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两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两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两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两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两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具有方向性。高低纬度间的热交换可通过经向热通量来表示,下图为“全球经向热通量分布曲线图”(注:本图中,显热通量是指经向大气温差产生的热交换,潜热通量主要是水汽的蒸发和凝结产生的热交换,洋流热通量是通过寒、暖流产生的热交换,净通量为三者之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可知()A.北半球热量均向北输送B.北半球向南的潜热通量主要由东北信风完成C.潜热通量最高处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北半球向北的显热通量夏季大于冬季2.图中经向热通量分布曲线整体北偏,其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B.北极附近是海洋,比热容大C.北半球洋流模式比南半球复杂D.北半球接收的太阳辐射比南半球多〖答案〗1.B2.A〖解析〗【1题详析】读图可知,北半球潜热通量在低纬是向南输送,A错误;据材料可知,潜热通量主要是水汽的蒸发和凝结产生的热交换,其输送主要通过大气环流。根据大气运动规律,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主要盛行东北信风,B正确;潜热通量最高处大约为南纬40°处,此处并非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错误;据材料可知,显热通量主要是由南北温差产生的热交换,而夏季南北温差小于冬季,D错误。故选B。【2题详析】净通量曲线在低纬度与横轴的交点为传输的起点,也是全球最热的地方,读图可知该交点约为2°N。造成经向热通量相对于赤道偏北的原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增温明显,A正确;B项所述仅仅会对北极附近下垫面吸热能力产生较大影响,B错误;北半球洋流模式复杂的原因是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且C项仅能解释洋流热通量,C错误;理论上,南北半球接收的太阳辐射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A。科隆群岛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自然博物馆”,既生活有企鹅等寒带动物,也有生活在深海热液喷口的丰富热液生物群。下图为科隆群岛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科隆群岛生活有企鹅,说明当地()A.寒流影响,水温偏低 B.距陆地较近,迁徙便利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D.海洋比热容大,升温慢4.与海洋表层生物的生活环境相比,该海域深海热液喷口附近的环境特点是()A.藻类丰富 B.密度偏小 C.光热充足 D.盐度较低〖答案〗3.A4.A〖解析〗【3题详析】由地图可知,科隆群岛位于南美洲西侧,太平洋东侧沿岸,受到秘鲁寒流影响,水温偏低,生活有企鹅,A正确,科隆群岛位于赤道,纬度低陆地上无企鹅,B错误;科隆群岛属于群岛,地势不高,C错误;海洋比热容大对其气温影响小,D错误,故选A。【4题详析】与海洋表层生物的生活环境相比,该海域深海热液喷口附近的环境特点是气温高,适合藻类生长,藻类丰富,A正确,深海热液喷口附近深度高,密度大,盐度高,热量充足,但是光照弱,BCD错误,故选A。在风和浪的共同作用下,海面附近空气中存在各种大小不同的海水滴,称为海洋飞沫。海洋飞沫的大量出现,使得海洋大气之间的分界面是一个气体和液体共存的过渡区,影响海一气界面的各种交换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在北大西洋中,沿30°W经线一线海洋飞沫较少的海域是()A.赤道附近海域 B.南北纬45°附近海域 C.副极地海域 D.副热带海域6.海洋飞沫的影响是()A.增加海一气间水汽输送量 B.减少海一气间热量交换C.减少大气降水量 D.提升海面附近的空气温度〖答案〗5.D6.A〖解析〗【5题详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副热带海域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小,飞沫较少,D正确;南北纬45°附近海域位于盛行西风带,风力大,飞沫较多,B错误;副极地海域位于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交汇地区,盛行上升气流,飞沫较多,C错误;赤道附近海域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飞沫较多,A错误。故选D。【6题详析】海洋飞沫使得海洋和大气之间的分界面不是确定的,而是一个气体和液体共存的过渡区,会促进海水蒸发。海洋飞沫的蒸发会使海面附近的空气急剧降温,D错误;蒸发量增加,增加了海气间热量交换,B错误;蒸发量增加,会增加海气间水汽输送量,增加大气降水量,A正确、C错误。故选A。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读我国南部某地区扇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有关扇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三角洲后端的沉积物颗粒较小 ②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③可能发育在河流出山口 ④长江三角洲属于扇三角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图中的辫状河流()A.