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上海市上海外国语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上海市上海外国语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上海市上海外国语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上海市上海外国语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上海市上海外国语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上海市上海外国语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一些疾病,损害人体的健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在首次接触过敏原时所发生的反应B.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B细胞,使之大量死亡C.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病D.在器官移植中,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不会引起排斥反应了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正确的是()A.赤霉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未成熟的种子和根尖B.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芽C.脱落酸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D.乙烯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发育中的种子3.图I是某器官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I中,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血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I中A液增多C.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主要与图Ⅱ中X激素分泌过量有关D.图Ⅱ中甲既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又能分泌激素,还能受激素调节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长素类似物2,4-D可用于田间除草是因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B.棉花适时打顶是根据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原理破除顶端优势C.春天气温适宜,百花齐放,秋天温度渐低,只有菊花等少数植物开花,都是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D.冬小麦在秋天播种,第二年夏天收割,符合春化作用的原理5.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由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以及燕子组成的五人“福娃”。其中的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分布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等地。人们保护藏羚羊的目的是A.保持可可西里的植被 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保护遗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D.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6.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一段时间后,由细菌裂解释放出的n个子代噬菌体中()A.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B.没有35SC.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D.都有32P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听毛细胞是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其纤毛、盖膜和基底膜构成了一个听觉感受效应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声音引起的振动传递到内耳后会引起纤毛发生机械偏转,使听毛细胞和盖膜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基底膜上的某些离子通道打开,使听毛细胞兴奋,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听觉。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听毛细胞的膜外某种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当盖膜和听毛细胞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基底膜上的相应离子通道会打开,该离子通过___________方式进入听毛细胞,使基底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引起听毛细胞兴奋。(2)纤毛、盖膜和基底膜构成的听觉感受效应系统能将机械振动信号转化为__________,听毛细胞的底部和听觉神经细胞的树突构成了突触,突触由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兴奋只能由听毛细胞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而不能由听觉神经细胞传递到听毛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3)声音刺激使大脑皮层产生听觉,该过程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mm,使胚芽鞘不再产生生长素。在上端a放一块有生长素的琼脂,下端b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如图甲所示)。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b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如图乙所示)。结论:1.下端b琼脂块上的生长素来自上端a的琼脂块。

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体内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2)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除了上述结论外,还有一个自变量也可以得到上述结论,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应该增加_____________,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一)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几种酶的活性与pH关系的曲线。请据图回答:(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和_____。(2)从图中可知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_____,pH4~8范围内,木瓜蛋白酶的活性_____。(3)下图实线表示酶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____。(二)请分析下列有关酶的实验,并回答问题:试管号试管中的物质条件加碘液以后颜色变化12mL淀粉溶液+2mL清水37℃,5min变蓝22mL淀粉溶液+2mL唾液37℃,5min不变蓝32mL淀粉溶液+2mL唾液95℃,5min变蓝42mL淀粉溶液+2mL唾液0℃,5min_____(4)加碘液后4号试管的颜色变化是_____。(5)比较1和2号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说明唾液淀粉酶具有_____作用。(6)比较2、3、4号三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说明_____影响酶的活性。(7)通过其他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只能使淀粉水解,而不能使其他物质水解,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_性。(8)酶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机理是因为_____,使底物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10.(10分)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开始出现一侧肢体震颤(如手抖)或运动笨拙等精细运动障碍,而后出现运动迟缓、肌肉僵直等运动功能障碍。