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芜湖一中2020级新高二暑期返校测试生物试卷考试时间5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3分,总共60分)1.某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图中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成分相似B.④为细胞中脂质的合成场所C.35S标记的氨基酸在图示细胞器中出现的顺序是①③④D.若线粒体功能受损,则只有分泌蛋白释放过程受抑制【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核膜,②表示核糖体,③表示内质网,④表示高尔基体,⑤表示细胞膜。【详解】A、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细胞膜能通过囊泡相互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组成和结构相似,A正确;B、④是高尔基体,③是内质网,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场所,B错误;C、据图可知,①~⑤分别为核膜、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35S标记的氨基酸在图示细胞器中出现的顺序是②③④,C错误;D、线粒体为图示中蛋白质合成过程、囊泡融合过程、释放过程等提供能量,若线粒体功能受损,则不只有分泌蛋白释放过程受抑制,D错误。故选A。2.下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曲线a表示自由扩散,曲线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B.图甲中曲线b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蛋白的数量C.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1、分析甲图: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2、图乙是对胞吐和胞吞的过程的考查,分析题图可知,a是细胞的胞吞过程,b是细胞的胞吐过程,不论是细胞的胞吞还是胞吐都伴随着细胞膜的变化和具膜小泡的形成,因此胞吐与胞吞的结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详解】A、分析曲线甲图: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正确;B、甲图中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其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B正确;C、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定的流动性,C错误;'D、胞吞和胞吐都需要消耗ATP,D正确。故选C。3.下图表示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O2浓度的提高,其吸收O2量和释放CO2量的曲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O2浓度为a时,果实的无氧呼吸水平最低B.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相等C.O2浓度为a时,果实有机物消耗最少,利于储存D.O2浓度为a时,若cd=ca,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当氧气浓度为0时,苹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当氧气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当氧气浓度为b时,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详解】AB、O2浓度为b时,吸收O2量和释放CO2量相等,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最低,A项、B项错误;C、O2浓度为a时,果实有机物消耗最少,利于储存,C项正确;D、O2浓度为a时,cd=ca,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根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反应式,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D项错误。故选C。4.下图表示大豆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A~D为不同的反应过程,①~④代表不同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A和过程D的生物化学反应均发生在生物膜上B.过程D产生CO2用于过程B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C.强光时,ATP的合成速率明显大于物质③的生成速率D.过程D产生的ATP能在过程B中大量用于(CH2O)的合成【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其中A表示光反应阶段,B表示暗反应阶段,C可代表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D可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图中①是O2,②为NADP+,③为ADP+Pi,④为C5。【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图中A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D表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而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A错误;B、过程D代表发生在线粒体内的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过程B为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的暗反应,线粒体基质中产生CO2首先需要穿过线粒体的两层生物膜,再穿过叶绿体的两层膜才能在叶绿体基质中被固定利用,所以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B正确;C、强光时,如果光合速率稳定,则光反应中各种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暗反应中各种物质的产生速率应基本相等,即ATP的合成速率基本等于物质③ADP+Pi的生成速率,C错误;D、过程B为暗反应,过程D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暗反应中合成(CH2O)所需的ATP来源于光反应合成的ATP,而不是来源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D错误。故选B。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鉴定组织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的甲液与乙液需等量混合后再使用B.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可先滴加3g/mL的蔗糖溶液观察质壁分离,再滴加清水观察质壁分离复原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用斐林试剂检测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程度【答案】C【解析】【分析】1、斐林试剂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
2、双缩脲试剂的甲液与乙液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与蛋白质混合会出现紫色,由于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因此与斐林试剂相比,乙液浓度较低,使用时乙液加入量较少。【详解】A、鉴定组织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应先加1ml双缩脲试剂甲液,再加4滴乙液,A错误;
B、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应先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观察质壁分离,再滴加清水观察质壁分离复原,3g/mL的蔗糖溶液浓度过大,会使细胞失水死亡而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B错误;
C、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C正确;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应用碘液检测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程度,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D错误。
