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论证思路(解析版)-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讲练(上海专用)_第1页
分析论证思路(解析版)-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讲练(上海专用)_第2页
分析论证思路(解析版)-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讲练(上海专用)_第3页
分析论证思路(解析版)-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讲练(上海专用)_第4页
分析论证思路(解析版)-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讲练(上海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5——分析论证思路(解析版)(上海专用)

【考点解析】

高考现代文的第一篇为“社科论文”。首先,我们需知论证必要先明确“论证对象”(即

“论题”),也必须有明确的“观点”。其次,好的论证一般而言需要有对“论证对象”及论

证过程中重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最后,完整的、有说服力的论证需要有多样的论证方法、严

密的论证逻辑和清晰的论证层次)。

常见题型:

“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试简要概述作者对XXX的论述过程”

“……能否证明XXX观点”

“……是如何证明XXX观点的”

“你认为本文对XXX的论证是否充分”

答题技巧:

论证思路题常常会以问“论证层次”或“论证结构”的方式呈现,在回答此问题的时候,

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议论对象(论题)和观点(论点)的提出位置和提出方式。

2.各论证层次(即我们所说的分出的段)的平面、关系及内容概括。

3.有无解释界定、阐明分析议论对象的内容,如有,要分析是如何界定的。

4.结论的得出(总观点即结论,到底是什么)。

【经典例题】

(一)2021上海高考

合作之谜

①长久以来,合作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这里所说的合作,是指群体(至少由两个成员

构成)中的成员为让群体中所有成员都获益而做出贡献,不论其他成员是否也做出贡献。根据

进化论,自然选择会促使个体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而合作者在获益的同时还需要付出一定

的成本,所以每个人在和他人互动时都更有动力去“措便车”,那么合作行为按说应该不会存

在。然而,从远古的狩猎采集,到如今维护公益、组织大型活动,所有这些人类行为之所能够

成功,归根到底都要依赖于我们愿意广泛地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于是,我们必须回答这样一

个问题:人类为什么会有广泛的合作呢?

②有一种理论认为,这种广泛的合作可以由亲缘选择机制来解释。母亲会为了拯救不慎落

水的孩子而跳入水中,她这样做显然要付出个人的代价,甚至自己的生命。虽然这种合作行为

以及有助于这种行为的基因对个体而言很危险,但有助于家族获益。即使这位母亲去世了,她

的有助于合作的基因仍然会在她的孩子身上存续下去,并传递给更多的后代。这种理论就是亲

缘选择理论。

③不过,这种理论如果要成立,就需要满足以下假定:早在主要生活于很小的家族群体中

时,人类的合作行为就受到亲缘关系的限制,而且现在的人类基因仍然留有这种合作的印迹。

但现今居住在坦桑尼亚的哈扎人的生活方式对此假定提出了挑战。哈扎人有着与人类祖先相近

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亲缘关系之外的合作,家庭内部的合作行为反而不多。很显

然,解释广泛合作需要其他理论。

④有人提出了直接互惠理论来解释广泛合作。该理论认为,广泛合作基于直接互惠机制,

其基本内容是:明天继续合作的承诺可以激励今天的合作。这强化了人们的信任和期望:当你

认识了某人并建立起合作关系后,无论此人是不是亲属,你们俩都能从中获益,并且这种关系

在未来仍然有益。直接互惠与随时间推移而不断重复的互动有关,最优策略是“一报还一报”:

一开始时你采取合作;如果对方合作,你将在下一轮互动中合作;而如果对方“搭便车”,你

将在下一轮中“搭便车”。

⑤但直接互惠理论无法解决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与他人的互相都是一次性的,为何其

中仍有大量的合作?比如,一个人会避到一边让陌生人先走,有人会对流浪者慷慨相

助……

⑥科学家发现了直接互惠机制的局限,于是提出间接互惠机制:个体间的互动情况会被群

体中的其他成员观察到,并分享给更多的成员;成员之间对各种‘‘好事"''坏事”的分享会影

响当事人的声誉。张三对李四很友好,是因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其他人日后对张三友好。这

就是间接互惠理论。

⑦直接互惠机制和间接互惠机制都是有效的,因为它们都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无法占对方

