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录A水位观测平台荷载及计算A.1荷载分类及代表值A.1.1作用于水位观测平台及附属物上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永久荷载:自重、土重和固定的仪器设备重等。可变荷载:平台面活荷载、栈桥面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和水冲击荷载等。偶然荷载:撞击力和地震作用等。A.1.2平台设计时,不同荷载应采用以下不同的代表值: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可变荷载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作为代表值。偶然荷载应根据试验资料,结合实践经验确定或按有关规范计算其代表值。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50年设计基准值。A.1.3平台设计时,可采用标准值作为荷载的代表值,并应满足下列要求:永久荷载标准值:对平台各部份结构的自重,可按结构构件尺寸与材料单位体积的自重计算确定。常用材料和构件,其自重可参照GB50009-2012附录A的规定采用。可变荷载标准值,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计算或采用。A.2均布活荷载A.2.1平台各部分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应按表A.2.1的规定采用。表A.2.1平台各部分均布活荷载标准值项次类别标准值(kN/m2)1平台仪器房2.02平台挑出部份2.53平台屋面1.54栈桥桥面3.5注:第1项包括工作人员、仪器设备;第2项,当人群有可能密集时,宜按3.5kN/m2采用。A.3雪荷载A.3.1平台台面和栈桥桥面上的雪荷载标准值,应按公式(A.3.1)计算:(A.3.1)式中——雪荷载标准值(kN/m2);——平台平面积雪分布系数;——基本雪压(kN/m2)。A.3.2基本雪压应按GB50009-2012附录E中附表E.5给出的50年一遇的雪压采用。A.3.3有雪地区,当城市或建设地点的基本雪压值在GB50009-2012附录E中未给出时,可根据附近地区规定的基本雪压或长期资料,通过气象和地形条件的对比分析确定;也可按GB50009-2012附录E中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近似确定。A.3.4山区的基本雪压,可按当地空旷平坦地区的基本雪压值乘以系数1.2采用。A.3.5平台平面积雪分布系数可按GB50009-2012第C.0.4条有关规定采用。A.4风荷载A.4.1垂直作用于平台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公式(A.4.1)计算:(A.4.1)式中——风荷载标准值(kN/m2);——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风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基本风压(kN/m2)。A.4.2基本风压应按GB50009-2012附录D.4中附表D.4给出的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但不应小于0.30kN/m2。A.4.3当城市或建设地点的基本风压值在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上未给出时,可根据附近地区规定的基本风压或长期资料,通过气象和地形条件的对比分析确定;也可按GB50009-2012附录D中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近似确定。A.4.4山区的基本风压可按相邻地区的基本风压值乘以下列调整系数采用:山间盆地、谷地等闭塞地形取0.75~0.85。与大风方向一致山谷口、山口取1.20~1.50。A.4.5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表A.4.5确定。地面粗糙度根据水位观测平台位置的特点,可分为下列二类:A类指河岸、湖岸和沙漠地区等;B类指乡村、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中小城镇和大城市郊区。表A.4.5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m)51015203040A类1.171.381.521.631.801.92B类0.801.001.141.251.421.56A.4.6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按GB50009-2012第8.3.1条有关规定采用。