研究表明大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减少后引发PD。(1)如图1所示,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在酪氨酸羟化酶(TH)等作用下将酪氨酸最终形成多巴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轴突会延伸到纹状体,多巴胺储存在轴突的___________中。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释放到突触间隙,此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提供能量。研究发现,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___________也能释放多巴胺。(2)进一步研究发现,PD与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中的线粒体损伤有关。为研究线粒体损伤是导致PD的病因还是结果,研究者定向敲除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编码线粒体蛋白的N基因,获得了线粒体损伤的基因敲除小鼠。该小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依赖_______呼吸提供能量。分别检测出生后不同时间的____________小鼠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2、3。①依据实验结果,请将下列选项用“→”连接,用以解释基因敲除小鼠的病情发展进程。a.纹状体处多巴胺合成和释放减少b.黑质区多巴胺合成和释放减少c.黑质纹状体处轴突退化d.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e.运动功能出现障碍f.线粒体功能损伤g.精细运动障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研究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③实验结果是否支持前期研究结论,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3)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延缓PD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陕西省榆林市北的毛乌素沙漠,在五世纪前还是水草肥美、风光宜人的牧场。后来由于不合理开垦、气候变迁和战乱等导致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至明清时期己形成茫茫大漠,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1959年以来,人类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2020年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如今许多沙地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请回答下列问题。(1)适度的放牧并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过度放牧则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原因是_________。(2)毛乌素由沙地变成林地、草地属于_________演替,这也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_________。生态系统重建后,野生动植物也随之增多,榆林市的沙尘天气显著减少,吸引了大量游客,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3)毛乌素生态环境恢复后,甘草、牛蒡子等传统药用植物开始出现,合理利用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为此人们需要采用_________法调查某药用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而测算出该植物的_________,并据此制定该资源的年度_________计划。(4)樟子松是西部沙丘地区优良的造林树种,樟子松天然更新一直是毛乌素林场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人员对不同林分密度的樟子松幼苗年龄和株数进行调查后,得到如下结果:注:林分密度是指调查区域内单位面积成年樟子松的株数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幼苗年龄和株数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为_________株/hm2的区域樟子松天然更新前景最理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详解】A、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在再次接受过敏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A错误;B、艾滋病的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辅助性T细胞,使之大量死亡,B错误;C、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病,C正确;D、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时,器官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较小,D错误。故选C。2、C【解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详解】A、赤霉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A错误;B、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尖,B错误;C、脱落酸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C正确;D、植物各个部位都可以合成乙烯,D错误。故选C。3、C【解析】分析图示I:A是组织液,B是血浆,C是淋巴。图Ⅱ中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X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Y是促甲状腺激素,①②为促进作用,③④是抑制作用。【详解】A、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血糖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A正确;B、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B血浆渗透压下降,A组织液增多,B正确;C、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是缺碘导致图II中甲状腺激素无法合成,导致③④是抑制作用减弱,X、Y激素分泌过量而促进甲状腺代偿性生长而出现甲状腺肿大,C错误;D、图II中下丘脑甲既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又能分泌激素,还能受激素调节,D正确。故选C。4、C【解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植物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详解】A、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比单子叶植物高,所以可以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除单子叶作物田里的双子叶杂草,A正确;B、顶端优势是由于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所致,对棉花适时打顶去心,可降低侧芽的生长素含量,促进侧芽发育,可提高产量,B正确;C、植物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C错误;D、某些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低温诱导春化作用后才能开花结果,高温,缺氧和缺水均可解除春化作用,冬小麦在秋天播种,第二年夏天收割,符合春化作用的原理,D正确。故选C。5、C【解析】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中全部的藏羚羊属于一个种群,目的是为了保护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C正确;故选C6、C【解析】由于亲代噬菌体只将DNA注入到细菌内,并且亲代DNA作为模板和指导来合成子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过程中利用的原料全是来自于细菌.而细菌中蛋白质用35S标记,因此合成的蛋白质外壳全部含35S;由于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复制形成的子代DNA中只有少量含有32P,因此裂解后释放出大量的子代噬菌体一定有35S,少数有32P,C正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协助扩散②.外负内正(2)①.电信号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③.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①.