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预案_第1页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预案_第2页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预案_第3页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预案_第4页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预案TOC\o"1-2"\h\u14245第一章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概述 2238621.1智慧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2274631.2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311701第二章城市规划与设计 396612.1智慧城市规划原则 3123192.2城市设计要点 4266782.3城市空间布局优化 428205第三章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5301513.1通信网络规划 5260943.2数据中心布局 5179903.3物联网建设 5449第四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6115134.1智能交通系统规划 6309234.2公共交通优化 6147394.3停车设施智能化 79331第五章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7200615.1智能电网建设 7313415.1.1智能电网概述 7318785.1.2智能电网建设目标 762245.1.3智能电网建设内容 8327355.2分布式能源布局 8299165.2.1分布式能源概述 8157645.2.2分布式能源布局目标 8113445.2.3分布式能源布局内容 814455.3能源大数据管理 8185565.3.1能源大数据概述 854165.3.2能源大数据管理目标 9108785.3.3能源大数据管理内容 91950第六章水务基础设施建设 9110796.1智能水务系统规划 961096.1.1规划目标 9290166.1.2规划内容 9218546.2水资源优化配置 10116106.2.1优化配置原则 10227696.2.2优化配置方法 10154816.3水务大数据应用 1072096.3.1应用领域 10262916.3.2应用技术 1128919第七章城市绿化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11246937.1绿地系统规划 11172297.1.1规划原则 11128577.1.2规划内容 11237557.2环保设施布局 12322617.2.1规划原则 12252697.2.2规划内容 1266527.3环境监测与预警 12186357.3.1监测内容 12287727.3.2预警体系 131980第九章教育与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13227199.1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1372369.2卫生服务设施布局 13314809.3智能医疗体系建设 1415423第十章文化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14530010.1文化设施规划 142282710.2体育设施布局 143128510.3文化体育活动智能化 151014第十一章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151421411.1社会管理平台建设 15923011.2公共服务平台布局 16710311.3智慧社区建设 1617412第十二章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与法规 17194812.1政策支持体系 17212112.1.1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172503812.1.2地方层面政策支持 171863612.1.3政策协同与整合 172626912.2法规制度建设 171958112.2.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173016712.2.2完善标准体系 182407112.2.3加强法规宣传和培训 182283112.3监管机制完善 182745412.3.1建立监管协调机制 18368912.3.2完善监管制度 181153912.3.3创新监管手段 18第一章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概述1.1智慧城市的概念与特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趋势。智慧城市是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城市形态。智慧城市的概念具有以下特征:(1)全面感知: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设备,实时收集城市运行中的各类信息,实现对城市状态的全面感知。(2)智能处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智能处理,为城市管理和服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3)协同共享: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协同,提高城市运行效率。(4)以人为本:关注居民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2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石,对于推动城市智能化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1)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城市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的运行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2)促进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城市竞争力。(3)优化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4)保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安全提供保障,保证城市运行稳定,防止信息泄露。(5)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居民幸福指数。(6)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智慧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推动城市智能化进程的关键因素。第二章城市规划与设计2.1智慧城市规划原则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城市已成为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方向。智慧城市规划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以人为本:城市规划应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营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2)可持续发展: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3)科技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城市管理与服务的创新。(4)区域协同:注重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2城市设计要点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城市设计要点:(1)整体布局: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形成有序、高效的城市结构,提高城市功能区的协同效应。(2)交通规划: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高交通便捷性,降低交通拥堵,保障市民出行安全。(3)绿化景观:注重绿化景观设计,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4)公共设施:完善公共设施布局,满足市民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城市品质。(5)历史文化保护:在城市设计中,要尊重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脉。2.3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以下为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几个方面:(1)功能分区: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区,实现产业、居住、商业、文化等功能的协调发展。(2)产业布局:发挥地区优势,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3)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为市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4)生态环境优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5)城市形态控制:合理控制城市规模,避免无序扩张,保持城市形态的合理比例。第三章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3.1通信网络规划信息通信网络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通信网络规划是保障网络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我国高度重视信息通信网络规划,以适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在通信网络规划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网络架构规划:根据业务需求、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等因素,合理规划网络架构,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2)频率资源规划:合理分配频率资源,提高频率利用率,满足各种业务需求。(3)基站布局规划:根据人口密度、业务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基站布局,保证网络覆盖和质量。(4)网络优化规划:针对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网络优化,提高网络功能。3.2数据中心布局数据中心是存储、处理和传输数据的核心设施,数据中心布局对于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数据中心布局方面,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地理位置:选择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降低数据中心运行成本。(2)网络接入:保证数据中心与互联网、运营商网络等高效接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3)能源供应:选择能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地区,降低数据中心能源成本。(4)安全防护:加强数据中心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数据安全。3.3物联网建设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我国积极推动物联网建设,以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物联网建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感知层建设:发展各类传感器、智能设备,实现物体与网络的连接。