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最大 B.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D.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2.自然界的某些变化可能导致种群中个体数量发生改变,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A.图1曲线用于指导防治害虫,在a点开始防治很难达到理想效果B.若图2表示某湖泊的草鱼数量,则b点后发生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草鱼繁殖能力太强C.图3中c点后发生变化原因可能是该种群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D.若图4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的数量,则d点后发生的变化可能是过度放牧所致3.在长跑比赛时,运动员的体内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如机体大量产热、出汗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产热会使体温急剧升高B.大量出汗会使血浆的pH下降C.大量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D.大量出汗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其原因不可能是()A.各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B.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往往被多种生物捕食C.被摄食后有部分未被同化D.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未被下一营养级摄食5.如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外植体若是月季的花药,则图中的①过程不需要光照B.上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外植体若是菊花的根尖组织,因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故培养成的新植株叶片无色D.外植体若是菊花的茎段组织,则在配制MS固体培养基时,可以不添加植物激素6.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组的供体琼脂块应放置在豌豆茎切段的形态学上端B.设置两个对照组:一组羊毛脂中不含CFM,另一组颠倒豌豆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C.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检测受体中放射性D.若实验组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7.DNA聚合酶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性。某些突变的DNA聚合酶(突变酶)比正常的DNA聚合酶精确度更高,从而减少了基因突变的发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D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位于DNA分子上B.“突变酶”的产生有利于生物的进化C.翻译这些“突变酶”的场所为核糖体D.“突变酶”作用的底物为脱氧核苷酸8.(10分)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调查土壤动物的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B.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研究计划表二、非选择题9.(10分)2020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润生命”。某调査小组对某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调査,发现其主要由滩涂、藻类、浮游动物、红树林、白鹭等部分组成,请回答相关问题。(1)在调査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原因是_____。(2)研究人员多次实地调査后,发现该群落正在发生次生演替,你认为他们的判断依据可能是_____。(3)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白鹭在繁殖期主要通过“炫耀”的方式寻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____信息。若要调查群落中白鹭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法。(4)科研小组对某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部分数据未给出,能量单位J/cm2·a,肉食性动物作为一个营养级研究,时间为“某单位时间”)。生物类型X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传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有机物输入的能量生产者41.05.097.019.00植食性动物7.91.112Y6.0肉食性动物6.50.86.20.510.0①某单位时间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J/cm2·a。②分析表中数据及各营养级能量的分配,表中X是指_____,表中的数据Y为_____J/cm2·a。(5)湿地对城市生态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能仅仅依靠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还应该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理由是_____。(6)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有效的措施是_____。10.(14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一种带有包囊膜的RNA病毒。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其包囊膜上的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分子结合,随后包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衣壳与遗传物质进入细胞内,完成感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2019-nCoV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能吞噬消灭部分病毒,此时发挥作用的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道防线,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功能。(2)冠状病毒经脱毒处理后可成为类冠状病毒,可用于预防接种。类冠状病毒在免疫学上被称为______,注射的目的是使人体内产生较多的__________,该过程对新冠病毒免疫能力的获得属于_______(主动或被动)免疫。接种冠状病毒疫苗的人仍然可能会感染冠状病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答对一点即可)(3)目前,我国开始了第三针(加强针)全面接种工作,该类病毒疫苗注射入人体后,在体液中机体需要借助_______细胞产生的抗体将其凝集并抑制其繁殖,该细胞来自于___________细胞。(4)多次注射恢复期康复病人的血浆有助于某些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但是某些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或以后出现了皮肤荨麻疹、气管痉挛、呕吐等症状,医生判断其出现了_______(疾病)。11.(14分)图一是研究某植物的开花与光照时长之间的关系的实验设计及结果。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实验表明,即使其余条件适宜,但该植物仍需要满足一定的光照条件才能开花,你认为“一定的光照条件”是指什么?请你依据上述实验提出二种观点:观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植物才能开花。观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该植物才能开花。(2)有研究证明,该植物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叶片而非花芽(花芽将来会发育为花),有学者认为叶片受到适宜的光刺激后,叶片产生了某种物质运输到花芽促进了花芽的发育而开花。下面是借鉴“温特实验”方法证明上述观点的实验方案,请完善相关实验步骤。(实验植株见图二:只有叶片A和花芽B,且生理功能均正常)第一步:取图所示未开花植株若干并随机均分成甲乙二组。将两组植株的叶片A均于叶柄处切下,每组叶柄残留在植株上的切口分别标号为切口甲、切口乙。第二步:甲组处理方法:__________;乙组处理方法:____________。