故选C。6.图Ⅰ表示某动物细胞(2N=4)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图Ⅱ①~④表示该动物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b、c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物质或结构的相对数量。下列错误的是()A.图Ⅰ中甲、丁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而核DNA数目相同B.该动物睾丸中存在图Ⅰ所示的所有细胞分裂方式C.图Ⅱ中处于③时期的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图Ⅱ中②对应的时期包含了图Ⅰ中的丙【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Ⅰ:图Ⅰ中乙为有丝分裂后期,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分析图Ⅱ:图Ⅱ中的①、④中c为0,所以c为染色单体,b是染色体。【详解】A、图Ⅰ中甲、丁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甲有4条,丁有2条),而核DNA数目相同(都是4个),A正确;B、图I中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故表示雄性动物,该动物睾丸中存在图Ⅰ所示的所有细胞分裂方式,即精原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增加其自身数目,也可以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B正确;C、图I中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故表示雄性动物,则图Ⅱ中处于③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减半,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C错误;D、图Ⅱ中②时期的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对应的时期包含了图Ⅰ中的丙,D正确。故选C。7.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规律。下列对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B.提出假说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实验基础上C.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孟德尔所做假设的核心内容是“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分离定律是以一对相对性状为对象研究,而自由组合定律是以两对相对性状为对象研究,所以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A正确;B、提出假说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子代全为高茎)和F1自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实验基础上,B正确;C、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用F1和隐性纯合子杂交,C正确;D、孟德尔所做假设的核心内容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D错误。故选D。8.某种昆虫长翅(R)对残翅(r)为显性,直翅(M)对弯翅(m)为显性,有刺刚毛(N)对无刺刚毛(n)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只,其基因型如图所示。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这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该精原细胞产生精细胞的基因型有8种C.为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基因型为rrmmnn的个体与该昆虫测交D.该昆虫与相同基因型的昆虫交配,后代中与亲代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1/4【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昆虫长翅、残翅基因与直翅、弯翅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而有刺刚毛、无刺刚毛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故控制昆虫长翅的基因和控制弯翅的基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该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RrmmNn,不考虑变异,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细胞,RmN、rmn或Rmn、rmN,B错误;
C、可以用测交实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测交一般是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所以与该昆虫测交的个体基因型为rrmmnn,C正确;
D、该昆虫与相同基因型的昆虫交配,后代中与亲代表现型(RmmN)相同的概率为3/4×1×3/4=9/16,D错误。
故选C。9.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意“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G、g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题意“子一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且双亲的表现型不同”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GXg和XgY;再结合题意“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使”,可进一步推测:G基因纯合时致死。综上分析,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0.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E、e表示,其中有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人群中甲病发病率1/1000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2号的基因型是EeXAXaB.7号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1/600C.5号的基因型是aaXEXeD.4号与2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文描述和题图:由“1号、2号和5号的表型”可推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1号、2号和6号的表型”及题意“其中有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可推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系谱图显示:1号和2号均正常,其女儿5号患甲病,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和2号均正常,其儿子6患乙病,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再结合题意“其中有一种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可推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综上分析可推知2号的基因型是AaXEXe,A错误;B、只考虑甲病,4号的基因型为1/3AA、2/3Aa。人群中甲病发病率是1/10000,说明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1%,A的基因频率是99%,所以3号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99%×99%)∶(2×99%×1%)=99∶2,即3号的基因型为Aa的可能性为2/101,因此7号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2/3×2/101×1/4=1/303,B错误;C、1号的基因型为AaXEY,2号的基因型是AaXEXe,据此可推知5号的基因型是aaXEXe或aaXEXE,C错误;D、2号的基因型是AaXEXe,只考虑甲病,4号的基因型为1/3AA、2/3Aa,只考虑乙病,4号的基因型为1/2XEXe、1/2XEXE,因此4号与2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1/2=1/3,D正确。故选D。11.下图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其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营养成分中的P应含32P标记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进行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C.图中若只有C中含大量放射性,可直接证明的是噬菌体的DNA侵入了大肠杆菌D.实验中B对应部分有少量放射性,可能原因是实验时间过长,部分细菌裂解【答案】A【解析】【详解】依题意,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因此题圆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让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的,其营养成分中不能加入32P,A项错误;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DNA,因此,需要增设一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所进行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B项正确;用32P标记的是亲代噬菌体的DNA,若只在C(大肠杆菌)中含大量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DNA侵入了大肠杆菌,C项正确;B为上清液,若其中出现少量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入大肠杆菌,仍存在于培养液中,也有可能是培养时间过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导致的,D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2.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基因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上B.DNA聚合酶催化①和③处化学键的形成C.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碱基对,③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的作用部位。