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煤矿安全管理人员(通风班组长)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岗位责任制一般应()回顾并修改一次。A、半年B、一年C、二年D、三年答案:B解析:岗位责任制是一种管理制度,旨在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了保证岗位责任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一般应该定期进行回顾和修改。根据实际情况,回顾和修改的时间间隔可以有所不同,但一般不宜过长或过短。选项中,B选项“一年”是比较合适的时间间隔,因此B选项是正确答案。2.矿井火灾的遇难人员中有90%以上是()中毒而死亡。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甲烷D、硫化氢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矿井火灾中遇难人员死因的知识。根据题干中的信息,矿井火灾的遇难人员中有90%以上是一氧化碳中毒而死亡,因此答案为A选项,即一氧化碳。其他选项中,二氧化碳虽然也是一种常见的矿井气体,但是它并不会导致中毒而死亡;甲烷和硫化氢虽然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在矿井火灾中导致遇难人员死亡的比例并不如一氧化碳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3.井下空气中()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质的腐烂、爆破作业以及煤岩层中释放出的氮气。A、瓦斯B、氮C、氧D、硫化氢答案:B解析:井下空气中氮气(N₂)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A.瓦斯:瓦斯主要由甲烷(CH₄)组成,它主要来源于煤层的赋存和开采过程中。但瓦斯的浓度增加并不直接与有机物质的腐烂、爆破作业直接相关。因此,A选项错误。B.氮:氮是空气中最主要的组成元素,占据大气的大约78%。在井下环境中,由于有机物质的腐烂(如动植物遗骸的分解)、爆破作业(炸药分解可能产生氮气)以及煤岩层中本身存在的氮气在开采过程中被释放出来,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井下空气中氮气浓度的增加。因此,B选项正确。C.氧:氧气(O₂)在空气中的浓度是恒定的,大约为21%。井下环境中氧气的消耗主要是由于呼吸作用和燃烧过程,但这些过程不会增加氧气的浓度。因此,C选项错误。D.硫化氢:硫化氢(H₂S)是一种有毒气体,主要来源于含硫物质的分解或燃烧。虽然硫化氢可能在某些井下环境中存在,但它不是由有机物质的腐烂或爆破作业产生的,也不代表煤岩层中释放的主要气体。因此,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4.每一矿井都必须采用()。A、机械通风B、自然通风C、局部通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矿井通风的方式。矿井通风是为了保证矿井内空气的流通,排出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矿工的安全和健康。机械通风是通过机械设备来实现矿井内空气的流通,包括风机、风道、排风机等设备。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气流来实现矿井内空气的流通,如利用矿井口和巷道的自然气流。局部通风是在矿井内某些特定区域进行通风,如在采煤工作面进行局部通风。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即每一矿井都必须采用机械通风。5.煤矿发生伤亡事故的,由()负责组织调查处理。A、煤矿安全监察机构B、煤炭主管部门C、纪律检查部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煤矿发生伤亡事故后的责任机构。根据《煤矿安全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煤矿发生伤亡事故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组织调查处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选项煤炭主管部门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上级部门,不是直接负责调查处理的机构;C选项纪律检查部门也不是直接负责调查处理煤矿事故的机构。6.进入灾区的救护小队队员不能少于()人。A、6B、8C、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于灾区救援的基本常识。在进入灾区进行救援时,需要组成一支救护小队,这个小队的人数必须足够,才能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相关规定,进入灾区的救护小队队员不能少于6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7.煤尘的()是衡量其有无爆炸性的主要指标。A、挥发分B、灰分C、水分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煤尘的爆炸性指标。煤尘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物质,其爆炸性与其挥发分有关。挥发分是指煤中在加热过程中挥发出来的物质,包括水分、揮發分和气态烃类等。因此,选项A“挥发分”是衡量煤尘爆炸性的主要指标,是正确答案。选项B“灰分”和选项C“水分”与煤尘的爆炸性无关,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8.采煤工作面、周边巷道应经常进行冲洗。不得有连续长度超过()m的粉(煤)尘堆积。A、4B、5C、6D、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采煤工作面、周边巷道的粉(煤)尘控制。根据题干中的要求,采煤工作面、周边巷道应经常进行冲洗,以控制粉(煤)尘的堆积。同时,不得有连续长度超过5m的粉(煤)尘堆积。因此,正确答案为B。9.当一氧化碳浓度为1%、环境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90℃以上、呼吸量为3L/min时,过滤式自救器的有效使用时间可达()。A、40分钟B、45分钟C、l小时答案:A解析:过滤式自救器是一种可以过滤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呼吸器,其有效使用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气体浓度、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呼吸量等。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一氧化碳浓度为1%、环境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90%以上、呼吸量为3L/min,可以使用过滤式自救器。根据相关标准,过滤式自救器的有效使用时间为40分钟左右,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10.安全技术措施的选择需要科学的(),必须建立在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准确评价系统危险性的基础之上。A、安全分析B、安全评价C、安全决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安全技术措施选择的科学性,需要建立在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准确评价系统危险性的基础之上。因此,选项A和B都是必要的前提条件,但并不是选择安全技术措施的直接依据。而安全决策则是在安全分析和安全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安全技术措施的过程。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11.煤矿企业没有给职工发放煤矿职工安全手册,且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下的罚款。A、1万元B、5万元C、I。万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煤矿安全规定》中相关规定的掌握。根据《煤矿安全规定》第六十六条规定:“煤矿企业应当向职工发放煤矿职工安全手册,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煤矿职工安全手册应当包括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职业卫生知识等内容。”因此,煤矿企业没有给职工发放煤矿职工安全手册,且逾期未改正的,应当受到处罚。根据《煤矿安全规定》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本规定规定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罚款数额为违法所得的1倍以上5倍以下,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因此,本题答案为B。12.滥用职权罪的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A、过失B、无意C、故意答案:C解析: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失的行为。因此,滥用职权罪的犯罪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给国家或社会造成损失,但仍然故意实施该行为。因此,本题答案为C。13.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行政处罚。A、免除B、从轻或者减轻C、不予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描述,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是轻微的,并且及时得到了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这种情况,应当不予行政处罚。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14.煤巷掘进时,若出现()征兆,说明老空透水可能即将发生。A、挂汗B、挂红C、水叫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煤矿安全知识。煤巷掘进时,若出现水叫征兆,说明老空透水可能即将发生。水叫是指在煤巷掘进过程中,由于煤层中的水分被掘进的煤屑堵塞,水流受阻,压力增大,水流通过煤层裂隙时发出的声响。挂汗和挂红是煤矿中常见的危险征兆,但不是老空透水的征兆。因此,本题答案为C。15.煤矿企业必须保持持续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得()安全生产条件。A、改变B、降低C、改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定要求。根据《煤矿安全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保持持续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得降低安全生产条件。”因此,选项B“降低”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选项A“改变”和选项C“改善”都不符合题意,因为改变和改善都可能会对安全生产条件产生影响,而煤矿企业必须保持持续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得改变或改善。