的便宜。你可以不再与那些喜欢“搭便车”的人继续交往,也可以一开始就避免与这类人交往。

在这两种机制的运作下,人类社会足以发展出高水平的合作。但当人口规模足够大时,这两种

机制就不那么有效了,因为“搭便车”者可以在欺骗一个人后接着寻找下一个目标,从而绕过

“一报还一报”;而传播信息并跟踪社会中的每个人也变得更加困难,很可能在对方的“坏声

誉”传到你耳边之前,你就被人家占了便宜。

⑧而且我们不应忘记,人类许多重要的合作行为都需要由多人构成的群体整个参与,遗憾

的是,对于此类合作行为何以能够存在,仅凭本文目前讨论的互惠机制仍然无法做出完满的解

答,而需要做进一步探索。

6.请分析第③段中哈扎人的事例是如何证明亲缘选择理论存在缺陷的。(5分)

6.(5分)答案示例:根据亲缘选择理论所要满足的假定,人类祖先的合作主要在亲人之间进

行。由于哈扎人的生活方式与人类祖先接近,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家庭外部的合作行为远多于家

庭内部的,由他们的合作情况可以推断出人类祖先的合作行为主要不是在亲人之间进行的,这

与前述假定矛盾。故亲缘选择理论有缺陷。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为止。

(二)2017年上海高考

常识和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由原子组成,原子之

间有空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

该坚守常识呢?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

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

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

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作“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

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判

断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

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

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

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

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

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个子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

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④常识解释并不总是奏效。出现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咬了,就像月饼被咬一口就会缺一块,

这当然是常情。但天狗是为月食特设的:不咬月亮的时候它在干什么?为什么每次咬了月亮还

必定吐出来?至于细致、系统观察到的现象,仪器观察和试验所产生的结果,常识不知道这些

事,当然更谈不上由这些事形成什么道理。理论家知道这些事情,而且特别关注这些事情,恰

恰是因为常识不能为它们提供良好的解释。异常的事情特别能显示出理论的解释力。

⑤理论的解释不是凭空而来。理论靠什么提供解释?靠讲道理。从何处找到道理?从常识。

除了包含在常识里的道理,还能从哪里找到道理?还有什么我们能够理解的道理?理论家在成

为理论家之前先得是个普通人,是个常人。爱因斯坦说的“科学整体无非是日常思考的精致化”,

也是在这个方向上说的。

⑥理论所依据的道理来自常识,但是,理论解释不同于常识解释。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

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两小儿辩日”中,一个小儿说太阳早上比中午近,因为看东西近大远

小,一个小儿说太阳中午离我们更近,因为发热体近热远冷,连孔子也“不能决”。这个故事,

妙就妙在找到一个焦点,让常识中的两个道理狭路相逢。而理论专为整体解释而生。所谓整体

解释,就是同一个道理既解释了正常现象,也解释了反常现象。理论家为了提供整体解释,必

须把包含在常识中的种种道理组织成系统。他必然格外重视其中的某些道理,把它们上升为原

理,通过种种延伸和变形,从中再得出更多的定理。理论的系统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减少原理的数目,二是用推理把原理和定理联系起来。理论家的思考并不古怪,但他会用我们

都能明白的思考和推理引出让我们大吃一惊的结论。

⑦可见,理论和常识无所谓谁更正确,只是理论用整体的道理对世界做出整体解释,把我

们对世界的识见带到更深或更高的层面。

5.第⑥段提出“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的观点,并用“两小儿辩日”

一例加以证明,请具体分析这一例子是如何证明观点的。(3分)

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

5.(3分)答案示例:“两小儿辩日”中有“近大远小”“近热远冷”两条常识,它们单独来看

都是正确的,但在判断太阳离地远近时,却会导出不同的结论,表明常识包含的道理只能解释

相关现象的一部分,由此证明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

评分说明:“有'近大远小''近热远冷'两条常识”“单独来看都是正确的”“在判断太阳

离地远近时,却会导出不同的结论”“表明常识包含的道理只能解释相关现象的一部分”为4

个点,答对1点给1分,给满3分为止。

7.(5分)答案示例:文章先给出讨论对象,即常识和理论;然后明确讨论对象,将“常识”

界定为“来自日常经验的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展开论证,得到“常识解释有局限因而需要

理论”“理论的道理来自常识”“理论解释更具整体性”三个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即常识和理

论都正确,不过理论能对世界做整体解释。

评分说明:给出讨论对象,1分;明确讨论对象,1分;展开论证,得出三个观点,2分;

得出结论,1分。

(三)2019上海春考

幸福是相对的

①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收入高的人,并不一定比收入低的人幸福;受教育程度

高的人,并不一定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幸福;生活中积极事件多的人,并不一定比消极事件多的人幸

福....

