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2024学年中考生物试卷第Ⅰ卷阅卷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得分1.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下列是我国不同博物馆的藏品,所涉及生物原型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是()A.中国国家博物馆藏B.四川省三星堆博物馆藏C.湖北省博物馆藏D.广东省博物馆藏2.推进深远海养殖是“打造海上新广东”的重要举措之一,养殖的鱼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属于()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3.“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描写了金黄色枇杷挂满枝头的景象。枇杷可食用部分(如图)来自()A.花托 B.柱头 C.胚珠 D.子房壁4.玉米与大豆复合种植助丰收,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都有的结构不包括()A.种皮 B.胚轴 C.胚乳 D.子叶5.为获得更多蚕丝,应给家蚕增加营养的发育阶段是()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6.三黄鸡因嘴黄、脚黄、皮黄而得名。鸡的皮肤在结构层次上属于()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7.如图是显微镜下的番茄果肉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起保护作用B.②中存在遗传物质C.物镜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多D.要观察左下方细胞,玻片向左下方移动8.下列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荔枝嫁接繁育 B.蒜瓣生根发芽C.草莓组织培养 D.水稻种子繁殖9.在丹霞山发现的国达铁角蕨有根、茎、叶的分化,叶背有孢子囊。在分类上,与它属于同一类群的是()A.满江红 B.海带 C.葫芦藓 D.苏铁10.非洲大蜗牛(如图)携带多种寄生虫。下列关于非洲大蜗牛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外套膜 B.属于软体动物C.是病原体 D.易使人感染寄生虫11.同学们参加百香果种植活动,播种前松土的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A.空气条件 B.温度条件 C.水分条件 D.光照条件12.特异性免疫是免疫疗法的基础,下列结构或物质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 B.黏膜 C.溶菌酶 D.抗体13.下图甲是甲骨文“鱼”字,乙是约4700万年前的鱼化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中的①表示鱼的鳃B.乙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C.甲乙均能看出鱼具有脊柱D.甲出现的时间比乙形成的时间晚14.草鱼(即鲩鱼)摄食蚕豆120天左右,肉质变得爽脆,称为脆肉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脆肉鲩可提供蛋白质营养 B.肉质改变是受到环境影响C.脆肉性状可遗传给下一代 D.鲩鱼和脆肉鲩是同种生物15.小天制作酸奶所用的微生物也能用于制作()A.酱油 B.泡菜 C.馒头 D.米酒棕色脂肪组织可吸收和分解血液中的葡萄糖,降低机体血糖浓度,增加产热。我国科学家发现:光刺激下,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至脑,脑会抑制棕色脂肪组织的功能(如图),该现象在夜间人造光源下更明显。请完成下面小题。16.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是()A.胰岛素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17.光传递到视网膜的过程中,没有经过的眼球结构是()A.角膜 B.晶状体 C.玻璃体 D.视神经18.在图中光调节血糖的反射活动中,棕色脂肪组织是反射弧结构中的()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19.夜间长时间暴露在光照下,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视网膜接受光刺激增加 B.棕色脂肪组织分解菌萄糖增多C.棕色脂肪组织产热减少 D.患糖尿病风险升高20.该研究对我们健康生活有启发作用。下列做法与本研究的启发直接相关的是()A.坚持锻炼强身体 B.饮食均衡不挑食C.经常远眺防近视 D.不熬夜玩手机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是人类的朋友。小华参加学校观鸟跨学科实践活动,用望远镜观察黄嘴白鹭等鸟类,调查红树林等地鸟类分布情况并做记录,查阅资料,制作仿生作品。请完成下面小题。21.小华对黄嘴白鹭(如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卵生 B.胸肌发达 C.用肺呼吸 D.体温不恒定22.下图是小华查阅“奔”的资料后整理出的分类图,其中与黄嘴白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苍鹭 B.雪鹭 C.白琵鹭 D.黑脸琵鹭23.小华在整理题上图的过程中,没有用到的科学方法是()A.比较法 B.分类法 C.实验法 D.资料查阅法24.小华调查发现红树林的鸟类丰富。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红树林中的鸟类生存的是()A.过度捕捞鱼类 B.防止水质污染C.建造人工鸟巢 D.严禁捕杀鸟类25.小华制作了仿生飞行器(如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仿生体形特点,机体呈流线型B.仿生骨骼特点,材料坚硬厚重C.仿生视觉特点,摄像头高清D.仿生翅膀特点,机翼轻盈可折叠“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裂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儿歌《丢手绢》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延安保育院。“丢手绢”这一传统游戏融入体育课堂,深受学生喜爱。请完下面小题。26.歌声传到耳朵,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A.耳郭 B.鼓膜 C.耳蜗 D.听小骨27.小明看见背后的手绢,立刻抓起并追赶丢手绢的同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看见手绢后抓起属于非条件(简单)反射B.追赶时需要小脑协调平衡C.追赶时需要骨、关节和肌肉配合D.追赶时需要细胞呼吸作用供能28.小明追赶时心跳加快,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的起点是()A.右心房 B.左心房 C.右心室 D.左心室29.下图是小明肺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段,胸廓缩小 B.b~c段,膈肌舒张C.呼吸加深,b点下移 D.呼吸加快,c点右移30.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丢手绢”的益处不包括()A.合理安排作息 B.增进同学友谊C.增强身体素质 D.保持心情愉悦阅卷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得分31.某海岛在20世纪80年代受采石、海浪侵蚀等影响,沙滩被碎石掩埋,植被退化,生态功能下降。近年来,通过填土、修复植被、整治湖泊等措施,岛上的植物恢复到470余种,动物增加到170余种,生态修复效果显著。2023年,该海岛被评为“和美海岛”。请回答:(1)采石、海浪侵蚀导致该海岛生态功能下降,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是有限的。