流量稳定 B.河道较深 C.容易改道 D.无结冰期〖答案〗7.C8.C〖解析〗【7题详析】随着河流搬运能力减弱,其挟带的颗粒物逐渐变小,故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后端的沉积物颗粒较大,①错误,②正确;由材料可知,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推知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③正确;长江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处,附近地区地势低平,不符合扇三角洲的形成条件,不属于扇三角洲,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8题详析】辫状河流出现在扇三角洲上,扇三角洲地势较为低平,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浅,河流容易改道,C正确,B错误;河流改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流量不稳定,A错误;与有无结冰期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尤卡坦半岛受信风带影响大,西海岸离岸风比向岸风更强,东海岸则相反。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下图示意尤卡坦半岛位置和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关于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A.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边界 B.区域东北侧以热带雨林植被为主C.北部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小于南部 D.区域南部的渔业资源比北部丰富10.造成尤卡坦半岛东西海岸的离(向)岸风强度差异的原因是()①信风带风向年内变化较小②东海岸海洋的水体更大更深③信风与海陆风的叠加不同④东西海岸的海陆风强度不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9.D10.B〖解析〗【9题详析】读图可知,该地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边界,A错误;尤卡坦半岛东北部主要受东北信风影响,但东北部地形较平坦,抬升不明显,降水较少,而该地纬度低,蒸发旺,主要以热带草原植被为主,B错误;受东北信风影响,岛屿南侧受上升补充流明显,有利于渔场的形成,渔业资源比北部丰富,D正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规律:回归线以外是46°52',回归线以内是23°26'+当地纬度,该地北部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大于南部,C错误。故选D。【10题详析】结合经纬网和大气环流可知该地受东北信风的控制,东北信风对于西海岸是离岸风,对于东海岸是向岸风,即信风与海陆风的叠加情况不同,③正确;由材料“西海岸离岸风比向岸风更强,东海岸则相反”可知东北信风势力强,原因是信风带风向常年稳定,①正确,B正确;东北信风势力强,也说明海陆风强度较弱,东西海岸的海陆风强弱无法比较,④错误,排除CD;读图中等高线可知东海岸海洋水体更深,但海洋水体深度与风的强度关系较小,②错误,排除A;故选B。某地地层经历多次地质作用,出露不同时期地层。图为“该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丙地河床的主要成因是()A.褶皱凹陷 B.流水溶蚀 C.差异侵蚀 D.地层断陷12.甲~丁四地沉积岩地层抬升幅度最大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3.从第一次砂砾岩形成时期到第二次砂砾岩形成时期,该地地层()A.持续抬升 B.先抬升后下沉 C.持续下沉 D.先下沉后抬升〖答案〗11.C12.C13.D〖解析〗【11题详析】由图可知,丙地河床所在的岩层是角砾岩和砂岩,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受外力侵蚀成谷地,A错误,C正确;角砾岩和砂岩可溶性弱,流水溶蚀作用弱,B错误;图中岩层没有发生断裂,D错误。故选C。【12题详析】甲乙丙丁四地中能看到完整的沉积岩岩层形态的是角砾岩,角砾岩形成后应呈水平状,现丙地角砾岩层的海拔最高,说明丙地沉积岩地层抬升幅度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题详析】由图可知,第一次砂砾岩与第二次砂砾岩期间,沉积了石灰岩。由所学知识可知,砂砾岩形成于陆地环境,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因此形成了第一次砂砾岩后,该地地层下沉,在海洋环境中沉积形成石灰岩,而后地壳抬升,在陆地环境中沉积形成了第二次砂砾岩。综合上述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下图表示的是两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左图所示河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15.右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陡崖〖答案〗14.A15.B〖解析〗【14题详析】左图所示为河谷地形,从形态看呈“V”字形,且该河谷地处横断山区,落差较大,谷底有水流湍急的河流分布,说明是河流流水侵蚀作用形成,A正确;流水堆积常形成冲积平原,B错误;冰川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不会形成河谷,CD错误。故选A。【15题详析】甲处岩层向上拱起,说明为背斜,B正确;向斜岩层形态为向下弯曲,A错误;图中岩层没有出现明显的断裂位移,故不是断层,C错误;陡崖不属于地质构造,D错误。