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口腔修复学)_第1页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口腔修复学)_第2页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口腔修复学)_第3页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口腔修复学)_第4页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口腔修复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设计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设计(一)

Kenndy第一类的设计:双侧游离缺失常见问题:翘起:沿支点线下沉:下颌最明显旋转设计要点:双侧联合设计;多设计支托,扩大基托面积;压力功能印模法;应力中断的设计(一)Kenndy第一类的设计:双侧游离缺失设计要点:须设平衡力强的间接固位体或加大平衡距;减轻𬌗力选择正确的卡环,多用组合卡环RPI。改变就位道,利用制锁作用固位。(一)Kenndy第一类的设计:双侧游离缺失病例分析:(1)7|7缺失单侧设计双侧设计后腭杆前腭板若7|7与7|7同时缺失,可以不修复,因功能最大的牙是:56

和56病例分析:(2)76|67缺失后腭杆塑料基托病例分析:(3)765|567缺失病例分析:(4)缺失:短卡环臂+邻间钩(美观)7654

4567(二)

Kenndy第二类的设计常见问题:摆动、翘动最多见设计要点:与肯式I类相似混合支持式,大连接体分散𬌗力双侧联合设计,散压设计缺牙侧:直接固位体非缺牙侧:间接固位体(防止翘起)(二)

Kenndy第二类的设计病例分析:(1)7缺失:单侧设计病例分析:(1)7缺失:双侧设计(基牙短,固位性差)病例分析:(2)缺失:双侧设计76

67病例分析:(3)缺失:联合卡环+腭板,塑料基托761

156病例分析:(4)缺失:567

病例分析:(6)缺失:邻间钩,基托面积大654

5678(三)

Kenndy第三类的设计常见问题:移动倾斜旋转设计要点:牙支持式,𬌗力主要由基牙承担卡环固位,基托小而窄可用大连接体(三)

Kenndy第三类的设计病例分析:(1)缺失:变化多样6

6金属𬌗面适应症病例分析:(2)缺失:两种设计4病例分析:(3)缺失:后作用卡环或联合卡环456病例分析:(4)缺失:对侧上间接固位体防止其旋转7654|37病例分析:(6)缺失:上对半67

645病例分析:(7)金属𬌗面人工牙(四)

Kenndy第四类的设计常见问题:旋转,深覆𬌗患者设计要点:混合支持或粘膜支持式恢复外观,切割功能间接固位体尽量后放,增加平衡距可用金属基托,减少覆盖面积(四)

Kenndy第四类的设计病例分析:大连接体+后作用力(1)缺失:开窗腭杆6

-

6深覆𬌗关系的前牙缺失:适当调磨,金属基底(四)

Kenndy第四类的设计深覆𬌗关系的前牙缺失:升高咬合,𬌗垫式义齿拔牙或根管治疗后磨短(四)

Kenndy第四类的设计深覆𬌗关系的前牙缺失:无腭基底义齿、唇基托式义齿(四)

Kenndy第四类的设计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一、可摘局部义齿的基本要求(一)义齿应能保护口腔软硬组织的健康(二)义齿应有良好的固位和稳定(三)义齿应能恢复最有效的功能和面部外观(四)义齿应坚固耐用(五)容易取戴(一)义齿应能保护口腔软硬组织的健康尽量利用天然间隙放置卡环、基托----基牙(一)义齿应能保护口腔软硬组织的健康在可能条件下,使义齿𬌗力分布在基牙及粘膜组织上----牙周组织(一)义齿应能保护口腔软硬组织的健康尽量多暴露牙面-----基牙(一)义齿应能保护口腔软硬组织的健康恢复正确的正中关系和垂直距离----关节基托伸展适当----唇颊舌组织(二)义齿应有良好的固位和稳定咀嚼时吞咽时----食道异物语言障碍(三)义齿应能恢复最有效的功能和面部外观后牙----功能基牙牙槽骨材料前牙----美观和切割义齿修复目的:(四)义齿应坚固耐用(四)义齿应坚固耐用(五)容易取戴固位体各部位在基牙上的位置适当基托不能进入倒凹区二、义齿的固位和稳定义齿的固位义齿的稳定(一)义齿固位的基本原理义齿固位的概念对抗向𬌗方或就位方向相反的方向脱出的力量基牙倒凹深度、坡度深度:垂直距离深度越深,正压力越大坡度:角度深度相同→坡度越大则正压力越大→向外位移亦大→弹力大→固位好基牙倒凹深度、坡度(二)各种固位力简介有正压力→必然产生摩擦力→当脱位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义齿移动摩擦力:概念,分三种1、卡环弹性卡抱产生的摩擦力

