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专题复习学案_第1页
高三地理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专题复习学案_第2页
高三地理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专题复习学案_第3页
高三地理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专题复习学案_第4页
高三地理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专题复习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专题复习学案本文题目:高三地理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专题复习学案岩石圈与地表形【考纲及对应教材】考纲: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地壳物质循环。3.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教材:《必修一》p27—35页。【专题网络】【真题考向引航】感悟真题找准考向:考什么?怎么考?.(2007—3)图2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是a.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b.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c.③指示的岩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009--26)图6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右上方小图是图6中c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1)题。(1)指出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2010—5,6)为某地地质的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②④①b.③①④c.④②①d.④①③6.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a.风蚀现象显著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2011—(3)(4))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③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4)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Ⅰ、Ⅱb.Ⅲ、Ⅳc.Ⅰ、Ⅲd.Ⅱ、Ⅳ【主干知识回顾】1.说出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煤等岩石的类型,简述沉积岩的特点?2.如图写出①--⑧的地质擢用名称,简述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3.如图写出①--③的地质构造名称,推断该区域地壳运动地质演变过程。4.分别写出图中甲、乙、丙三处地质构造及地形类型,简述地形类型的成因。5.如图写出乙、丙、丁、戊四处的外力、表现形式及其地貌名称,简要分析戊、丁两者的关系?6.读图理解内、外力的相互关系结论: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只有内力作用;地形、地貌往往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典例剖析】例1:(2011苏北四市3月调研)读下图,完成(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c、d类岩石中含有化石②大理岩属于c类岩石③a、b类岩石为岩浆岩④甲处是向斜,乙处是背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有关图中大气受热过程与各圈层间关系的说法正确是()①煤炭资源的形成与n地质作用无关②a处喷发出来的火山灰削弱了③作用③①②③④大气受热过程对m地质作用有深刻影响④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能导致④作用增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规律方法总结】【变式训练1】1.2010年11月24日,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回答(1)~(2)题。(1)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地壳上升运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2)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a.①b.⑤c.③d.④[例2](2011临海模拟)下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读图,回答(1)~(2)题。(1)乙处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断层d.谷地(2)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规律方法总结】【变式训练2】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2)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a.页岩b.板岩c.石灰岩d.花岗岩【专题提升】(2011潍坊模拟)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喀斯特地貌区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2.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图示①、②、③、④处中,最适宜建水库大坝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4.甲地区的构造地貌属()a.向斜谷地b.背斜谷地c.向斜山岭d.背斜山岭5.图示景观图片中,能代表甲地区典型地貌景观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四幅地理景观示意图”,回答6~7题。6.图示景观反映的外力作用类型中,属于同一类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图示景观与华北平原在形成机制上相同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黄河示意图,回答8~10题。8.图中河床剖面呈“v”字形的河段是()a.ab.bc.cd.d9.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聚落一般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条带状10.关于d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b.d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c.d处因河网密布、地形平坦,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d.入海口处三角洲增长慢堑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侧下沉裂谷、凹陷地带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渭河平原1.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①找矿、找水: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石油、天然气一般存在于背斜构造之中;向斜构造有利于储存地下水。②工程建设:隧道工程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崩塌;山地开凿隧道,通常选在背斜部位;③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导致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2.背斜、向斜构造的判断形式从形态上看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背斜向上拱起岩层中心老、两翼新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向斜向下弯曲岩层中心新、两翼老3.外力力作用的类型比较作用类型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侵蚀作用①冲刷坡面,例如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②流水使谷底加宽加深,形成瀑布、峡谷等③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石林、石芽、溶蚀洼地等地表形态风力侵蚀可形成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地表形态搬运作用砾石、泥沙在重力和流水的冲击力、浮力作用下,由高处向低处运动搬走地表沙尘、碎屑,形成戈壁、裸岩荒漠堆积作用①形成山前冲积扇②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①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②沙漠外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都有沉积分选现象: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特别说明河流地貌及其形成过程(1)山区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下切,形成v形河谷,一般多峡谷,流速快,谷底沉积物较粗大。(2)在河流出山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携带的砾石和泥沙大量堆积下来,形成扇形锥状堆积体,即冲积扇。一般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黏土,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干旱地区绿洲一般位于冲积扇边缘。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麓、昆仑山和祁连山北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3)平原地区河流、河道开阔,水流平缓,以堆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河底沉积物颗粒较细小,河流发育,往往在凹岸侵蚀而在凸岸堆积。这里一般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航运和养殖之利,人口、城市密集。在河流入海口处,受潮水顶托等影响,流速减慢,泥沙堆积成多个沙洲,逐渐发育成为三角洲。【专题提升】参考答案高考题:c低山丘陵流水侵蚀dcad例1答案:(1)b(2)c【变式训练1】(1)b(2)b例21答案:(1)b(2)c【变式训练2】(1)d(2)c【专题提升】1.a2.b3.a4.b5.d6.d7.c8.a9.d10.a11.d12.d13.c14.d15.a16.答案:(1)海陆间水循环雨水补给(2)②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成山岭(3)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4)丙滩涂增速变缓削峰补枯17.答案:(1)平原(2)弯曲河道段偏向河流的凹岸河流的凹岸接受侵蚀,河床较深;凸岸接受堆积,河床较浅(3)对弯曲河段两岸不断接受侵蚀或堆积,河道将继续弯曲,最后弯曲段两端有可能连接在一起,河道自然取直,原弯曲河段被废弃成湖(4)洪涝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水不畅加固河堤,人工裁弯取直18.(褶皱要体现出“岩层连续”和“弯曲变形”,断层要体现出“断裂”和“上下错动”)活跃的断层处(板块交界处)(4)典型地貌类型外力作用①雅丹地貌风力侵蚀②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