该基因中碱基A占2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T%=A%=20%,G%=G%=50%20%=30%。【详解】A、双链DNA中的碱基种类都是相同的,DNA的特异性与碱基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A错误;B、DNA聚合酶是催化相邻核苷酸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即③处化学键的形成,不能催化①处氢键的形成,B错误;C、由以上分子可知,该基因中T%=A%=20%,G%=G%=30%,则该基因中(C+G)/(A+T)为3: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C+G)/(A+T)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因此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也为3:2,C正确;D、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共形成子代DNA数为23=8个,其中含15N的DNA分子是2个,即含15N的DNA分子占1/4,D错误。故选C。13.某二倍体雄性动物细胞的DNA均用32P标记,将其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连续两次分裂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的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代所有的细胞染色体均含有32P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代所有的细胞染色体均含有32P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答案】B【解析】【详解】A、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不一定相同,A错误;B、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即都含32P,B正确;C、如果是有丝分裂,DNA复制二次,则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有四种,且所在细胞具有偶然性,C错误;D、如果是减数分裂,DNA只复制一次,每条染色体都含32P,所以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一种情况,即每条染色体都含32P,D错误。故选B。【点睛】14.如图是真核细胞中进行的三个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过程都需要DNA解旋酶,原料不同B.乙图说明DNA的两条链均可作为转录的模板C.丙图中一条肽链需要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D.所有的真核细胞都会发生甲、乙、丙三个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甲表示DNA的复制,乙表示转录,丙表示翻译过程。【详解】A、乙转录不需要解旋酶,A错误;B、从图中看出乙转录过程中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B正确;C、丙图中每个核糖体都可以独立合成一条肽链,C错误;D、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所以其DNA不会复制,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D错误。故选B。【点睛】15.冠状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其增殖和表达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冠状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B.病毒RNA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C.病毒RNA复制时需要的酶在宿主细胞内合成D.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体内含有逆转录酶【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正链RNA,它可以作为模板直接翻译出病毒蛋白,还可以直接复制出负链RNA。【详解】A、由题图可知,冠状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B、由图可知,病毒RNA可直接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说明其可作为翻译的模板,B正确;C、病毒RNA复制时需要RNA聚合酶需要在宿主细胞内合成,C正确;D、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但它不是逆转录病毒,体内不含有逆转录酶,D错误。故选D。16.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B.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RNA的催化C.生物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且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D.过程①②③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人体的性状【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②③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①②④表示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据此分析。【详解】A、人体的所有体细胞均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相同,因此基因1和基因2一般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A错误;B、过程①、②分别为转录和翻译过程,前者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后者需要tRNA的协助,但是tRNA无催化作用,B错误;C、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但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C错误;D、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途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图中的①②③,此外,基因还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正确。
故选D。
17.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遗传叙述,正确的是()A.某豌豆基因型AAa植株自交,子代中出现隐性性状个体的概率为1/36B.基因重组就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C.某DNA分子中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D.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A【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2、基因重组: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详解】A、某豌豆基因型AAa植株自交,基因型AAa的豌豆产生配子A:Aa:AA:a=2:2:1:1,a占1/6,其自交子代中出现隐性性状个体(aa)的概率为1/6×1/6=1/36,A正确;B、基因重组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还包括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B错误;C、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如果碱基对的增添发生在DNA分子中的基因之外的片段上,不会造成基因突变,C错误;D、若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则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A。18.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H)对矮秆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图中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方法Ⅰ中秋水仙素处理的是萌发的种子B.方法Ⅱ使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方法Ⅲ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D.无子西瓜一般不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方法Ⅰ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方法Ⅱ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方法Ⅲ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详解】A、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没有种子,所以方法Ⅰ中秋水仙素处理的是单倍体幼苗,A错误;B、方法Ⅱ是杂交育种,其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C、方法Ⅲ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产生新性状,C正确;D、无子西瓜一般通过多倍体育种方法获得,其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一般不通过上述方法获得,D正确。故选A。19.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白眼雌蝇(甲)与红眼雄蝇(乙)交配,F1中出现了1只白眼雌蝇(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是雌性),对后代中出现白眼雌蝇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甲减数分裂产生了含XrXr的卵细胞B.