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重庆市綦江区东溪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重庆市綦江区东溪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重庆市綦江区东溪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重庆市綦江区东溪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重庆市綦江区东溪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重庆市綦江区东溪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现要研究鸡的性行为与性激素的关系,实验小组将健康的鸡均等地分成4组(每一组性别比例均为1∶1)。下表是实验具体操作方案,则对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编号处理方案现象1不做任何处理性行为正常,母鸡产受精卵2切除公鸡的睾丸性行为显著减少,母鸡产未受精卵3切除公鸡的睾丸,并定时注射2ml睾酮性行为正常,母鸡产受精卵4切除公鸡的垂体,并定时注射2ml睾酮性行为正常,母鸡产未受精卵A.此实验具有一定瑕疵,1组应该进行手术,但不切除任何部位B.对比1,2,3组可知,睾酮有维持公鸡第二性征的能力C.对比1,3,4组可知,垂体对公鸡的性行为没有影响,4组母鸡产未受精卵是因为公鸡睾酮过剩影响了精子发育D.此实验运用了对照法得出相对合理的结论2.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有关组织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相等B.与淋巴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D.组织液中各种物质均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3.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表面的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蛋白ACE-2特异性结合而侵入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病的重要措施B.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激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免疫C.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新型冠状病毒D.抗S蛋白抗体可通过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来抑制感染4.人体的健康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胸腺既能分泌激素,也是T淋巴细胞成熟场所B.神经递质既能作用于神经细胞,也能作用于腺体细胞C.肾上腺素既属于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D.浆细胞既能分泌抗体,也能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5.白化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如果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这个儿子如果与患有白化病的女人结婚,婚后生育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A.1/2 B.1/4 C.2/3 D.1/36.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A.甲状腺 B.性腺 C.脊髓 D.脑7.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A.过敏性鼻炎 B.血友病C.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8.(10分)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是指一切以水作为主要环境因素的生态系统,如江、海、湖泊等B.地球上80%的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灾害C.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如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等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最关键的是人类干预,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快速有效地演替二、非选择题9.(10分)如图表示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请回答:(1)[A]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藏羚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2)种群密度取决于[B]_____、[C]_____、迁入率和[D]_____。(3)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使用_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4)可用[E]_____来预测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如_____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5)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破坏害虫种群的_____,从而使一些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降低种群密度。10.(14分)1960年1月,科学家首次乘坐的“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在近万米的海底,科学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__________。(2)几百万年前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水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__________隔离。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是由于____________

造成的。(4)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________。(5)下图表示某群岛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过程。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由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如果乙岛上C物种个体数量不断增加,引起D物种个体数的锐减,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11.(14分)甲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①~④代表细胞中的结构,A表示正在合成的肽链。乙图为溶酶体的“消化”功能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甲图中箭头和序号描述人体某细胞产生分泌蛋白的过程:_____;若细胞合成的蛋白质为呼吸作用相关的酶,推测该酶可能被转运到图中_____(填序号)发挥作用;从甲图可以看出,细胞内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可以经_____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2)甲图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的功能。(3)乙图中溶酶体与B、C融合的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的特点。12.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图甲中可表示单子叶农作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调节剂影响的是曲线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作为除草剂。(2)图乙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曲线图,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3)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和根的生长情况,该实验的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还说明了不同激素在代谢上存在着相互作用。(4)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使插条生根,若生长素类调节剂浓度较低,可用________________(填“浸泡”或“沾蘸”)法处理插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1、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统称为性激素,睾丸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精子的形成;卵巢分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卵细胞的形成。2、1组为对照组,2、3、4组为实验组。设置对照实验的原则是控制单一变量原则。【详解】A.设置对照实验需要控制无关变量,实验材料的生理状况应尽量相同,故此实验的1组应该进行手术,但不切除任何部位,A正确;B.对比1组,2组切除公鸡的睾丸,公鸡的性行为显著减少,母鸡产未受精卵,而3组给切除睾丸的公鸡,定时注射2ml睾酮,公鸡的性行为正常,母鸡产受精卵可知,睾酮有维持公鸡第二性征的能力,B正确;C.对比1组,3组,第4组切除垂体的公鸡,定时注射2ml睾酮,性行为正常,但母鸡产未受精卵可知,垂体对公鸡的性行为没有影响,但对精子形成有影响,C错误;D.次实验为对照实验,故此实验运用了对照法得出相对合理的结论,D正确。故选C。2、B【解析】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的关系:a、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毛细血管壁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b、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c、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浆。