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仪礼.韌礼》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王国维认为:“异姓之国……以婚姑、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联系紧密 B.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统治C.神权迷信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减弱 D.华夏民族国家封建化进程加快〖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西周。据题干“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促使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联系紧密,A项正确;B项是指秦朝称县制的实行,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神权迷信”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程度,排除C项;西周是奴隶社会,不会发生封建化进程,排除D项。故选A项。2.秦朝前期,每有大政,必召群臣廷议。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丞相王绾等提出“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秦始皇“下其议于群臣”,举行廷议。对于王绾的建议,“群臣皆以为便”,而廷尉李斯则以“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为反例,建议行郡县制,最终,秦始皇认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决定实行郡县制。由此可见,秦朝前期的廷议()A.避免了君主“兼听独断” B.折射出相权与君权的相互制衡C.体现出朝廷决策的审慎 D.保障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前期(中国)。据材料“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李斯”“秦始皇”可知,皇帝召集相关官员讨论政事,然后由皇帝根据讨论结果裁定朝廷决策,反映了朝廷决策的审慎,C项正确。皇帝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排除A项;材料不仅涉及丞相,还有其他官员,排除B项;“民主性和科学性”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3.唐高祖至玄宗初年,用宰相名号来赏功和变相赏功都是不允许的。玄宗中叶后,逐渐出现了“使相”,主要给予地方的节度使,这些节度使身住地方、遥兼宰相。德宗时,自下而上的功勋型、强镇威胁型和安抚型使相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变化()A.折射出宰相权力急剧扩大 B.说明藩镇割据导致使相的出现C.促进了监察体制不断完善 D.反映出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加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玄宗中叶开始,一改初唐时期做法,给予节度使以“使相”称号,德宗时使相的情况是当时藩镇割据局面的直观表现,也是唐末地方独立化的一种体现,反映出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加强,D项正确;材料中是地方节度使兼有宰相头衔,无法得出宰相权力变化,排除A项;藩镇割据前使相制度已出现,排除B项;节度使与宰相都不属于监察体制,排除C项。故选D项。4.《清会典》称军机处为“办理军机处”,无公署,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大臣由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兼任不再加品级和俸禄。《枢垣记略》记载:“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这说明清朝军机处()A.弥补了中枢决策机制的不足 B.革除了明朝政治的弊病C.服务于专制皇权强化的需要 D.政治职能存在着单一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材料“无公署,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兼任不再加品级和俸禄……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可知,清朝军机处没有公署,由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兼任不再加品级和俸禄,同时跪受笔录,本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服务于专制皇权,C项正确;军机处并没有决策权,排除A项;“革除了”,表述夸大,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军机处是服务皇权的需要,并不能说明政治职能单一,排除D项。故选C项。5.屋大维统治时期,对元老院进行清洗,获得“元首”称号,不久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意为至圣至尊)尊称,并取得罗马帝国的军政大权。据统计,在屋大维执政的后20年,仅有4项法令由公民大会通过,而皇帝发布的救逾、救裁、救示和救答都被视为法律,不受任何机关的制约。这反映出该时期罗马()A.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B.统治者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独裁统治C.重视发挥元首在法律中的作用 D.社会之间的等级差异得到不断强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罗马。据题干“元首”“奥古斯都”“军政大权”“仅有4项法令由公民大会通过”“不受任何机关的制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该时期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掌握国家权力,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独裁统治,B项正确;A项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政体具有的特征,排除A项;C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C项;材料反映罗马独裁统治,而不是等级差异的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6.12世纪中叶,英王亨利二世允许部分骑士交纳“盾牌钱”,他及其后继者理查德一世在45年中征收盾牌钱11次;约翰王登基后15年间就征收了11次。而13世纪初的《大宪章》规定“除三种情况外,英王如需征收代役税和贡金,必须经全国公意许可”。《大宪章》的这一规定()A.维护了贵族和教会利益 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趋势C.蕴含了自由平等的精神 D.否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13世纪(英国)。根据材料“英王如需征收代役税和贡金,必须经全国公意许可”可知,《大宪章》限制了君主的权力,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英王要征税需经全国公意许可,对于王权的限制,没有体现教会的利益,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限制王权,没有体现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精神,排除C项;《大宪章》客观上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7.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的近一百年时间内,法国先后经历了三次共和政体、两次帝制、一次旧王朝复辟和一次“七月王朝”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到1875年宪法的颁布才确立共和政体,1879“年共和派控制,了议会(参议院、众议院)、内阁和总统,法国政体才逐渐稳固下来。”这表明法国()A.君主派的势力被彻底根除 B.共和制的确立具有曲折性C.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 D.革命历程呈现出激进色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89-1879年的法国。根据材料“先后经历了三次共和政体、两次帝制、一次旧王朝复辟和一次‘七月王朝’的君主立宪制政体”“1875年宪法的颁布才确立共和政体,1879年共和派控制了议会(参议院、众议院)、内阁和总统,法国政体逐渐稳固下来”可知,在近百年的时间内,法国政体几经反复,共和制的确立具有曲折性,B项正确;法国1875年宪法是君主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排除A项;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建立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法国政体的反复,未体现革命历程的激进,排除D项。故选B项。8.下表所示为1689~1884年英国政治的发展情况(部分)。