16.煤矿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A、借故离矿B、坚守岗位C、擅离职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根据《煤矿安全规定》的相关规定,煤矿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A“借故离矿”和选项B“坚守岗位”都不符合规定,不是正确答案。17.煤矿安全生产是指在煤矿生产活动过程中()不受到危害,物(财产)不受到损失。A、人的生命B、人的生命与健康C、人的健康答案:B解析:煤矿安全生产是指在煤矿生产活动过程中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受到危害,物(财产)不受到损失。因此,选项B“人的生命与健康”是正确答案。选项A“人的生命”过于狭窄,没有涵盖到人的健康;选项C“人的健康”也不够全面,没有涵盖到人的生命。18.为了防火,硐室内使用耐火材料砌碹,并从硐室口起()内的巷道也用耐火材料建成。A、5mB、10mC、15m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于防火措施的理解。根据题意,为了防火,硐室内使用耐火材料砌碹,并从硐室口起内的巷道也用耐火材料建成。因此,硐室口起内的巷道长度应该是越短越好,以便更好地防火。因此,选项A的5m是最合适的答案。19.加强班组建设,是强化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A、关键环节B、有效方法C、有效途径D、基本要求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强班组建设对于强化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作用。加强班组建设是指在煤矿生产中,通过加强班组的组织建设、培训教育、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工作,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从而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因此,加强班组建设是关键环节,是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选项A正确。选项B、C、D虽然也与煤矿安全管理有关,但并不能准确回答本题。20.煤矿井下引起瓦斯爆炸的根本原因是()。A、瓦斯积聚B、引爆火源C、人员违章答案:C解析:煤矿井下瓦斯爆炸的根本原因是人员违章。煤矿井下存在大量的瓦斯,如果不及时排放,就会积聚在井下,形成瓦斯爆炸的危险。但是,瓦斯积聚并不一定会引起爆炸,必须有引爆火源才能引发爆炸。而这些引爆火源往往是由于人员违章操作所造成的,比如使用明火、电器设备不当等。因此,人员违章是煤矿井下瓦斯爆炸的根本原因。21.下列属于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是()。A、强令工人冒险作业B、带电检修电气设备C、井下爆破时不检查瓦斯D、井下吸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劳动纪律方面的知识。劳动纪律是指在劳动过程中,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生产秩序和安全生产的一系列规范。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会严重危害生产安全和劳动者的身体健康。A选项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是违反劳动安全规定的行为,但不是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B选项带电检修电气设备是违反劳动安全规定的行为,但不是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C选项井下爆破时不检查瓦斯是违反劳动安全规定的行为,但不是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D选项井下吸烟是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因为吸烟会增加井下火灾和爆炸的风险,严重危害生产安全和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22.新进矿的井下工人安全技术培训的时间按规定不得少于()个月。A、1B、2C、3D、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矿工安全技术培训时间的了解。根据矿山安全生产法规定,新进矿的井下工人安全技术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选项A、B、D均不符合规定。23.煤层在地壳中赋存的空间状态及展布方向称为煤层的(),它是井下巷道布置的依据。A、形态B、形状C、产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煤层的基本概念。煤层的产状是指煤层在地壳中赋存的空间状态及展布方向,是井下巷道布置的依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A形态和选项B形状都与煤层的产状有关,但不是煤层产状的准确表述。24.员工集体宿舍不得与车间、商店、仓库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其保持一定距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单位员工的()。A、生命财产安全B、隐私权C、财产安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员工集体宿舍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问题,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单位员工的什么。根据常识和实际情况,员工集体宿舍与车间、商店、仓库等建筑物距离过近,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从而威胁到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选项A“生命财产安全”是本题的正确答案。选项B“隐私权”与本题无关,选项C“财产安全”只是生命安全的一部分,不够全面。25.按照作用和服务范围的不同,矿井巷道可分为开拓巷道、()和回采巷道等三种。A、采区巷道B、水平巷道C、垂直巷道D、准备巷道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矿井巷道的分类。根据题干中的“按照作用和服务范围的不同”,可以推断出矿井巷道的分类是根据其作用和服务范围的不同进行的。根据矿井巷道的作用和服务范围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三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即准备巷道。26.()是指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数量,用m³/min表示。A、绝对瓦斯涌出量B、相对瓦斯涌出量C、最大涌出量D、最小涌出量答案:A解析:瓦斯涌出量是煤矿安全生产中重要的参数之一,它反映了矿井内瓦斯涌出的情况。根据定义:A.绝对瓦斯涌出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数量,通常用立方米每分钟(m³/min)来表示。这个参数直接反映了瓦斯涌出的速度和数量,是煤矿安全监测和控制的重要依据。B.相对瓦斯涌出量:是瓦斯涌出量与煤炭产量的比值,它反映了每生产一吨煤所涌出的瓦斯量。这个参数通常用于评估矿井瓦斯涌出的相对程度,而不是直接表示瓦斯涌出的速度或数量。C.最大涌出量:是指瓦斯涌出的最大可能值,它通常是在特定条件下(如地质构造、开采方式等)通过计算或实测得出的。这个参数用于评估矿井瓦斯涌出的最大风险,但并不用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的瓦斯涌出量。D.最小涌出量:与最大涌出量相反,它表示瓦斯涌出的最小可能值。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更关注瓦斯涌出的最大值和平均值,以评估矿井的安全状况。综上所述,题目中描述的是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数量,因此正确答案是A,即绝对瓦斯涌出量。27.下面不属于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制度之一的是()。A、瓦斯检查制度B、防水害管理制度C、防尘管理制度D、防灭火管理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是指矿井通风、防尘、防火、防爆、防水、防突、防治瓦斯、防治煤尘爆炸等八个方面的管理制度。因此,选项A、C、D都属于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制度之一。选项B防水害管理制度不属于“一通三防”管理制度之一,故选B。因此,本题答案为B。28.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以上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的属于重大隐患。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了解。回采工作面是煤矿开采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作业的工作面数量过多会增加煤矿事故的风险。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同一煤层布置三个以上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的属于重大隐患。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29.压入通风又称()。A、正压通风B、负压通风C、均压通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压入通风的另一种称呼。压入通风是指在建筑物内部或密闭空间内,通过机械设备将新鲜空气压入室内,使室内空气流通,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而压入通风又称正压通风,因为在这种通风方式下,室内空气的压力大于室外空气的压力,从而形成正压差,使新鲜空气通过门窗、通风口等处进入室内,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30.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吹气同时施行时,如两人操作,一般每按压心脏()次,吹气一次。A、2B、3C、4D、5答案:C解析: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吹气是两个重要的步骤。按压和吹气的配合需要注意,一般按压几次就需要进行一次吹气,以保证心肺复苏的效果。根据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成人心肺复苏时,每进行30次胸外心脏按压后,需要进行2次口对口吹气。因此,每按压心脏需要吹气的次数为30÷2=15次。根据题目中的选项,每按压心脏需要吹气的次数为2、3、4、5次中的一种。只有选项C符合每按压心脏需要吹气15次的要求,因此答案为C。31.矿山企业必须具有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工作,保证()。A、安全生产B、社会和谐C、经济效益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矿山企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得出答案为A,即“安全生产”。