②那么幸福究竟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似乎不存在那么一把尺子,可以帮我们确定怎样才算幸

福。当我们谈论幸福时,总在有意无意进行比较,是的,幸福来自比较。

③比较的标准是主观构建的。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哪个社会机构曾经给出过一个统一的关于幸福的

标准,但人们的心里似乎总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并凭借这个标准判断自己的生活幸福与否。

④比较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这种标准会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

有所提高,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提高;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下降。

⑤由此看来,比较的标准不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同时,比较的标准是复杂的,按“与谁比”和

“比什么可以分为比较的对象标准和内容标准。比较的对象标准有哪些呢?

⑥一种是自己以往的生活。很多时候,人追求的就是比过去生活得更好。以往的生活常常是最直

接的比较对象,如果个体现在的状况要明显优于过去的自己,则感觉更幸福。

⑦自己的理想及期待的生活,是另一种比较对象。一般而言,个体总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对生活

的期待。即使个体达到了一种看上去比较完美的生活状态,还是有可能不会感到幸福,因为尚未达到

自己的目标。即使暂时达到了某个目标,但他的理想和期待还可能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便会

继续追求理想,追求更大的幸福。

⑧第三种常见的比较对象,是他人的状况。个体生活在社会关系中,会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感受到

幸福或不幸福。比较时,可能会先选择同一社会群体或同年龄层次的人进行比较。个体可以通过与自

己以往或理想生活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幸福,但个体的幸福更多更广泛地还是来自与他人的比较。

⑨除了对象标准之外,还有内容标准。有这样两个家庭:一个家庭看上去过得比较潦倒,一家三

口挤在一个五六平方米的房间里,房间的一半被床占据着,但父母常常陪孩子在床上做游戏,孩子在

父母身边爬来爬去,玩得非常开心;另一个家庭看上去很“幸福”,住在宽敞的房子里,每个人都有

自己独立的房间,但父母却忙于事业,孩子在冷清的房间里孤独地玩着。那么,哪个家庭更幸福呢?

这个例子涉及比较的内容标准。

⑩比较的内容标准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在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时候,人们会

首先考虑物质的内容。就像《小王子》里所描述的“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见一幢有玫瑰色砖墙

的房子,窗前长满了天竺葵,屋顶栖息着鸽子……',他们却始终无法想象这幢房子。你必须对他们

这么说:'我看见一幢十万法郎的房子。'于是他们就会惊呼:'多美啊!'不过,当社会的物

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人们便会越来越重视精神内容。就个体而言,认知能力越强,越会更多

地进行精神层面的比较,即使拥有非常好的物质条件,他还是会因为精神内容的缺失而感觉不够幸福。

⑪究竟怎样才是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幸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我们生活在不断拥有,

失去和追逐幸福的过程中。正是因为有了不懈的追求,人类才会不断地进步。

(节选自《儿童的幸福感》,有删改)

6.第四段用《小王子》中的话来证明观点,你认为论证是否充分?请具体分析。(5分)

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6.(5分)答案示例一:例子中,人们难以理解代表精神的天竺葵、鸽子,而能快速理解代表物质的

十万法郎,以此来证明“在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时候,人们会首先考虑物质的内容”的观点。但是,《小

王子》例子的重点在“理解”时的难易程度,观点的核心则在“选择”什么进行比较的先后顺序,所

以论据和观点说的并不是一回事,论据没法证明观点。

答案示例二:《小王子》例子的重点在“理解”物质和精神时的难易程度,观点的核心则在“选择”

什么进行比较的先后顺序,观点和论据是脱节的。《小王子》是文学作品,作为论据,不够真实、典

型。虽然从论证角度看,这个例子效果不佳,不过作者使用这个例子主要是为了阐释自己的观点,以

帮助读者理解,从这个角度看,该例子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评分说明:对论证是否充分的判断不作为给分标准,依据考生作答中体现的思维水平给分。

7.(4分)答案示例:本文以具体现象引出“幸福相对性”这一论题,先明确“幸福是相对的”是因

为“幸福来自比较”,然后从“主观构建”“不断调整”这两个比较标准的特点进行论证,再从“对

象标准”和“内容标准”两种比较标准的类型进一步论证,证明了“幸福是相对的”这一观点。

评分说明:如何引出论题1分,“幸福来自比较1分,两个层次的论证2分。

(四)(2022年春季高考)

相似性与网络社区融入

①近10年来,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主流的人际交往平台,人们的交流从面对面的现实世界延伸到

非面对面的网络社区,在一个“人人皆有麦克风”的意见市场中,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需求,选

择接受的内容,通过''关注、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参与到社交媒体活动中,那么用户又是如

何融入到网络社区中的呢?