这反映出该时期英国()时间内容1689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法律由议会制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1701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和罗马教廷教会和好或保持交往者不能继承王位1721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1832第一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1876第二次议会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部分工人取得了选举权1884第三次议会改革,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A.法律是保障国家权力的重要武器 B.政治体制改革步伐的滞后C.君主立宪制度具有明显贵族色彩 D.民主政治发展具有渐进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689至1884年的英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1701年《王位继承法》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1876年小资产阶级和部分工人取得了选举权,1884年英国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由此可见,1689~1884年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渐进性的特点,D项正确;“法律是保障国家权力的重要武器”表述正确,但不符合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英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性特点,并不是滞后性,排除B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民主范围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贵族色彩的不断淡化,排除C项。故选D项。9.民国初期,资产阶级政治精英效仿西方先进的民主制模式,对其政党政治进行了全面的移植。他们认为和西方国家一样,只要在国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组成政党内阁,就可“严密的监督政府,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我们的主义和政纲就可以求其贯彻了”。由此可见()A.民国初期政党政治失败具有一定必然性 B.政党间为谋求议席而展开激烈竞争C.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斗争实现了民主政治 D.辛亥革命催生新资产阶级价值观〖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初年(中国)。据材料“他们认为和西方国家一样,只要在国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组成政党内阁,就可‘严密的监督政府,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及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精英对近代中国的国情并不了解,西方的政党政治不能直接照搬到中国,所以民国初期政党政治失败具有一定必然性,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资产阶级政治精英的想法,没有涉及各政党之间的激烈竞争,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期,北洋军阀对内实行专制统治,民主政治没有实现,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思想并非辛亥革命催生,排除D项。故选A项。10.1940年,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实行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的原则。凡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些规定()A.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有利条件B.削弱了国民政府在抗战区的力量C.反映出中共开始重视民众在抗战中的作用D.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0年(中国)。材料中的“三三制”政权的原则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有利于团结抗日根据地的各阶级、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日,A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是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没有削弱国民政府在抗战区的力量,排除B项;C项中的“开始”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中的规定只是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不能增强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排除D项。故选A项。11.界别是人民政协的基本组织单元,并随着时代不断调整优化,如1978年五届全国政协取消“合作社”界别;八届全国政协增设“经济界”;九届全国政协改“对外友好团体”为“对外友好界”;十届全国政协改“社会救济福利团体”为“社会福利界”。这些界别的变化()A.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 B.反映出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折射出政协制度职能的转变 D.体现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优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取消‘合作社’界别”“经济界”“社会福利界”及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政协中“经济界”“对外友好界”等基本组织单元的设立顺应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需要,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协基本组织单元的变化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没有体现民主党派参政的方式,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政协的调整优化,但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政协的职能没有发生改变,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政治协商制度的调整,而非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化,排除D项。故选A项。12.2023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资格审查报告,其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这可用于说明我国()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归侨代表42名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的26.54%,与上届相比提高1.64%。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69%,提高了0.99%,其中有56名农民工代表。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34名,占代表总数的21.3%,提高了0.73%。党政领导干部代表969名,占代表总数的32.55%,降低了1.38%。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人民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C.民主与法治建设协调并进 D.基层群众自治的成果显著〖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和本质题。时空是2023年(中国)。据材料“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党政领导干部代表969名,占代表总数的32.55%,降低了1.38%”,可以看出,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逐渐向更多民主主体倾斜,体现出民主的广泛性特点,B项正确;仅从人大代表的资格审查,无法得出制度化特点,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法治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说明的是全国人大代表的资格问题,并不是基层群众自治,排除D项。故选B项。13.商鞅变法时,“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些措施()A.利于促进国家实力的增强 B.激发了地方强宗大族斗志C.阻碍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D.