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中学初一年级下册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附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6/1E/wKhkGWckMs2AD9vZAAHEpNyYvUY578.jpg)
![2022年人教版中学初一年级下册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附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6/1E/wKhkGWckMs2AD9vZAAHEpNyYvUY5782.jpg)
![2022年人教版中学初一年级下册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附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6/1E/wKhkGWckMs2AD9vZAAHEpNyYvUY5783.jpg)
![2022年人教版中学初一年级下册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附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6/1E/wKhkGWckMs2AD9vZAAHEpNyYvUY5784.jpg)
![2022年人教版中学初一年级下册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附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6/1E/wKhkGWckMs2AD9vZAAHEpNyYvUY57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附解析)优秀
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是自然产生的B.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C.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D.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2.生命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奇,从受精卵发育成青春靓丽的中学生经过了许多驿站,其中受精
和胎儿形成的场所分别是
A.卵巢子官B.输卵管子官
C.卵巢输卵管D.输卵管卵巢
3.淀粉:取面粉一匙,加水和成面团,用纱布包好后置于玻璃杯内的清水中揉洗,观察清
水变成乳白色液体;取洗液5毫升放入试管中加热煮成糊状,冷却后加几滴碘酒,观察颜
色变蓝色。
4.李大爷最近总觉着腿疼,经确诊是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食补。
下面是4种食品所含营养成分的相对含量图,李大爷选择的最佳食品是
5.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唾液腺r-ltej
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的酶能促进淀粉初步分解
B.胃只能暂时贮存食物,不能初步分解蛋白质
C.小肠皱嬖和绒毛多,能扩大消化和吸收面积
D.大肠能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6.小彬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三支试管均置于37℃
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①②③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
B.①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①②对照,变量是唾液淀粉酶
D.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7.组成消化系统的是()
A.口腔、食道、胃B.口腔、胃、小肠、大肠
C.消化道、唾液腺D.消化道、消化腺
8.如图为肺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血管甲血管乙血管丙
A.c是二氧化碳,d是氧气
B.甲内流的血液含氧较少
C.a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b不能
D.过程a、b、c、d是通过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实现
9.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a玲b表示人正在呼气,膈肌收缩
B.图bfc时,外界气压〉气管气压〉肺内气压〉胸廓气压
C.图cfd时,气体出肺,肺收缩,胸廓扩大
D.当人在水中站立时,感觉呼吸不畅,是因为c玲d过程受到了影响
10.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①口腔②鼻③咽④喉⑤气管⑥支气管⑦肺
A.②③B,③④C.⑤⑥D.①⑦
1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鼻B.气管C.支气管D.肺
12.如图表示的是李明的血型鉴定结果,据图判定李明的血型为
A型标准血清和
A受检者血液
B
A.A型B.B型C.AB型D.。型
13.如图是组织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静脉中的血液会汇集到上、下腔静脉并流入左心房
B.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①和②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扩散方向
D.在动脉内有动脉瓣,起到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14.如图为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能正确表示血流速度关系的是
()
A.①③B.①②
C.③》①〉②D.②,③〉①
15.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16.如图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示意图,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肾单位由图中的①②③④⑤组成
B.②中的氧气含量与①中相同
C.③内液体与④内液体成分相同
D.⑤处发生了小分子物质的滤过作用
17.在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和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分别是
A.输尿管和膀胱B.肾脏和膀胱C.肾脏和尿道D.输尿管和尿道
18.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由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B.①病变可能会导致血尿、蛋白尿
C.正常人②中的液体不含有葡萄糖D.③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便于营养物质
的重吸收
19.血液流经哪组器官,血浆中的代谢废物都会减少
A.心脏和肺B.肾脏和肺C.大肠和胃D.肾脏和大肠
20.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
B.某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先感觉到烫,然后迅速缩手
C.人体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明显不同,神经细胞生有许多突起
D.新生儿的嘴唇第一次接触奶头会有吮吸动作,这是简单反射
21.为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实现趋利避害,当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手被针扎时,在没有
感觉到疼痛时,就完成了缩手反射。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对的的是
()
A.该缩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完成缩手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C.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c->b->a
D.若d处受损切断,不影响反射活动
22.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图中表示树突的是
①②③④
A.①B.②C.③D.④
23.如图所示耳的结构,下列关于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3
12
A.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⑵造成损伤
B.晕车与⑷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
C.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6]
D.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24.下列选项中不能用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浓度.