故选B。16.在重庆奉节的石灰岩山区,有两处高约600多米的陡峭崖壁形成了酷似“山门”的壮美奇观,因与三峡夔门神似,被当地百姓称为“旱夔门”,在“山门”底部,有暗河分布。下图为该景观示意图。“旱夔门”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内力抬升—流水下切—冰川侵蚀—岩石崩塌B.内力抬升—流水溶蚀—溶洞扩大—顶部塌陷C.岩层挤压—断裂下陷—流水侵蚀—岩石崩塌D.岩层挤压—冰川作用—流水下切—顶部塌陷〖答案〗B〖解析〗“旱夔门”位于石灰岩分布地区,底部有暗河;沉积岩形成于浅海环境中,首先需要地壳抬升,然后底部形成暗河,暗河在石灰岩岩体内部流动溶蚀石灰岩,随着溶洞扩大最终顶部塌陷,形成了“旱夔门”这样的陡崖峭壁,B正确;不需要经过冰川侵蚀、断裂下陷,ACD错误。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三个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鄱阳湖水位季节变化明显,形成“高水是湖,低水是河”的独特景观。2020年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出现暴雨和大暴雨,鄱阳湖水位超1998年历史最高水位,但洪水造成的损失远小于1998年。多宝沙山是江南最大的沙山,其沙源主要来自鄱阳湖。下图为鄱阳湖区略图。(1)鄱阳湖“低水是河”的季节是_______(夏/冬),推测该季节“低水是河”的理由。(2)与1998年相比2020年洪水灾害损失较少,试说明原因。(3)简述多宝沙山的形成过程。〖答案〗(1)冬季冬季降水少,地势较平坦,局部有深切的冲沟。(2)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高;人们防火减灾意识增强,政府协调管理能力提高。(3)冬春手节,湖泊水位低,滩地裸露,沙源丰富;冬季风将滩地沙尘搬运至湖泊东岸;受地形和植物阻挡,风速降低,沙尘地积成山。〖解析〗【小问1详析】由材料信息“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反映出湖区水域覆盖面积的变化,可从降水量、流域面积、支流多少,河流和湖泊相互补给关系来进行分析。鄱阳湖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多,河流水位上升快,汇入湖泊支流众多,入湖水量大;夏季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长江水补给鄱阳湖,使鄱阳湖水量大增,呈现出湖泊景象。冬季降水少,补给少;冬季河流汇入湖泊水量少;冬季长江为枯水期,水位低于鄱阳湖,鄱阳湖水补给长江,导致湖水进一步减少;加上湖底有线状洼地,从而呈现出河流景象。【小问2详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水位高,洪涝灾害损失减少与流域内工程建设、植被覆盖率提高及技术进步等有关。由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利用,提前监测,建立了完善的预警机制;政府协调管理能力提高;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使得防洪标准提高,灾害损失减轻;同时,由于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流域内的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改善,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洪涝灾害的损失减少。【小问3详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风力堆积地貌主要从沙源、动力条件及物质条件等方面来分析。冬春季节,由于降水少,湖泊水位低,湖滩地裸露,提供了沙源;强劲的冬季风将裸露地表的泥沙吹扬起来,搬运至湖泊东岸;受东部地形和地表植物的拦截作用,风速减弱,泥沙沉降,堆积形成沙山。18.读下图,回答问题。(1)从地质构造上看,A处为____,B处为____,C处为____,三处中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是____处。(2)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是____循环,其能量主要来自于____。(3)在B处钻井,是不能找到石油?____,理由是____。〖答案〗(1)背斜向斜断层C(2)海陆间太阳辐射(3)不能该处为向斜构造,属天然储水构造,难以找到石油〖解析〗【小问1详析】从地质构造上来看,A处岩层向上弯曲,地质构造为背斜,B处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为向斜,C处两侧岩层发生错位,地质构造为断层。三处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是C处,原因在于断层附近岩石破碎,地质不稳定,易发生地质灾害。【小问2详析】图中的水循环联系了陆地和海洋,属于海陆间循环,水循环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小问3详析】B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属天然的储水构造,所以难以找到石油,石油主要在背斜部位寻找。19.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各点的地质构造类型: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丁_______。(2)甲、乙构造上覆盖有沉积物丙,该沉积物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3)如果在甲、乙、丁三地区进行钻井,最有可能在______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______地找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4)图中计划修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甲、乙和丁三地中,最适宜的地方是______。