旨在提高平民的社会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时期实行了什伍连坐制度、强制拆散大家庭、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等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增强秦国的国家实力,A项正确;“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与激发斗志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奖励军功推动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排除C项;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并非提高平民的社会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14.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御史中丞吕公著“以请罢新法出颍州”“翰林学士范镇三疏言青苗,夺职致仕”“富弼以格青苗解使相”,文彦博言市易与下争利“出彦博守魏”。上述史料可用于说明王安石变法()A.起到了“富国”的作用 B.得到皇帝的大力支持C.强化了重文抑武风气 D.革新了传统官僚体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以请罢新法出颍州”“富弼以格青苗解使相”等,可得出一批大臣因为反对变法,而被罢免较高官职,而大量罢免高官是要得到皇帝支持的,由此可见,王安石变法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官吏任免问题的变化,与富国无关,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重文抑武”,排除C项;这是官员任免问题,不涉及改革官僚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图是1914年某报刊上出现的一幅漫画。该漫画()A.揭示出政治转型的艰难曲折 B.寓意着民主共和是时代潮流C.体现出民众对袁氏复辟不满 D.表明政治改革缺乏群众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4年(中国)。根据材料“1914年”“五色旗”“有减无增”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漫画意在说明民国初期,人们对共和制度怀着无限美好的幻想,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民主政治发展艰难,意在揭示该时期中国政治转型的艰难曲折,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民主共和是时代潮流”,排除B项;袁世凯复辟是在191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群众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16.1979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会议提出,要改善对农村集市贸易和城市农副产品市场的管理,有领导地开放这类市场,贯彻“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这一举措()A.赋予了国有企业经济自主权 B.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C.改变了城乡商业经济的性质 D.说明传统经济体制改革已启动〖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这一举措是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改革,D项正确;材料中的改革不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而是对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排除A项;这一时期我国尚未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B项;当时,城乡商业经济仍旧是公有制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始皇认为周朝采用的封建制,致使地方方国或封国权力过大,中央政权无法对其有效控制,最终采用了郡县二级制的治国方式。西汉初期,刘邦吸收周代的封建制和秦朝二级制的优缺点,形成西汉特有的既有封国存在,又采用了二级制地方行政层级的体制。到了东汉末年,原来只是虚设的州演变成一级行政机构,三级制的地方行政层级体制就此形成。隋朝对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层级体制的混乱局面进行了有效治理,主要做法是撤郡、并省州县,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二级制地方行政层级体制。唐朝进一步对州县进行合并,同时,设立“道”来划分监察官员的巡察区域。唐后期为了边防军事需要设立方镇(亦称藩镇),道与方镇逐渐融合,演变成了一级行政机构。于是,地方行政层级体制从原来的二级制变成三级制。——摘编自宋学文《中国地方行政层级体制的历史嬗变规律辨析》材料二宋太宗吸取唐朝失败教训,“杯酒释兵权”,对节度使“收其支郡,夺其兵权,制其钱谷”,不许地方州郡一级长官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并派文官担任州郡长官。又以天下土地形势,根据交通线设置路作为地方最高一级政权,路分置经略安抚司、运转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掌管地方的军、政、刑、财,这四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同时,“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对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而言,行政层级少,则管理幅度大,容易失控;行政层级多,则管理链条长,效率低下。因而,地方行政层级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存在一个可容忍的变动区间。地方行政制度的这种内在要求,接纳中央集权演变而来的新的高层政区,必须使原有的高层政区级别逐层下降,或取消,以保持地方行政层级的相对平衡。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县以上地方行政层级,受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博弈往往处于震荡变动之中。——摘编自成军《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至唐地方行政层级演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变迁的规律。〖答案〗(1)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吸取前朝地方行政区划的教训;地方幅员扩大的影响。(任答两点即可)(2)主要措施: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削弱州郡长官权力,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设立转运司在内的四个平行路级机构;增设通判制约知州。(任答两点即可)规律: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县级政区保持相对稳定;沿袭前代制度损益变革。(任答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至唐的中国。根据材料“秦始皇认为周朝采用的封建制,致使地方方国或封国权力过大,中央政权无法对其有效控制,最终采用了郡县二级制的治国方式。”可得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根据材料“秦始皇认为周朝采用的封建制,致使地方方国或封国权力过大”“西汉初期,刘邦吸收周代的封建制和秦朝二级制的优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吸取前朝地方行政区划的教训;地方幅员扩大的影响。【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第一小问主要措施,根据材料“‘杯酒释兵权’,对节度使‘收其支郡,夺其兵权,制其钱谷’,不许地方州郡一级长官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并派文官担任州郡长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削弱州郡长官权力,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根据材料“路分置经略安抚司、运转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掌管地方的军、政、刑、财,这四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可得出设立转运司在内的四个平行路级机构;根据材料“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得出增设通判制约知州。第二小问规律,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县级政区保持相对稳定;沿袭前代制度损益变革。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20年,一批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分离派教徒乘“五月花号”船前往北美大陆。在抵达目的地之前,他们共同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其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该公约奠定了未来殖民地的政治基础,被看作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契约。这种契约不大可能形成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些移民在保持自己的传统与文化的前提下,积极适应北美大陆,成为北美大陆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1787年,一批像华盛顿、富兰克林等那样富有创造精神、熟谙法律、对启蒙时代以来的政治思想和法律理论有深刻理解的人,洞察邦联政府的积弊,积极主张修改《邦联条例》,制定出了确定美国民主制度的新宪法。