因为只有保障安全生产,才能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32.以下属于准备巷道的是()。A、运输大巷B、区段石门C、区段回风平巷答案:B解析:准备巷道是指在采煤工作面前方,为了保证煤炭的顺利运输和通风,需要开挖的巷道。运输大巷是指用于运输煤炭的大型巷道,不属于准备巷道的范畴。区段回风平巷是指用于回风的平直巷道,也不属于准备巷道的范畴。而区段石门是指在准备巷道中设置的石门,用于控制巷道的通行和通风,属于准备巷道的一部分。因此,选项B区段石门是属于准备巷道的。33.有冲击地压的工作面,必须在爆破()分钟后进入工作点攉煤。A、10B、15C、20D、30答案:D解析:在矿山等具有冲击地压风险的作业环境中,爆破后直接进入工作区域攉煤是极其危险的,因为爆破可能会引发岩石或煤层的位移和释放能量。为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需要等待足够的时间,让岩石或煤层稳定下来,减少冲击地压的风险。根据矿山安全规程和实际操作经验,一般建议爆破后等待30分钟或以上再进入工作区域。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岩石或煤层的位移和能量释放已经基本稳定,从而降低了冲击地压的风险。因此,根据安全规程和实际操作要求,正确答案是D,即爆破后30分钟再进入工作点攉煤。34.造成井下人员窒息的根本原因是()。A、氧气浓度低B、氮气浓度低C、瓦斯浓度高答案:A解析:井下人员窒息的根本原因是氧气浓度低,因为在井下作业时,由于空气流通不畅,氧气被消耗,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积聚,导致氧气浓度降低,从而引起窒息。而瓦斯浓度高虽然也是井下作业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但不是造成窒息的根本原因。3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的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条件,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所应当达到的()条件。A、最高B、最严格的C、最基本的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条件,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所应当达到的()条件。因此,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根据常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应当是最基本的,即企业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以保证安全生产。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36.()在车辆行走时摘钩、挂钩。A、不得B、严禁C、必须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摘钩、挂钩”可以推断出这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进行的操作,而这种操作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因此应该是被严禁的。因此,答案为B。37.煤矿井下灭火时,灭火人员应站在()。A、火源的上风侧B、火源的下风侧C、对灭火有力的位置答案:A解析:在煤矿井下进行灭火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火灾会产生热气流和烟雾,这些都会向上升腾并随风向流动。因此,灭火人员需要站在一个安全且有效的位置来执行灭火任务。A选项“火源的上风侧”是正确的选择。站在火源的上风侧意味着灭火人员处于烟雾和热气流的上游,从而避免被这些有害因素所影响。这样的位置也有助于灭火剂或水源更直接、有效地到达火源。B选项“火源的下风侧”显然是不安全的,因为这将使灭火人员直接暴露于烟雾和热气流中,增加受伤的风险。C选项“对灭火有力的位置”虽然看似合理,但它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位置,且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首先确保安全,再考虑灭火的有效性。因此,正确答案是A,即灭火人员应站在火源的上风侧。38.下列几种气体,其中既具有毒性又有爆炸性的是()。A、COB、SO₂C、NO₂答案:A解析:CO是一种既具有毒性又有爆炸性的气体。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具有很强的毒性,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同时,CO还具有爆炸性,能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SO₂和NO₂也是有毒气体,但它们不具有爆炸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39.一般将落差()称为大型断层。A、大于50mB、20~50m之间C、大于100mD、小于20m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落差是指地表上两个不同高程之间的高度差,通常用来描述地形的陡峭程度。大型断层是指断层面上的位移量较大,通常会形成明显的地形起伏和断崖等地貌特征。根据国际上的地质学标准,一般将落差大于50米的地形称为大型断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40.瓦斯检查手册必须有采掘工作面当班的()签字。A、安全员B、放炮员C、班组长答案:C解析:在煤矿等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管理中,瓦斯检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工作面的安全状况。瓦斯检查手册是记录瓦斯检查情况的重要文件,需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选项A,安全员虽然负责安全管理工作,但瓦斯检查手册主要记录的是瓦斯检查的具体数据和情况,而不是由安全员直接签字确认。对于选项B,放炮员主要负责爆破作业,与瓦斯检查的具体数据和情况关联不大,因此也不需要在瓦斯检查手册上签字。对于选项C,班组长作为采掘工作面的直接管理者,对当班的工作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包括瓦斯检查情况。因此,瓦斯检查手册上必须有采掘工作面当班的班组长签字,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即瓦斯检查手册必须有采掘工作面当班的班组长签字。41.含水炸药的特点是在炸药中加入了()左右的水,用以改善炸药的性能。A、5%B、10%C、15%答案:B解析:含水炸药,也称为水胶炸药或乳化炸药,是一种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水来改善炸药性能的炸药类型。加入适量的水可以提高炸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降低炸药的爆轰压力和温度,从而减小爆炸产生的震动和冲击波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根据一般的工业标准和技术要求,含水炸药中的水含量通常在10%左右。这个比例被认为是最佳的,因为它能在保证炸药性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炸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根据题目要求,正确答案是B,即含水炸药中加入了10%左右的水来改善其性能。42.各类煤矿企业必须安排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确保每个班次至少有()名负责人或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在现场带班作业,与工人同下同上。A、3B、2C、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根据题干中的要求,每个班次必须有至少一名负责人或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在现场带班作业,与工人同下同上,因此答案为C。43.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A、0.5%B、1%C、1.5%D、2%答案:A解析:答案解析:在矿井通风与瓦斯管理中,恢复通风前对瓦斯浓度的检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安全措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当需要恢复通风时,必须首先确保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范围内的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5%。只有在满足这一条件的情况下,才可以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以避免因瓦斯浓度过高而引发的安全风险。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即瓦斯浓度不超过0.5%。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矿井通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瓦斯积聚和爆炸事故的发生。44.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的行为人承担的()主要是一种公法责任,即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A、法律责任B、民事责任C、行政责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的行为人承担的责任类型。根据题干中的“公法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可以推断出,正确答案应该是法律责任。因为公法责任是指国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的、具有公共性质的法律责任,而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都属于法律责任的范畴。因此,选项A“法律责任”是本题的正确答案。选项B“民事责任”和选项C“行政责任”都不符合题意,因为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的行为人承担的责任不属于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45.中厚煤层的厚度为()。A、1.3-2mB、1.3-3.5mC、3-6m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厚煤层的厚度范围。根据煤层厚度的分类标准,中厚煤层的厚度范围为1.3-3.5m,因此答案为B。选项A的厚度范围偏小,选项C的厚度范围偏大,不符合中厚煤层的定义。46.煤与瓦斯突出多发生在()。A、采煤工作面B、岩巷掘进工作面C、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答案:C解析: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的一种危险现象,通常发生在煤层中含有大量瓦斯的地段。