血液流向
A.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红细胞浓度变化
B.吃完饭后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变化
C.血液流经小肠后葡萄糖的浓度变化
D.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浓度变化
25.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B.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C.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
D.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人口增长就可以不受限制了
26.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
定。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需要吸收4.2焦耳(能量单位)的热量。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
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名称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
质量(克)202020①
水(毫升)50505050
温度上升(°C)2.21.431.3
(1)从平衡膳食角度考虑,这四种食物中,我们应该以食用为主。
(2)从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3)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燃烧留下的灰烬是,
(4)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的误差,应该设置_____。
(5)实验中,①应该为克,因为。
27.下图是人体呼吸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④表示人体内的
气体交换,③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注:0?为氧气,CO?为二氧化碳)请回答下
列问题:
(1)血液经过过程(填序号)含氧量会升高;当氧气进入后,用于氧化分解有
机物,释放能量•过程④是指的气体交换过程。
(2)请从下面ABCD中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入横线上。过程①是通过实现的,过程②
通过实现。(A.呼吸作用B.扩散作用C.呼吸运动D.光合作用)
28.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编号①、②、③、④所指的是心脏各腔,字母A、
B、C、D、E、F、G、H所指的是血管。请据图回答: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管壁最厚的是[③](填"左心室"或"右心
室”)。
(2)血液由A血管流经肺,在肺部毛细血管发生气体交换后其(填"氧气"或"二
氧化碳")含量增加,流出到C血管中的血液应为(填"动脉血"或"静脉
血”)。
(3)若E代表肾脏,当血液从D血管流到F血管后,血液中的(填"尿素"
或“二氧化碳")等废物含量减少。
(4)图中血液由④3A玲B3c好②的循环路径称为(填"肺循环"或"体循
环。
29.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克/100毫升),如
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样品A样品B样品C
葡萄糖0.10.10
无机盐0.90.91.1
蛋白质微串;7.50
尿素0.030.031.8
(1)写出下列名称:样品C、1>2、。
(2)⑴和⑵的作用,使得样品变成样品A。
(3)样品A变成样品C时,是通过[3]作用形成的,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的成分是
—,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o
(4)若某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填标号)。
(5)人体排尿,不仅能够起到排出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有
重要作用。
30.2022年2月,北京和张家口将联合举办第24届冬奥会。冰球是冬奥会上一种在冰上
进行的比赛项目,我们国家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从事此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冰球运动员经过反复训练后能准确判断球的方向并将球打出,这一过程属于反
射。
(2)图1为完成此过程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
①动员可以看清快速移动的冰球,其原因主要是口]一的曲度可以调节;
②光线经调节和折射后在⑵上成像并产生兴奋,经视神经传导至⑶形成视觉;
③大脑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后发出指令,最终传至机体各处相应的⑷,共同完成击
球动作。
(3)图2表示运动员的击球动作,此动作依赖于、骨骼肌和关节等结构共同完成。
此时,左臂所示的肌肉状态为。
a.5舒张,6收缩
b.5收缩,6舒张
C.5和6同时收缩
d.5和6同时舒张
(4)在进行冰球比赛时,运动员依靠(填结构名称)维持身体平衡,完成各种动作
的快速转换。
1.C
解析:C
【分析】
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没有颊囊、屁股
上无臀疣(长臂猿例外),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
【详解】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
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
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因此
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不是由黑猩猩、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更不是自然产生
的。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
2.B
解析:B
【分析】
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胎儿
发育的场所;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
质的器官。
【详解】
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
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此后受精卵不断运动和分裂,最终植入
子宫内壁上,怀孕开始。怀孕后胚胎继续发育,其中的细胞开始分化成各种组织,由组织
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在母体内大约经过40周,即280天,发
育成熟后从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
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胎儿)(母体怀
孕第8周-第40周)发育的场所主要是子宫。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
3.无
4.A
解析:A
【详解】
缺钙和缺乏维生素D都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是因为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磷的吸收,
缺维生素D一定会导致缺钙。补钙的关键在于吸收,吸收的关键在于维生素D,因此通常
补钙的同时,也要补维生素D。
分析题意可知,李大爷患有骨质疏松,是饮食中缺钙引起的,又因为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
的吸收,因此要注意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和维生素D。而四个选项中表示的食品中含维生
素D和钙最多的图示是A。故A符合题意。
5.B
解析:B
【分析】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
肠、肛门;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
腺。
【详解】
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的口腔内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为麦芽糖,A正确;
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臼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B错误;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皱裳和绒毛多,能扩大消化和吸收面积,C正确;
大肠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D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6.D
解析:D
【分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
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
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
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二、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
【详解】
A.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馒头块与唾液没有
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
会变蓝色,A正确。
B.①③对照,实验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
头的消化作用",B正确。
C.①②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C正确。
D.②③有两个变量,变量不唯一,因此不能形成对照,所以不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
