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_第1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_第2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_第3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_第4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4年秋季高三年级10月联考地理试题命题学校:黄陂一中前川校区;命题人:彭凡;审题人:徐俊;代文;梅婷;刘天明本试题卷共6页,1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第3号台风“格美”于7月25日0时前后以强台风级别登陆我国台湾,登陆前在台湾省东部盘旋滞留,走出逆时针转圈的轨迹。台风移动路径一般受副热带高压带位置、地形、洋面温度、台风结构等因素影响。下图为北京时间2024年7月20日﹣27日每日20时台风“格美”中心所在位置及气压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台风“格美”()A.成于东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合上升C.自东向西移动速度越来越慢 D.整体呈先增强后减弱过程2.受台风“格美”影响,下列最可能出现的是()①华东、华南地区高温天气得到缓解②台湾及附近海域会发生风暴潮和海啸③西北地区出现大面积洪涝灾害④福建沿海停航,居民提前避险防护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台风“格美”登陆台湾岛前,在台湾省东部盘旋滞留的原因可能是()①副热带高压带位置偏东,对台风引导较弱②洋面的温度较高,增强了大气的对流运动③中央山脉南北延伸,阻挡其北移④台风结构松散,缺少漩涡风雨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D2.C3.A【解析】【1题详解】台风“格美”是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的热带气旋,A错误;生成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右偏的影响,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上升,B错误;从7月20日到27日,台风每天的行进距离不同,自东向西的移动速度出现了先快后慢,再快再慢的变化,C错误;台风属于气旋,台风中心的气压值越低说明台风势力越强,据图示信息可知台风中心“格美”气压先降低后升高,所以经历了先增强后减弱的过程,D正确。故选D。【2题详解】受台风“格美”影响,产生一定的降水,可以降温解暑,华东、华南地区高温天气得到缓解,①正确;海啸是由地震引发,与台风无关,②错误;西北地区距离台风较远,难以影响到该地的降水,西北地区不可能出现大面积洪涝灾害,③错误;台风登陆会引起风暴潮、巨浪,福建沿海停航,居民提前避险防护,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3题详解】台风移动过程中受到阻碍时易出现转圈现象。副热带高压带位置偏东引导较弱,台风移动速度会减慢,不能直接穿过台湾岛,①正确;洋面温度高会增强大气对流运动,从而增强台风强度,有利于台风移动登陆,②错误;台湾岛中央山脉南北延伸,有众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对台风北上起到阻挡作用,迫使台风向南掉头,③正确;登录前为强台风级,旋转强烈,存在明显的漩涡风雨区,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台风灾害主要是在台风登陆前和登陆之后引起的。台风引起的直接灾害通常由狂风、暴雨、风暴潮三方面造成。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中,在陡峻崖壁上发育了洞穴地貌景观,该区域岩层为厚度不等的砾岩夹砂岩薄层。图1中①~④示意崖壁洞穴景观发育过程,图2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构成该地貌的岩石类型属于()A.a B.b C.c D.d5.该洞穴景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岩性不同 B.气候差异 C.生物活动 D.人类干扰6.与③阶段相比,④阶段洞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重力崩塌【答案】4.B5.A6.D【解析】【4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区域岩层主要是砾岩和夹砂岩薄层,主要是沉积岩;在图2中,沉积物指向沉积岩,对应b,故B正确;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判断可知,b沉积岩、c、a都指向了d,而d指向a,故d为岩浆,a为岩浆岩,c为变质岩,故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由材料和图可知,该区域岩层为厚度不等的砾岩夹砂岩薄层,其岩性不同,产生差异性风化,岩性较松软的岩石不断被风化剥落,最终形成该洞穴景观,A正确;该崖壁的气候差异、生物活动、人类活动基本无差异,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与③阶段相比,④阶段洞穴上半部分崖壁上的岩石发生机械性崩塌,从而岩壁表面变得更加平整,D正确;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该地为湿润地区,C错误;流水堆积多发生在地势低平的区域,B错误;崖壁上的洞穴向内凹陷,不是流水侵蚀形成的特征,与流水侵蚀作用无关,A错误。