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桂林市高考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1页
2025年广西桂林市高考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2页
2025年广西桂林市高考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3页
2025年广西桂林市高考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4页
2025年广西桂林市高考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广西桂林市地理高考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GraphQL与RESTfulAPIFlash是同一种类型的_。A、数据库B、文件格式C、编程语言D、网络协议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A、森林砍伐B、火山爆发C、自然过程D、人类活动3、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C、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赤道处最小D、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4、以下关于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原地区的特点是地面起伏平缓,坡度小B、高原地区的特点是海拔较低,但相对高差较大C、山地地区的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相对高差大D、丘陵地区的特点是海拔较低,相对高差小5、以下哪个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A.黄土高原B.西北高原C.青藏高原D.川西高原6、下列关于我国河流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河流都从西向东流B.所有河流都发源于西部山区C.南部河流多属漏水河流D.黑龙江、辽河、珠江三大河流自北向南流7、题干:在地球自转过程中,地球上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是:A.潮汐B.昼夜更替C.地球公转D.极昼极夜8、题干:下列关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B.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大陆西岸C.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D.以上都是9、题干:在中国著名的“水果之乡”——江西赣州,水果种类繁多,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沙田柚。下列关于沙田柚种植条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沙田柚喜光、耐热、怕霜冻B.适合在海拔200-500米的山坡地种植C.需要优质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D.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亚热带地区10、题干: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对以下四个地理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地形起伏大,气候湿润的多是指地势高低不平,山地、丘陵等地貌类型。B.植被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多是指生物种类繁多,有利生物的生存和繁衍。C.人口密度较大,土地利用强度高的多是指人类在该区域活动频繁,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较为集中和密集。D.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多是指植被稀疏,土地失去肥力,难以支撑农业生产。11、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C.南北高,中间低D.东西高,中间低1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引起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季节变化B.地球公转引起昼夜交替,自转引起季节变化C.地球自转和公转同时引起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D.地球自转和公转都不引起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13、下列关于经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C、纬线相互平行但长度不等D、经线的形状是圆形14、以下哪个地点属于中纬度地区()。A、25°NB、45°SC、75°ND、35°E15、题目:以下哪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最少?A、热带雨林地区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C、地中海气候地区D、热带沙漠地区16、题目:下列哪项是人类活动的结果?A、恐龙灭绝B、四川大熊猫数量减少C、亚马逊雨林面积扩大D、冰河时期冰川消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如下:(1)根据地形图,简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2)分析该地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材料二】我国某地区气候资料如下:(1)根据气候资料,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类型。(2)结合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说明该地区气候形成的原因。第二题【题目】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形成的传统发展模式对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某市为例,该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请根据以下具体内容,回答有关问题。【案例背景】某市主要生产制造业,经济发展较快,但在此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量大等问题突出,造成当地生态系统受损,居民生活质量下降。为解决这些问题,当地政府开始推行绿色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设问】1.分析该市环境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种针对性的治理措施。2.简述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领域,并阐述其对环境改善的作用。3.结合实际,论述在推动该市绿色发展方面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第三题【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6300余公里,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长江上游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段水土流失面积和年侵蚀模数较高。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在长江上游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工程等。(1)分析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2)说明我国在长江上游地区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的意义。(3)举例说明长江上游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2025年广西桂林市地理高考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GraphQL与RESTfulAPIFlash是同一种类型的_。A、数据库B、文件格式C、编程语言D、网络协议答案:D解析:GraphQL和RESTfulAPI都是网络数据传输协议。GraphQL通过一个统一的查询接口来访问应用的数据,而RESTfulAPI则使用不同的端点来提供资源的操作。它们不是数据库、文件格式或编程语言。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A、森林砍伐B、火山爆发C、自然过程D、人类活动答案:D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大规模的土地开垦等活动,导致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砍伐和火山爆发也会影响二氧化碳浓度,但它们不是主要原因。自然过程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相对较小。3、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C、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赤道处最小D、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答案:B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A选项错误。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所以B选项正确。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赤道处最大,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C选项错误。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D选项错误。4、以下关于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原地区的特点是地面起伏平缓,坡度小B、高原地区的特点是海拔较低,但相对高差较大C、山地地区的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相对高差大D、丘陵地区的特点是海拔较低,相对高差小答案:C解析:平原地区的特点是地面起伏平缓,坡度小,所以A选项描述正确。高原地区的特点是海拔较高,但相对高差较大,所以B选项描述错误。山地地区的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相对高差大,所以C选项描述正确。丘陵地区的特点是海拔较低,相对高差小,所以D选项描述正确。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描述正确的选项,因此选择C。5、以下哪个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A.黄土高原B.西北高原C.青藏高原D.川西高原答案:C解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于其海拔高,有“世界屋脊”之称。选项A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选项B西北高原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选项D川西高原位于四川省西部,均不符合题意。6、下列关于我国河流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河流都从西向东流B.所有河流都发源于西部山区C.南部河流多属漏水河流D.黑龙江、辽河、珠江三大河流自北向南流答案:D解析:我国河流分布大致由南向北流,但也存在逆向的河流。选项A错误,因为有些河流如黑龙江、辽河等是自南向北流的。选项B错误,因为有些河流如珠江、长江等并非发源于西部山区。选项C错误,南部河流并不都是漏水河流,珠江就是一个典型的流经湿润地区的大河。选项D正确,黑龙江、辽河、珠江三大河流均自北向南流。7、题干:在地球自转过程中,地球上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是:A.潮汐B.昼夜更替C.地球公转D.