的消化作用”,D错误。
故选Do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7.D
解析:D
【分析】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以此来回答。
【详解】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道开始于口,终止于肛门,包括口腔、咽、
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其中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消化腺包
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各消化腺分泌不同的消化液共同促进食物的分解。
故选D。
8.D
解析:D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
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与外界空气间的气体交换也叫肺的通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详解】
A.c从血管流向肺泡,表示二氧化碳;d从肺泡流向血管,表示氧气,A正确。
B.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
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所以甲内的血液
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较少的氧气;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氧气、更少的二氧化碳,B
正确。
C.a从肺排出,表示二氧化碳、b从外界入肺,表示氧气,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
酸钙沉淀,会看到浑浊现象,而氧气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
D.a、b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实
现的,c、d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D错误。
故选D»
【点睛】
理解肺泡的特点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原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9.B
解析:B
【分析】
图示中表示的是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曲线ab、cd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
变小,表示呼气;曲线be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
【详解】
A.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A错误。
B.曲线be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吸气时外界气压〉气管气压〉肺内
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B正确。
C.曲线cd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肺收缩,胸廓容积缩小,气体出
肺,C错误。
D.当人在水中站立时,感觉呼吸不畅,是因为b玲c表示的吸气过程受到了影响,D错
误。
【点睛】
吸气和呼气的进行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
而形成的。
10.D
解析:D
【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
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
【详解】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
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所以①口腔、⑦肺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D符
合题意。
【点睛】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11.D
解析:D
【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
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详解】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
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
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
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ABC不符合题意,D符
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12.C
解析:C
【分析】
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
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
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
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两种都没有的为0型血。
【详解】
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
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
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
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两种都没有的为0型血。如图,
李明的检测中,血液与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都会凝结,故李明的血液红细胞中A
凝集原和B凝集原都有,为AB型血。
故选C«
【点睛】
判断四种血型这个知识点,有点难度,注意理解。
13.B
解析:B
【分析】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这两个过程都是通过扩散
作用来完成的。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处,通过气体
的扩散作用,氧气可以透过较薄的血管壁进入到组织细胞内,同时,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
碳气体也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到血液中。
【详解】
A.静脉中的血液通过上、下腔静脉流入心脏的右心房,A错误。
B.动脉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
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流经组织的动脉
血就变成了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B正确。
C.当含氧气高的动脉血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通过气体扩散作用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
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所以①虚线和②实线分别表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扩散
方向,C错误。
D.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D错误。
故选Bo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原理等。
14.C
解析:C
【详解】
③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
度快;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管腔很细,只允许
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①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
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因此血液流速关系可表示为:③动脉,①
静脉〉②毛细血管,C正确。
15.D
解析:D
【分析】
根据血液的组成和各分部的作用分析解答。
【详解】
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中90%的成分是水,
所以血液中的物质大都是溶于水被运输的,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
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选项D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血液的组成和各分部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6.B
解析:B
【分析】
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⑤肾小管和③肾小球和④肾小囊组成。尿
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题图中,①表示入球小动脉,②表示出球小动脉,③表示肾小球,④表示肾小囊,⑤
表示肾小管。
【详解】
A.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⑤肾小管和③肾小球和④肾小囊组
成,A不符合题意。
B.肾动脉进入肾脏后,分支成各级小的动脉,①入球小动脉,毛细血管球,②出球小动
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静脉出肾脏的。肾动脉属于体循环,里面流的是含氧多的
动脉血,通过①入球小动脉进入到肾小球,因为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故②出球小动脉仍
然是动脉血,氧气含量不变,B符合题意。
C.当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