——摘编自李曼《美国式民主制度的成因》材料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开拓、发展中,始终是领导者、开创者和建构者,没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内在需要,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摘编自陈少雷《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治制度的成因,并说明其实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及其意义。〖答案〗(1)成因:美国原是英国的殖民地,不存在封建势力的阻碍;启蒙思想在北美广泛传播: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美国赢得国家独立,为政治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美国的移民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美国制宪者的政治觉悟;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契约精神。实质:资产阶级的民主。(2)最大优势:的领导。意义: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制度保证。〖解析〗【小问1】(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20—1787年的美国。第一小问美国政治制度的成因,由材料“1620年,一批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分离派教徒乘‘五月花号’船前往北美大陆。……这种契约不大可能形成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该公约奠定了未来殖民地的政治基础,被看作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契约……1787年,一批像华盛顿、富兰克林等那样富有创造精神……制定出了确定美国民主制度的新宪法。”可得出,美国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且不存在封建势力的阻碍。以及美国制宪者的政治觉悟和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契约精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此时英属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思想在北美广泛传播。经过艰苦斗争,大陆军于1781年打败了英国军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这为政治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受新航路开辟等历史因素的影响,美洲是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因而美国的政治制度也会受到移民政治文化的影响。第二小问实质,依据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美国政治制度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民主。【小问2】(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第一小问最大优势,根据材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没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的领导。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后所不断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制度保证。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政党政治的有序运行有赖于国民丰富的法治观念和发达的契约精神。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内涵主要是人伦政治思想。民初政党组合也“往往以个人之感情,强为牵合,而未尝以一定之党纲相号召,党员之中知所谓本党政纲者百无一个焉”。梁启超观察第一届国会选举时提出,“未闻有一党发表政纲建旗帜以卜人民之祈向”。各政党的经费不像西方政党主要来自企业界和私人的捐助,而主要源自行政拨款。可是,政党得到的行政拨款十分有限,许多政党不得不接受袁世凯的资助,在政治上也就不得不迎和袁世凯。——摘编自邓亦武《论民初政党政治的畸形化》材料二毛泽东提出:我们政权的制度是采取议会制呢,还是采取民主集中制?他的答复是:“我们采用民主集中制,而不采用资产阶级议会制。议会制,袁世凯、曹锟都搞过,已经臭了。”《共同纲领》对新中国的政体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同新中国的根本性质相联系的。这个制度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的适宜的政治制度,就是因为它能够便利人民行使自己的权力。中国人民就是要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摘编自黎堂斌《改革开放以来人大制度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述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畸形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性,并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的地位。〖答案〗(1)表现:不以党纲为立党基础(个人色彩鲜明,内在凝聚力弱);忽视民意;经费源自行政拨款,乃至个人。成因:辛亥革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国民缺乏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袁世凯等人的专权企图;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必然性:近代议会制实践失败;《共同纲领》的规定;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人民行使民主权力的需要;保证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需要。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与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一“民初政党组合也‘往往以个人之感情,强为牵合,而未尝以一定之党纲相号召,党员之中知所谓本党政纲者百无一个焉。’”可得出不以党纲为立党基础;根据材料一“各政党的经费不像西方政党主要来自企业界和私人的捐助,而主要源自行政拨款。”可得出经费源自行政拨款,乃至个人;根据材料一“许多政党不得不接受袁世凯的资助,在政治上也就不得不迎和袁世凯。”可得出忽视民意。第二小问成因:根据材料一“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内涵主要是人伦政治思想”可知,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根据材料一“政党政治的有序运行有赖于国民丰富的法治观念和发达的契约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缺乏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根据材料一“政党得到的行政拨款十分有限,许多政党不得不接受袁世凯的资助,在政治上也就不得不迎和袁世凯”可知,袁世凯等人的专权企图;根据材料二“各政党的经费不像西方政党主要来自企业界和私人的捐助,而主要源自行政拨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与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中国。第一小问必然性,根据材料二“议会制,袁世凯、曹锟都搞过,已经臭了”可知,近代议会制实践的失败;根据材料二“《共同纲领》对新中国的政体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可知,《共同纲领》的规定;根据材料二“这个制度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的适宜的政治制度,就是因为它能够便利人民行使自己的权力”可知,人民行使民主权力的需要;根据材料二“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同新中国的根本性质相联系的”可知,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根据材料二“中国人民就是要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可知,保证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需要。第二小问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凡是改革与变法,就必然带有主观能动性,都是用人的主观意志来改造现实世界。综观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社会处于剧烈震荡转型时期,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二是由于国家出现了统治危机或积贫积弱,影响到国家的正常发展,为了富国强兵而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三是国家在非常时期偶遇突发事件而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的改革。