(2)碎石填土后植物才能生长,土壤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3)修复植被过程中新引入60余种植物,在引种时既要考虑植物能海岛环境,又要防止形成入侵。修复后的植被可为动物提供和,动物迁入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的更复杂,稳定性增强。(4)该海岛远离陆地,存在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请提出一个解决思路:。32.脑部微血管密度和GAT1蛋白含量是影响某种脑部疾病的重要因素。为探究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该病的效果,某科研团队用45只患病大鼠进行实验,结果如下:组别注射物走迷宫平均耗时/秒脑部微血管平均密度/(血管数·毫米-2)脑部GAT1蛋白平均相对含量甲生理盐水57.2915.220.87乙药物OX28.7625.022.01丙银杏叶提取物20.7636.015.62注:药物OX对该病有治疗效果。请回答:(1)本实验的变量是。将患病大鼠分组时,要做到。甲组的作用是。(2)据表可知,与甲、乙组相比,丙组大鼠走迷宫耗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效果,推测其原因是。(3)为评估丙组大鼠是否已治愈,实验需增设大鼠组为丁组。(4)银杏叶提取物成分复杂,剂量效果未知,请提出一个进一步的研究思路:。33.李振声出身贫苦,从小深知粮食珍贵。他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大西北开展育种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黄河流域的小麦因大面积感染条锈菌而减产严重,李振声为此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小麦经过数千年的人工栽培,抗病基因逐渐丧失;野草在自然界通过层层筛选,含有非常好的抗病基因。”李振声创造性地思考:能不能用野草如长穗偃麦草与小麦杂交,培育抗病小麦新品种呢?于是他组建课题组开展攻关。经过20多年的不断筛选、鉴定,他们终于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偃6号”(如图甲)。至2003年,“小偃6号”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3亿多亩,增产逾75亿公斤。2006年,李振声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请回答:(1)条锈菌有细胞核并能产生孢子,属于(填“细菌”或“真菌”),与小麦的关系是。(2)图甲中,长穗偃麦草提供的和小麦提供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通过细胞的、生长及分化,发育成种子的胚。(3)结合图文可知,“小偃6号”高产的原因可能是:从长穗偃麦草遗传了基因和基因,具有籽粒多且不易感染条锈菌的优良性状;从小麦遗传了籽粒饱满的优良性状。(4)若“小偃6号”的抗病对感病是显性,由一对基因A、a控制,现有基因组成均为Aa的个体交配,则子代抗病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抗病个体在子代中的占比是%。34.为研究解决宇航员未来在月球上长期生存的问题,我国科学家建成了“月宫一号”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图甲),舱内有小麦、生菜、黄粉虫(富含动物蛋白,可食用)和微生物等。志愿者在舱内完成了370天的封闭实验。请回答:(1)题图甲植物舱中的二氧化碳传感器等智能设备可以精准调控二氧化碳浓度。植物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合成,为志愿者提供食物来源。(2)尿液和生活废水经微生物处理后用于配制营养液,营养液中的水可被植物根尖的吸收,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到叶片,绝大部分水以水蒸气形式通过(填结构名称)散出,水蒸气经冷凝净化后供志愿者使用。(3)“月宫一号”初步建立了完整的生命保障系统。请在图乙中,用“→”和文字补充人与其他生物的物质循环关系。(4)如果未来你到月球上的基地开展科研工作,你最想研究的生物学问题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羊为动物,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叶绿体,A不符合题意。B、牛为动物,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叶绿体,A不符合题意。C、牡丹为植物,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可见C符合题意。D、金丝猫为动物,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叶绿体,A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2.【答案】B【解析】【解答】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属于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因此,养殖的鱼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又分为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动物和人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生为分解者。3.【答案】D【解析】【解答】A、花完成受精后,花托凋落,A不符合题意。B、花完成受精后,柱头凋落,B不符合题意。C、一朵完整的花完成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枇杷可食用部分是果皮,C不符合题意。D、花完成受精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枇杷可食用部分是果皮,可见,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此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为基础题,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发育情况如下:
4.【答案】C【解析】【解答】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包括种皮和胚,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玉米种子还包括胚乳,大豆种子没有胚乳,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考查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为基础题,熟记即可,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两片肥大的子叶组成,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一片子叶组成,胚中只有一片子叶,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5.【答案】B【解析】【解答】家蚕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由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蛹过一段时间羽化为成虫,因此,为获得更多蚕丝,应给家蚕增加营养的发育阶段是幼虫期,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考查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为基础题,熟记:昆虫的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6.