0%净初级生产效率(净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76.6%84.9%77.7%79.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4个生态系统中,制造有机物质最多的是玉米地B.与玉米地相比,荒地的太阳能利用率低,但净初级生产效率高C.两个湖泊中植物的呼吸消耗率与玉米地的大致相等,但明显高于荒地D.两个湖泊的太阳能利用率低,与太阳光穿过水层时损失了部分能量有关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为应对温室气体急增引起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威胁。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即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达到二氧化碳零增长。下图1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中面积大小代表其同化能量的多少。图2为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中能量的流动情况,字母代表能量值,松毛虫摄入的能量为2.2×109kJ,c中能量为6×108kJ,b中能量为1.2×109kJ,杜鹃同化能量为2.4×108kJ。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①过程主要为_________,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食物网可表示为_________。(2)引起全球温室气体急增的主要原因_________,要实现“碳中和”,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3)图2中的马尾松对应图1中成分为_________(填符号),c中的能量是_________同化的能量。(4)图2中b表示松毛虫用于_________的能量,松毛虫到杜鹃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为_________(用图2中字母表示)。8.(10分)如图是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2)依次写出图中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多少:_____(选填“少量”或“大量”)。(3)图中产生水的阶段发生的场所是_____。(4)如果氧气供应不足,其产物是_____,反应的场所是_____,该反应可以写成:_____9.(10分)下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_____区细胞,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___________。(2)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A图像,发现了赤道板,请你评价他的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______________区细胞,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10.(10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图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11.(15分)回答下列问题:(1)生理学家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单独给狗铃声,其耳部传入神经末梢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_______处形成听觉,(2)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大卫·朱利叶斯(DavidJulius)利用辣椒素发现了在感受疼痛的神经元上有特异性受体TRPV1。辣椒素与感受疼痛的神经末梢上的特异性受体TRPV1结合后,会激活与该结构连在一起的TRPV1离子通道,从而导致阳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进而刺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通过_______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引起下个神经元_______。此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化是_______。(3)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______,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_____组成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2、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详解】A、豌豆是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A正确;B、孟德尔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出了杂交或自交后代出现一定的分离比,这是对多数个体及后代统计的结果,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B正确;C、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不仅证明了自己的假说,而且用可见的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假说,C正确;D、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是假说的内容之一,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细胞内的遗传因子控制的”,D错误。故选D。2、C【解析】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于DNA复制形成的两个DNA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形成的,随着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详解】A、一条染色单体上有一个DNA,A错误;BC、姐妹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着丝点分裂而分开,B错误;C正确;D、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错误。故选C。3、D【解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群落演替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详解】灌木比草本植物高,在竞争上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所以可以逐渐取代草本植物,ABC错误,D正确。故选D。4、C【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向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的。(2)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以电信号传递,而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传递,速度更慢。【详解】A、刺激b点,A神经元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给B神经元,B神经元上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A错误;B、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即只能A→B,不能B→A,因此刺激c点,A神经元上电位不变,B错误;C、刺激b点,兴奋先到达a处,指针先向左偏转一次,后到达b处,指针再向右偏转一次,因此灵敏电流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正确;D、刺激c点,兴奋只能到处b处,不能到达a处,因此只发生一次偏转,D错误。故选C。【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5、D【解析】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因此DNA的复制和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详解】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其次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DNA的复制;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其次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转录过程;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只要考生识记DNA复制的场所、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6、A【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光能利用效率最高的是总初级生产量/总入射日光量的值最大的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转化为净初级生产量比例最高的生态系统是生产者呼吸消耗量/总初级生产量的值最小的生态系统。