(2)网络层建设:构建高速、稳定的网络基础设施,支持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和通信。(3)平台层建设:搭建物联网应用平台,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等服务。(4)应用层建设:推动物联网在各领域的应用,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通过以上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将进一步提升信息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四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4.1智能交通系统规划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系统逐渐成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交通系统规划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手段,实现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安全可靠和环保节能。智能交通系统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收集实时交通信息,包括车辆流量、速度、状况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为交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交通信号控制:根据实时交通信息,合理调整交通信号灯的配时,优化交通流线,减少交通拥堵。(3)交通诱导与导航:为驾驶员提供实时、准确的交通信息,引导车辆合理选择行驶路线,降低交通压力。(4)公共交通优先:通过优先信号、专用车道等措施,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4.2公共交通优化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公共交通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市民出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公共交通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线网优化: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提高线路覆盖率,满足市民出行需求。(2)车辆调度:根据实时客流信息,调整车辆运行频率,提高公共交通运行效率。(3)站点布局:合理设置公共交通站点,方便市民换乘和出行。(4)服务水平提升: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包括车辆清洁、驾驶员服务态度等,提升市民出行满意度。4.3停车设施智能化城市车辆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停车问题日益突出。停车设施智能化是解决停车难题的有效途径。停车设施智能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停车信息采集: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收集实时停车信息,包括停车位数量、空余情况等。(2)停车导航:为驾驶员提供实时、准确的停车信息,引导车辆快速找到空余停车位。(3)智能停车管理:通过智能识别技术,实现车辆自动识别、计时收费等功能,提高停车管理效率。(4)停车数据分析:对停车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依据。通过以上措施,有望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智能化、高效化,为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五章能源基础设施建设5.1智能电网建设5.1.1智能电网概述智能电网是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等高新技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构建的一种新型电网。它能够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高效、安全、环保和可靠,满足用户个性化、多样化的能源需求。5.1.2智能电网建设目标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四个方面:(1)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线损;(2)增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3)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和消纳,降低能源消耗;(4)优化电力市场,提高电力服务水平。5.1.3智能电网建设内容智能电网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电网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研发与应用;(2)电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3)电网调度自动化和智能化;(4)电力市场建设和运营;(5)用户侧智能化技术应用。5.2分布式能源布局5.2.1分布式能源概述分布式能源是指建在用户端的能源供应方式,它将资源、环境效益最大化确定方式和容量的系统,以满足用户多种能源需求。分布式能源具有投资少、污染小、建设周期短、运行灵活等特点。5.2.2分布式能源布局目标分布式能源布局的主要目标是:(1)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3)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供应可靠性;(4)促进能源科技创新,推动能源产业发展。5.2.3分布式能源布局内容分布式能源布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分布式电源建设,如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2)分布式能源微网建设,实现能源供需平衡和就地消纳;(3)分布式能源利用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5.3能源大数据管理5.3.1能源大数据概述能源大数据是指通过能源系统运行、市场交易、用户行为等产生的海量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挖掘和分析,为能源决策提供有力支持。5.3.2能源大数据管理目标能源大数据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提高能源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增强能源系统运行安全,提高能源服务水平。5.3.3能源大数据管理内容能源大数据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数据采集与存储,包括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等环节的数据;(2)数据分析与挖掘,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能源需求、供应、价格等信息;(3)数据应用与决策支持,为能源政策制定、市场交易、用户服务提供数据支持。第六章水务基础设施建设6.1智能水务系统规划科技的发展,智能水务系统逐渐成为我国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水务系统规划旨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水务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水务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6.1.1规划目标智能水务系统规划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2)实现水务设施远程监控与自动化控制,提高运行效率。(3)保障水务设施安全稳定运行,降低风险。(4)提升水务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6.1.2规划内容智能水务系统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水务设施运行状态,为运行维护提供数据支持。(2)自动控制系统:根据监测数据,自动调节水务设施运行参数,实现设施智能化管理。(3)信息管理系统:对水务设施运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4)应急指挥系统:在发生突发时,及时调度资源,进行应急处理。6.2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我国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环节,旨在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2.1优化配置原则水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性原则:保证水资源在不同地区、行业和人群之间的公平分配。(2)效益最大化原则: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3)动态调整原则:根据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水资源配置策略。6.2.2优化配置方法水资源优化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对水资源总量、分布、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价,为优化配置提供基础数据。(2)水资源需求预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未来水资源需求,为优化配置提供依据。(3)水资源优化模型: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最优水资源分配方案。(4)水资源调度与监管:根据优化配置方案,实施水资源调度,保证水资源合理利用。6.3水务大数据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水务大数据应用逐渐成为我国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务大数据应用旨在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水务设施建设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6.3.1应用领域水务大数据应用主要包括以下领域:(1)水资源管理:通过分析水资源数据,掌握水资源状况,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2)水务设施运行维护:通过监测设施运行数据,发觉潜在问题,提高设施运行效率。(3)水环境监测与治理:通过对水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4)水务决策支持:为和企业提供数据支持,辅助决策。6.3.2应用技术水务大数据应用涉及以下技术:(1)数据采集与存储: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采集数据,并存储在数据库中。(2)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3)可视化展示:通过图表、地图等形式展示分析结果,便于理解和决策。(4)云计算与分布式计算:利用云计算和分布式计算技术,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效率。第七章城市绿化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7.1绿地系统规划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已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绿化工作的核心,旨在构建科学、合理、美观的城市绿地体系。7.1.1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因素,优先保障城市生态安全。(2)以人为本原则: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提高绿地服务功能。