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之江教育评价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遗传物质2.研究人员对某林区野生猕猴种群数量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注:4—12岁为猕猴的生育年龄)。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示该猕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季节更替可能会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组成C.各年龄组个体数量不变,若性别比例变为1,1,则猕猴的出生率将升高D.7—9岁个体中,雄性与雌性的数量比值最低,这与雄性争夺王位和配偶死亡率较高有关3.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改变培养液的pH会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后可对酵母菌进行计数D.常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4.分布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敏感神经元,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有机磷农药能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生理效应与乙酰胆碱受体的数量有关而与乙酰胆碱的分泌量无关B.该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C.药物阿托品发挥作用的场所不可能是突触前膜D.药物阿托品与有机磷农药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所引起的生理效应相似5.下列事例能够体现神经系统分级调节作用的是()A.胸椎受损的患者下肢无法形成感觉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6.种群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占原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可表示为Nt+1-Nt)/Nt×100%。调查某种群一段时间内某些特征的变化,得到如下图A、B两条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若曲线B表示呈“J”型增长的种群的增长率,则X可能等于零B.若曲线A、B分别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则6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若曲线A、B分别表示迁入率、迁出率,则6年内种群数量不断下降D.若曲线B表示种群增长率且X=1,则Nt+1/Nt=2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列是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问题。图2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3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1)图1细胞②③④⑤中与细胞①核遗传物质相同的细胞有_____。b过程的生理意义是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于专门化,_____。(2)图2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3)图3中_____细胞处于图2中的DE段。(4)据图3中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条染色体,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5)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图2的BC段,染色体特有的行为有_____(答出两点即可)8.(10分)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有关信息如图。图2中的甘、天、色、丙表示甘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和丙氨酸;图3为中心法则图解,a~e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1为____________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2)图2过程是以____________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过程。能特异性识别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__。图2中,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的________。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向_________(填“左”或“右”)。(3)(本小题请用图3中字母回答)图1所示过程为图3中的________过程。在图3的各生理过程中,T2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在正常动植物细胞内不存在图3中的________过程。(4)已知胰岛素由两条多肽链共51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应含碱基________个。9.(10分)对虾工厂化养殖是以“水泥池+温室大棚”为核心特征的养殖模式,浮游动物既可作为优质饵料,又可作为消费者调控浮游微藻和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图甲是虾池中浮游动物和浮游微藻密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乙中实线表示虾池中对虾的净补充量(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与种群密度的关系,虚线Ⅰ、Ⅱ、Ⅲ、Ⅳ表示在不同的捕捞强度下,对虾收获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虾池中对虾,浮游动物、微生物和浮游微藻等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该生命层次中的物种数目称为____________。对虾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群落中的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物种的生态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图甲可以判断浮游动物和浮游微藻是____________关系,对虾养殖池中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越高,则虾池水环境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越复杂和稳定,演替速度____________。(3)若要获得对虾的最大持续产量,应维持的捕捞强度对应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人接触辣椒后,往往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即把辣椒刺激和热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它们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请分析回答:(1)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________结合,使感受器产生兴奋,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形式传导。当兴奋传至________使人产生热痛的感觉,此时如果喝热饮会________(填“加重”或“减轻”)疼痛。(2)夏季吃辣味火锅时人们会在大汗淋漓的同时面部发红,原因是在下丘脑的________中枢作用下汗腺分泌加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以此增加________。(3)辣所带来的痛,会促使身体分泌大量内啡肽,内啡肽能产生快感来镇痛,在最初的疼痛之后,反而让人产生了一种愉悦感,让很多人的饮食无辣不欢。内啡肽与促甲状腺激素一样由________分泌。11.(15分)中药附子具有强心、镇痛等多种功效,乌头碱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但也具有一定的毒性。为探究乌头碱毒性对大鼠神经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1)将大鼠神经细胞平均分成若干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的理化性质应接近大鼠的________,实验组加入用溶剂A配制的不同浓度的乌头碱,对照组加入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细胞死亡率,由此确定乌头碱对神经细胞的最小毒性浓度。(2)为进一步研究乌头碱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研究人员用最小毒性浓度的乌头碱处理神经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如下图),并测定细胞内相关离子及神经递质的释放情况(如下表)。分组Na+(mmol/gport)K+(mmol/gport)Glu(nmol/L)γ-gaba(nmol/g)对照组12.120.66145.8589.31实验组4.401.66130.26101.25注:Glu为兴奋性递质、γ-gaba为抑制性递质①由图可知,神经细胞由_________和突起组成,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观察到细胞膜不完整、细胞突起_________。