②社会学中的相似性效应理论及相关论述,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思考这个问题。

③根据相似性效应理论,人们更偏爱与自己特征相似的人。相似性效应之所以产生,与人的社

会性分不开,因为相似性让人与人交流更顺畅,理解更容易,预判对方的反应也更准确。相似性增

加,人们互相之间的吸引力也随之增强。

④但是在有些社会学家看来,某些情境下相似性并不一定产生吸引,甚至会抑制吸引。根据社

会学中的自我扩展模型,人们有将新内容(如观点、资源)融入自我的需求。获得自我成长和自我

提升,基于这一模型差异较大的个体能提供更多新的信息资源,更具吸引力相似反而具有排斥作用。

⑤用户融入网络社区的情形可以印证社会学家提出的这些看法。因在社交媒体平台,用户通过

与相似用户的互动获得并增加认同感,社交媒体平台上具有相似性的用户聚集在社区标签下,形成

虚拟社区。虚拟社区的价值理念、共同目标等要素吸引用户,并促进社会认同的形成。用户对所在

社区的认同程度影响他的行为,比如对社区高认同度的用户,更愿意与社区内其他成员进行紧密合

作。一旦用户的价值观念与社区的一致,他们就会关注集体的利益和目标,并将用户个人的贡献与

社区价值联系起来,社会认同对贡献量的影响可以通过用户对社区的认知和情感认同来解释。以上

表明,用户之间的相似性是他们融入网络社区的动因。

⑦然而,用户之间的相似性也会限制用户的自我扩展,如社会学家所说“人有自我扩展的需要”。

在社交媒体平台,用户从其他成员的想法中获取信息资源,并将其视为自我价值的一部分。结果感

受到社交媒体教会了自己很多新东西,带给自己很多新体验,从而满足自我扩展的需求,但是相似

性较多的用户,熟悉彼此的认知边界,能为对方提供的新的信息资源就少。这样,自我扩展倾向突

出的用户的需求就难以得到满足,他们也就难以融入网络社

区。

⑧那又如何使这部分用户纳入网络社区呢?我们可以根据用户认知需求加以调节,以满足他们

的扩展。事实上,这部分用户的认知需求是有差别的。高认知需求的用户倾向于收集新信息,处理

复杂信息。因此,针对这样的用户,社交媒体可以减少用户间相似性的提示或重现,帮助其通过自

我扩展获得成长。低认知需求的用户喜欢明示性信息,倾向于浅层信息加工。社交媒体也可以争取

相应的策略给予满足,通过这些调节,自我扩展倾向突出的用户也能融入到网络社区中。

6.第⑧段划线句的推断是如何成立的?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7.概括文章论证思路。

6.作者给出的条件:高认知需求用户倾向于收集新信息,处理复杂信息。从上文可知,这是追求自

我扩展的表现,因此高认知需求用户自我扩展需求大,而作者对用户间的相似性会限制自我扩展已

做了论述。这两个隐含条件,可以推出结论,社交媒体减少用户间相似性的提示或呈现,能帮助高

认知需求用户通过自我扩展获得成长。

7.文章首先从现实入手,提出了用户如何融入网络社区的问题;接着引入社会学中的相似性效应理

论和相关论述,指出相似产生吸引,也会抑制吸引,借此分析社交媒体中用户之间的相似性既增加

社会认同,增强归属感,也限制自我扩展,妨碍融入社区;最后针对自我扩展倾向突出的用户,建

议社交媒体“依据用户认知需求加以调节”,使他们也能融入网络社区。

【牛刀小试】

(-)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2022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线下)

网络共同体与公共交流

①网络共同体是网络中以某些共性或纽带连接在一起的人群集合,具有不同的形态或模式,如

社区、社群、族群等等。这些看上去无所不在的连接,是否意味着公共交流会加强?答案并不简单。

在“以人为媒”的社交媒体中,个体对信息源以及内容的选择权力增大,人的选择性心理会充分地

表现出来,信息偏食更突出,反过来固化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异质人群、多元环境的了解减少,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人群的分化甚至割裂。

②在互联网发展早期,网络共同体呈现流动、“液态”的特点。在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人们将那些具有相似情感需求、具有相对稳定关系的人群集合称为社区。社区既可以是一种空间的