而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是一种采煤方式,其特点是在煤层顶部开挖一条石门,然后从石门中掘进到煤层,再进行采煤作业。由于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的开挖方式和采煤方式,容易破坏煤层结构,导致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率较高,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而选项A和B虽然也是煤矿井下的工作面,但并不是煤与瓦斯突出多发生的地方。47.我国目前常用的安全警示标志中的(),即圆形内划一斜杠,并用红色描划成较粗的圆环和斜杠。A、禁止标志B、警告标志C、指令标志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常用的安全警示标志中的禁止标志。根据题干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禁止标志是圆形内划一斜杠,并用红色描划成较粗的圆环和斜杠。因此,答案为A选项。禁止标志是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进行某些危险或有害的行为,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常见的禁止标志有禁止吸烟、禁止鸣笛、禁止通行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认真遵守这些标志,不要随意违反,以免发生意外事故。48.我国规定通过人体的极限安全气流为()Ma。A、20B、30C、40D、5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在高速气流中的安全问题。人体在高速气流中会受到气流的冲击和摩擦,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保障人体的安全,我国规定通过人体的极限安全气流为30Ma。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49.井下采煤和掘进区队中,每个作业班组至少配备()名群众监督员。A、1B、2C、3D、4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每个作业班组至少配备一名群众监督员,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其他选项都不符合题意要求。50.()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现场指挥员。A、区队长B、跟班队长C、班组挺D、安检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现场指挥员身份。选项A区队长、B跟班队长、D安检员都不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现场指挥员。而选项C班组挺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现场指挥员,因此选C。51.()是连接通风机装置和风井的一段巷道。A、风门B、风桥C、风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通风系统中的巷道构造。根据题干中的描述,连接通风机装置和风井的一段巷道应该是指通风系统中的风道。而风道又分为多种类型,如风门、风桥、风硐等。根据常识和相关知识,风门是用于控制风量和风向的设备,不是巷道;风桥是用于连接两个不同高度的巷道或风道的设备,也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C.风硐,它是连接通风机装置和风井的一段巷道,用于传输空气。52.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经()审查同意,未经审查同意不得施工。A、煤炭主管部门B、煤矿安全监察机构C、规划设计部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的审查机构。根据《煤矿安全规定》第三十六条规定:“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同意,未经审查同意不得施工。”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A煤炭主管部门和选项C规划设计部门虽然也与煤矿建设工程有关,但不是安全设施设计的审查机构,故不正确。53.工作面未检查瓦斯浓度或20m范围内瓦斯浓度达到()时不准放炮。A、0.5%B、1%C、1.5%答案:B解析:在煤矿和其他涉及瓦斯的工业生产环境中,瓦斯浓度是一个重要的安全指标。瓦斯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其浓度过高时,一旦遇到火源或高温,就可能引发爆炸。因此,为了确保生产安全,需要严格控制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根据中国《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当工作面未检查瓦斯浓度或20m范围内瓦斯浓度达到1%时,是不允许进行放炮作业的。这是因为在这个浓度下,瓦斯已经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如果进行放炮作业,可能会引发爆炸事故。因此,根据这一规定,选项B“1%”是正确的答案。54.攉煤工在煤堆中发现的雷管、炸药必须及时拣出,并交由()保管。A、区队长B、班组长C、爆破工D、安全员答案:C解析:在煤炭开采和其他相关行业中,对于在煤堆或其他工作场所中发现的雷管和炸药等危险品,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这些物品是高度危险的,如果不正确处理,可能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伤害或损害。根据行业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对于在煤堆中发现的雷管和炸药,攉煤工必须及时拣出,并交由专门的爆破工进行保管和处理。爆破工是受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的人员,他们了解这些危险品的性质和处理方法,能够确保它们得到妥善处理,从而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因此,选项C“爆破工”是正确的答案。选项A“区队长”、B“班组长”和D“安全员”虽然可能在安全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他们通常不负责直接处理这种高度危险的物品。55.局部通风机必须吊挂或垫高,离地面高度大于()。A、0.2mB、0.3mC、0.4mD、0.5m答案:B解析:答案解析:局部通风机在矿井、隧道或其他封闭空间中的使用是为了确保工作区域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流通,同时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为了确保通风机的有效运行和避免地面上的障碍物或积水对其造成影响,通风机需要被吊挂或垫高至一定的高度。根据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局部通风机离地面的高度应大于0.3m。这个高度可以确保通风机不会受到地面上的杂物、积水或其他潜在危险因素的影响,从而保持其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即局部通风机离地面的高度应大于0.3m。56.现场急救应优先转运()。A、已死亡的病人B、伤情严重但救治及时可以存活的伤员C、经救护后伤情已基本稳定的伤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场急救的优先级。根据常识和医学常识,已死亡的病人无法再进行救治,因此不应优先转运;经救护后伤情已基本稳定的伤员可以等待后续救治,不需要立即转运。而伤情严重但救治及时可以存活的伤员需要尽快进行救治,因此应该优先转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57.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A、行业标准B、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C、地方标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产经营单位在保障安全生产方面应该遵循哪些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A和C都不完全正确,因为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并不是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循的标准,只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才是必须遵循的标准。58.可燃气体和煤尘的换入会使瓦斯爆炸浓度界限()。A、扩大B、缩小C、不变答案:A解析:瓦斯爆炸的浓度界限通常指的是在特定条件下,可燃气体(如甲烷)与空气混合后,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这个范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气体成分等。当可燃气体中混入其他可燃气体(如其他烃类)或煤尘时,这些额外的可燃物质会参与到爆炸反应中,从而增加了爆炸的可能性。具体来说,煤尘本身是可燃的,并且由于其颗粒小、表面积大,更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因此,当煤尘混入可燃气体中时,会扩大瓦斯爆炸的浓度界限。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可燃气体和煤尘的混入会使瓦斯爆炸浓度界限扩大。因此,正确答案是A。59.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是通过确立各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来实现的。A、安全生产职责B、安全生产权利C、安全生产义务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方式。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各级管理机构和人员应当承担的安全生产职责、权利和义务的体系。因此,通过确立各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来实现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60.清理采空区浮煤时必须有用长把工具,严禁()进入采空区。A、头部B、手C、脚D、身体的任何部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采空区浮煤清理的安全知识。采空区是指煤矿开采后留下的空洞,浮煤是指采空区内漂浮的煤屑。清理采空区浮煤时,由于采空区内空气不流通,易引起煤尘爆炸,因此必须有用长把工具进行清理,严禁身体的任何部位进入采空区,以免发生意外事故。因此,本题答案为D。61.下列()体征可判断为开放性气胸。A、紫绀B、气管向健侧移位C、伤口有气体出入的“嘶嘶”声答案:C解析:开放性气胸是指胸腔内气体与外界相通,导致胸腔内压力下降,肺受压缩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紫绀和气管向健侧移位并不能判断为开放性气胸,因为紫绀是由于缺氧引起的,气管向健侧移位是由于胸腔内压力不平衡引起的。而伤口有气体出入的“嘶嘶”声则是开放性气胸的典型表现,因为气体可以通过伤口进入胸腔,导致胸腔内压力下降,肺受压缩而引起的“嘶嘶”声。