由于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的复杂性,改革结果不一。——摘编自马道军《中外改革和变法的规律性认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论题: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顺应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潮流,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阐述: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主要内容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商鞅变法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古代、近代、现代中国和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题干材料认为,历史上改革与变法背景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社会处于剧烈震荡转型时期,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如商鞅变法、西欧宗教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戊戌变法等。二是由于国家出现了统治危机或积贫积弱,影响到国家的正常发展,为了富国强兵而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等。三是国家在非常时期偶遇突发事件而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的改革,如罗斯福新政就是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而进行的改革,我国现今的改革开放也是在“文革”特殊的背景下而进行的改革。可从三种情形中选取一种,结合相关例证进行论述。如选取商鞅变法,可以“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顺应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潮流,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为论题,从变法的背景、措施、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背景方面,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措施方面主要包括: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废井田,开阡陌”;实行什伍连坐;推行县制等。影响方面,商鞅变法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推动富国强兵,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仪礼.韌礼》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王国维认为:“异姓之国……以婚姑、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联系紧密 B.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统治C.神权迷信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减弱 D.华夏民族国家封建化进程加快〖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西周。据题干“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促使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联系紧密,A项正确;B项是指秦朝称县制的实行,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神权迷信”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程度,排除C项;西周是奴隶社会,不会发生封建化进程,排除D项。故选A项。2.秦朝前期,每有大政,必召群臣廷议。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丞相王绾等提出“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秦始皇“下其议于群臣”,举行廷议。对于王绾的建议,“群臣皆以为便”,而廷尉李斯则以“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为反例,建议行郡县制,最终,秦始皇认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决定实行郡县制。由此可见,秦朝前期的廷议()A.避免了君主“兼听独断” B.折射出相权与君权的相互制衡C.体现出朝廷决策的审慎 D.保障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前期(中国)。据材料“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李斯”“秦始皇”可知,皇帝召集相关官员讨论政事,然后由皇帝根据讨论结果裁定朝廷决策,反映了朝廷决策的审慎,C项正确。皇帝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排除A项;材料不仅涉及丞相,还有其他官员,排除B项;“民主性和科学性”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3.唐高祖至玄宗初年,用宰相名号来赏功和变相赏功都是不允许的。玄宗中叶后,逐渐出现了“使相”,主要给予地方的节度使,这些节度使身住地方、遥兼宰相。德宗时,自下而上的功勋型、强镇威胁型和安抚型使相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变化()A.折射出宰相权力急剧扩大 B.说明藩镇割据导致使相的出现C.促进了监察体制不断完善 D.反映出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加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玄宗中叶开始,一改初唐时期做法,给予节度使以“使相”称号,德宗时使相的情况是当时藩镇割据局面的直观表现,也是唐末地方独立化的一种体现,反映出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加强,D项正确;材料中是地方节度使兼有宰相头衔,无法得出宰相权力变化,排除A项;藩镇割据前使相制度已出现,排除B项;节度使与宰相都不属于监察体制,排除C项。故选D项。4.《清会典》称军机处为“办理军机处”,无公署,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大臣由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兼任不再加品级和俸禄。《枢垣记略》记载:“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这说明清朝军机处()A.弥补了中枢决策机制的不足 B.革除了明朝政治的弊病C.服务于专制皇权强化的需要 D.政治职能存在着单一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材料“无公署,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兼任不再加品级和俸禄……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可知,清朝军机处没有公署,由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兼任不再加品级和俸禄,同时跪受笔录,本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服务于专制皇权,C项正确;军机处并没有决策权,排除A项;“革除了”,表述夸大,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军机处是服务皇权的需要,并不能说明政治职能单一,排除D项。故选C项。5.屋大维统治时期,对元老院进行清洗,获得“元首”称号,不久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意为至圣至尊)尊称,并取得罗马帝国的军政大权。据统计,在屋大维执政的后20年,仅有4项法令由公民大会通过,而皇帝发布的救逾、救裁、救示和救答都被视为法律,不受任何机关的制约。这反映出该时期罗马()A.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B.统治者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独裁统治C.重视发挥元首在法律中的作用 D.社会之间的等级差异得到不断强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罗马。据题干“元首”“奥古斯都”“军政大权”“仅有4项法令由公民大会通过”“不受任何机关的制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该时期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掌握国家权力,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独裁统治,B项正确;A项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政体具有的特征,排除A项;C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C项;材料反映罗马独裁统治,而不是等级差异的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6.12世纪中叶,英王亨利二世允许部分骑士交纳“盾牌钱”,他及其后继者理查德一世在45年中征收盾牌钱11次;约翰王登基后15年间就征收了11次。