【答案】C【解析】【解答】鸡的皮肤的表皮属于上皮组织,皮下脂肪、肌腱和骨属于结缔组织,肌肉属于肌肉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鸡的皮肤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构成的具有包括作用的器官,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组织构成器官,为基础题,熟记组织、器官的概念是关键,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器官,由多个器官按照次序形成具有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叫做系统。7.【答案】C【解析】【解答】A、①是细胞壁,起保护作用,A说法正确。B、②是细胞核,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B说法正确。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C说法错误。D、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为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要观察左下方细胞,玻片向左下方移动,才能移向中央,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此题考查细胞结构、显微镜的使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遗传的信息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向右移动玻片,物像就会向左移动,所以,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这样物像才能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就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就越多,视野越亮。8.【答案】D【解析】【解答】A、荔枝嫁接繁育的过程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不符合题意。B、蒜瓣生根发芽是利用蒜的茎繁育后代,生殖过程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营养繁殖,为无性生殖,B不符合题意。C、草莓组织培养的过程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为无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D、水稻的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受精卵的形成经过了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能够产生一些新的性状;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如营养繁殖、组织培养等,无性生殖能保留母本的优良性状;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9.【答案】A【解析】【解答】A、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和国达铁角蕨相同,有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繁殖后代,A符合题意。B、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不符合题意。C、葫芦藓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有假根,起固着作用,C不符合题意。D、苏铁属于种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着,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类群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大多为单细胞个体,即使是多细胞的也无根、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又叫绿色开花植物。10.【答案】C【解析】【解答】A、蜗牛属于软体动物,有外套膜,A说法正确。B、蜗牛身体柔软,有贝壳,起保护作用,B水分正确。C、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活寄生虫等,所以,蜗牛身上携带的寄生虫是病原体,蜗牛不是病原体,C说法错误。D、根据题干所述,蜗牛身上携带者多种寄生虫,容易使人感染寄神虫,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考查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难度一般,熟记即可,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11.【答案】A【解析】【解答】解答:播种前松土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有更多的空气流通,因此,在播种前要松土,其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空气,促进种子的萌发,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此题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12.【答案】D【解析】【解答】A、皮肤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B、黏膜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C、溶菌酶能杀死细菌,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不符合题意。D、抗体是由抗原物质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特殊的蛋白质,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此题考查人体的三道防线,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人体的三道防线如下: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做特异性免疫。13.【答案】A【解析】【解答】A、甲图中的①是表示鱼的鳍,是鱼类的运动器官,A说法错误。B、乙图中是古代鱼类的遗体,属于化石,化石在地层中是按一定的顺序出现的,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B说法正确。C、鱼类的背部有脊椎个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C说法正确。D、图甲中,是甲骨文文字,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乙图是约4700万年前的鱼化石,所以,甲出现的时间比乙形成的时间晚,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此题考查鱼类的基本特征、化石的相关知识,为基础题,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都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14.【答案】C【解析】【解答】A、脆肉鲩可提供蛋白质营养,A说法正确。B、性状的表达受基因和环境的影响,根据题干所述,脆肉鲩是草鱼摄食豌豆变成的,所以,肉质改变会受到环境影响,B说法正确。C、生物的性状不会遗传给后代,在亲子代的遗传过程中,是亲代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C说法错误。D、根据题干所述,脆肉鲩是草鱼摄食蚕豆变成的,但是基因不会变,所以,鲩鱼和脆肉鲩是同种生物,D水分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考查性状遗传、变异等基础知识,熟记: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即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即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15.