极昼极夜答案:B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这一运动导致了地球上昼夜更替的现象,因此正确答案是B。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引起的,地球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极昼极夜现象是地球倾斜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夹角造成的。因此,A、C、D选项均与地球自转无关。8、题干:下列关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B.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大陆西岸C.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热带雨林气候确实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大陆西岸,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因此,选项D“以上都是”是正确的。这三个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都是基于地球的纬度、海陆分布以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9、题干:在中国著名的“水果之乡”——江西赣州,水果种类繁多,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沙田柚。下列关于沙田柚种植条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沙田柚喜光、耐热、怕霜冻B.适合在海拔200-500米的山坡地种植C.需要优质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D.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亚热带地区答案:D解析:沙田柚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尤其是江西赣州这一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不是南亚热带地区。其他选项描述的是沙田柚的适宜生长条件,因此D选项是不正确的。10、题干: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对以下四个地理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地形起伏大,气候湿润的多是指地势高低不平,山地、丘陵等地貌类型。B.植被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多是指生物种类繁多,有利生物的生存和繁衍。C.人口密度较大,土地利用强度高的多是指人类在该区域活动频繁,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较为集中和密集。D.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多是指植被稀疏,土地失去肥力,难以支撑农业生产。答案:D解析:D选项描述的是土地荒漠化严重的特征,但实际上土地荒漠化严重主要是因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而不是仅仅因为植被稀疏。因此,D选项的描述是不正确的。其他选项正确反映了相应的地理现象特征。11、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C.南北高,中间低D.东西高,中间低答案:A解析: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为高原、山地,东部多为平原和丘陵。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的气候和河流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有利于东西交通和农业灌溉。1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引起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季节变化B.地球公转引起昼夜交替,自转引起季节变化C.地球自转和公转同时引起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D.地球自转和公转都不引起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引起昼夜交替;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引起季节变化。因此,选项A正确描述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选项B和D的描述是错误的,选项C虽然提到了两种运动,但没有正确区分它们各自引起的变化。13、下列关于经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C、纬线相互平行但长度不等D、经线的形状是圆形答案:C解析:纬线位于地球仪的赤道平面内,与地轴相交,形状为圆圈,且纬线的长度并非都相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短,因此C选项正确。经线是指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互相平行的半圆,且经线指示南北方向,A、B、D选项描述均不正确。14、以下哪个地点属于中纬度地区()。A、25°NB、45°SC、75°ND、35°E答案:B解析:中纬度范围通常定为30°至60°之间。选项A位于低纬度,选项C位于高纬度,只有选项B45°S处于中纬度地区,因此答案是B。15、题目:以下哪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最少?A、热带雨林地区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C、地中海气候地区D、热带沙漠地区答案:D解析:热带沙漠地区位于赤道附近的高纬度地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非常稀少,因此选项D为正确答案。16、题目:下列哪项是人类活动的结果?A、恐龙灭绝B、四川大熊猫数量减少C、亚马逊雨林面积扩大D、冰河时期冰川消退答案:B解析:四川大熊猫数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如森林砍伐、生态环境破坏等。恐龙灭绝是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所引起的;亚马逊雨林面积的扩大可能是由于过度开垦而导致的退化;冰河时期冰川消退是自然气候变化的结果。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如下:(1)根据地形图,简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2)分析该地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材料二】我国某地区气候资料如下:(1)根据气候资料,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类型。(2)结合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说明该地区气候形成的原因。【答案】(1)该地区地形特征: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山间盆地和河谷相间分布。(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势起伏大,对气候产生垂直差异;山地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山地阴坡和阳坡、山麓和山顶的气候差异明显。(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2)气候形成原因: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地阻挡冬季风,使气候温和湿润。第二题【题目】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形成的传统发展模式对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某市为例,该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请根据以下具体内容,回答有关问题。【案例背景】某市主要生产制造业,经济发展较快,但在此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量大等问题突出,造成当地生态系统受损,居民生活质量下降。为解决这些问题,当地政府开始推行绿色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设问】1.分析该市环境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种针对性的治理措施。2.简述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领域,并阐述其对环境改善的作用。3.结合实际,论述在推动该市绿色发展方面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答案】1.该市环境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生产模式落后,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模式往往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城市规划不合理,工业区和居民区混杂,导致污染物无法得到有效治理;城市化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环保意识薄弱,企业和居民对环保法规执行力度不够。一种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是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从源头减少工业污染排放,例如: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实现资源的高效率利用;设立环保标准和排放限值,强化对企业环保要求的监督;加强城市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和效率。2.深度分析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领域及其对环境的作用:产业循环: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遵循高效利用的原则,例如:废旧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例如废旧电子产品、建筑废弃物等);再生资源:发展废弃物再生产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减少有害废弃物;绿色包装:压缩包装体积,减少对环境的占用,鼓励使用可生物降解材料;水资源循环:采取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等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能源回收:发展生物能源和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信息循环:推广低碳技术,减少信息储存和传输对环境的影响;社会循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3.在推动该市绿色发展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和水平,实施垃圾分类政策,减少垃圾堆积;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比重,推动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加大环保投入,强化环境监管,发挥政府、企业、民众合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营造绿色发展的社会氛围;探索创新绿色技术,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构建绿色建筑体系,推动公共交通发展,推广低碳生活方式。【解析】本题以某市为例,考查考生对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治理措施的建议、循环经济模式应用的理解以及绿色发展的思考。通过解答这道题目,考生能够理解资源循环利用的意义,提高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