A.4.7平台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可按公式(A.4.7)计算:(A.4.7)式中——脉动增大系数可按表A.4.7-1确定;——脉动影响系数可按表A.4.7-2确定;——振型系数(取1.00);——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表A.4.7-1脉动增大系数ζ(kNs2/m2)0.010.020.040.060.080.100.200.400.600.801.002.00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1.111.141.171.191.211.231.281.341.381.421.441.54注1:平台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可按GB50009-2012附录F计算;注2:计算时,A类地区用当地基本风压乘以1.38代入,B类地区可直接代入基本风压。表A.4.7-2脉动影响系数总高度H(m)10203040A类0.780.830.860.87B类0.720.790.830.85A.5水冲击荷载A.5.1作用于平台测井和栈桥桥墩上的水冲击荷载的标准值,应按公式(A.5.1)计算:(A.5.1)式中——水冲击荷载标准值(kN);——水阻力系数,园形截面取0.8,多边形截面取0.9,方形截面取1.0;——水的密度系数(t/m3),淡水取1.0;——台身或桥墩处最大水面流速(m/s);——台身或桥墩每米高度的阻水面积(m2);——测井出土面至水面的高度(m)。A.5.2对可能发生比设计荷载还要大的荷载(漂浮物、冰排、波浪等),可用水冲击荷载乘以综合工作条件系数ζ确定。计算时应根据考虑因素的多少,系数ζ按3.0~5.0采用。A.6地震荷载A.6.1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设计水位观测平台时,应考虑地震荷载作用。A.6.2计算地震荷载作用时,可仅考虑水平方向的地震荷载作用。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可按底部剪力法计算。A.6.3作用于平台台身的水平地震标准值,应按公式(A.6.3)计算:(A.6.3)式中——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地震影响系数;G——平台重力荷载(kN)。A.6.4计算时地震影响系数取最大值,不同基本烈度的最大值可按表A.6.4采用。表A.6.4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与基本烈度关系基本烈度67890.040.080.160.32A.7荷载组合与校核A.7.1设计平台支承结构和基础时,应以使用过程中可能同时作用的荷载的最不利组合为依据。A.7.2荷载组合可分为以下3种,设计时应根据荷载实际情况选用:永久荷载、水冲击荷载与其他活荷载;永久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和撞击力;永久荷载、风荷载和潮(啸)水撞击力。A.7.3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以上地区,计算时应将地震荷载纳入相应的荷载组合,对设计进行校核。附录B水文缆道荷载及计算B.1铅鱼缆道主索的荷载B.1.1作用在主索上的荷载可分为垂直集中荷载和水平荷载。垂直集中荷载包括行车架重量、行车架上附有的循环索重量以及悬吊重量。水平集中荷载包括行车架的风阻力、行车架上附有的循环索风阻力、入水部分的钢索、铅鱼和仪器的水流冲力。B.1.2铅鱼重量应大于循环索在空载垂度时的张力,满足控制测流偏角的需要,应保证出现设计洪水时,悬吊设备的起重索与水面垂线最大偏角不大于35°。B.1.3不拉偏条件下的铅鱼质量应按式(B.1.3-1)~(B.1.3-3)计算,并同时满足式(B.1.3-1)或式(B.1.3-2)和式(B.1.3-3)。窄深河道(深宽比大于1/100):Get>5qxL(B.SEQB.\*ARABIC1.3-1)宽浅河道(深宽比在1/200~1/100之间):Get≥(6~9)qxL(B.1.3-2)式中Get——铅鱼质量,kg;Qx——循环索单位长度质量,kg/m;L——跨度,m。在同时考虑流速和水深时:Get≥8mm(B.1.3-3)式中Vm——最大垂线平均流速,m/s;hm——最大水深,m。B.1.4拉偏条件下的铅鱼质量可按式(B1.4-1)计算:Get=(2.58qsc+0.5qpc)hm(B.1.SEQB.