(3)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7.1.2规划内容(1)绿地布局: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形成生态廊道、生态岛、生态斑块等不同类型的绿地。(2)绿地类型: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等,满足不同功能需求。(3)绿地规模:根据城市人口、用地面积等因素,合理确定绿地规模。(4)绿地设施:完善绿地设施,提高绿地服务功能。7.2环保设施布局环保设施布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7.2.1规划原则(1)合理布局原则:根据城市地理、气候、人口等因素,合理规划环保设施布局。(2)经济高效原则:提高环保设施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3)安全环保原则:保证环保设施安全可靠,符合环保要求。7.2.2规划内容(1)污水处理设施:布局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等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2)垃圾处理设施:布局垃圾填埋场、焚烧厂等设施,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3)环保监测设施:布局空气质量监测站、水质监测站等设施,实时掌握城市环境状况。(4)环保宣传教育设施:布局环保宣传教育基地、环保主题公园等设施,提高公众环保意识。7.3环境监测与预警环境监测与预警是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安全、提高城市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7.3.1监测内容(1)空气质量监测:监测城市空气质量,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指标。(2)水质监测:监测城市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等水质状况。(3)噪声监测:监测城市交通、工业、生活等噪声污染状况。(4)土壤污染监测:监测城市土壤污染状况,预防土壤污染风险。7.3.2预警体系(1)预警级别:根据环境监测数据,设定不同预警级别,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预警响应:针对不同预警级别,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环境污染风险。(3)预警宣传教育:加强环境预警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应对能力。第九章教育与卫生基础设施建设9.1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2)优化教育布局。根据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和教育资源现状,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3)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推进教育信息化,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促进教育公平。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接受教育的权利。9.2卫生服务设施布局卫生服务设施布局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举措。我国卫生服务设施布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优化医疗资源布局。(2)优化卫生服务设施配置。根据人口密度、服务半径和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设施,提高卫生服务设施利用效率。(3)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推广适宜技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4)保障卫生服务公平。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缩小城乡、区域卫生服务差距。9.3智能医疗体系建设智能医疗体系是现代科技与医疗卫生领域的深度融合,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智能医疗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搭建智能医疗平台。整合医疗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能医疗服务平台,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2)发展远程医疗。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医疗资源的远程共享,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3)推进医疗信息化。加强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服务管理水平。(4)发展智能医疗技术。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高医疗诊断准确率,降低医疗成本。通过以上措施,我国教育与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优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和卫生服务。第十章文化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10.1文化设施规划文化设施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化设施规划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满足市民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充分考虑各类人群的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2)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人口分布,合理规划文化设施布局,提高设施利用效率。(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注重保护历史建筑、文物古迹,挖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4)创新文化设施运营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引入市场机制,激发文化设施活力,提高服务质量。10.2体育设施布局体育设施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提高市民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在体育设施布局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1)均衡发展,满足市民健身需求。根据人口结构和地域特点,合理规划体育设施布局,保障市民便捷、多样化的健身需求。(2)注重体育设施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结合体育项目特点和市民需求,科学配置体育设施,提高使用效率。(3)与城市环境协调,提升城市形象。体育设施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注重绿色环保,提升城市品质。(4)发挥体育设施的公共服务功能,促进社区体育活动。鼓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为市民提供便捷、优质的体育服务。10.3文化体育活动智能化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已成为文化体育活动的重要趋势。以下为文化体育活动智能化的发展方向:(1)智能化技术应用。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文化体育活动的管理水平和用户体验。(2)线上线下融合。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相结合,拓宽文化体育活动渠道,提升活动质量。(3)个性化定制服务。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文化体育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4)智能化赛事组织。运用智能化技术,提高赛事组织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赛事观赏性。通过以上措施,我国文化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完善,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文化体育服务。第十一章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社会建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加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提高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本章将从社会管理平台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布局和智慧社区建设三个方面展开论述。11.1社会管理平台建设社会管理平台是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社会管理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以下从几个方面对社会管理平台建设进行阐述:(1)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加强社会管理平台建设,首先要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保证社会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管理手段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实现精准管理。(3)协同治理。加强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协同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4)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会管理人才队伍,为我国社会管理提供有力保障。11.2公共服务平台布局公共服务平台是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以下从几个方面对公共服务平台布局进行阐述:(1)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涵盖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各个领域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2)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3)创新公共服务方式。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4)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关注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11.3智慧社区建设智慧社区是现代城市社区发展的新趋势,以下从几个方面对智慧社区建设进行阐述:(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智慧社区提供技术支持。(2)智能化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涵盖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居民自治等领域的智能化服务平台。(3)居民参与度提升。通过智慧社区建设,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