不属于②.该过程未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小问1详解】听毛细胞的膜外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内,钾离子进入细胞内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钠离子大量内流,膜电位变化表现为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引起听毛细胞的兴奋。【小问2详解】纤毛、盖膜和基底膜构成的听觉感受效应系统能将机械振动信号转化为外负内正的电信号,产生兴奋,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的,兴奋在细胞间传递单向性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小问3详解】产生听觉不属于反射,因为未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反射的形成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中反射、反射弧和兴奋在细胞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8、(1).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色氨酸(3).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4).对照试验(5).将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其他条件都相同【解析】1、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2、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的运输,称为极性运输。3、图中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上端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够运输到下端琼脂块,说明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但是该实验缺少一组对照实验,即将胚芽鞘倒置,其它处理相同,观察上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否运输到下端。【详解】(1)由分析可知,植物体内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其本质是吲哚乙酸。(2)根据题中的实验结果除了能得出上述结论外,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是在重力作用下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的。(3)为了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应该增加对照实验,因为只有在对照实验的支配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才能让人信服,具体的操作是将图中的胚芽鞘倒置,即将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其他条件都相同,然后检测b琼脂块中是否有生长素。【点睛】熟知生长素的合成部位、运输方向和作用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来进行实验并得出合理的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9、(1)①.pH②.酶的种类(2)①.2、8②.不变(3)A(4)变蓝(5)催化##降低活化能(6)温度(7)专一(8)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解析】1、淀粉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能将淀粉水解。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和pH,其中低温只能降低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而高温、过酸和过碱都会使酶变性失活。【小问1详解】该实验研究了不同pH对三种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酶活性的影响,因此自变量是pH和酶的种类。【小问2详解】曲线中峰值表示酶活性最高,对应的pH为最适pH,从图中可知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2、8;pH4~8范围内,木瓜蛋白酶的活性曲线不变,说明酶活性不变。【小问3详解】在反应速度达到稳定之前,酶促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是酶的浓度,达到稳定后,受底物浓度限制,故底物增加一倍,改变应在稳定点后开始,速度较之前会增加,故选A。【小问4详解】0°C条件下,酶的活性受抑制,4号试管淀粉不能被充分分解,加碘液后4号试管的颜色变化是变蓝。【小问5详解】1号为空白对照组,1号清水不能分解淀粉,故淀粉与碘液反应成蓝色,2号中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从而没有蓝色产生,故比较1和2号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说明唾液淀粉酶具有催化(或降低活化能)作用。【小问6详解】2、3、4号三支试管的自变量是温度,3号高温和4号低温下,均有蓝色生成,2号37°C无蓝色产生,说明温度可以影响淀粉酶的活性,比较2、3、4号三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说明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小问7详解】通过其他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只能使淀粉水解,而不能使其他物质水解,说明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体现酶作用的专一性。【小问8详解】酶是有机催化剂,与不加催化剂相比,酶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机理是因为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底物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知识,考生识记酶的特性,明确温度、pH、酶浓度和底物浓度对活性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10、(1)①.突触小泡②.线粒体③.①②(2)①.无氧②.野生小鼠、基因敲除③.④.线粒体损伤是PD的病因⑤.不支持。在出现PD症状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并没有减少(3)利用药物减缓黑质、纹状体中线粒体功能损伤【解析】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2、胞吐胞吞需要能量,由线粒体为其提供。【小问1详解】神经递质储存在轴突中的突触小泡内,而多巴胺是神经递质,因此多巴胺储存在轴突的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胞吐需要能量,由线粒体提供。根据图1可知,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①②也能释放多巴胺。【小问2详解】因为该小鼠编码线粒体蛋白的N基因被敲除了,其线粒体损伤了,则有氧呼吸受损,因此该小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依赖无氧呼吸提供能量。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鼠种类,因此分别检测出生后不同时间的野生小鼠、基因敲除小鼠的相关指标。结合图2可知,编码线粒体蛋白的N基因被敲除了,其线粒体损伤,线粒体为多巴胺和合成和释放提供能量,因此纹状体处多巴胺合成和释放减少,精细运动会出现障碍,之后黑质区多巴胺合成和释放减少,黑质纹状体处轴突退化,运动功能出现障碍,则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因此,基因敲除小鼠的病情发展进程如下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线粒体损伤是PD的病因。前期的研究表明大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减少后引发PD,而根据图3的实验结果可知,在出现PD症状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无明显差异,并没有减少,说明实验结果不支持前期研究结论。【小问3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线粒体损伤是PD的病因,因此延缓线粒体的损伤是延缓PD的方法,可利用药物减缓黑质、纹状体中线粒体功能损伤来延缓PD。【点睛】本题以帕金森病为载体,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以及胞吐的运输方式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根据题图以及实验结果进行相关的分析探究的能力,难度较大。11、(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①.初生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