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人教版地理章末过关检测(四)_第1页
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人教版地理章末过关检测(四)_第2页
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人教版地理章末过关检测(四)_第3页
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人教版地理章末过关检测(四)_第4页
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人教版地理章末过关检测(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过关检测(四)地貌(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1.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地区是()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2.图中①地貌为()A.峰林 B.石柱C.落水洞 D.溶蚀洼地牛轭湖是指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作用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自然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的湖泊。读北半球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图,完成3~4题。3.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流水搬运C.流水沉积D.地壳下陷4.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可以()A.减小河流流速B.减弱洪水灾害C.增加航运距离D.增强河道淤积下图示意为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回答5~6题。5.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6.推测1992~1997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大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小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小下图表示四类地貌的素描图。据此回答7~8题。7.①②③④地貌景观类型依次是()A.“U”形谷、三角洲、冲积扇、新月形沙丘B.峡谷、冲积扇、风蚀蘑菇、三角洲C.峡谷、三角洲、风蚀蘑菇、新月形沙丘D.瀑布、冲积扇、水蚀崖、三角洲8.对于①②③④地貌景观所处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景观多位于河流中下游B.②景观多位于干支流交汇处C.③景观多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D.④景观在我国主要位于西北地区在我国某山区,地貌学家新近命名了一种地貌类型——岱崮地貌,其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9~10题。9.对岱崮地貌的地貌形态最为准确的描述是()A.顶尖,身陡,麓缓B.丘谷相间,连绵起伏C.顶部平坦,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坡度由陡到缓D.四周高,中间低10.判断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30mB.50mC.70mD.90m丹娘沙丘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河谷中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且水位季节变化大。美丽的沙丘与碧蓝的雅鲁藏布江水、远方的雪山、近处的峻岭、蓝天白云组合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下面图1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图2为丹娘沙丘景观图。读图,完成11~12题。11.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A.风力堆积B.流水堆积C.冰川堆积D.海浪堆积12.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A.印度洋海滩B.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C.附近沙洲和河漫滩D.塔克拉玛干沙漠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岛屿。读图,回答13~14题。13.下列有关该岛不同海岸的分布与形成原因,不正确的是()A.淤泥质海岸和砂质海岸分布在海湾内B.西海岸主要以淤泥质海岸为主,东海岸以砂质海岸为主C.东部为迎风岸,风力作用强,风力侵蚀形成砂质海岸D.西部离大陆近,河流从大陆挟带大量颗粒较细物质在西海岸堆积形成淤泥质海岸14.关于Ⅰ岛开发过程中不利的自然条件及解决措施,不正确的是()A.缺少淡水—海水淡化B.土地面积小—围海造陆C.多大风—建设生态防护林D.土壤贫瘠—大力增施化肥图1是某区域等高线简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m。图2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读图,完成15~16题。15.图中阴影区域的坡度由东南向西北()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16.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52分)17.图1为河流地貌示意图,图2为四幅河流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在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可分别见到与图2中相似的地貌景观。其对应关系分别是:甲—________(填序号),乙—________(填序号),丙—________(填序号),丁—________(填序号)。(4分)(2)分别指出图2中②③的地貌名称,②为________,③为________。写出②③④共同的地貌特征________、________。(4分)(3)描述图2中①地貌景观的特点。(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七百弄乡位于广西西北部,处于云贵高原的边缘和斜坡地带,拥有世界上发育最典型、分布密度最大的峰丛洼地。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七百弄峰丛洼地与路南石林、桂林峰林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典型岩溶地貌(或称喀斯特地貌),七百弄是其中知名度最低的一个,几乎无人知晓。七百弄人的饮水是依靠水柜解决的。水柜,就是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当地人称“水柜”,可能含有“珍贵”的意思。图1和图2分别是七百弄地理位置图和峰丛洼地地貌景观图。(1)推测峰丛洼地的形成过程。(6分)(2)分析七百弄峰丛洼地知名度低的原因。(6分)(3)简析水柜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6分)19.下面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学生做的两个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0分)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厚的粗细不均的沙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沙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吹风。(1)写出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①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土坡上会出现________,且会不断________。(2分)②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则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2分)(2)实验二中,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沙粒有何不同?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4分)(3)这两个实验证明了自然界的何种现象?(2分)20.