概念,也可以是一种人群的概念,情感支持是在早期网络社区中最突出的需要。随后出现的网络社

群除了具备社区的特征,更指向人群,指向具有群体意识、群体归属感和集体行动能力的共同体。

当社群的概念凸显并与经济挂钩时,人们对于社群的选择,就会与社区产生分别而带有比较强的目

的性、功利性。而另一种网络中的共同体,称为“族群”,其更多时候是一种离散的共同体,其对

网站或者平台这类共同空间的依赖性并不太强,而是通过共同的文化趣味、行为特征等连接在一起,

他们整体也会具有类似传统族群中的“风俗习惯”或独特语言。

③在上述网络共同体中,个体选择与转换非常便利,呈现流动性的特点,尤其是互联网的“脱

域机制”更为这种流动性推波助澜。脱域意味着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和时间关联中脱

离出来,即把社会关系和信息交流从具体的时间或空间情境中提取出来,又为他们重新进入提供了

机会,带来再嵌入的可能,特别是当人们以匿名方式存在时。

④但是,这一切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当下实名化或半实名化的社交产品,推动了网络社会与现

实社会的交织,人们在网络中的共同体,也开始与现实中的共同体出现交叉、重叠。当人们需要时

时顾忌现实因素时,流动也就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当这些共同体混合了利益甚至经济的成分,

网络社会从轻快的流动逐渐走向流动放缓的“半液态”的过程。这种半液态的状态,进一步演变为

网络人群区隔的固化。

⑤在多数网络共同体走向半液态、某些共同体甚至开始固化的同时,“同温层”带来了另一种

可能。同温层本是一个过时的气象学术语,指大气中包含的一个温度几乎不随高度而变化的特殊层。

在社交媒体中用这个词,源于人们发现自己更愿意与自己价值观、立场、态度等相似的人靠近,以

此获得抱团取暧、相互支持的可能。与前文所说的几类共同体不同,同温层不需要人们的付出,不

需要为维护共同体做出任何努力,因为这种共同体只存在于个体的想象中,因而提供了一种最便捷、

最低成本的支持。人们像“气态”分子一样在不断运动,因此同温层是一种超越了人群壁垒的自由

结合。个体可以灵活选择、不断转换同温层,每个人都同时性地归属于不同类型的共同体,又可能

同时性地不归属于任何具体类型的共同体。

⑥作为一种更为流动而不定形的“气态”的心理共同体,它可以让人们随时摆脱那些具有实在

约束力的共同体的束缚,在某些临时性的同温层里去寻找心理上的支持与平衡。这也是人们可以在

某些凝固的、约束力强的共同体中坚持下去的原因之一。在这个意义上,同温层对于网络人群分化

的固化起到了推助作用。因此,这样一种心理上的想象共同体,是网络时代尤为值得关注的一种现

象。

⑦尽管从稳定性角度看,网络共同体有类似“液态”“半液态”与“气态”等的不同形态,对

人群的作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是网络人群既类聚又群分的产物,其中群分的影响尤其

值得关注。一些研究者对共同体在促进社会沟通、共识等方面的作用寄予了希望,也希望通过对网

络共同体的培育来推动公共交流,但从对网络共同体的模式的观察来看,至少在目前,网络中多种

多样的共同体,反而有可能给公共交流带来障碍。

6.第⑥段画线句是如何被逐步推出的?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7.概括文章的论述思路。

6.(4分)答案示例:网络与现实交织的现状下(1分),人越来越固定地归属于不同类型

的共同体(1分),这会让人产生不满甚至退出共同体(1分)。同温层提供了心理支

持和平衡(1分),从而削弱了人们对固定共同体的消极想法和情绪(1分),推出同温层

有助于人们继续留在固定共同体当中,推出画线句。

评分说明:两个隐含条件1点2分,不出现概念,意对即可。

7.(4分)答案示例:本文论点为网络共同体并不会加强公共交流(1分)。作者按

照形态将网络共同体分为液态、半液态、气态三类(1分),先演绎论证了实名化会导致

液态共同体向半液态共同体演进,从而加剧人群固化(1分),再演绎论证了作为

气态共同体的同温层也会推助人群固化(1分),再通过归纳论证目前所有形态的网络

共同体均趋向固化(1分)。而这一趋向与网络公共交流的必要条件矛盾,从而论证了

本文总论点(1分)。

评分说明:论点1分,论证过程3分,给满为止。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2022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线

下)