②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依赖_________外流,当动作电位产生时,_________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神经冲动以_________的形式沿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Glu或γ-GABA以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_________,引起下一神经元_________。③综上所述并结合图、表结果,推测乌头碱对神经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_______。(3)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本草经集注》记载:“俗方每用附子,须甘草、人参、生姜相配者,正制其毒故也”。结合上述资料分析,为更好使用中药附子,还需要进行哪些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2、蓝藻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遗传物质储存在拟核中,也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拟核;3、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含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各种细胞器,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核中。【详解】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无细胞壁,A错误;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无细胞质,B错误;C、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无细胞膜,C错误;D、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核酸和蛋白质,其中核酸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结构的异同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2、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该林区猕猴种群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示该猕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正确;B、季节更替会影响猕猴的食物来源,可能会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组成,B正确;C、各年龄组个体数量不变,若性别比例变为1∶1,雄性争夺王位和配偶会加剧,出生率不一定升高,C错误;D、7~9岁个体中,雄性与雌性的数量比值最低,与雄性因争夺王位和配偶死亡率较高有关,D正确。故选C。3、B【解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原理:(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详解】A、酵母菌生活的最适pH为4.0-5.8,改变培养液的pH会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A正确;B、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B错误;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后可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正确;D、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酵母菌进行计数通常采用抽样检测法,D正确。故选B。4、C【解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详解】A、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改变都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兴奋性,A错误;B、有机磷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乙酰胆碱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并不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B错误;C、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的场所是突触后膜,C正确;D、阿托品的作用机理是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而有机磷农药的作用机理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持续性作用于突触后膜,二者作用机理不同,D错误。故选C。5、D【解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部位(如脊髓),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的活动。【详解】A、产生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胸椎受损的患者下肢无法形成感觉是由于兴奋无法传入大脑皮层,没有体现神经系统分级调节,A错误;B、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但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B错误;C、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低级的神经活动,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C错误;D、排尿的低级中枢是脊髓,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所以意识丧失不能控制排尿,意识恢复能够控制,说明脊髓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D正确。故选D。6、D【解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包括S型曲线和J型曲线,前者的种群增长率是一直下降,而后者的种群增长率一直不变。据图分析,随着时间的延长,B一直不变,A逐渐降低。【详解】A、“J”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为恒大于0的数值,因此若曲线B表示呈“J”型增长的种群的增长率,则X应大于零,不可能等于零,A错误;B、若曲线A、B分别表示出生率、死亡率,6年内种群的出生率一直大于死亡率,因此6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错误;C、若曲线A、B分别表示迁入率、迁出率,6年内迁入率一直大于迁出率,因此种群数量不断增加,C错误;D、若曲线B表示种群增长率,且X=1,即(Nt+l-Nt)/Nt×100%=1,则Nt+1/Nt=2,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②③④⑤②.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2)①.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②.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3)甲(4)①.4②.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5)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解析】题图分析,图1表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其中a表细胞分裂,b表示细胞分化;图2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图3中甲细胞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图示细胞表现为不均等分裂,因此细胞乙为初级卵母细胞。【小问1详解】图1细胞②③④⑤是由同一个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分化产生的,因此,这些细胞均与细胞①中的核遗传物质相同。b过程表细胞分化,该过程的结果是产生了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细胞分化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于专门化,从而提高了多细胞生物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小问2详解】图2中AB段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由原来的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变成一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的状态,因而该结果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CD段使染色体由一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变成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的状态,该过程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小问3详解】图2中的DE段是经过了着丝点分裂,因而此时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图3中甲细胞可处于该阶段。