故选D。【点睛】大型蜂窝状洞穴由砂岩差异风化形成的,洞穴的周围由于长期的风化,形成了非常圆滑的表面。小洞穴群因岩性存在的差异,在风化作用下,使得砂岩中的粗砂颗粒风化剥落,于是就在崖壁表面留下了一个个的蜂窝状小洞穴群。北京北部山区某地季节性冻土发育典型。下图示意1975—2015年该地40cm、80cm深度冬季平均地温以及年最大冻结深度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①②③分别代表()A.最大冻结深度、40cm深度冬季平均地温、80cm深度冬季平均地温B.40cm深度冬季平均地温、最大冻结深度、80cm深度冬季平均地温C.最大冻结深度、80cm深度冬季平均地温、40cm深度冬季平均地温D.40cm深度冬季平均地温、80cm深度冬季平均地温、最大冻结深度8.1995至2015年期间,该地()①气候趋冷②气候趋暖③初冻日趋于提前④终冻日趋于提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与大兴安岭地区相比,该地季节性冻土()①冻结深度大②冻结深度小③解冻日期早④解冻日期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7.C8.A9.C【解析】【7题详解】①的变化趋势与②③相反,而地温越高冻结深度越小,也就是说最大冻结深度的变化趋势应与地温变化趋势相反,所以①表示最大冻结深度;冬季气温低,越接近地表,地温受大气温度影响越大,地温越低,40cm深度冬季平均地温比80cm深度冬季平均地温要低,因此②为80cm冬季平均地温、③为40cm冬季平均地温。故选C。【8题详解】40cm、80cm深度冬季平均地温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大冻结深度呈增加趋势,可以反映出气候趋于寒冷,由于气候趋冷,冻土持续时间延长,初冻日趋于提前,终冻日趋于延后。①③正确。故选A。【9题详解】北京比大兴安岭纬度低,地势也相对较低,气候更为温暖,因此土壤冻结深度更小;北京较大兴安岭纬度更低,所以北京春季气温回升更快,解冻日期也更早,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冻土是指土壤温度低于0℃并出现冻结现象。一般气温越低,冻土层越厚,冻土持续时间更长。当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到达海面时,海面上方的暖湿空气向上抬升,升至一定高度时,就会凝结成雪花,飘落下来,形成降雪。这种降雪就是“冷流降雪”。实际上,早在北宋时就有孔平仲等文人注意到了山东半岛的冷流雪,在《闻登莱大雪》一诗中写道“闻说登莱雪一尺,此中晴色更无云。安得北风从海上,满天吹过玉纷纷。”下图示意2023年某月16日06时17日06时山东省降水实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当冷空气流经烟台北部海面时()A.海水透明度升高 B.海水表层温度降低 C.沿岸海水上泛增强 D.海水流速减小11.山东半岛南部冷流雪量远少于北部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较远 B.地形阻挡 C.气温较高 D.湿度较高12.下表为烟台沿海一年中气温与海水温度月平均变化统计表。冷流雪易出现的时间段是()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3.21.92.38.914.421.922.421.819.914.1580.2水温(℃)1.20.52.05.510.013.5212422167.01.0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2月【答案】10B11.B12.D【解析】【10题详解】冷空气流经海面,会搅动海水,使海水透明度降低,A错误;冷空气流经烟台北部海面时,为向岸风,不能使沿岸海水上泛,C错误;冷空气经过海面,会使海水流速加快,D错误;冷空气与海水的热力交换使烟台北部海水表层温度降低,B正确。故选B。【11题详解】山东半岛乙山地丘陵为主,冬季吹西北风,来自亚欧大陆的西北风途径渤海,水汽大,遇到山地的阻挡,北侧水汽凝结,容易成云致雨,南部位于背风坡,气流下沉,水汽不容易凝结,降水少,B正确;距离海洋远近、气温、湿度都不是导致南部冷流雪较少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冷流雪产生的条件是冷空气流经暖湿海面时,从中得到水汽和热量,然后在海洋迎风坡形成降雪。读表可知,表中3—8月气温高于水温,冷空气不活跃,空气从湖面获得的热量少,冷流降雪的可能性小,A、B错误;9—11月气温虽然低于水温,但此时段气温高于0℃,产生降雪的可能性较小,C错误;12—2月气温低,冷空气活跃,且气温低于水温,冷空气容易从海水中获得水汽和热量,并在海洋迎风岸形风降雪,D正确。故选D。【点睛】冷流雪也称“冷流降雪”,是由于海上富含水汽,而且海水的水温在冬季相较内陆的地表温度更高,所以海面上方的空气相对温暖而湿润。