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④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故④内的
液体成分相对于③肾小球内液体来说,少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不符合题意。
D.当原尿流经⑤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⑤肾小管重新吸
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
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点睛】
熟知血液流经肾单位发生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
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
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考点: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18.C
解析:C
【分析】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图中①是肾小
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
【详解】
AD、①是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
脉,③是肾小管,外有包绕在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AD正确;
B、若某人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可能是①肾小球发生病变,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
蛋白质和血细胞滤过到原尿中,而肾小管不能重吸收,因此血细胞、蛋白质随尿排出,导
致血尿、蛋白尿。B正确;
C、当血液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
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形成原尿,即②中液体的形成需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
内壁)的滤过;因此②肾小囊液体内含有葡萄糖,C错误:
故选C
【点睛】
尿液的形成、肾脏的结构功能等是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同学们应详细了解,重点
掌握。
19.B
解析:B
【分析】
排泄有三条途径,即: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排出体外;通过呼吸系
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
素等物质排出体外。
【详解】
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包括二氧化碳、尿素等。其中二氧化碳必须通过呼气排出,也就是血液
流经肺部的时候肺泡和血液进行了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通过呼
气排出;而尿素等则是在血液流经肾脏时形成尿液,以尿液的形式排出的。所以血液经过
肺的时候二氧化碳大大减少,而经过了肾脏之后,尿素等代谢废物也大大减少。B符合题
意,故选Bo
【点睛】
此题注意掌握排泄的三种途径。
20.B
解析:B
【分析】
(1)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
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2)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
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详解】
A.人在醉酒后,由于酒精麻痹人的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使人说话语无伦次;小脑具有
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喝醉酒的人走路不稳,是因为酒精麻痹了人的小脑,A
正确。
B.反射是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
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当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
的神经冲动,某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立即缩回手,这时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
是手上的感受器3传入神经今神经中枢玲传出神经好效应器(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
张)缩手,他在缩手后感觉到烫手了,此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因为
此反射的路径较长,因此缩手后才感觉到烫手了,B错误。
C.结构必定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如上皮组织细胞的功能主要是保护,它们的特点就是细
胞扁平、排列紧密;有分生能力的细胞的结构特点就是细胞核大;神经元(神经细胞)的
结构特点是细胞突起多而长,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c正确。
D.新生儿的嘴唇第一次接触奶头就会有吮吸动作,这是生来就有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
中枢完成的,属于简单反射,D正确。
故选B»
21.B
解析:B
【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
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
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图中结构:a感受器,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
【详解】
A.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
BC.完成缩手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a感受器好b传
入神经fc神经中枢好d传出神经好e效应器,B正确;C错误。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②传入神经受
损,反射弧不完整,无反射;同时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也不能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
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故若某人d处受损切断,用针刺
激其指尖,他不能完成缩手反反射,D错误。
故选Bo
【点睛】
理解掌握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2.A
解析:A
【分析】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
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
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
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
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
【详解】
由图:①树突,②细胞体,③轴突,④轴突末梢,A正确。
故选A。
【点睛】
学会识图并掌握神经元的结构是解题关键。
23.C
解析:C
【分析】
图示中:1、外耳道,2、鼓膜,3、前庭,4、半规管,5、听神经,6、耳蜗。
【详解】
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⑵鼓膜造成损伤,如果鼓膜受损,会使听力下降,A正确。
前庭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
运动,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应到中枢以后,就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当
人体的半规管和前庭过度敏感,就会出现晕车,B正确。
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
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
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听觉。形成听觉的部位应是听觉中枢,而不是6耳蜗,
故C错误。
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D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24.D
解析:D
【分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
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
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
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由于大部分水滤过到肾小囊腔内,而血细胞不能滤过,
所以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红细胞浓度明显增加,故A不符合题意;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
糖代谢,饭后由于吸收大量的葡萄糖导致血糖浓度升高,所以胰岛素增加降低血糖浓度,
故B不符合题意;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饭后由于吸收大量的葡萄糖导致血糖浓
度升高,故C不符合题意;血液流经肾脏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氧气含量减少,故D符
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正确理解图示是解题的关键。
25.A
解析:A
【分析】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