【详解】A、若入射太阳能相同,上述4个生态系统中,制造有机物质最多的是玉米地,因为玉米地的太阳能利用率最高,A错误;B、玉米地的太阳能利用率高于荒地,而玉米地的净初级生产效率却低于荒地,B正确;C、由实验数据可知,两个湖泊中植物的呼吸消耗率与玉米地的大致相等,但明显高于荒地,C正确;D、两个湖泊中有很多的水生植物,而这些植物接受的太阳能需要穿过水层,据此可推知两个湖泊的太阳能利用率低,与太阳光穿过水层时损失了部分能量有关,D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光合作用②.含碳有机物③.(2)①.二氧化碳增多②.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3)①.乙②.杜鹃(4)①.生长、发育、繁殖②.15%③.d、f【解析】分析图1:甲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分析图2:a表示松毛虫同化的能量;b表示松毛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表示松毛虫的粪便量,d表示松毛虫流向分解者的能量,e表示杜鹃的同化量,f是杜鹃的粪便量。【小问1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图中甲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乙是生产者,故①过程主要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②表示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该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含碳有机物;丙代表各级消费者,其中A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B、C相当,D最少,所以图1中可能存在捕食食物链(网)为:。【小问2详解】引起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增多;要实现碳中和,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等。【小问3详解】图2中的马尾松属于生产者,对应图1中成分为乙;c中的能量是杜鹃摄入的能量-粪便的能量,为杜鹃同化的能量。【小问4详解】图2中的b是松毛虫同化作用除去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表示松毛虫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能量传递效率为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故松毛虫到杜鹃的能量传递效率为e/a×100%=2.4×108/(2.2×109kJ-6×108kJ)×100%=15%;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其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和下一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故包括图中的d和f。【点睛】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准确判断题图信息是解题关键。8、(1).丙酮酸(2).O2(3).少量、少量、大量(4).线粒体内膜(5).酒精和CO2(6).细胞质基质(7).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解析】1、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方程式: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能量(少)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反应方程式:2C3H4O3+6H2O6CO2+20[H]+能量(少)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反应方程式:24[H]+6O212H2O+能量(多)2、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方程式: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能量(少)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方程式:2C3H4O3(丙酮酸)+4[H]2C2H5OH+2CO2+能量(少)【详解】(1)根据有氧呼吸过程可知: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葡萄糖、丙酮酸、O2。(2)④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能量是少量、⑤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能量是少量、⑥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是大量,故图中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分别为少量、少量、大量。(3)图中产生水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4)如果氧气供应不足,酵母菌进行的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反应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该反应可以写成:C6H12O62C2H5OH+2CO2+能量。【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9、①.分生(b)②.B→A→D→C③.制作装片标本时细胞已经死亡④.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结构,因此赤道板是看不到的⑤.成熟(d)⑥.不会【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a是根冠,b是分生区,c是伸长区,d是成熟区;图乙中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处于前期,C处于末期,D处于后期,据此答题。【详解】(1)b分生区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适于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由以上分析可知,A处于中期,B处于前期,C处于末期,D处于后期,因此有丝分裂过程的顺序为B→A→D→C。(2)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处理根尖时,细胞已被杀死,故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分裂过程。(3)赤道板仅表示细胞中的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结构,故显微镜下看不到赤道板。(4)成熟的植物细胞在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因此用于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细胞应是d成熟区的细胞;③细胞生长和④细胞分化过程细胞核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点睛】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观察质壁分离,考查对有丝分裂各期变化特点、观察有丝分裂、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可根据图甲中细胞特点判断其是否适于观察有丝分裂,根据图乙中染色体行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10、①.向左弯曲生长②.生长素能由胚芽鞘的上部运输到下部,促进生长③.生长素不能由胚芽鞘的下部运输到上部④.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⑤.主动运输【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组实验中,含生长素的供应块位于形态学上端,不含生长素的接受块位于形态学下端;乙组实验中,含生长素的供应块位于形态学下端,不含生长素的接受块位于形态学上端。若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则胚芽鞘C向左弯曲生长,胚芽鞘D不生长不弯曲;若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则胚芽鞘DC向左弯曲生长,胚芽鞘C不生长不弯曲;若生长素既可以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也可以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则胚芽鞘C和D均向左弯曲生长.【详解】(1)甲图中,含生长素的供应块位于形态学上端,不含生长素的接受块位于形态学下端,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即供应块的生长素能运输到接受块并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因此胚芽鞘C向左弯曲生长.(2)乙图中,含生长素的供应块位于形态学下端,不含生长素的接受块位于形态学上端,结果胚芽鞘D不会发生C的现象,即没有向左弯曲生长,说明接受块中不含生长素,从而进一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