当冷空气南下时,海面上方的暖湿空气升至一定高度时,就会凝结成雪花,飘落下来,形成降雪。冷流降雪又被称作“大湖效应”。《长安三万里》的热映让黄鹤楼再次走红。2024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六)20点后,武汉的摄影爱好者用延时拍摄(将一段时间内多次拍摄的照片合成一张图片)得到月亮在黄鹤楼后方升起的唯美画面(图1)。图2为武汉黄鹤楼周边的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拍摄图1的摄影爱好者的摄像机位最可能位于()A.汉阳江滩 B.武汉革命博物馆 C.紫阳公园 D.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14.图2拍摄的过程中()A.黄鹤楼的月影越来越长 B.伦敦的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C.拍摄者月影向偏北移动 D.纽约(40°N,74°W)建筑物日影往东南移动15.“不要迷茫,不要慌张,太阳下山还有月光,月亮睡了还有朝阳”,想把歌词照进现实的摄影师在拍完太阳下山有月光的月升美图后,又在7月25日(农历六月二十)日出时刻观察到了月亮要睡有朝阳的日月同天景象,其观察到的日、月同天景象位置示意图是()A. B.C. D.【答案】13.A14.C15.C【解析】【13题详解】7月21日(农历六月十六),月球于当地地方时18点之后从偏东方地平面升起,因此要拍摄到月亮与黄鹤楼同框场景图,需要选择在黄鹤楼西侧的拍照点,即汉阳江滩,A正确;其它选项的三个地点都不在黄鹤楼的偏东侧,无法拍摄,BC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拍摄时间为7月21日(农历六月十六)20点后,月亮高度角应该越来越大,因此黄鹤楼的月影应该越来越短,A错误;方位逐渐往偏南移动,拍摄者的月影向偏北移动,C选正确;伦敦位于零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时间少8小时,所以伦敦应是刚过中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B错误;纽约(西五区)此时的时间7点之后,太阳位于东南,在当地地方时12时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太阳位于东南,所以应是建筑物日影朝西北移动,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由题意知,该同学在(农历二十)日出时刻观察到了日、月同天景象,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农历二十的月相属于渐亏凸月,上半夜由东方升起,天亮前位于西方天空,且月东侧亮,由此排除B、D两项;再依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观测者朝南,太阳日出位置在东方刚日出时,此时月亮刚好朝着西方落下,在西方天空能看到月亮,由此判定C正确,A错误。故选C。【点睛】十五的月相为满月,此时,日、地、月、三者共线,日升月落,太阳和月球此起彼落。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冰塔是冰川表面耸立的塔形冰柱,相对高度可达数米至数十米,众多成群的冰塔组成冰塔林。一般由于冰川各部分运动速度不同,在冰川表面造成一些裂缝和裂隙,在特定的气候条件(如近乎直射的阳光)发育而成的特殊地貌,差异消融是造就冰塔林形成的的关键。冰塔林给登山者带来很多困难。据统计,过去30年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由5.3万平方千米缩减至4.5万平方千米,退缩幅度达15%。下图为我国青藏高原某地的冰塔林形成过程示意图。(1)结合图文材料简述冰塔林的形成过程。(2)分析冰塔林给登山者带来的困难。(3)过去30年冰川退缩,试推测冰塔林景观发生的的变化。【答案】(1)冰川运动产生裂隙;阳光射入裂隙中,加速裂隙内冰层融化;差异消融使裂隙加深形成冰塔林(2)结构脆弱,易发生崩塌,攀登潜在危险大;冰塔林广布,阻挡攀登路线,增加绕行路程;无法绕开的冰塔林必须穿越,但冰塔林连续起伏,缺少落脚地,攀登困难;易迷失方向。(3)冰塔林的高度降低;冰塔林的密度变小(或冰塔林的面积减小);最终融化坍塌;冰塔林会退缩至海拔更高的地区。【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冰塔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冰川地貌、气候变化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般由于冰川各部分运动速度不同,在冰川表面造成一些裂缝和裂隙,在特定的气候条件(如近乎直射的阳光)发育而成的特殊地貌,差异消融是造就冰塔林形成的的关键”可知,由于冰川各部分运动速度的不同,或下垫面的变化,在冰川表面造成一些裂缝和裂隙;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由于存在消融差异,极强的太阳辐射使裂隙处的冰先融化,并由浅至深慢慢消融,形成冰塔林。【小问2详解】冰塔林由冰构成,结构脆弱,易发生崩塌,攀登潜在危险大;在冰塔林广泛分布地区,海拔较高冰塔林阻挡攀登路线,增加绕行路程;无法绕开的冰塔林必须穿越,但冰塔林连续起伏,缺少落脚地,攀登困难;在冰塔林密布地区,攀登者易迷失方向。