第三步:将经过甲乙二组方法处理后的琼脂块均置于相同且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适宜的时间后,将甲乙二组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其对应实验植株的____________(填“叶柄切口处”或“花芽B处”)。第四步;将甲乙二组实验植株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___________环境下一段时间,观察两组植株开花情况。预期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0~30oC之间,能在pH为3.0~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h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第二步:利用多套相同的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装置编号ABCD装置容器内的溶液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101055无菌水/mL——55活化酵母菌液/mL0.10.10.10.1温度/oC525525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五步:连续7天在同一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先取1mL培养液进行稀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同学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再盖上盖玻片,则实验结果会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预测实验结果:B组和D组中环境容纳量较大的是_______,A组和B组相比,先达到环境容纳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K/2值的应用:1、对有害生物:严防种群数量达该点,如鼠种群数量达K/2时,鼠害将难以控制。2、对有益生物:黄金利用点,当资源利用后维持于该点时将具最强更新能力,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详解】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量最大,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可实现效益的持续获得。B正确,ACD错误。故选B。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详解】A、防治害虫应在害虫数量达到K/2之前效果最好,A正确;B、若图2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种群数量变化,则b点以后种群数量剧增可能是环境条件改善造成的,因为据图可以看出K1已经是开始时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了,后来的数量剧增且在更高的水平上波动只能是环境条件改善造成的,B错误;C、种群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后,其数量可能会急剧减少,C正确;D、过度放牧可以使羊群数最在短时间内增加,然后时间一长会因草场生态被破坏而减少,D正确。故选B3、D【解析】1、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2、水平衡调节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3、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一、HPO42-等离子有关。【详解】A、由于体温调节的作用,大量产热不会使体温急剧升高,A错误;B、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大量出汗不会使血浆的pH下降,B错误;C、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大量出汗不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C错误;D、大量出汗增加散热,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D正确。故选D。4、B【解析】能量流动的特点: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分解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详解】A、各营养级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之一,A正确;B、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往往被多种食物捕食不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B错误;C、各营养级生物被摄取后有部分未被同化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C正确;D、各营养总有一部分未被下一个营养级摄取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D正确。故选B。5、C【解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其中①表示脱分化过程形成的愈伤组织,②③表示再分化过程,④过程表示移栽。【详解】A、外植体若是月季的花药,则图中的①过程是脱分化,不需要光照,A正确;B、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为细胞的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B正确;C、外植体若是菊花的根尖组织,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根尖细胞具有全套的遗传物质,则在正常环境下培养成的新菊花植株叶片的颜色是绿色的,C错误;D、外植体若是菊花茎段组织,因含有一定量植物激素,则在配制MS固体培养基时,可以不添加植物激素,D正确。故选C。6、B【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生长调节物质CFM,因变量是受体琼脂块是否含有生长素,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否则就没有抑制作用。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属于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且适宜,即都是形态学上端朝上。【详解】A、实验目的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CFM,其它的无关变量为正常条件,因此实验组的供体琼脂块应放置在豌豆茎切段的形态学上端,A正确;B、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生长调节物质CFM,则对照组应该为羊毛脂中不含CFM,而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属于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且适宜,即都是形态学上端朝上,B错误;C、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检测受体中收集到的IAA的放射性,并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的量,C正确;D、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D正确。故选B。7、B【解析】分析题意可知:突变酶是DNA聚合酶,且比正常的DNA聚合酶精确度更高,从而减少了基因突变的发生。【详解】A、DNA聚合酶与DNA模板链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子链合成,A正确;B、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该突变酶能减少基因突变的频率,对生物进化不利,B错误;C、突变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翻译这些“突变酶”的场所为核糖体,C正确;D、“突变酶”是DNA聚合酶,作用的底物为脱氧核苷酸,D正确。故选B。8、A【解析】土壤中的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或物种丰富度。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调查。【详解】A、调查土壤动物的类群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B、不同的时间,动物的活动习性不同,故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B正确;C、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正确;D、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先制定一份本小组的研究计划,设计一个研究计划表,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①.