\*ARABIC2-1)其中qsc=1/2KspdscVm2(B.1.4-2)qpc=1/2KpsdpcVm2(B.1.4-3)式中Get——铅鱼质量,kg;qsc——起重索上(入水部分)单位长度的水流冲(阻)力,kg/m;qpc——拉偏索上(入水部分)单位长度的水流冲(阻)力,kg/m;Ksp——起重索阻水体型系数,取0.8;Kps——拉偏索阻水体型系数,取0.4;dsc、dpc——分别为起重索、拉偏索直径,m;此处代表索对水的单位长度上阻水面积;Vm——垂线平均流速,m/s;hm——最大水深,m;——水的密度,kg.s2/m4;取102。B.1.5集中荷载应按式(B.7)~(B.9)计算:垂直荷载:=(B.1.5-1)水平荷载,拉偏时:=+(B.1.5-2)水平荷载,不拉偏:=+(B.1.5-3)式中F——行车重量(包括循环索重量),N;P——悬吊重量,N;——垂直荷载,N;——水平荷载,N;Q——行车架上所附有的循环索重量,其中:闭口Q取,开口Q取,N;——循环索单位长度的重量,N/m;——跨度,双跨缆道主索的Q取;——入水部分起重索、铅鱼等项的水流冲力,N;——水面以上起重索、行车架上循还索(闭口循还索长度按计算、开口循还索长度按计算)、行车架本身等项的风阻力,N。B.1.6水流冲力、风阻力应按式(B.1.6-1)、(B.1.6-2)计算:(B.1.6-1)(B.1.6-2)式中、——为水流冲力、风阻力,N;——为水的流速和风速,m/s,按测站具体情况确定;——为阻水、挡风面积,m2,按阻水、挡风物体在水流方向及风向上的投影面积计算;——分别为水和空气的密度,kg.s2/m4;;——为与物体体型有关的阻水、阻风体型系数,阻水物的体型系数对于起重索、铅鱼及仪器等可取0.6~0.8。挡风物件的体型系数若受风面呈流线型时取0.6~0.7;受风面呈圆角墙面时取0.7~0.8;受风面呈直角墙面时取0.8~1.0;——重力加速度,m/s2,取10。B.2吊船缆道主索的荷载B.2.1计算参数的选取应满足下列要求:设计流速V(m/s),取该河段的最大测点流速。设计含沙量(kg/m3),取最大含沙量。无资料地区参照同一自然地理区域内其它测站的最大含沙量。劈水角,取高水期吊船运行的最大劈水角度,取20°~30°。水文测船尺寸。水线长L1(m)、型深h(m)、吃水深h1(m)、型宽B1(m),机舱长、宽、高,驾驶楼长、宽、高。B.2.2流速阻力应按式(B.2.2-1)计算:(B.2.2-1)阻水面积应按式(B.13)计算:(B.2.2-2)式中——流速阻力,N;——水阻力系数,矩形截面的平底吊船,取0.5~0.6,一般船,取0.3,起重索、铅鱼、仪器等取0.6~0.8;——阻水面积,m2;——水的密度,kg.s2/m4;取102,含沙量较大时可按式(B.2.2-3)计算:=(B.2.2-3)式中1.58——置换系数;——含沙量,kg/m3。B.2.3作用于船上的风阻力应按式(B.2.3)计算:(B.2.3)式中 ——风阻力系数,取0.7~0.8;——空气的密度,kgs2/m4,具体数值由实际情况确定;——顺流向的风速,m/s,由实际情况确定;——阻风面积,水线以上包含机舱、驾驶舱的全部投影面积,m2。B.2.4测船总水平阻力应按式(B.2.4)计算:(B.2.4)式中——超载系数,取1.1~1.2。B.2.5吊船索的拉力应按式(B.2.5-1)计算,垂直分力可按式(B.2.5-2)计算:(B.2.5-1)(B.2.5-2)式中——测船牵引索拉力,N;——垂直分力,N;——加载后主索与测船的高差,m;——加载后主索与测船的水平距离,m。B.3吊箱缆道主索的荷载B.3.1垂直集中荷载应按式(B.3.1)计算:(B.SEQB.\*ARABIC3)B.3.2水平集中荷载应按式(B.3.2)计算:(B.3.2)式中——垂直集中荷载,N;F——行车重量(包括循环索重量),N;——行车上所附属的循环索重量,N;Gbh——吊箱重量(包括吊箱自重、操作人员体重、仪器设备重),N;——水平集中荷载,N;——行车风荷载,N;——吊箱风荷载,N;——循环索及起重索风荷载,N/m;——拉偏索风荷载,N;——起重索或悬杆入水部分及仪器设备的水流冲击力,N;——跨度,m。标引序号说明:1-主索;2-循环索。图B.3.2吊箱缆道荷载计算分析图B.4副索的荷载B.4.1缆道拉偏索荷载应按式(B.4.1-1)、(B.4.1-2)计算:(B.4.1-1)(B.4.1-2)B.4.2铅鱼缆道拉偏索荷载应按式(B.4.2-1)、(B.4.2-2)计算:(B.4.2-1)(B.4.2-2)式中——拉偏索行车自重,N。B.5单跨缆道主索拉力、垂度B.5.1仅受自重作用的单跨缆道主索、副索,不论有无边跨(见图B.5.1),其空载拉力均应按式(B.5.1)计算:(B.5.1)式中——空索拉力,N;α≤3º——主索单位长度自重,N/m。α≤3º图B.5.1单跨缆道主索布设图B.5.2单跨缆道主索(见图B.5.2),不分主索、副索,以有边跨者为例,其加载拉力均应按式(B.5.2-1)~(B.5.2-2)计算。对无边跨的,可将公式(B.5.2-2)的(左右边跨的跨度)当零处理。