(5)甲处的地质构造,在内力作用下,一般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如果长期受到外力作用,则形成的地形地貌为______,原因为______。(6)下列地区的形成中,与该图中丁地的地质构造有关的是()A.东北平原 B.华山 C.青藏高原 D.喜马拉雅山〖答案〗(1)背斜向斜断层(2)外力沉积(3)甲乙(4)甲(5)山地谷地背斜顶部受张力,多形成裂隙,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6)B〖解析〗【小问1详析】据图判断可知,甲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乙岩层向下凹,是向斜;丁处岩层有明显的错动和位移,是断层。【小问2详析】甲、乙构造上覆盖有沉积物丙,该沉积物是由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小问3详析】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如果在甲、乙、丁三地区进行钻井,最有可能在甲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故在乙地可找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小问4详析】甲为背斜,背斜拱形结构较为坚固,不易坍塌,适宜修建隧道;乙为向斜,向斜容易坍塌,容易蓄水,导致隧道变成水道;丁为断层,断层处结构不稳固,容易诱发地质灾害;所以甲、乙和丁三地中,最适宜的地方是甲。【小问5详析】甲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在内力作用下,一般形成的地形是山地或山岭;如果长期受到外力作用,则形成的地形地貌为谷地;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顶部多裂隙,容易被外力侵蚀,从而形成谷地。【小问6详析】图中丁地的地质构造是断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山属于断层处抬升形成的断块山,B正确;东北平原是外力作用沉积形成,A错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褶皱构造,C、D错误。故选B。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具有方向性。高低纬度间的热交换可通过经向热通量来表示,下图为“全球经向热通量分布曲线图”(注:本图中,显热通量是指经向大气温差产生的热交换,潜热通量主要是水汽的蒸发和凝结产生的热交换,洋流热通量是通过寒、暖流产生的热交换,净通量为三者之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可知()A.北半球热量均向北输送B.北半球向南的潜热通量主要由东北信风完成C.潜热通量最高处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北半球向北的显热通量夏季大于冬季2.图中经向热通量分布曲线整体北偏,其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B.北极附近是海洋,比热容大C.北半球洋流模式比南半球复杂D.北半球接收的太阳辐射比南半球多〖答案〗1.B2.A〖解析〗【1题详析】读图可知,北半球潜热通量在低纬是向南输送,A错误;据材料可知,潜热通量主要是水汽的蒸发和凝结产生的热交换,其输送主要通过大气环流。根据大气运动规律,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主要盛行东北信风,B正确;潜热通量最高处大约为南纬40°处,此处并非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错误;据材料可知,显热通量主要是由南北温差产生的热交换,而夏季南北温差小于冬季,D错误。故选B。【2题详析】净通量曲线在低纬度与横轴的交点为传输的起点,也是全球最热的地方,读图可知该交点约为2°N。造成经向热通量相对于赤道偏北的原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增温明显,A正确;B项所述仅仅会对北极附近下垫面吸热能力产生较大影响,B错误;北半球洋流模式复杂的原因是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且C项仅能解释洋流热通量,C错误;理论上,南北半球接收的太阳辐射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A。科隆群岛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自然博物馆”,既生活有企鹅等寒带动物,也有生活在深海热液喷口的丰富热液生物群。下图为科隆群岛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科隆群岛生活有企鹅,说明当地()A.寒流影响,水温偏低 B.距陆地较近,迁徙便利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D.海洋比热容大,升温慢4.与海洋表层生物的生活环境相比,该海域深海热液喷口附近的环境特点是()A.藻类丰富 B.密度偏小 C.光热充足 D.盐度较低〖答案〗3.A4.A〖解析〗【3题详析】由地图可知,科隆群岛位于南美洲西侧,太平洋东侧沿岸,受到秘鲁寒流影响,水温偏低,生活有企鹅,A正确,科隆群岛位于赤道,纬度低陆地上无企鹅,B错误;科隆群岛属于群岛,地势不高,C错误;海洋比热容大对其气温影响小,D错误,故选A。【4题详析】与海洋表层生物的生活环境相比,该海域深海热液喷口附近的环境特点是气温高,适合藻类生长,藻类丰富,A正确,深海热液喷口附近深度高,密度大,盐度高,热量充足,但是光照弱,BCD错误,故选A。在风和浪的共同作用下,海面附近空气中存在各种大小不同的海水滴,称为海洋飞沫。