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②.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③.行为④.标志重捕⑤.162⑥.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⑦.4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⑨.间接⑩.建立自然保护区【解析】1、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2、各营养级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遗体残骸、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3、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的是种群密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研究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调查。【详解】(1)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研究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2)研究人员多次实地调査后,发现该群落正在发生次生演替,其判断依据是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丰富度也发生变化。(3)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白鹭在繁殖期主要通过“炫耀”的方式寻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行为信息。白鹭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故若要调查群落中白鹭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4)①根据表格分析,除最高营养级外,每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四个去向: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和一部分储存(未被利用),因此表格中X表示自身呼吸消耗散失的能量,则生产者同化的能量=41.0+5.0+97.0+19.0=162J/cm2·a。②分析表中数据及各营养级能量的分配,表中X是指自身呼吸消耗散失的能量,Y是植物性鱼类流向肉食性鱼类的能量,根据表格数据计算,Y=19.0+6.0-7.9-1.1-12=4J/cm2·a。(5)湿地对城市生态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能仅仅依靠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还应该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理由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6)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点睛】本题考查了群落结构、演替以及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1)①.二②.免疫防御(2)①.抗原②.抗体和记忆B细胞③.主动④.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容易发生变异;接种疫苗后间隔的时间短,体内还未产生足够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接种疫苗后间隔的时间长,体内相应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数量大量减少(3)①.浆②.B细胞和记忆B细胞(4)①.康复病人的血浆中含有与冠状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②.过敏反应【解析】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三道防线分别是由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构成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第二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第三道防线。其中第三道防线构成了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过程为: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T细胞还能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小问1详解】2019-nCoV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后,体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吞噬消灭部分病毒,属于第二道防线,体现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小问2详解】类冠状病毒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抗原,注射目的是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较多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通过注射抗原的方式获得对新冠病毒免疫能力属于主动免疫。接种冠状病毒疫苗的人仍然可能会感染冠状病毒的原因是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容易发生变异;接种疫苗后间隔的时间短,体内还未产生足够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接种疫苗后间隔的时间长,体内相应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数量大量减少。【小问3详解】第三针(加强针)疫苗注射入人体后,在体液中机体需要借助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将其凝集并抑制其繁殖,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B细胞。【小问4详解】因为康复病人的血浆中含有与冠状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故注射恢复期康复病人的血浆有助于某些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但是某些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或以后出现了皮肤荨麻疹、气管痉挛、呕吐等症状,属于过敏反应。【点睛】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及调节过程。熟记并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体液免疫的过程及各个细胞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1)①.每天的光照时间短于临界值X②.每天的光照时间短于黑暗时间(2)①.将切下的叶片A(切口)置于一空白琼脂块上②.取等体积空白琼脂块不做任何处理③.花芽B处④.黑暗⑤.甲组植株花芽B开花,乙组植株花芽B不开花【解析】据图分析,图一中开花组的光照时间低于临界值X(或光照时间短于黑暗),而不开花组的光照时间高于于临界值X(或光照时间长于黑暗);图二中B为植株的花芽,A为下面的叶片。【小问1详解】图一实验表明,即使其余条件适宜,但该植物仍需要满足一定的光照条件才能开花,图中显示开花组的光照时间低于临界值X(或光照时间短于黑暗),而不开花组的光照时间高于于临界值X(或光照时间长于黑暗),则该处的“一定的光照条件”可能有两个观点,一是每天的光照时间短于临界值X,该植物才能开花;二是每天的光照时间短于黑暗时间,该植物才能开花。【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该植物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叶片而非花芽,则实验的自变量是叶片A的有无,结合实验的目的和基本原则设计实验步骤:第一步:取图所示未开花植株若干并随机均分成甲乙二组。将两组植株的叶片A均于叶柄处切下,每组叶柄残留在植株上的切口分别标号为切口甲、切口乙。第二步:甲组处理方法:将切下的叶片A(切口)置于一空白琼脂块上;乙组处理方法:取等体积空白琼脂块不做任何处理。第三步:将经过甲乙二组方法处理后的琼脂块均置于相同且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适宜的时间后,将甲乙二组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其对应实验植株的花芽B处。第四步;将甲乙二组实验植株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黑暗环境下一段时间,观察两组植株开花情况。由于甲组放的是放置过叶片A的琼脂块,而乙组放的是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