因此,正确答案为C。62.开放性气胸急救处理首先要()。A、清创缝合术B、胸腔闭式引流C、用厚敷料封闭伤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开放性气胸的急救处理方法。开放性气胸是指胸腔内与外界相通,导致胸腔内负压丧失,肺部不能充分膨胀的一种情况。急救处理的首要目标是防止空气进入胸腔,维持胸腔内负压,使肺部能够充分膨胀。因此,选项A的清创缝合术和选项B的胸腔闭式引流都不是开放性气胸的急救处理方法。而选项C的用厚敷料封闭伤口可以有效地防止空气进入胸腔,维持胸腔内负压,是开放性气胸急救处理的首要方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63.各矿()要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议。A、每天B、每周C、每月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各矿要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议,但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间隔。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常识和实际情况进行推断。每天召开会议显然太频繁,不太现实;每月召开会议则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的情况。因此,每周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议是比较合理的选择,既能保证及时解决安全问题,又不会过于频繁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64.根据现行有关规定,我国目前使用的安全色中的(),表示安全状态、提示或通行。A、红色B、黄色C、绿色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目前使用的安全色中表示安全状态、提示或通行的颜色。根据相关规定,我国目前使用的安全色包括红色、黄色和绿色。其中,红色表示禁止、危险或停止,黄色表示警告或注意,绿色表示安全状态、提示或通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65.普通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范围内的巷道高度不得小于()。A、12米B、1.5米C、1.6米D、1.8米答案:C解析:在煤矿安全生产中,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出口是保障矿工安全撤离的重要通道,因此对其高度有明确的规定。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普通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范围内的巷道高度不得小于1.6米。这个规定是为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矿工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采煤工作面。因此,正确答案是C,即1.6米。66.煤矿建设工程竣工后或者(),应当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其安全设施和条件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A、投产后B、投产前C、投产中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煤矿建设工程竣工后的验收要求。根据题干中的“应当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其安全设施和条件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可知应在投产前对煤矿建设工程进行验收,以确保其安全设施和条件符合要求。因此,本题答案为B。67.当由气设备外壳内部发生爆炸时,绝不引起外壳外部的爆炸气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性能称为()。A、隔爆B、增安C、本质安全D、防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气体设备的安全性能。当气体设备外壳内部发生爆炸时,如果能够防止外壳外部的爆炸气体发生燃烧或爆炸,就称为隔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B的“增安”是指在原有的安全基础上,通过增加安全措施来提高安全性能。选项C的“本质安全”是指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措施,使得设备本身就具有足够的安全性能,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选项D的“防爆”是指在设备内部或外部设置防爆措施,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与隔爆不同的是,防爆是指在爆炸发生后,通过措施来减少爆炸的危害程度,而隔爆是指在爆炸发生前,通过措施来防止爆炸的扩散。因此,选项D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68.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用于对()人员的急救较为适合。A、中毒B、缺氧窒息C、溺水答案:C解析: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方法,适用于缺氧窒息和溺水等情况。在溺水事故中,由于水中缺氧,人体无法正常呼吸,导致缺氧窒息,此时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来维持呼吸道通畅,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溺水者呼吸,增加氧气供应,提高生存率。因此,选项C溺水是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用于急救的适合人员。69.矿井备用工作面的风量应按采煤工作面计划所需风量的()。A、1倍B、0.5倍C、0.3倍答案:B解析:在矿井通风管理中,备用工作面的风量设计是根据采煤工作面的实际需要来确定的。备用工作面是为了在采煤工作面出现故障或需要检修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以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和安全。根据矿井通风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规定,备用工作面的风量通常按照采煤工作面计划所需风量的0.5倍来设计。这是为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备用工作面能够迅速投入使用,同时又不至于造成风量过大或过小,影响矿井通风效果和安全生产。因此,正确答案是B,即矿井备用工作面的风量应按采煤工作面计划所需风量的0.5倍来确定。70.扩散通风可用于无瓦斯涌出,入口宽度大于1.5m,长度不超过()m的硐室。A、10B、8C、6D、5答案:C解析:在矿山通风系统中,扩散通风是一种利用空气的自然对流和扩散作用来实现通风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无瓦斯涌出、体积较小的硐室。由于扩散通风的效率和效果受硐室尺寸的限制,因此存在一个长度限制以确保空气能够充分对流和扩散。根据矿山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扩散通风通常适用于入口宽度大于1.5m,长度不超过6m的硐室。这样的尺寸限制是为了确保空气能够有效地流入和流出硐室,从而保持硐室内空气的清新和适宜的工作环境。因此,根据给定的选项,正确答案是C,即扩散通风可用于长度不超过6m的硐室。71.可能导致人死亡的致命电流为()mA、。A、35B、40C、45D、5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的规定,人体接触电流的安全标准为5mA以下,而致死电流则一般认为是50mA左右。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选项。72.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A、26℃B、30℃C、3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限制。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选项B和C超过了规定的温度限制。73.可燃气体的混入可使瓦斯爆炸界限()。A、扩大B、缩小C、不变答案:A解析: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的爆炸界限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瓦斯与空气混合后能够发生爆炸的瓦斯浓度范围。当可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等)混入瓦斯中时,这些可燃气体与氧气反应的能力通常比甲烷更强,因此它们能够降低瓦斯与空气混合物发生爆炸所需的最低浓度,并可能提高发生爆炸所需的最高浓度。具体来说,混入的可燃气体会与氧气优先反应,消耗部分氧气,但总体上增加了混合物中可燃组分的总量,使得在更宽的浓度范围内都能形成可燃混合物。因此,混入可燃气体后,瓦斯的爆炸界限会扩大。所以,正确答案是A,即可燃气体的混入可使瓦斯爆炸界限扩大。74.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每分钟吹气()。A、10~12次B、14~16次C、16~20次答案:B解析:口对口吹气法是人工呼吸的一种方法,用于急救中心肺骤停的患者。每分钟吹气的次数应该是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来决定的。一般来说,每分钟吹气的次数应该在10~16次之间。根据题目给出的选项,只有B选项14~16次符合这个范围,因此答案为B。75.井底车场选择中,弯道少,交岔少的车场是()。A、斜式环形式B、层头折返式C、梭式折返式答案:A解析:井底车场是一种地下车站,通常由一条或多条地下轨道组成,用于停放和调度地铁列车。在选择井底车场时,需要考虑到车站的弯道和交岔情况,以确保列车能够顺畅地进出车站。斜式环形式的井底车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它的特点是车站的进出口都在同一侧,列车在进出车站时不需要进行交岔,同时车站的弯道也比较少,能够保证列车的运行速度和安全性。层头折返式和梭式折返式的井底车场都存在交岔和弯道较多的情况,不如斜式环形式的井底车场优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即斜式环形式的井底车场是弯道少,交岔少的车场。76.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应追究()。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造成重大事故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A行政责任和选项B民事责任虽然也可能存在,但是不是本题的答案。77.高速风表测定的风速范围是()以上。A、5m/sB、10m/sC、15m/s答案:B解析:高速风表通常用于测量较高风速的环境,如风口、风道等。其测定的风速范围一般从10m/s开始,向上覆盖更高的风速范围。这是因为高速风表的设计和结构使其能够准确并稳定地测量较高的风速,而不会受到气流紊乱或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根据高速风表的特性和使用范围,选项B“10m/s”是正确的答案。