海洋飞沫的大量出现,使得海洋大气之间的分界面是一个气体和液体共存的过渡区,影响海一气界面的各种交换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在北大西洋中,沿30°W经线一线海洋飞沫较少的海域是()A.赤道附近海域 B.南北纬45°附近海域 C.副极地海域 D.副热带海域6.海洋飞沫的影响是()A.增加海一气间水汽输送量 B.减少海一气间热量交换C.减少大气降水量 D.提升海面附近的空气温度〖答案〗5.D6.A〖解析〗【5题详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副热带海域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小,飞沫较少,D正确;南北纬45°附近海域位于盛行西风带,风力大,飞沫较多,B错误;副极地海域位于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交汇地区,盛行上升气流,飞沫较多,C错误;赤道附近海域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飞沫较多,A错误。故选D。【6题详析】海洋飞沫使得海洋和大气之间的分界面不是确定的,而是一个气体和液体共存的过渡区,会促进海水蒸发。海洋飞沫的蒸发会使海面附近的空气急剧降温,D错误;蒸发量增加,增加了海气间热量交换,B错误;蒸发量增加,会增加海气间水汽输送量,增加大气降水量,A正确、C错误。故选A。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读我国南部某地区扇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有关扇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三角洲后端的沉积物颗粒较小 ②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③可能发育在河流出山口 ④长江三角洲属于扇三角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图中的辫状河流()A.流量稳定 B.河道较深 C.容易改道 D.无结冰期〖答案〗7.C8.C〖解析〗【7题详析】随着河流搬运能力减弱,其挟带的颗粒物逐渐变小,故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后端的沉积物颗粒较大,①错误,②正确;由材料可知,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推知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③正确;长江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处,附近地区地势低平,不符合扇三角洲的形成条件,不属于扇三角洲,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8题详析】辫状河流出现在扇三角洲上,扇三角洲地势较为低平,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浅,河流容易改道,C正确,B错误;河流改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流量不稳定,A错误;与有无结冰期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尤卡坦半岛受信风带影响大,西海岸离岸风比向岸风更强,东海岸则相反。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下图示意尤卡坦半岛位置和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关于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A.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边界 B.区域东北侧以热带雨林植被为主C.北部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小于南部 D.区域南部的渔业资源比北部丰富10.造成尤卡坦半岛东西海岸的离(向)岸风强度差异的原因是()①信风带风向年内变化较小②东海岸海洋的水体更大更深③信风与海陆风的叠加不同④东西海岸的海陆风强度不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9.D10.B〖解析〗【9题详析】读图可知,该地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边界,A错误;尤卡坦半岛东北部主要受东北信风影响,但东北部地形较平坦,抬升不明显,降水较少,而该地纬度低,蒸发旺,主要以热带草原植被为主,B错误;受东北信风影响,岛屿南侧受上升补充流明显,有利于渔场的形成,渔业资源比北部丰富,D正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规律:回归线以外是46°52',回归线以内是23°26'+当地纬度,该地北部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大于南部,C错误。故选D。【10题详析】结合经纬网和大气环流可知该地受东北信风的控制,东北信风对于西海岸是离岸风,对于东海岸是向岸风,即信风与海陆风的叠加情况不同,③正确;由材料“西海岸离岸风比向岸风更强,东海岸则相反”可知东北信风势力强,原因是信风带风向常年稳定,①正确,B正确;东北信风势力强,也说明海陆风强度较弱,东西海岸的海陆风强弱无法比较,④错误,排除CD;读图中等高线可知东海岸海洋水体更深,但海洋水体深度与风的强度关系较小,②错误,排除A;故选B。某地地层经历多次地质作用,出露不同时期地层。图为“该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丙地河床的主要成因是()A.褶皱凹陷 B.流水溶蚀 C.差异侵蚀 D.地层断陷12.甲~丁四地沉积岩地层抬升幅度最大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3.从第一次砂砾岩形成时期到第二次砂砾岩形成时期,该地地层()A.持续抬升 B.先抬升后下沉 C.