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
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详解】
A.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
须控制人口的增长,A正确。
B.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
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
境面临严重威胁,但资源和环境问题并不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B错误。
C.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有的是可以进行修复的,有的是无法修复的,C错误。
D.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地球
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还将用到许多其他的能源,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使人口的增长与
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协调好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此,要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
数量保持在合理的层次上。所以,即使解决了粮食问题,人口也不可以无限制的增长下
去,D错误。
故选Ao
【点睛】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26.(1)大米;(2)核桃仁;(3)蛋白质;脂肪;(4)食物种类;(5)20;在对照
实验中,除探究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详解】
因为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所以一日三餐中以含糖类的大米为主,由表中的数据可以得
出核桃仁的能量最高,食物中的有机物能够染色,留下的灰烬是无机盐,实验常常要重复
多次,才能得到比较可靠的结果。
27.C
解析:②细胞血液与组织细胞CB
【分析】
如图是人体呼吸的示意图。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表
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表示组织间气体交换四个连续的
过程。
【详解】
(1)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当外界空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氧气
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于是氧气就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
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因此血液经过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含氧量会升高。
当氧气进入血液后,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细胞是红细胞,氧气由这种细胞携带,经过③血
液循环运输到组织间,通过过程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进入
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肺被动的
扩张和回缩而造成的。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气
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和呼吸作用的概念。
28.A
解析:左心室氧气动脉血尿素肺循环
【分析】
图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左心房,③是左心室,④是右心室。A是肺动脉,B是肺泡外毛
细血管,C是肺静脉,D、H是各级动脉,E是组织器官处毛细血管,F是下腔静脉,G是
上腔静脉。
【详解】
(1)心脏的四个腔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由于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
入心室,而心室需要把血液压入到全身,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
始,路线比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而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短,压力不需太
大,所以,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要厚。
(2)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由于肺泡内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
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氧气便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同
时,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因此,人体血液流经肺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
的变化情况是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氧气浓度上升,即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3)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
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
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从肾动脉流入肾脏
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
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等废
物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了物质交换,组成肾小
管的细胞利用血液运来的氧气和养料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扩散到血液,即血液
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流经过肾脏以
后,血液中的尿素和二氧化碳的变化是尿素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4)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
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
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
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
左心房的循环。故图不中血液由④右心室玲A肺动脉玲B肺泡外毛细血管fC肺静脉玲②
左心房的循环是肺循环。
【点睛】
熟知血液循环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B
解析:尿液肾小球肾小囊滤过B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尿素1代谢废物
【分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
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
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
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
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图中,1肾小球、2肾小囊、3肾小
管。
【详解】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
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原尿中不含有蛋白质,
而含有葡萄糖,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火电厂铁路专用线安全管理标准
- 第十六章 区域发展 第2讲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
- (高清版)DB11∕T 2385-2024 外保温复合装饰线应用技术规程
- 《信号调制解调》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抽油机专用皮带转离合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频度副词讲解》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TPE密封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母亲节主题班会》课件
- 医院药学工作转型课件
- 辐射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习题集复习测试有答案
-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课件
- 珠海市政工程竣工档案验收指南(试行上)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英语试卷附答案
- 2024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 DL∕T 1610-2016 变电站机器人巡检系统通 用技术条件
- GB/T 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 《混合动力汽车用变速器效率台架试验方法》
- 对医院领导的批评意见怎么写更合适范文(6篇)
- 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
- 2024年北京卷英语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