从“菊落之争”重新审视博物学

①北宋王安石《残菊》的前两句为:“黄昏风雨打(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欧阳修说:“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王安石用《楚辞》之中“夕餐秋菊

之落英”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于是,二人拉开了菊落之争的大幕,之后不断有士人加

入辩论队伍。从争辩中可以看到宋代士人引经据典来证明菊有无落英;但也注意到他们

改变了追求博物知识的方式,从故纸堆中走出,用亲事雍培的事实来佐证菊有无落英。

这与重视实践和重归经典的宋代博物学不谋而合,也使得大量与中国传统博物学特征相

契合的植物学专著涌现出来。

②蔡修的《西清诗话》记载:“欧阳公见王荆公诗:'黄昏风雨暝园林,残菊飘零

满地金。‘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因戏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

人仔细吟。‘荆公闻之,怒曰:'是定不知《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欧阳九不学

之过也”。南宋人史正志在《菊谱》记录道:“王介甫武夷诗云:'黄昏风雨打园林,

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永叔见之,戏介甫曰:'秋花不落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

介甫闻之笑曰:'欧九不学之过也。岂不见《楚辞》云:'夕餐秋菊之落英'。”

③王安石的“残菊飘零满地金”本没有错,南宋人史铸便在《百菊集谱》中列举前

人诗句来证明菊有落英,同为南宋人的史正志也以亲身实践来说明菊花瓣扶疏者多落、

结密者不落。实际上,后来学士也多未在王安石的诗句上做文章,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他

所持论据“夕餐秋菊之落英”上。经文献考证,“落”乃始义,“英”作叶解。“落英”

为初生之苗叶,并非王安石所理解的落地菊英。

④诸多士人在详考“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后便戛然而止,原因或是众士人虽多为饱

学之士,却不务农事,在园艺领域缺乏基本常识。士人们退而求其次,认为王安石用“夕

餐秋菊之落英”来证明“残菊飘零满地金”是正确的,那么证明了“夕餐秋菊之落英”

非王安石所解之义,不就可以论证其所撰之诗的错误吗?

⑤在这场与欧阳修的辩论中,从逻辑上说,王安石的结论是正确的。众士人却通过

王安石所持论据的错误来推出他结论的错误,而肯定欧阳修的说法。

⑥中国传统博物学是对自然物种进行辨识、命名、分类的一门知识,是关于自然与

人文各类知识的总汇,其鲜明的人文与实用特征使之有别于西方的自然科学。按阶段划

分,中国传统博物学大致经历了先秦至晋、晋至宋、元至清中叶、清末四个阶段。其中,

因雕版印刷业的繁荣,博物学到了宋代逐渐兴盛,涌现出了一大批药学、动植物学和农

学著作。而像前述史正志的《史氏菊谱》、史铸的《百菊集谱》等观赏类植物专著的大

量出现,是中国传统博物学兴盛的集中体现。

⑦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将中国古代植物学专著作者分为六类。第一类是在特殊植

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任职的官员;第二类是专门负责征集和运输政府贡品的官员;第三类

是对某些栽培植物有很大热情的官员;第四类是退休的文职人员,他们把退休后的晚年

生活奉献给园艺事业;第五类是艺术家;第六类是16世纪后期明末出现的学者。欧阳修

被李约瑟归为第一类,史正志则被归为第四类。其他四类,除第六类“16世纪后期明末

出现的学者”外,在宋代植物学专著的作者群体中都能一一对应。这其中不乏像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陆游(《天彭牡丹记》)、范成大(《范村梅谱》《范村菊谱》)、

周必大(《唐昌玉蕊辩证》)这样的士大夫领袖。从其著作内容来看,儒者士子有了自

觉的博物意识,追求知识的方式也不断变化。在“菊落之争”中,史正志便从参合文献

与注重实践两方面为“菊是否有落英”作出较为公允的判断。

⑧中国古代儒者士子们探求博物知识的方式,明显不同于西方自然科学家了解自然

物种性质的方法。中西思想观念中的“科学”应当作何理解、可否用博物学的眼光重新

看待中国传统科学、可否用博物学的知识架构重建中国古代科学史等,这种差别或许可

以做出一定的回答。

6.第⑤段“从逻辑上”肯定王安石的结论而否定“众士人”,请分析本文作者在王欧论

辩中得出判断的推理过程。(5分)

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6.【答案】欧阳修指责王安石的“落英”、王安石批驳欧阳修的“落英”是同一意思(“落