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C.乙产生精子时发生了基因R突变成为基因rD.乙减数分裂产生了含R基因的片段缺失的精子【答案】B【解析】【分析】一只白眼雌果蝇(XrXr)与一只红眼雄果蝇(XRY)交配,后代雄性应该是白眼XrY,雌性应该全部是红眼XRXr,现F1中出现了1只白眼雌蝇(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是雌性),其基因型可能为XrXrY。【详解】A、该白眼雌果蝇也可能为染色体异常导致,基因型为XrXrY,母本雌果蝇(XrXr)甲减数分裂产生了XrXr的卵细胞,与父本的Y的精子受精导致,A正确;B、根据题干: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它们位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故不可能是乙雄性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B错误;C、一只白眼雌果蝇(XrXr)与一只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后代雄性应该是白眼XrY,雌性应该全部是红眼XRXr,但是后代却出现了1只白眼雌果蝇,具有低频性特点,则该白眼雌果蝇可能是环境影响的红色素未合成的红眼XRXr个体,XRXr中的R基因突变成为r,C正确;D、如果乙减数分裂产生了含R基因的片段缺失的精子,当其和卵细胞结合后,受精卵的基因型为XrX,表现为白眼雌性,D正确。故选B。20.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的有()①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④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物种⑤获得性遗传和共同由来⑥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⑦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⑧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A.①②③④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⑦⑧ D.②③④⑥⑦⑧【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详解】①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的内容,①正确;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的内容,②正确;③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的内容,③正确;④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物种,④正确;⑤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的观点,⑤错误;⑥地理隔离并非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⑥错误;⑦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的内容,⑦正确;⑧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的内容,⑧正确。综上①②③④⑦⑧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共2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总共40分)21.某研究小组用甲、乙两种植物做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结果如下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2表示甲种植物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相关指标的日变化趋势,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根据图1可知,在光照强度为a时,甲植物光合作用有机物合成的速率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有机物消耗速率;当光照强度由a点到b这一阶段,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素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___阶段。当光照强度大于b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2)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___,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___。(3)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会使植株接受的___减弱,导致___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更大。(4)据图2分析,8:00~12:00时间段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①___;②因温度升高,提高呼吸作用有关酶的活性,导致呼吸作用增强。【答案】(1)①.等于②.光反应③.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2)①.甲②.乙(3)①.光照强度②.甲(4)气孔导度相对较小,CO2供应不足,光合作用减弱【解析】【分析】分析图1可知,在光照强度较高时,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乙植物,在光照强度过低时,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高于甲植物。【小问1详解】图1显示:在光照强度为a时,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甲植物光合作用有机物合成的速率等于呼吸作用有机物消耗的速率;当光照强度由a点到b这一阶段,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而光照强度会影响光反应,所以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素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当光照强度大于b时,甲、乙两种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ATP的生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所以甲、乙两种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小问2详解】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随光照强度的增加,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说明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甲。分析图1可知:甲植物的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比乙植物的光饱和点高、甲植物的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比乙植物的光补偿点大。可见,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乙。小问3详解】分析图1可知:光照强度降低,可导致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可见,如果种植密度过大,导致甲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更大。【小问4详解】分析图2可知:在8:00~12:00时,气孔导度相对较小,外界CO2不易进入细胞,导致CO2供应不足,而CO2是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原料,故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同时气温上升,呼吸作用增强,实际光合作用增加的速率小于呼吸作用增加的速率,因此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22.Ⅰ.果蝇是遗传学的好材料,现有若干所需的纯系果蝇,分析下列实验:(1)果蝇的灰身和黄身是一对相对性状,若要确定灰身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问题),可将灰身纯合子和黄身纯合子进行___(填“杂交”、“测交”或“正反交”),若___,则可确定灰身基因位于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面房抵押合同范本
- 房屋租赁合同样本参考
- 建设工程监工合同书样本
- 玉米购销及技术服务合同协议
- 产业技术合作合同书
- 11《牛郎织女》 (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农业银行商业房贷合同样本
- 民用航空空运货运代理合同协议
- 3《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流动资金保证借款合同风险分析
- 物流营销(第四版) 课件 胡延华 第3、4章 物流目标客户选择、物流服务项目开发
- (完整版)洁净室工程师培训教材
-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图矢量动态PPT模板(图文)
-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三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法规培训PPT页
- 医疗器械可用性工程文档
- 非遗文化介绍推广课件
- 火电机组整套启动前安全技术交底卡
- 菲斯特转子秤的
- 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申报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