而13世纪初的《大宪章》规定“除三种情况外,英王如需征收代役税和贡金,必须经全国公意许可”。《大宪章》的这一规定()A.维护了贵族和教会利益 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趋势C.蕴含了自由平等的精神 D.否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13世纪(英国)。根据材料“英王如需征收代役税和贡金,必须经全国公意许可”可知,《大宪章》限制了君主的权力,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英王要征税需经全国公意许可,对于王权的限制,没有体现教会的利益,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限制王权,没有体现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精神,排除C项;《大宪章》客观上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7.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的近一百年时间内,法国先后经历了三次共和政体、两次帝制、一次旧王朝复辟和一次“七月王朝”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到1875年宪法的颁布才确立共和政体,1879“年共和派控制,了议会(参议院、众议院)、内阁和总统,法国政体才逐渐稳固下来。”这表明法国()A.君主派的势力被彻底根除 B.共和制的确立具有曲折性C.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 D.革命历程呈现出激进色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89-1879年的法国。根据材料“先后经历了三次共和政体、两次帝制、一次旧王朝复辟和一次‘七月王朝’的君主立宪制政体”“1875年宪法的颁布才确立共和政体,1879年共和派控制了议会(参议院、众议院)、内阁和总统,法国政体逐渐稳固下来”可知,在近百年的时间内,法国政体几经反复,共和制的确立具有曲折性,B项正确;法国1875年宪法是君主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排除A项;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建立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法国政体的反复,未体现革命历程的激进,排除D项。故选B项。8.下表所示为1689~1884年英国政治的发展情况(部分)。这反映出该时期英国()时间内容1689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法律由议会制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1701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和罗马教廷教会和好或保持交往者不能继承王位1721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1832第一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1876第二次议会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部分工人取得了选举权1884第三次议会改革,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A.法律是保障国家权力的重要武器 B.政治体制改革步伐的滞后C.君主立宪制度具有明显贵族色彩 D.民主政治发展具有渐进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689至1884年的英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1701年《王位继承法》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1876年小资产阶级和部分工人取得了选举权,1884年英国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由此可见,1689~1884年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渐进性的特点,D项正确;“法律是保障国家权力的重要武器”表述正确,但不符合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英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性特点,并不是滞后性,排除B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民主范围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贵族色彩的不断淡化,排除C项。故选D项。9.民国初期,资产阶级政治精英效仿西方先进的民主制模式,对其政党政治进行了全面的移植。他们认为和西方国家一样,只要在国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组成政党内阁,就可“严密的监督政府,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我们的主义和政纲就可以求其贯彻了”。由此可见()A.民国初期政党政治失败具有一定必然性 B.政党间为谋求议席而展开激烈竞争C.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斗争实现了民主政治 D.辛亥革命催生新资产阶级价值观〖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初年(中国)。据材料“他们认为和西方国家一样,只要在国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组成政党内阁,就可‘严密的监督政府,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及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精英对近代中国的国情并不了解,西方的政党政治不能直接照搬到中国,所以民国初期政党政治失败具有一定必然性,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资产阶级政治精英的想法,没有涉及各政党之间的激烈竞争,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期,北洋军阀对内实行专制统治,民主政治没有实现,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思想并非辛亥革命催生,排除D项。故选A项。10.1940年,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实行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的原则。凡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些规定()A.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有利条件B.削弱了国民政府在抗战区的力量C.反映出中共开始重视民众在抗战中的作用D.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0年(中国)。材料中的“三三制”政权的原则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有利于团结抗日根据地的各阶级、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日,A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是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没有削弱国民政府在抗战区的力量,排除B项;C项中的“开始”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中的规定只是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不能增强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排除D项。故选A项。11.界别是人民政协的基本组织单元,并随着时代不断调整优化,如1978年五届全国政协取消“合作社”界别;八届全国政协增设“经济界”;九届全国政协改“对外友好团体”为“对外友好界”;十届全国政协改“社会救济福利团体”为“社会福利界”。这些界别的变化()A.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 B.反映出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折射出政协制度职能的转变 D.体现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优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取消‘合作社’界别”“经济界”“社会福利界”及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政协中“经济界”“对外友好界”等基本组织单元的设立顺应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需要,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协基本组织单元的变化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没有体现民主党派参政的方式,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政协的调整优化,但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政协的职能没有发生改变,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政治协商制度的调整,而非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化,排除D项。