持续下沉 D.先下沉后抬升〖答案〗11.C12.C13.D〖解析〗【11题详析】由图可知,丙地河床所在的岩层是角砾岩和砂岩,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受外力侵蚀成谷地,A错误,C正确;角砾岩和砂岩可溶性弱,流水溶蚀作用弱,B错误;图中岩层没有发生断裂,D错误。故选C。【12题详析】甲乙丙丁四地中能看到完整的沉积岩岩层形态的是角砾岩,角砾岩形成后应呈水平状,现丙地角砾岩层的海拔最高,说明丙地沉积岩地层抬升幅度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题详析】由图可知,第一次砂砾岩与第二次砂砾岩期间,沉积了石灰岩。由所学知识可知,砂砾岩形成于陆地环境,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因此形成了第一次砂砾岩后,该地地层下沉,在海洋环境中沉积形成石灰岩,而后地壳抬升,在陆地环境中沉积形成了第二次砂砾岩。综合上述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下图表示的是两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左图所示河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15.右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陡崖〖答案〗14.A15.B〖解析〗【14题详析】左图所示为河谷地形,从形态看呈“V”字形,且该河谷地处横断山区,落差较大,谷底有水流湍急的河流分布,说明是河流流水侵蚀作用形成,A正确;流水堆积常形成冲积平原,B错误;冰川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不会形成河谷,CD错误。故选A。【15题详析】甲处岩层向上拱起,说明为背斜,B正确;向斜岩层形态为向下弯曲,A错误;图中岩层没有出现明显的断裂位移,故不是断层,C错误;陡崖不属于地质构造,D错误。故选B。16.在重庆奉节的石灰岩山区,有两处高约600多米的陡峭崖壁形成了酷似“山门”的壮美奇观,因与三峡夔门神似,被当地百姓称为“旱夔门”,在“山门”底部,有暗河分布。下图为该景观示意图。“旱夔门”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内力抬升—流水下切—冰川侵蚀—岩石崩塌B.内力抬升—流水溶蚀—溶洞扩大—顶部塌陷C.岩层挤压—断裂下陷—流水侵蚀—岩石崩塌D.岩层挤压—冰川作用—流水下切—顶部塌陷〖答案〗B〖解析〗“旱夔门”位于石灰岩分布地区,底部有暗河;沉积岩形成于浅海环境中,首先需要地壳抬升,然后底部形成暗河,暗河在石灰岩岩体内部流动溶蚀石灰岩,随着溶洞扩大最终顶部塌陷,形成了“旱夔门”这样的陡崖峭壁,B正确;不需要经过冰川侵蚀、断裂下陷,ACD错误。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三个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鄱阳湖水位季节变化明显,形成“高水是湖,低水是河”的独特景观。2020年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出现暴雨和大暴雨,鄱阳湖水位超1998年历史最高水位,但洪水造成的损失远小于1998年。多宝沙山是江南最大的沙山,其沙源主要来自鄱阳湖。下图为鄱阳湖区略图。(1)鄱阳湖“低水是河”的季节是_______(夏/冬),推测该季节“低水是河”的理由。(2)与1998年相比2020年洪水灾害损失较少,试说明原因。(3)简述多宝沙山的形成过程。〖答案〗(1)冬季冬季降水少,地势较平坦,局部有深切的冲沟。(2)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高;人们防火减灾意识增强,政府协调管理能力提高。(3)冬春手节,湖泊水位低,滩地裸露,沙源丰富;冬季风将滩地沙尘搬运至湖泊东岸;受地形和植物阻挡,风速降低,沙尘地积成山。〖解析〗【小问1详析】由材料信息“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反映出湖区水域覆盖面积的变化,可从降水量、流域面积、支流多少,河流和湖泊相互补给关系来进行分析。鄱阳湖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多,河流水位上升快,汇入湖泊支流众多,入湖水量大;夏季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长江水补给鄱阳湖,使鄱阳湖水量大增,呈现出湖泊景象。冬季降水少,补给少;冬季河流汇入湖泊水量少;冬季长江为枯水期,水位低于鄱阳湖,鄱阳湖水补给长江,导致湖水进一步减少;加上湖底有线状洼地,从而呈现出河流景象。【小问2详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水位高,洪涝灾害损失减少与流域内工程建设、植被覆盖率提高及技术进步等有关。由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利用,提前监测,建立了完善的预警机制;政府协调管理能力提高;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使得防洪标准提高,灾害损失减轻;同时,由于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流域内的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改善,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洪涝灾害的损失减少。【小问3详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风力堆积地貌主要从沙源、动力条件及物质条件等方面来分析。冬春季节,由于降水少,湖泊水位低,湖滩地裸露,提供了沙源;强劲的冬季风将裸露地表的泥沙吹扬起来,搬运至湖泊东岸;受东部地形和地表植物的拦截作用,风速减弱,泥沙沉降,堆积形成沙山。18.读下图,回答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