选项A“5m/s”和选项C“15m/s”都不符合高速风表的一般风速测量范围。78.下井带班人员要把()作为第一位的责任,切实掌握当班井下的安全生产状况,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巡视,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及时制止违章违纪行为,严禁违章指挥、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A、保证当班进度B、保证当班产量C、保证安全生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下井带班人员的职责和责任。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第一位的责任”、“安全生产状况”、“检查巡视”、“事故隐患”、“违章违纪行为”、“严禁违章指挥”、“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可以判断正确答案为C选项“保证安全生产”。下井带班人员是煤矿井下的管理人员,其职责是保证井下生产的安全、高效、有序进行。在工作中,下井带班人员要切实掌握当班井下的安全生产状况,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巡视,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及时制止违章违纪行为,严禁违章指挥、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因此,C选项“保证安全生产”是正确答案。79.我国在推行全员安全管理的同时,实行()制度。A、领导干部负责B、业务处室保安C、安全生产责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在推行全员安全管理的同时,实行的制度。根据常识和相关知识可知,全员安全管理是指企业或组织中所有人员都参与安全管理,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企业或组织中的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都应当承担安全生产的责任。因此,选项C“安全生产责任”是正确答案。选项A“领导干部负责”虽然也是安全生产责任制中的一部分,但不全面,不符合题意。选项B“业务处室保安”与全员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无关,是干扰项。综上所述,答案为C。80.煤矿的()应当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A、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人员C、从业人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责任。根据《煤矿安全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煤矿企业应当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处置措施、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演练等内容。而主要负责人是企业的最高领导,应当对企业的生产安全负总责,因此应当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因此,本题答案为A。81.《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不能按期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A、lOB、20C、30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如果不能按期作出决定,可以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82.正常人两眼瞳孔是等大、等圆的,遇到光线能迅速()。A、扩张变大B、收缩变小C、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瞳孔是人眼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量,以保证视网膜上的图像清晰明亮。当眼睛遇到光线时,瞳孔会自动收缩变小,以限制进入眼内的光线量,避免过度刺激视网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A和C都与瞳孔的生理特性不符合。83.造成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概括起来不外乎人的不安全()和物的不安全状态。A、思想B、意识C、状态D、行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造成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根据题干中的“不外乎人的不安全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推断出,造成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应该是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而在选项中,只有D选项“行为”符合题意,因此D选项为正确答案。84.矿井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的属于重大隐患。A、5%B、10%C、15%D、20%答案:B解析:在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中,为了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和防范重大事故,通常会对矿井的月产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当矿井的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的一定比例时,往往被视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安全生产标准,这个比例通常是10%。因此,当矿井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的10%时,就被认定为存在重大隐患。所以,正确答案是B选项,即矿井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10%的属于重大隐患。85.在井下遇到矿灯熄灭或损坏时,千万不要惊慌,更不准在井下()。A、丢弃不管B、交给他人C、大喊大叫D、打开修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在井下遇到矿灯熄灭或损坏时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选项A丢弃不管显然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会导致井下没有照明,增加危险性。选项B交给他人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可能没有其他人能够修理或更换矿灯。选项C大喊大叫也不是正确的做法,因为这样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恐慌。因此,正确的选择是D打开修理,这样可以及时修理或更换矿灯,保证井下的照明设备正常运转,确保工作安全。86.回采工作面最容易发生瓦斯积聚的地点是()。A、工作面上偶角B、工作面煤壁附近C、回风顺槽答案:A解析:瓦斯是煤矿井下最常见的有害气体之一,它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在煤矿生产中,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积聚。回采工作面是煤矿井下最容易发生瓦斯积聚的地点之一。在回采工作面上,煤层的破碎和煤与岩石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瓦斯,而瓦斯的密度比空气小,容易积聚在工作面上方的偶角处。因此,选项A“工作面上偶角”是正确答案。选项B“工作面煤壁附近”也是瓦斯积聚的地点之一,但相对于偶角来说,瓦斯积聚的可能性较小。选项C“回风顺槽”是煤矿通风系统的一部分,不是瓦斯积聚的地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A。87.井下()中毒的特征是:开始无感觉,经过6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能出现中毒症状。A、H₂SB、SO₂C、NO₂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井下气体中毒的了解。正确答案为C,即NO₂。NO₂是一种有毒气体,常见于矿井、隧道等封闭空间中。其特征是开始无感觉,经过6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能出现中毒症状。中毒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促等。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等危及生命的后果。H₂S和SO₂也是常见的井下有毒气体,但它们的中毒特征与NO₂不同。H₂S中毒的特征是有刺激性气味,中毒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眼痛、呼吸困难等。SO₂中毒的特征是有刺激性气味,中毒症状包括咳嗽、胸闷、气促、眼痛、头痛等。因此,正确答案为C,即NO₂。88.井下用的照明、信号、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最高限额电压为()。A、220VB、127VC、36V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井下用的照明、信号、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最高限额电压。根据相关规定,井下用的照明、信号、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最高限额电压为127V,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选项A的电压过高,不符合规定;选项C的电压过低,也不符合规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89.过滤式自救器的毛要作用是过滤()气体。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硫化氢D、所有气体答案:A解析:过滤式自救器是一种用于逃生或救援时使用的呼吸保护装置,其主要作用是过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保护呼吸系统。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过滤式自救器的毛要作用是过滤一氧化碳气体。因此,答案为A。其他选项二氧化碳和硫化氢也是有害气体,但过滤式自救器的主要作用是过滤一氧化碳气体。选项D“所有气体”是不准确的,因为过滤式自救器并不能过滤所有气体。90.周期来压的步距大小主要取决于()的性质。A、伪顶B、直接顶C、老顶答案:C解析:在矿山开采中,周期来压(也称为周期性岩层压力)是指随着工作面推进,老顶岩层在自重和上覆岩层载荷作用下,在采空区上方形成的“三带”(即垮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中,老顶岩层发生断裂和垮落,从而对工作面产生压力的现象。分析选项:A.伪顶:伪顶是紧贴在煤层之上的薄岩层,随采随落,对周期来压的影响较小。B.