【答案】B【解析】【解答】A、酱油要用到酵母菌、霉菌等,A不符合题意。B、泡菜和酸奶都要用到乳酸菌,是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形成的,B符合题意。C、馒头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C不符合题意。D、制作米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产生酒精,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考查微生物在发酵技术中的应用,为基础题,解答此题还需要多积累身边常见的实例,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答案】16.A17.D18.D19.B20.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激素的作用、视觉的形成、反射弧等基础知识,难度一般,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能加速糖和脂肪代谢,特别是促进许多组织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的分解氧化过程,从而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和产热量,胰岛素是胰岛分泌的,调节血糖的代谢,加速血糖的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原,降低血糖的浓度,生长激素是垂体分泌的,能促进生长发育;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视网膜为视觉感受器,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16.A、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换,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所以,A符合题意。
B、性腺能分泌性激素,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B不符合题意。
C、生长激素能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C不符合题意。
D、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17.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可见,光传递到视网膜的过程中,没有经过的眼球结构是视神经,视神经可以把视网膜转化的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D符合题意。1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根据题干中的图可以看出,在图中光调节血糖的反射活动中,大脑发出的指令由棕色脂肪组织完成,所以,棕色脂肪组织是反射弧结构中的效应器,D符合题意。19.A、如果夜间长时间暴露在光照下,视网膜接受光刺激增加,A说法正确。
B、根据题干所述,在光刺激下,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至脑,脑会抑制棕色脂肪组织的功能,从而会减少棕色脂肪组织吸收和分解血液中的葡萄糖,B说法错误。
C、在光刺激下,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至脑,脑会抑制棕色脂肪组织的功能,导致棕色脂肪组织产热减少,C说法错误。
D、在光刺激下,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至脑,脑会抑制棕色脂肪组织的功能,从而会减少棕色脂肪组织吸收和分解血液中的葡萄糖,患糖尿病风险升高,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20.根据题干中,资料可以看出,在光刺激下,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至脑,脑会抑制棕色脂肪组织的功能,从而会减少棕色脂肪组织吸收和分解血液中的葡萄糖,所以,在夜间减少光刺激,选项D中,熬夜玩手机时,由于光刺激的影响,脑会抑制棕色脂肪组织的功能,从而会减少棕色脂肪组织吸收和分解血液中的葡萄糖,不利于身体健康,D符合题意。【答案】21.D22.B23.C24.A25.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生物分类单位、生物探究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基础知识,难度一般,鸟类大多营飞行生活,鸟类体型呈流线型,身体覆盖羽毛,前肢演化为翼,骨骼轻而薄,长骨中空,胸肌发达,用以牵动两翼飞翔,靠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这些都是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主要是建自然保护区,同时还保护了它的栖息地;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三是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或精子库;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21.黄嘴白鹭属于鸟类,鸟类体型呈流线型,身体覆盖羽毛,前肢演化为翼,骨骼轻而薄,长骨中空,胸肌发达,用以牵动两翼飞翔,靠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体内受精、卵生等,根据以上所述,D说法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2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有题干中分类图可以看出,与黄嘴白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与其同属的雪鹭,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23.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题干中,“小华参加学校观鸟跨学科实践活动,用望远镜观察黄嘴白鹭等鸟类,调查红树林等地鸟类分布情况并做记录,查阅资料,制作仿生作品。”中没有提到实验法,可见,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4.B防止水质污染、C建造人工鸟巢、D严禁捕杀鸟类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保护鸟类,A过度捕捞鱼类会影响到鸟类的生存,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5.鸟类体型呈流线型,身体覆盖羽毛,前肢演化为翼,骨骼轻而薄,长骨中空,胸肌发达,用以牵动两翼飞翔,靠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这些都是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选项中,A机体呈流线型,C视觉灵敏、D翅膀轻盈这些都有利于仿生鸟类飞行,B仿生骨骼材料坚硬厚重增加了质量不利于飞行,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答案】26.C27.A28.D29.B30.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点比较多,解答此题需要熟记:耳的结构及各组分的功能、反射的类型、运动的实现、血液循环路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等基础知识,在耳朵的结构中,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的作用将声波传至鼓膜,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最后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人体呼气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26.A、耳郭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鼓膜能把声波刺激转化成振动刺激,B不符合题意。