故选A项。12.2023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资格审查报告,其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这可用于说明我国()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归侨代表42名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的26.54%,与上届相比提高1.64%。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69%,提高了0.99%,其中有56名农民工代表。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34名,占代表总数的21.3%,提高了0.73%。党政领导干部代表969名,占代表总数的32.55%,降低了1.38%。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人民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C.民主与法治建设协调并进 D.基层群众自治的成果显著〖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和本质题。时空是2023年(中国)。据材料“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党政领导干部代表969名,占代表总数的32.55%,降低了1.38%”,可以看出,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逐渐向更多民主主体倾斜,体现出民主的广泛性特点,B项正确;仅从人大代表的资格审查,无法得出制度化特点,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法治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说明的是全国人大代表的资格问题,并不是基层群众自治,排除D项。故选B项。13.商鞅变法时,“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些措施()A.利于促进国家实力的增强 B.激发了地方强宗大族斗志C.阻碍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D.旨在提高平民的社会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时期实行了什伍连坐制度、强制拆散大家庭、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等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增强秦国的国家实力,A项正确;“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与激发斗志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奖励军功推动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排除C项;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并非提高平民的社会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14.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御史中丞吕公著“以请罢新法出颍州”“翰林学士范镇三疏言青苗,夺职致仕”“富弼以格青苗解使相”,文彦博言市易与下争利“出彦博守魏”。上述史料可用于说明王安石变法()A.起到了“富国”的作用 B.得到皇帝的大力支持C.强化了重文抑武风气 D.革新了传统官僚体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以请罢新法出颍州”“富弼以格青苗解使相”等,可得出一批大臣因为反对变法,而被罢免较高官职,而大量罢免高官是要得到皇帝支持的,由此可见,王安石变法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官吏任免问题的变化,与富国无关,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重文抑武”,排除C项;这是官员任免问题,不涉及改革官僚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图是1914年某报刊上出现的一幅漫画。该漫画()A.揭示出政治转型的艰难曲折 B.寓意着民主共和是时代潮流C.体现出民众对袁氏复辟不满 D.表明政治改革缺乏群众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4年(中国)。根据材料“1914年”“五色旗”“有减无增”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漫画意在说明民国初期,人们对共和制度怀着无限美好的幻想,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民主政治发展艰难,意在揭示该时期中国政治转型的艰难曲折,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民主共和是时代潮流”,排除B项;袁世凯复辟是在191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群众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16.1979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会议提出,要改善对农村集市贸易和城市农副产品市场的管理,有领导地开放这类市场,贯彻“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这一举措()A.赋予了国有企业经济自主权 B.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C.改变了城乡商业经济的性质 D.说明传统经济体制改革已启动〖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这一举措是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改革,D项正确;材料中的改革不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而是对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排除A项;这一时期我国尚未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B项;当时,城乡商业经济仍旧是公有制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始皇认为周朝采用的封建制,致使地方方国或封国权力过大,中央政权无法对其有效控制,最终采用了郡县二级制的治国方式。西汉初期,刘邦吸收周代的封建制和秦朝二级制的优缺点,形成西汉特有的既有封国存在,又采用了二级制地方行政层级的体制。到了东汉末年,原来只是虚设的州演变成一级行政机构,三级制的地方行政层级体制就此形成。隋朝对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层级体制的混乱局面进行了有效治理,主要做法是撤郡、并省州县,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二级制地方行政层级体制。唐朝进一步对州县进行合并,同时,设立“道”来划分监察官员的巡察区域。唐后期为了边防军事需要设立方镇(亦称藩镇),道与方镇逐渐融合,演变成了一级行政机构。于是,地方行政层级体制从原来的二级制变成三级制。——摘编自宋学文《中国地方行政层级体制的历史嬗变规律辨析》材料二宋太宗吸取唐朝失败教训,“杯酒释兵权”,对节度使“收其支郡,夺其兵权,制其钱谷”,不许地方州郡一级长官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并派文官担任州郡长官。又以天下土地形势,根据交通线设置路作为地方最高一级政权,路分置经略安抚司、运转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掌管地方的军、政、刑、财,这四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同时,“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对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而言,行政层级少,则管理幅度大,容易失控;行政层级多,则管理链条长,效率低下。因而,地方行政层级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存在一个可容忍的变动区间。地方行政制度的这种内在要求,接纳中央集权演变而来的新的高层政区,必须使原有的高层政区级别逐层下降,或取消,以保持地方行政层级的相对平衡。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县以上地方行政层级,受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博弈往往处于震荡变动之中。——摘编自成军《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至唐地方行政层级演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变迁的规律。〖答案〗(1)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吸取前朝地方行政区划的教训;地方幅员扩大的影响。