【详解】A、一般情况下,生成的组织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回流的组织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A错误;B、与淋巴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正确;C、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C错误;D、组织液中的物质不一定都能被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如组织液中的少量蛋白质要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由淋巴循环运输到血浆,D错误。故选B。3、C【解析】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只能寄生在特定的活细胞内。【详解】AB、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激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免疫,有助于机体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病的重要措施,AB正确;C、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并不需要包含一个完整的新型冠状病毒,只需要包含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相关抗原即可,C错误;D、抗S蛋白抗体可通过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表面的S蛋白特异性结合,阻止病毒与人体细胞表面蛋白ACE-2特异性结合而侵入细胞,来抑制感染,D正确。故选C。4、D【解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者腺体。肾上腺素是肾上腺激素中主要的一种,也是神经未梢释放的一种神经递质。【详解】A、胸腺是T林巴细胞成熟的场所,且胸腺可以分泌胸腺激素,A正确;B、反射弧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未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者腺体,因此神经递质既能够作用于神经细胞,也能够作用于腺体细胞,B正确;C、肾上腺素既是一种动物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C正确;D、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但是没有分裂能力,D错误。故选D。5、C【解析】白化病是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用A、a表示相关基因,女儿患病其基因型为aa,则这对夫妇均为杂合子Aa。【详解】分析题意可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则正常儿子的基因型是1/3AA或2/3Aa,与白化病患者aa结婚,生出患者aa的概率是(2/3)×(1/2)=1/3。因此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1/3=2/3。ABD错误,C正确。故选C。6、A【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的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脊髓和脑是神经中枢。【详解】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激素的作用特点:只能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原因是只有靶细胞或靶器官上存在相应的受体。7、B【解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2)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详解】A、过敏性鼻炎是一种过敏反应,属于人体免疫失调病,A正确;B、血友病是遗传病,不属于人体免疫失调病,B错误;C、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属于人体免疫失调病,C正确;D、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属于人体免疫失调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过程,掌握由于免疫失调而引起的疾病的类型,能准确判断各选项中疾病的类型,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8、C【解析】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详解】A、湿地生态系统是水域和陆地的自然过渡形式,A错误;B、地球上80%的湿地生态遭到破坏,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人们对湿地进行排水和围垦,B错误;C、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如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等,C正确;D、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是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1)①.种群密度②.标记重捕法(2)①.出生率②.死亡率③.迁出率(3)①.样方②.随机取样(4)①.年龄结构②.衰退(5)性别比例【解析】1、据图分析,A表示种群密度,B表示出生率,C表示死亡率,D表示迁出率,E表示年龄结构。2、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小问1详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指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藏羚行动敏捷,调查藏羚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小问2详解】种群密度取决于B出生率、C死亡率、迁入率和D迁出率。【小问3详解】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使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小问4详解】E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故可用其来预测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如衰退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小问5详解】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破坏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从而使一些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降低种群密度。【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0、①.种群②.生殖隔离③.自然选择④.地理隔离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基因突变⑥.由于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所以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少⑦.突变和基因重组⑧.自然选择⑨.隔离⑩.基因⑪.生存斗争【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必要条件。【详解】(1)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如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2)生殖隔离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实质是阻断基因交流。题干中比目鱼形成不同物种,外因是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使得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形成生殖隔离(3)生物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根本变异是基因突变,因为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新基因。(4)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所以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少。(5)突变、自然选择、隔离是导致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由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生物体的基因发生了改变。如果乙岛上C物种个体数量不断增加,引起D物种个体数的锐减,这种现象称为种间斗争或生存斗争。【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1、(1)①.①→②→③②.④③.核孔(2)①.受体②.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一定的流动性(流动性)【解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2、分析题图甲:①为核糖体,②为内质网,③为高尔基体,④为线粒体。【小问1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①核糖体合成蛋白质→②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③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故呼吸酶可能被转运到④线粒体发挥作用。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细胞内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可以经核孔进入细胞核。【小问2详解】受体具有识别作用,甲图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的结合,引起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小问3详解】溶酶体与B、C融合的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熟记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2、(1)①.2②.d(2)①.生长素②.促进(3)①.乙烯浓度②.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等量蔗糖(4)浸泡【解析】1、图甲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