摩擦力=正压力*摩擦系数相关因素脱位力的大小和方向食物粘着力方向不同,脱位力方向与牙面间的A角越大→正压力越大(公式)→摩擦力越大卡环的形态、长短、粗细卡环越粗→正压力越大卡环切面形态:弯制卡环:弹力相近铸造卡环:纵向距离>横向纵向压力>横向即面积大→压力大卡环的长短:远离肩部的作用点,正压力小,但是II型卡环游离臂>

I型长短与形态共同影响正压力的大小。卡环材料的刚度和弹性限度刚度=位移不变,刚度越大,正压力越大材料位移力位移程度弹性限度:

材料的弹性与范性之间的临界点永久性变形刚度相同,弹性限度大→正压力也大基牙倒凹的坡度和深度深度,坡度越大→正压力大→摩擦力大。(二)各种固位力简介摩擦力:概念,分三种2、制锁状态产生的摩擦力

制锁区和制锁角的大小与制锁强弱成正比(二)各种固位力简介多个牙间隙,多个固位体摩擦力:概念,分三种3、各固位体相互制约产生的摩擦力(二)各种固位力简介吸附力和大气压力:(全口义齿)(三)固位力的调节调节的目的:符合生理需要和功能需要措施增减固位体的数目:2-4个选择和调整基牙的固位形:倒凹深度≤1mm,坡度≥20°调磨基牙达目的措施调整基牙间的分散程度调整就位道:利用制锁角作用调节卡环进入倒凹区的深度和部位:调节到适当位置,不一定放在最深的位置(三)固位力的调节选用刚性及弹性限度较大的卡环材料选用不同制作方式的卡环利用不同类型的连接体:弹性连接体进入基牙部分倒凹区减少食物嵌塞,增强固位作用(三)固位力的调节二、义齿的固位和稳定义齿的固位义齿的稳定义齿的稳定(一)概念义齿在行使功能中不翘起、下沉、摆动、旋转不均匀性下沉不稳定转动性不稳定→支点,转动轴→翘、沉、摆、旋←间接固位体(抗衡)天然牙上基托下组织(二)转动性不稳定作用于义齿上的力:支点线→翘动,下沉回转线→旋轴,摆动义齿的稳定(二)转动性不稳定产生的原因:义齿部件在天然牙上存在支点,转动轴义齿存在游离端危害:基牙和基托下组织受损伤消除方法:两种方法:抗衡:平衡法、对抗法消除支点(二)转动性不稳定(二)转动性不稳定抗衡以另外一个力来平衡或直接抵抗义齿发生转动的𬌗力或食物粘脱力,即称~。(1)平衡法:支点的对侧设平衡力(牙弓同侧)(二)转动性不稳定A—游离端F1—为𬌗力F2—为平衡力B—平衡端O—为支点平衡公式:𬌗力*游离距=平衡力*平衡距F1*AO=F2*OBF2F1OAB(二)转动性不稳定B则为间接固位体的位置F2则为间接固位力大小OA=OB

F1=F2OA<OB

F2<F1OA>OB

F2

>

F1

F2>𬌗力,牙周不利结论平衡距要大于游离距,义齿既稳定,又符合牙周健康要求。在支点的同侧设平衡力时:(牙弓对侧)(二)转动性不稳定(二)转动性不稳定F2F1OABOA<OB