(任答两点即可)(2)主要措施: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削弱州郡长官权力,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设立转运司在内的四个平行路级机构;增设通判制约知州。(任答两点即可)规律: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县级政区保持相对稳定;沿袭前代制度损益变革。(任答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至唐的中国。根据材料“秦始皇认为周朝采用的封建制,致使地方方国或封国权力过大,中央政权无法对其有效控制,最终采用了郡县二级制的治国方式。”可得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根据材料“秦始皇认为周朝采用的封建制,致使地方方国或封国权力过大”“西汉初期,刘邦吸收周代的封建制和秦朝二级制的优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吸取前朝地方行政区划的教训;地方幅员扩大的影响。【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第一小问主要措施,根据材料“‘杯酒释兵权’,对节度使‘收其支郡,夺其兵权,制其钱谷’,不许地方州郡一级长官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并派文官担任州郡长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削弱州郡长官权力,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根据材料“路分置经略安抚司、运转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掌管地方的军、政、刑、财,这四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可得出设立转运司在内的四个平行路级机构;根据材料“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得出增设通判制约知州。第二小问规律,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县级政区保持相对稳定;沿袭前代制度损益变革。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20年,一批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分离派教徒乘“五月花号”船前往北美大陆。在抵达目的地之前,他们共同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其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该公约奠定了未来殖民地的政治基础,被看作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契约。这种契约不大可能形成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些移民在保持自己的传统与文化的前提下,积极适应北美大陆,成为北美大陆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1787年,一批像华盛顿、富兰克林等那样富有创造精神、熟谙法律、对启蒙时代以来的政治思想和法律理论有深刻理解的人,洞察邦联政府的积弊,积极主张修改《邦联条例》,制定出了确定美国民主制度的新宪法。——摘编自李曼《美国式民主制度的成因》材料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开拓、发展中,始终是领导者、开创者和建构者,没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内在需要,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摘编自陈少雷《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治制度的成因,并说明其实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及其意义。〖答案〗(1)成因:美国原是英国的殖民地,不存在封建势力的阻碍;启蒙思想在北美广泛传播: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美国赢得国家独立,为政治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美国的移民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美国制宪者的政治觉悟;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契约精神。实质:资产阶级的民主。(2)最大优势:的领导。意义: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制度保证。〖解析〗【小问1】(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20—1787年的美国。第一小问美国政治制度的成因,由材料“1620年,一批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分离派教徒乘‘五月花号’船前往北美大陆。……这种契约不大可能形成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该公约奠定了未来殖民地的政治基础,被看作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契约……1787年,一批像华盛顿、富兰克林等那样富有创造精神……制定出了确定美国民主制度的新宪法。”可得出,美国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且不存在封建势力的阻碍。以及美国制宪者的政治觉悟和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契约精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此时英属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思想在北美广泛传播。经过艰苦斗争,大陆军于1781年打败了英国军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这为政治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受新航路开辟等历史因素的影响,美洲是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因而美国的政治制度也会受到移民政治文化的影响。第二小问实质,依据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美国政治制度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民主。【小问2】(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第一小问最大优势,根据材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没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的领导。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后所不断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制度保证。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政党政治的有序运行有赖于国民丰富的法治观念和发达的契约精神。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内涵主要是人伦政治思想。民初政党组合也“往往以个人之感情,强为牵合,而未尝以一定之党纲相号召,党员之中知所谓本党政纲者百无一个焉”。梁启超观察第一届国会选举时提出,“未闻有一党发表政纲建旗帜以卜人民之祈向”。各政党的经费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拔钉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xxx树脂基复合材料项目建议书
- 2023年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资金申请报告
-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6.6 买矿泉水|北师大版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五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建筑电气安装培训
- 2.7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件 2高一上学期 课件 中图版(2019)必修一
- 脚手架应急预案
- 急救知识试题
- 旅游大会文明志愿者培训
- 超星尔雅学习通《军事理论(上海财经大学版)》章节测试答案
- 医学心理学(广东药科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河道整治工程毕业设计
- 第三部分34课财报阅读方法与技巧之识别老千股
- SB/T 10482-2008预制肉类食品质量安全要求
- GB/T 40427-2021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2023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NEPCS)初赛初二组试题笔试部分完整版
- FZ/T 93015-2010转杯纺纱机
-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 国开《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形考任务五实验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