【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冰川快速融化,冰川面积减小,冰塔林也会受到影响。融化速度加快,冰塔林的高度降低;冰塔林的密度变小(或冰塔林的面积减小);有些冰塔林最终融化坍塌;气温升高,冰塔林会退缩至海拔更高、温度更低的地区。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天山南坡某山地坡地与谷地植被存在着较大差异。森林带以上有常年积雪带,山地表层以砂岩层为主,受地形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谷地较少有人类活动干扰。下图示意该山地地形剖面,I、Ⅱ、Ⅲ为该山地的三个草甸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山地的植被正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1)分析图示中Ⅰ区有植被但数量较少的原因。(2)从水分的角度,解释Ⅱ区与Ⅲ区之间的坡地没有植被生长的原因。(3)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推测该地山地森林带分布上限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答案】(1)Ⅰ区离冰雪带较近,有冰雪融水补给,可以发育植被;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或热量条件较差);坡度较大,土层较薄;导致植被数量较少。(2)该山地位于天山南坡,气候干旱,降水少;流经Ⅱ区与Ⅲ区之间的冰川融水较少;且Ⅱ区与Ⅲ区之间坡度较大,下渗少,表层土壤水分条件较差导致没有植被生长。(3)山地森林带上限应先升高后降低。短期内随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先增多,森林带上限先升高;气候持续变暖,最后随着冰川退缩,冰雪融水减少,森林带上限下降(或可能消失)。【解析】【分析】本题以天山南坡某山地植被分布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I草甸区位于海拔4000米左右,海拔较高,处于森林带以上,有常年积雪带,位于冰川季节性消融区,有冰雪融水补给,可以发育植被。但由于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不利于植被生存;且海拔高,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地表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多砾石分布,土壤发育差,土壤贫瘠,导致植被数量较少。【小问2详解】该山地位于天山南坡,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影响Ⅱ区与Ⅲ区之间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为水源,由于降水少,水源主要来自受山谷北坡天山冰川融水;冰川融水在高海拔地区汇聚形成地表径流向下游流动,沿途不断蒸发、下渗、植被吸收,水量逐渐减少,能到达Ⅱ区与Ⅲ区之间坡地的水量很少;读图可知,Ⅱ区与Ⅲ区之间坡度较大,水流速度快,下渗少,地下水深,地表水分条件较差,表层土壤水分条件较差导致没有植被生长。【小问3详解】该山地位于天山南坡,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南坡山地冰川将持续融化,最终消失。因此,在早期冰川融水增多,水分条件改善,山地森林带面积扩大,下限降低,上限升高;后来由于冰川融化,冰川萎缩,冰雪融水减少,水分条件不足,山地森林带面积减小,下限升高,上限降低;最后冰川消失,水分条件更差,不能满足森林的生长,森林带可能消失。故山地森林带上限应先升高后降低,甚至可能消失。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喜马拉雅山冰川广布,有“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穿行于众多山脉之间,在东部发育了大峡谷,它是季风水汽输送到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学者发现雅鲁藏布江泥沙的输移或沉积主要发生在7月至9月,占全年总输沙量的79%至93%,但不同年份雅鲁藏布江7—9月输沙量存在差异。有研究表明,未来图1中虚线框内因河流侵蚀差异,冈底斯山分水岭位置移动较慢,喜马拉雅山分水岭位置移动速度较快,导致该处流域面积(流域分水岭所包围的面积)将出现变化。图2示意虚线框内河段两分水岭的地形与年降水量状况,分水岭两侧的地形和降水差异对分水岭位置的移动有较大影响。(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喜马拉雅山被称为“地下水塔”的原因。(2)从降水的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输沙量在7—9月达到最大值的原因,并解释不同年份7—9月输沙量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3)结合图2信息,从河流侵蚀的角度判断图1中虚线框内河段流域面积未来变化的趋势,并解释原因。【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