C、耳蜗为听觉感受器,能把振动刺激转化成神经冲动,C符合题意。
D、听小骨具有传导震动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27.A、看见手绢后抓起来的过程中,大脑皮层参与了反射,是后天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复杂)反射,A说法错误。
B、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所以,小明追赶时需要小脑协调平衡,B说法正确。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可见,小明追赶时需要骨、关节和肌肉配合,C说法正确。
D、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些能量用于维持体温和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以,追赶时需要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供能,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28.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的循环是体循环,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通过体循环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可见D符合题意。29.A、ab段可以看出,肺容量持续上升,肺内气压减小,胸廓扩大导致肺扩张,A说法错误。
B、bc段是肺容量减小的过程,此时肺内气压增大,膈肌顶部上升,膈肌舒张,B说法正确。
C、呼吸加深代表着呼吸深度增加,肺活量增大,b点上升,C说法错误。
D、呼吸加快,说明呼吸频率增加,完成呼气和吸气用的时间缩短,所以,c点应该左移,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30.“丢手绢”活动不但可以增强青少年的体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之间友谊增进,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保持心情愉悦,可见,“丢手绢”的益处不包括A合理安排作息,A符合题意。31.【答案】(1)自我调节能力(2)非生物(3)适应;外来物种;物质;能量;成分(4)通过填土、修复植被、整治湖泊等措施,使岛上物种多样性增加,植被增多,涵养海岛水源。【解析】【解答】(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出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所以,采石、海浪侵蚀导致该海岛生态功能下降,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分、土壤等,所以,碎石填土后植物才能生长,土壤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3)修复植被过程中新引入60余种植物,在引种时既要考虑植物能适应海岛环境,又要防止形成外来物种的入侵,修复后的植被可为动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动物迁入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的成分更复杂,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4)海岛远离陆地,可以通过填土、修复植被、整治湖泊等措施,使岛上物种多样性增加,植被增多,涵养海岛水源。
故答案为:(1)自我调节能力;(2)非生物;(3)适应、外来物种、物质、能量、成分;(4)通过填土、修复植被、整治湖泊等措施,使岛上物种多样性增加,植被增多,涵养海岛水源。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系因素等基础知识,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态平衡之所以能保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和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物数量和种类越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弱。32.【答案】(1)注射物;将45只患病犬鼠随机分配到3组;对照组(2)更少;更佳;银杏叶提取物能增加脑部微血管平均密度和脑部GAT1蛋白平均相对含量(3)健康(4)以生理盐水注射物为甲组,设置3组不同剂量梯度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物,进一步探究更佳治疗效果的银杏叶提取物剂量。【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中表格可以看出,实验中3组的注射物不同,所以,本实验的变量是注射物,将患病大鼠分组时,要做到将45只患病犬鼠随机分配到3组,以保证变量唯一,甲组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形成对照,以增加实验的说服力。
(2)据表格中数据可知,与甲、乙组相比,丙组大鼠走迷宫耗时更少,表明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效果更佳,原因可能是银杏叶提取物能增加脑部微血管平均密度和脑部GAT1蛋白平均相对含量。
(3)为评估丙组大鼠是否已治愈,实验中需要增设健康大鼠为丁组,以增加实验的说服力。
(4)要验证银杏叶提取物的成分,可以以设置以下实验:以生理盐水注射物为甲组,设置3组不同剂量梯度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物,进一步探究更佳治疗效果的银杏叶提取物剂量。
故答案为:(1)注射物、将45只患病犬鼠随机分配到3组、对照组;(2)更少、更佳、银杏叶提取物能增加脑部微血管平均密度和脑部GAT1蛋白平均相对含量;(3)健康;(4)以生理盐水注射物为甲组,设置3组不同剂量梯度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物,进一步探究更佳治疗效果的银杏叶提取物剂量。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探究实验过程,为基础题,难度一般,在探究实验中,要设置对照实验,即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是对照组;解答此题需要具备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租车协议合同协议
- 合同延期补充合同协议
- 合同税代缴协议
- 合同狗苗养殖协议书范本
- 304销钉合同协议
- 三方合同解除协议书范本
- 同学合伙购房协议合同
- 工程清洗咨询合同协议
- 高空安装保洁维修合同协议
- 店铺资产售卖合同协议
- 推进中国教育数字化的战略与政策
- 生育服务证办理承诺书
- 地下室顶板预留洞口施工方案标准版
- 航天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共400多题)
- 第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 2022年宁夏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所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 川09J139 居住建筑油烟气集中排放建筑构造(DBJT20-65)
- 浙江工商大学论文答辩汇报通用ppt模板
- 2023年北京市高中力学竞赛决赛试题
- C++反汇编与逆向分析技术揭秘(第2版)
- 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毕业生4月调考英语试卷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