直接顶:直接顶是位于伪顶之上或煤层之上的岩层,其稳定性对采场安全和工作条件有直接影响,但并非周期来压步距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C.老顶: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比较厚而坚硬的岩层,其强度大、节理裂隙不发育,不易冒落。老顶岩层在断裂时会对工作面产生较大的压力,其周期性的断裂和垮落是周期来压的主要原因。因此,周期来压的步距大小主要取决于老顶的性质。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91.失爆是指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了()。A、耐爆性B、隔爆性C、耐爆性或隔爆性答案:C解析:失爆是指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了耐爆性或隔爆性,导致内部的爆炸物质泄漏出来,从而引发爆炸事故。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即失爆是指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了耐爆性或隔爆性。92.在心脏复苏操作中,胸外心脏按压次数以每分钟()为。A、30-50次B、50-70次C、60-80次D、80-90次答案:C解析:在心脏复苏操作中,胸外心脏按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可以帮助维持心脏的血液循环。按压次数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成人的胸外心脏按压次数应该在每分钟60-80次之间。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93.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电源或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触电者分离开。A、闭合B、切断C、开关答案:B解析: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触电者分离开,以避免电流继续流过触电者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A的“闭合”与电路有关,不符合题意;选项C的“开关”也不够准确,应该是“切断电源”。94.每一矿井必须建立安全测风制度,且至少()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A、7天B、10天C、15天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所述,每一矿井必须建立安全测风制度,并且至少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全面测风。选项中只有B符合题目要求,即每隔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因此,答案为B。95.()是煤矿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经济效益得以保证的基础,是矿区社会稳定的前提。A、工资B、管理C、安全D、产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煤矿的主题和基础,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煤矿”、“永恒的主题”、“企业经济效益得以保证的基础”、“矿区社会稳定的前提”,可以推断出正确答案为C.安全。因为在煤矿生产中,安全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只有保证安全生产才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而工资、管理、产量都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永恒的主题和基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安全。96.()是利用现有的通风设施(如打开进回风间的风门)进行风量调节,把烟雾和CO直接引入排风,减少人员伤亡。A、全矿性反风B、局部反风C、火烟短路D、正常通风答案:C解析:火烟短路(C选项)是指利用现有的通风设施,如打开进回风间的风门,使得风流(包括烟雾和CO)能够直接流向排风系统,从而减少其在矿井或其他封闭空间内的停留时间,进而降低对人员造成的伤害。A选项全矿性反风是指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将整个矿井的通风系统逆转,使得风流方向与正常通风时相反,以排出火灾产生的烟雾和有害气体。但这与题目描述的直接利用现有通风设施进行风量调节不完全相符。B选项局部反风是指在矿井的某个局部区域进行通风方向的逆转,同样是为了排出有害气体,但其范围和作用方式与题目描述的也不一致。D选项正常通风则是矿井或其他封闭空间在正常情况下采用的通风方式,并不涉及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风量调节。因此,根据题目描述,正确答案是C选项火烟短路。97.在撤退途中听到或感觉到爆炸声或有空气震动冲击波时,应()。A、迅速卧倒B、快跑C、原地不动答案:A解析:在撤退途中听到或感觉到爆炸声或有空气震动冲击波时,应该迅速卧倒。这是因为卧倒可以减少身体表面积,降低受到冲击波的伤害。同时,卧倒也可以避免被飞溅的碎片伤到。快跑或原地不动都会增加受到伤害的风险。因此,正确答案为A。98.现场创伤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止血、包扎、固定()。A、呼救B、搬运C、手术D、其它答案:B解析:99.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如发生人员骨折,其他人员应采用()的急救原则。A、等待救护人员到来B、立即送往医院C、先固定后搬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如发生人员母折,其他人员应采用什么样的急救原则。人员母折是一种严重的伤情,需要及时的急救处理。选项A等待救护人员到来是不可取的,因为时间对于伤者来说非常重要,等待救护人员到来的时间可能会耽误伤者的治疗。选项B立即送往医院也不可取,因为在井下环境中,送往医院需要时间,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伤者的伤情可能会加重。因此,正确的急救原则是先固定后搬运,即在保证伤者安全的前提下,对伤者进行固定处理,然后再进行搬运。这样可以避免伤者的伤情加重,同时也可以保证伤者的安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100.()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A、安全为天B、安全第一C、预防为主D、综合治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管理的基本理念。选项A“安全为天”虽然表达了安全重要的观点,但并不是实现安全的前提条件;选项B“安全第一”虽然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理念,但并不是实现安全的前提条件;选项D“综合治理”是指在安全管理中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也不是实现安全的前提条件。而选项C“预防为主”则是安全管理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实现安全的前提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101.在井下发现伤员突然停止呼吸时,应()。A、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再转送医院B、立即送井上医院C、立即报告矿调度室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应急救援知识。在井下发现伤员突然停止呼吸时,应该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以保证伤员的呼吸道通畅,维持其生命体征,然后再转送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B“立即送井上医院”不够全面,没有提到应该进行人工呼吸;选项C“立即报告矿调度室”虽然也是应该采取的措施之一,但不是最紧急的应对方式。因此,选项A是本题的正确答案。102.在标准大气状态下,瓦斯爆炸的瓦斯浓度范围为()。A、1%~10%B、5%~16%C、3%~10%D、10%~16%答案:B解析:瓦斯爆炸是指瓦斯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或高温时发生爆炸。瓦斯浓度范围是指瓦斯与空气混合后瓦斯的体积分数在一定范围内时,可能发生爆炸。根据国家标准《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瓦斯爆炸的瓦斯浓度范围为5%~16%。因此,本题答案为B。103.井架的作用是()天轮和承受全部提升重量等。A、导向B、支撑C、装载D、升降答案:B解析:井架是矿井提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为提升设备和相关部件提供一个稳定的空间环境。根据井架的定义和其在矿井提升系统中的功能,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A.导向:虽然井架在某种程度上为天轮的运动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性,但其主要功能并不是导向。天轮的导向一般由钢丝绳和其滑轮组来实现。B.支撑:井架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支撑天轮和提升容器等重量。在矿井提升系统中,天轮是悬挂和提升钢丝绳的关键部件,而井架需要为这些天轮和它们所承载的全部提升重量提供稳固的支撑。C.装载:装载并不是井架的主要功能。装载工作通常由专门的装载设备或人员来完成。D.升降:虽然井架与提升系统密切相关,但其本身并不直接参与升降动作。升降动作是由提升机、钢丝绳和天轮等部件共同完成的。综上所述,井架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天轮和承受全部提升重量等,因此正确答案是B。104.井下使用的油料必须装入盖严的()内。A、术桶B、塑料桶C、铁通答案:C解析:井下作业环境通常具有特殊的安全要求,尤其是在处理易燃易爆物品时。油料作为易燃物质,在井下使用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首先,我们来看选项A“术桶”。显然,这里的“术桶”可能是个错别字,因为“术”在通常的语境下并不指代容器,而“木桶”或“木桶”之类的词语更有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容器。但是,即使是木桶,由于其材质可燃性较高,且密封性能可能不佳,所以并不适合在井下存储油料。接下来是选项B“塑料桶”。塑料桶虽然轻便且易于携带,但是塑料材质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与油料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油料的性质发生变化或者产生安全隐患。此外,塑料桶的耐高温性能可能不如金属桶,井下环境可能存在的高温也会使得塑料桶不适合作为油料的存储容器。最后是选项C“铁通”。这里的“铁通”应该是指“铁桶”。铁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高温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油料泄漏和蒸发,同时铁桶本身不易燃烧,可以有效地降低火灾风险。因此,铁桶是井下存储油料的合适选择。