地菊花”);“菊残飘零满地金”的结论也被有些士人列举经典(文献)和实践(实证)

证为正确。而众士人“落英”为“初始菊蕊或菊叶”是王、欧二人都没看出的意思。王

安石遵循了逻辑的同一律,而众士人在欧王的论证中违反同一律。

7.【答案】本文从王欧的“菊落之争”引出论题(议论对象),举实例论述这一论争重

文献乏实证的特点;接着界定中国传统博物学并简述其发展历史、特点;然后借李约瑟

的分类,进一步论述中国古代博物学由重文献到文献参合实证的特点;最后总结指出中

国探求博物方式方法的独特性,并据此提出对中国古代科学重新认识的思考。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2022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什么是批评

张定浩

①什么是批评?一种深入人心且广为流布的观点,认为批评就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据说来自鲁

迅。1978年的《社会科学战线》发表过王永生、戴翊合著的《“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学习鲁

迅关于文艺批评的论述与实践札记》一文,或许是这种“鲁迅批评观”的滥觞。如今,四十年过去,这“八

字真言”似乎始终成为套在“批评”这门行当头顶的符咒,必要的时候就念几声,立刻涉手号带。

②但这未必是鲁迅的本意。

③考这八个字的出处,是在鲁迅1933年《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里,收入《南腔北调集》中,是应

编辑之约,回顾自己十年前写小说的初衷、方法和得失,其中有一段谈到批评,这里不妨多引几行:还有

一层,是我每当写作,一律抹杀各种的批评。因为那时中国的创作界固然幼稚,批评界更幼稚,不是举之

上天,就是按之入地,倘将这些放在眼里,就要自命不凡,或觉得非自杀不足以谢天下的。批评必须坏处

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

④我们可以看到,这“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本只是一句话的上半截,而下半微的“才于作者有益”

才是这句有关“批评”的论述的落脚点,但被拦腰切断之后,就成了“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

个条件句式神奇地变成了一个判断句式,这其中意思的大相径庭,就好比说“跑步必须穿跑鞋,才对跑者

有益”被简化成“跑步必须穿跑鞋”,进而又扭曲成“跑步就是穿跑鞋”。

⑤如果再结合这篇文章的上下文,鲁迅原话的意思其实很清楚:一个写作者,对自己的写作得失其实

是最有感觉的,但未必很清晰,或者说,未必愿意直面,所以对于作者“有益”的批评,不是捧和骂,而

是那些可以准确指陈其得失的批评,从而可以帮助他清醒地认识自我。倘若颠倒一下句式,这句话的确切

意思恐怕更清楚些:“于作者有益的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鲁迅在这里根本不是在给“批评”

下一个定义,而只是从作者的角度,辨析何种批评是有益的。

⑥因此,鲁迅所说的“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这个“坏处”和“好处”的意识,原本是明确来自作者,

而非批评家——是作者意识到却企图蒙混过去的缺陷,恰好被批评家指出来了:是作者呈现出却未必有自

信的优长,恰好被批评家加以印证了。批评遂成为作者的一面用以自照的镜子。倘若脱离了作者,单纯地

宣称批评就是“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这无形中就假定从事批评领域的每一个人首先都先天性地知道何谓

好坏,其次,对这个“好坏”标准还都默认有一个共识,再者,“批评”的重心被放在了“说”上面。于是,

批评,从一个艰难复杂的美学问题和能力问题,就很轻易地滑至一个普通伦理问题,于是,人人都可以是

批评家,只要他们自认是真诚的,并且还有愿意说话的那张嘴巴。

⑦在“批评”这个问题上,这种纠缠几十年的、低层次的概念混乱,并不能归咎于鲁迅,同时,也不

能归咎于现代汉语批评传统的薄弱。事实上,早在1930年代初,林语堂在一次名为《论现代批评的职务》

的大学公开演讲中,就曾引用马修•阿诺德”批评是认清对象的真相”一语,作为时人应当认识到的“批评

的实质”。

⑧“认清对象的真相”,批评的这个意思,恰与“批”这个词的汉语古义也相吻合。《庄子•养生主》:“批

大郤,导大簌,因其固然”,这里庖丁所谓的“批”,是击中,其前提就是认清牛的真相,认清它的整体和

每一个细节。而我们现在很多人一看到这个“批”字,直接想到的,却是批斗的批,如此百姓日用而不知

也就罢了,专家也跟着望文生义,以其昏昏使人昏昏。

⑨“认清对象的真相”,与“坏处说坏、好处说好”并不矛盾,但后者的表述,很容易退化成一种''敢

不敢”的问题,而前者,无法回避的是一个“有没有能力”的问题。它强调批评并非从某种外在标准出发

的褒贬,而是时时刻刻以透彻理解批评对象为旨归,如庖丁之“批”,并不是仗着刀刃的锋利去解牛,相反,

他是依赖对牛的透彻理解来确保刀刃始终“新发于硼”。

7.作者围绕“什么是批评”逐层展开论证,请对论证过程加以分析。

7.指出了“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批评观的事实;接着澄清鲁迅批评观的本意,鲁迅的观点是批评建立在