【小问4详解】图3乙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因为染色体的数目与着丝点的数目是相同的,图示的细胞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且细胞质要进行不均等分裂,因而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初级卵母细胞,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小问5详解】图2的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也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和后期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该时段染色体特有的行为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点睛】熟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图示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细胞分化的特征也是本题的重要考点。8、①.原核②.mRNA③.tRNA④.GCA⑤.简并⑥.右⑦.b、e⑧.a、b、e⑨.c、d⑩.306【解析】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内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胰岛素的本质的蛋白质,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转录形成mRNA及翻译过程。【详解】(1)图1过程的转录与翻译同时进行,为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2)图2表示翻译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过程。tRNA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分子。图2中,携带丙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CGU,反密码子与密码子能够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因此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A。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的简并性,根据tRNA的移动方向可知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向右。(3)图1代表的是转录与翻译过程,而图3中b代表转录过程,e代表翻译过程。T2噬菌体是一种DNA病毒,其在宿主细胞内可完成复制、转录与翻译,即图3中的a、b、e。c表示逆转录,某些致癌病毒、HIV等能在宿主细胞内逆转录形成DNA,再整合到宿主细胞;d表示RNA的自我复制,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在侵染宿主细胞时才发生c过程,如烟草花叶病毒;因此在正常动植物细胞内不存在图3中的c、d过程。(4)题干中问的是指导胰岛素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应含有的碱基,所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6;3:1,故基因中至少含有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51×6=306个。【点睛】本题结合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示意图,要求考生识记DNA的复制、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9、(1).生物群落(2).物种丰富度(3).种群密度(4).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5).捕食(6).相对较慢(7).Ⅲ(8).在维持种群数量为K/2的情况下,净补充量越大,最大持续产量就越大【解析】分析图乙:当种群密度为K/2时,IV所示捕捞强度低于种群的净补充量,因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增加;当种群密度维持在K/2时,可获得该鱼最大的持续产量,此时的捕捞强度曲线Ⅲ。【详解】(1)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的集合,故虾池中对虾,浮游动物、微生物和浮游微藻等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该生命层次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生态位是指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2)由图可知: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存在先增长先下降的关系,两者之间为捕食关系;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越高,则虾池水环境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越复杂和稳定,稳定性较高,各种生物之间建立了相对平衡的关系,则演替速度会相对缓慢。(3)根据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可知:在维持种群数量为K/2的情况下,净补充量越大,最大持续产量就越大,此时捕捞可获得对虾的最大持续产量;该点对应图中的III。【点睛】本题考查相关生态学定义、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与表达能力,准确判断题图信息并能结合术语分析作答是解题关键。10、(1)①.(香草酸)受体②.神经冲动(电信号)③.大脑皮层④.加重(2)①.体温调节②.散热(3)垂体【解析】1、根据题意,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所以人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香草酸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小问1详解】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它们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香草酸受体结合,产生兴奋,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热痛的感觉由大脑皮层产生,此时如果喝热饮会加重疼痛。【小问2详解】夏季吃辣味火锅时人们会大汗淋漓同时面部发红,原因是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参与下汗腺分泌加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在低温刺激下人体产生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激素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小问3详解】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后弥散在血液中,故内啡肽也是由垂体分泌的。11、①.内环境(细胞外液)②.等量溶剂A③.(细)胞体④.缠结、断裂、减少⑤.K+⑥.Na+⑦.电信号、局部电流⑧.胞吐⑨.突触间隙⑩.兴奋或抑制⑪.乌头碱会损伤大鼠神经细胞结构,引起细胞内离子浓度异常、神经递质释放异常,使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受损⑫.甘草、人参或生姜能否减弱附子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甘草、人参、生姜三者共同使用对附子的减毒效果是否优于单独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小公司管理制度(五篇)
- 2024年学校车辆出入管理制度(四篇)
- DDM:2024年第二季度游戏投资报告 Games Investment Review -Q2 2024 EXECUTIVE SUMMARY REPORT
- 2023-2024罗戈物流行业年报-年报解读3:供应链物流绿色化
- 2024年学生会个人总结参考模板(四篇)
- 2024年学校禁烟管理制度范例(二篇)
- 2024年商场店铺转让合同标准范本(二篇)
- 2024年大学班长工作计划范本(二篇)
- 2024年商业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二篇)
- 2024年实习总结(三篇)
- 医用耗材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出租汽车、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申请表
- 首次入院护理评估单相关的量表及存在问题讲解学习
- 医药代表初级培训课程课件
- 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城管协管员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SAT长篇阅读练习题精选14篇(附答案)
- 中心静脉导管(CVC)课件
- 法院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
- 神奇的“鲁班锁”课件(共17张ppt) 综合实践活动七年级上册 沈阳社版
- 高一年级学生-学习养成习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