图1为我国某地区略图及甲、乙两地的景观图,图2为丙地局部地形分布图及A到B一线地质剖面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1)甲、乙两地景观的主要成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分)(2)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按黄土颗粒大小可分为黏黄土带、沙黄土带和典型黄土带,根据①、②、③三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可判断出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3分)(3)随着黄河中下游的水利工程建设,使丁处地貌的生长速度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1分)(4)描述从A到B一线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6分)章末过关检测(四)地貌1~2.解析:第1题,我国喀斯特地貌以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最为典型。第2题,根据图中①地貌的特征可以判断其为峰林。答案:1.B2.A3~4.解析:第3题,弯曲河道往往凹岸侵蚀,凸岸沉积。虚线框内两个弯曲处的凹岸不断受到侵蚀,两个凹岸相隔越来越近,最终相连,形成相对平直的河道。因此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A正确,B、C、D错误。第4题,河流裁弯取直后,河水可以直接由取直后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加快,减少其在弯道处滞留的时间,有利于洪水快速排泄,B正确,A错误;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后,河道长度变短,因此会减少航运距离,C错误;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后,河水流动速度加快,减少了河道淤积,D错误。答案:3.A4.B5~6.解析:第5题,在近岸海域,堆积与侵蚀同时存在,河流挟带泥沙以堆积作用为主;海浪冲刷海岸,以侵蚀作用为主。从图中可以看出,1975~1979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越来越远,说明海岸在淤积,即流水堆积作用强;1979~2004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呈缩短的趋势,因此海底以侵蚀为主,即海水侵蚀作用强,D项正确。第6题,从图中看,1992~1997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总体上在缩短,说明海底发生侵蚀,即海水侵蚀作用强,故此时河流入海年径流量、含沙量都较小,故选B。答案:5.D6.B7~8.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峡谷,由流水侵蚀形成,②为三角洲,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③为风蚀蘑菇地貌,由风力侵蚀形成,④为新月形沙丘,由风力堆积形成,C正确,A、B、D错误。第8题,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峡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多位于河流中上游;②为三角洲,多位于河流入海口;③为风蚀蘑菇地貌,多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④为沙丘地貌,多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我国主要位于西北地区,D正确,A、B、C错误。答案:7.C8.D9~10.解析:第9题,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岱崮地貌顶部平坦开阔,顶部周围为陡崖,地形陡峭,而下部的地形坡度较小,而且越往下坡度越缓,选C。第10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等高距为10m,陡崖顶部最高高度是610m,最低高度是600m,陡崖下部最低高度是550m,最高高度是560m,陡崖的相对高度是40~60m,选B。答案:9.C10.B11~12.解析:读图可知,丹娘沙丘附近河道有江心沙洲,且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冬季河床裸露,风力大,故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附近沙洲和河漫滩。河谷中冬季风风力强劲,沙洲和河漫滩的沙尘在冬季风的吹拂下,受到山壁阻挡,在山坡下堆积,形成沙丘。答案:11.A12.C13~14.解析:第13题,由图示可知,淤泥质海岸和砂质海岸分布在海湾内;西海岸主要以淤泥质海岸为主,东海岸以砂质海岸为主;东部为迎风坡,风力强,海浪高,海浪侵蚀作用强;西部离大陆近,河流从大陆挟带大量颗粒较细物质在西海岸堆积形成淤泥质海岸。第14题,该岛面积较小,少河流和湖泊储存淡水,可以利用海水淡化增加淡水来源;该岛面积较小,可以经过科学论证进行围海造陆;东南沿海地区,多大风,为了防止海浪对海岸的侵袭可以建生态防护林;该地降水多,土壤的淋失作用强,导致土壤贫瘠,但大力增施化肥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答案:13.C14.D15~16.解析:第15题,图中阴影区域全部位于310m和320m两条等高线之间,同时,阴影区域由东南向西北方向这两条等高线间距越来越大,则表明沿该方向坡度逐渐减小。第16题,凸面镜应设置在急转弯处,图中②西侧距离山脊较近,因此公路会急转弯,视线会受到阻挡。答案:15.B16.B17.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位于河流上游,为峡谷地貌;乙在河流出山口,为山前冲积扇地貌;丙为冲积平原地貌;丁位于河流入海口,为三角洲;①为峡谷地貌,②为冲积扇,③为三角洲,④为冲积平原。所以在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可分别见到与图2中相似的地貌景观。其对应关系分别是:甲—①,乙—②,丙—④,丁—③。第(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②为冲积扇,③为三角洲;②③④共同的地貌特征是地形平坦、地势起伏小。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①②④③(2)冲积扇三角洲地形平坦地势起伏小(3)“V”形河谷,河谷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18.解析:第(1)题,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基岩是石灰岩,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在海洋环境时期,石灰岩大量沉积;紧靠云贵高原,地质史上地壳强烈抬升;石灰岩出露地表,地表水流通过石灰岩的裂隙对岩石不断溶蚀,裂隙变宽变深,山体被切割形成峰丛;随着地表水对岩石的溶蚀、冲蚀、搬运作用增强,使岩体坍塌,洼地形成。第(2)题,该地区位置偏远,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宣传力度不够;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较落后。第(3)题,石灰岩广布,具有透水性,地表水容易渗漏;地下水埋藏深,开采难度大;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出现干旱。答案:(1)在海洋环境时期,石灰岩大量沉积;紧靠云贵高原,地质史上地壳强烈抬升;地表水流通过石灰岩的裂隙对岩石不断溶蚀,裂隙变宽变深,山体被切割形成峰丛;随着地表水对岩石的溶蚀、冲蚀、搬运作用增强,使岩体坍塌,洼地形成。(2)位置偏远,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宣传力度不够;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较落后。(3)石灰岩广布,地表水容易渗漏;地下水埋藏深,开采难度大;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出现干旱。19.解析:考查了流水侵蚀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以吹风机模拟自然界的风力作用,分析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让学生根据实验判断实验所证明的自然现象。答案:(1)①沟谷加深②沟壑纵横,坡面破碎(2)风力越大,吹扬起的颗粒越大。从入口往下风向,沉积物颗粒由大到小分布。(3)以外力作用(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20.解析:第(1)题,图中甲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乙为黄土高原的沟壑,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第(2)题,从图中看,由③到①距盛行冬季风源地越来越远,风力越来越小,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可推测出,①为黏黄土带、②为典型黄土带、③为沙黄土带。第(3)题,黄河中下游水利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