F2<F1OA>OB

F2

>F1二类杠杆作用三类杠杆作用F2F1OAB结论当平衡距>游离距时,平衡基牙受力小。应用平衡法应遵循的原则:尽量远离支点选平衡基牙,达到OA<OB

尽量缩短游离距,减径,少修复人工牙以争取OA<OB

减少平衡力F2尽量分散平衡力减轻咬合力(二)转动性不稳定抗衡(2)对抗法:以基托下组织或覆盖基牙来直接对抗义齿产生转动的𬌗力。(二)转动性不稳定加强支持力的措施争取获得最大支持面积尽量扩大基托范围能广泛均匀受压(功能性压力印模)加强支持力的措施保留病牙牙根:覆盖义齿(二)转动性不稳定减轻𬌗力的措施缩小𬌗面面积:减径、加大外展隙(二)转动性不稳定减轻𬌗力的措施改变𬌗面形态:降高点、增加溢出沟分散𬌗力:组牙功能𬌗单侧平衡双侧平衡(二)转动性不稳定(二)转动性不稳定当游离距<平衡距时→平衡法主当游离距>平衡距时→对抗法主(二)转动性不稳定消除支点𬌗支托--卡环在余留牙上形成基托与基托下组织形成:人工牙排列位置,粘膜厚薄,咬合关系半消除支点法:回力卡环,铰链等(三)各种不稳定现象的具体处理办法翘起平衡端置间接固位体:支托、隙卡、延长基托翘起改变卡环固位臂的位置:远中固位臂义齿沿E方向翘起时,利用基牙远中倒凹制锁抗衡,阻止翘起翘起改变就位道:义齿基托与基牙的远中邻面紧贴(三)各种不稳定现象的具体处理办法摆动支点线对侧置间接固位体:双侧设计。扩大基托面积减径,降牙尖斜度→减小𬌗力,平衡咬合。(三)各种不稳定现象的具体处理办法旋转:活动桥最多见旋转的处理:𬌗支托连线至人造牙颊舌侧𬌗缘及基托之间的距离。扩大基托面积减小人工牙颊舌径加宽𬌗支托,卡环肩密合(三)各种不稳定现象的具体处理办法下沉:垂直𬌗力所致,不均匀,近端下沉少,远端多。↓游离距>平衡距时↓不做𬌗支托硬区缓冲排牙合理应力中断↓多数牙缺失,余留牙数少↓消除支点为主↓游离距<平衡距时↓多设支托,设平衡力强间接固位体利用切牙(悬锁卡义齿)功能压力印模法扩大基托面积调𬌗↓少数牙缺失↓抗衡为主(四)义齿稳定的设计原则对角线二等分原理三角形原理四边形原理两个中心尽量一致或接近(四)义齿稳定的设计原则二等分原理的应用(四)义齿稳定的设计原则按三角形放置固位体(四)义齿稳定的设计原则按四边形放置固位体(四)义齿稳定的设计原则三、基牙选择和固位体设计原则(一)基牙的选择基牙的概念(一)基牙的选择选择基牙的原则牙周组织健康:牙周膜面积大,根周好;牙体情况;经治疗的牙体、牙髓、牙周疾患的天然牙;支持力不足的牙(II°松牙,吸收达根长1/2),应增加其支持力后做基牙首选靠近缺隙侧的牙选用多个基牙时,越分散越好倾斜20°以上的牙不要,孤立牙少用多选磨牙,双尖牙,少选前牙(一)基牙的选择影响基牙受力的因素垂直压力→支托传导→基牙水平压力→支架传导𬌗力牙支持式义齿传导咬合方式如上混合支持式义齿,则受多种因素影响缺牙间隙长度粘膜性质牙槽嵴的丰满情况卡环的种类,设计和结构:咬合影响基牙受力的因素影响基牙受力的因素卡环设计合理,减轻基牙受力;交互作用的平衡卡环:消除当固位臂通过基牙时附加于基牙上的扭力。卡环与牙冠的接触面积;卡环固位臂的弹性。交互作用:固位臂和对抗臂、牙弓一侧和另一侧的卡环之间具有的作用。(二)固位体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