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即井下使用的油料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105.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进行处理。A、0.5%B、1%C、1.5%D、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瓦斯浓度的安全标准。根据煤矿安全规定,当工作面瓦斯浓度超过1.5%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进行处理,以确保矿井安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其他选项的瓦斯浓度均未达到安全标准,不能作为正确答案。106.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A、经领导认可B、请示汇报C、记录在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根据《煤矿安全规定》的规定,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因此,选项A和B都不正确。而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档案,记录安全生产活动的情况和结果。因此,选项C正确。107.有一物体扎入人员的身体中,此时救助者应如何处理()。A、拨出扎入的物体B、拔出扎入的物体实施加压包扎C、固定扎入的物体后送往医院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救助者在处理扎入人员身体中的物体时应该采取的正确方法。根据常识和医学知识,如果物体已经扎入人员身体中,直接拨出可能会导致出血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固定扎入的物体,避免其进一步移动,然后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治疗。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108.法律责任通常表现为违法者要受到相应的()。A、法律保护B、法律制裁C、法律援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责任的表现形式。根据常识和常规的法律实践,违法者通常要受到法律制裁,即依法受到相应的惩罚或处罚,以达到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正的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A选项的“法律保护”虽然也是法律的一项重要职责,但并不是本题所要求的答案。C选项的“法律援助”是指法律机构或律师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或辩护等服务,与本题所涉及的法律责任表现形式不符。109.下列有害气体中呈棕红色的是()。A、H₂SB、NO₂C、SO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有害气体的颜色特征。H₂S为无色气体,SO₂为无色或淡黄色气体,而NO₂在空气中呈棕红色,因此答案为B。NO₂是一种有害气体,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伤害,同时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110.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检查制度,每()进行一次自查自纠活动,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责任落实到人。A、月B、季度C、半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检查制度的自查自纠活动的频率。正确答案为C,即半年。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检查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自查自纠活动,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责任落实到人。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从业人员的安全。111.年产()以上的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的属于重大隐患。A、6万吨B、9万吨C、30万吨D、90万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双回路供电系统是指煤矿电力系统中,主要设备采用双回路供电,即在同一电源下,设备有两条电源线路,一条线路出现故障时,另一条线路可以自动接管,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这种供电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因单一电源线路故障而导致的停电事故,提高煤矿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根据题干中的条件,年产量在6万吨及以上的煤矿如果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就属于重大隐患。因此,答案为A。112.()是完成当班工作任务的关键。A、班前工作布置B、班中安全巡回检查C、现场质量验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完成当班工作任务的关键。选项包括班前工作布置、班中安全巡回检查和现场质量验收。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A,即班前工作布置。班前工作布置是指在工作开始前,对工作任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规划,确定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和安排,明确工作责任和任务分工,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班前工作布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完成当班工作任务的关键。班中安全巡回检查和现场质量验收也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它们并不是完成当班工作任务的关键。因此,选项B和C都不是正确答案。113.对SO₂和NO₂的中毒者只能进行()人工呼吸。A、口对口B、仰卧压胸C、俯卧压背答案:A解析:SO₂和NO₂是常见的有毒气体,吸入后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对于中毒者,需要进行急救措施,其中包括人工呼吸。根据常规的急救方法,对于SO₂和NO₂的中毒者,应该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以帮助中毒者维持呼吸功能,防止窒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仰卧压胸和俯卧压背是其他情况下的急救措施,与SO₂和NO₂的中毒者的人工呼吸无关。114.瓦斯传感器每隔()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校1次。A、3天B、7天C、10天D、15天答案:C解析:瓦斯传感器是用于监测煤矿等环境中瓦斯浓度的关键设备,为确保其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需要定期进行校准。根据煤矿安全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瓦斯传感器通常需要按照一定周期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进行调校。具体到本题,根据常见的行业标准和实践,瓦斯传感器每隔10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校1次。这个周期是为了确保传感器在长时间运行后仍能准确反映环境中的瓦斯浓度,从而保障煤矿等场所的安全。因此,选项C“10天”是正确的答案。115.同方向推车时,两车的间距不得小于()。A、5米B、10米C、15米答案:B解析:同方向推车时,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需要保持一定的车距。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同方向行驶的机动车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应当为车速的1秒钟行驶距离,即车速每小时50公里时,最小安全距离为14米左右,车速每小时60公里时,最小安全距离为16.7米左右。因此,选项B“10米”是符合实际的正确答案。116.()要建立健全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明确下井带班的作业种类、下井带班人员范围、每月下井带班的次数、在井下工作时间、下井带班的任务和职责权限、日班与夜班比例,以及考核奖惩办法等。A、煤炭行业管理部门B、煤矿企业C、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的建立和明确,因此答案应该是煤矿企业。选项A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选项C煤矿安全监察部门都是监管部门,不是直接负责制度建立和明确的单位。117.瓦斯的引火温度是()。A、500-600B、600-700C、650-750D、750-800答案:C解析:瓦斯的引火温度指的是瓦斯气体混合物在标准大气压下,能够点燃所需的最低温度。这个温度取决于瓦斯的成分和浓度,但通常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内。根据煤矿安全技术和瓦斯爆炸相关的研究,瓦斯的引火温度大致在650-750℃之间。这个范围考虑了瓦斯气体混合物的不同成分和可能的浓度变化。因此,根据这个知识背景,我们可以确定选项C(6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数学试卷含解析
- 广东省普宁市七校联合体2025届高三冲刺模拟英语试卷含解析
- 黑龙江省绥化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宁夏石嘴山三中2025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无锡市2025届高考英语四模试卷含解析
- 内蒙古赤峰市、呼和浩特市2025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贵州省盘州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GB/T 44758-2024工业用硝酸银
- 江西省抚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英语试卷含解析
- 光纤跳线使用说明
- 检验科质量检查记录文本表
- 《机械原理MATLAB辅助分析》
- 研发-技术序列-研发胜任力模型及角色说明书
- 增资扩股法律意见书
- 国内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 物业服务考核表(KPI量化考核)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认识方程方程》课件
- 模具表面处理种类及规格
- 车辆技术档案(全国通用版)
- 简约的商务办公信纸.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