对作者有益的基础上,而不是批评的定义;从而引入批评的定义:批评是认清作品的真相/透彻理解作品/

认清作品的整体和每一个细节;最后阐述鲁迅观点与林语堂观点不是内涵差异,而是表述造成强调重点不

同,清晰地回答了批评是从内在标准出发的褒贬。

(四)(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202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线下)

如何评价判断

齐亮

①世人大多希望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判断,可什么样的判断才是正确的呢?人们的答案或许并不统一。

②我们评价一个判断,有两种合理的方法:第一种是用经验上的标准,即在现实中它是否符合客观的

事实;第二种是用逻辑上的标准,即在理论推导中它是否自相矛盾。按照心理学理论,方法一评价的是“通

信”,即“判断”和“作为判断对象的事实”之间保持一致的能力;方法二评价的是“连贯”,即“判断”

中各因素在逻辑上保持一致的能力。

③理性的人,常被认为应该有更强的评判力,然而理性往往只是跟逻辑联系在一起,用以衡量判断是

否逻辑自洽,与方法一没有太大关联。假如我说,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有60米高(实为78米),如果不

知道这宝塔的实际高度,无法找到任何资料去验证,也不能亲自前往实地去测量,不管你有多理性,都不

可能通过逻辑评价我刚刚的判断是对是错。但假如我向你讲述自己填报高考志愿的故事,讲到“考分达不

到一本线”,又表示自己“因爱好文学而放弃了北大医学院的临床志愿“,你会立即认为我“前言不搭后语”。

显然,我没去北大学医,与所宣称的“文学爱好''没有关联,主要原因其实是考分不够高。

④由此可见,方法一讲事实,方法二讲逻辑,两者的适用范围各自不同,“理性评判”也有其局限之处。

某畅销书作家曾公开表示理论推导实际没什么用,理由是2000年美国邀请几百名军事分析专家和软件专家,

建立了一个复杂、强大的军事推演模型“千年挑战”,然后请一位有丰富实她作战经验的军官与使用该模型

的专家们进行模拟对战,结果专家们输给了军官。如今许多人喜欢讽刺专家教授,理由和这位畅销书作家

相似。当专家们试图用逻辑自洽的方式来证实自己的判断时,老百姓已经在用事实反驳他们了。显然,在

上述案例中,普通民众不可能去深入研究模型中各种方程是否合理,他们只会关心事实上的结果,即到底

谁打赢了战争。也就是说,在方法二无法实施的情况下,人们就会用方法一来评价判断。

⑤那么,万一没有可测量的事实,人们应该怎么办?一个国家几十年没有经历大规模军事冲突而无法

获取相关信息,该国的军队参谋人员也仍然需要战战技就地进行各种模拟和假定。你能说他们不该这么做

吗?难道非要为了验证某个模型而发动真实的战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既然没有充足的事实信息来评价

模型中的判断是否正确,专家们只好使用历史上已经存在的数据来开展工作。专家们觉得,虽然没有近期

的事实作为依据,但至少要先保证模型在逻辑上没有问题。同行们怎么认定这个模型的好坏呢?无非也是

看模型的逻辑是否讲得通,推断的结果是否符合之前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专业

人员也只能用方法二来评价判断。

⑥因此,我们在评价某个判断时,往往是先寻求可利用的方法。方法一用不上就试着用方法二,方法

二用不上就试着用方法一。两种方法都用不上怎么办?许多人就此化身为撒泼耍赖的吵架高手:你跟我摆

事实,我就跟你讲道德;你跟我讲道德,我跟你论老子;你跟我论老子,我跟你装孙子。

⑦有学者悲观地认为,其实人类一直以来都知道,人是一种缺乏耐性、容易激动和发怒的动物,理性

根本不足以引起人类的重视。但我依然要表明自己的立场: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理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