图B.5.2有边跨缆道主索布设图(B.5.2-1)其中(B.5.2-2)(B.5.2-3)当集中荷载位于跨内任意位置时(B.5.2-4)当集中荷载位于跨中央,即时,(B.5.2-5)式中——主索截面面积,mm2;——主索弹性模量,N/mm2。计算加载拉力,确定安全系数时,可取;计算加载垂度,考虑安全超高时,取为宜。 B.5.3主索、副索的加载垂度应按式(B.5.3)计算:(B.SEQB.\*ARABIC4)B.6双跨缆道主索拉力、垂度B.6.1横跨两道河槽的双跨缆道,两跨的跨度宜相等或相近(见图B.6.1)。跨度不等时,主索的拉力、垂度计算,应以主槽一跨受载为依据,跨度相同时可按任意一跨计算。图B.6.1双跨主索B.6.2空载拉力应按式(B.6.2)计算:(B.6.2)式中——任意一跨的跨度,m;——任意一跨的主索空载垂度,m;——主槽最大跨跨度,m;——主槽最大主索空载垂度,m。B.6.3加载拉力应按式(B.6.3-1)计算:(B.6.3-1)其中(B.SEQB.\*ARABIC5)(B.6.3-3)(B.6.3-4)按任意一跨受载的情况计算时:(B.6.3-5)按主槽一跨受载的情况计算时:(B.6.3-7)式中——本跨的荷载数据。B6.4加载垂度应按式(B.6.4-1)、(B.6.4-2)计算:任意一跨受载时(B.6.4-1)主槽一跨受载(B.6.4-2)上式中,由于两跨的不同,计算值是有差异的。B.6.5双跨主索的设计拉力和垂度,应按公式(B.41)计算加载拉力。在计算出后,空索拉力应按式(B.6.5)式计算:(B.6.5)算出后,值即可采用式(B.6.2)计算。B.7缆道工作索拉力B.7.1设计拉力应按式(B.7.1)确定: (B.7.1)式中——工作索的安全系数;——工作索的设计拉力,N;——工作索的破断拉力,N。B.7.2拉偏索的拉力计算(见图B.7.2)应按式(B.7.2-1)、(B.7.2-2)确定:在同一测线上,铅鱼接近河底时起重索偏角最大,水流冲力可按此设计(铅鱼本身水流冲力较小可以略而不计)。如将垂线上不均匀的流速概化成平均流速,并以之计算。标引序号说明:1-主索;2-副索;3-拉偏索;4--起重索图B.7.2拉偏索的拉力分析计算图QUOTEWp=12qah+12q式中——水流冲力,N;h——施测垂线水深,m,应按最大水深考虑;qsc——起重索入水部分单位长度的水流冲(阻)力,N/m;qpc——拉偏索入水部分单位长度的水流冲(阻)力,N/m。(B.7.2-2)式中——垂线平均流速,m/s,按最大情况考虑;——水的密度,清水可取=102;dsc、dpc——分别为起重索、拉偏索的直径,m;此处代表钢索对水的单位长度上的阻水面积;Ksp、Kps——分别为起重索、拉偏索的阻水体型系数,Ksp取0.8,Kps取0.4,或采用实验所得数据。(B.7.2-3)式中——拉偏索工作拉力,N;——拉偏索承受的水流冲力,N;——拉偏索的倾斜角;B.7.3单一的平衡拉力可由平衡锤的重量决定;循环索、起重索和“一索兼几用”的,应作必要的分析后确定。B.8行车爬坡阻力B.8.1对于吊箱和铅鱼缆道,行车爬坡阻力应按式(B.8.1)计算:(B.SEQB.\*ARABIC6)图B.8.1行车爬坡阻力计算分析图B.8.2对于吊船缆道,行车爬坡阻力应按式(B.8.2)计算:(B.8.2)式中TP——当行车位于距左支架处时所遇到的爬坡阻力,N;——当行车位于距左支架处时所产生主索加载拉力的水平分力,N。——行车运行极限位置,宜取1m。B.9闭口式缆道工作索计算B.9.1循环索拉力计算应满足下列要求:当行车由远至近,向驱动轮一边靠近爬坡时,循环索(紧边)的拉力最大可作为设计拉力,应按式(B.9.1-1)确定:(B.9.1-1)当行车由近至远,向对岸运动爬坡时,对驱动轮附着力最不利的情况。此时循环索(松边)的拉力最小,它作为保证牵引索不打滑的驱动轮附着力,应按式(B.9.2-2)、(B.9.2-3)确定:(B.9.1-2)(B.9.1-3)式中——循环牵引时(包括循环方式的起重牵引),绞车驱动轮上两种紧边拉力中之最大者,N;——循环索的装配拉力,N;——循环驱动线路(循环索闭合圈)上转向滑轮总阻力,N;——跨度,m;——循环索单位长度的重量,N/m;——循环索的装配垂度,m。——循环牵引时(包括循环方式的起重牵引),绞车驱动轮上两种松边拉力中之最小者,N。循环牵引时(不论行车运动方向如何),驱动绞车上动力应按式(B.9.2-4)确定:(B.9.1-4)B.9.2不论有无省力装置,闭口式起重索拉力均应按式(B.9.2)计箅: (B.9.2)式中——起重驱动线路上各滑轮的总阻力,N;其数量一般较小,可略而不计。——驱动轮传动时,轮上紧边和松边的拉力差值,N;循环时用表示,起重时用表示(其中最大者,是绞车动力设计的根据)。B.10开口式缆道工作索计算B.10.1各种形式开口式缆道,循环索的拉力,在有平衡锤省力装置时,宜符合“循环时较大、起重时较小”。可按循环拉力设计,起重拉力可不计算。B.10.2循环拉力计算应满足下列要求(见图B.10.2):标引序号说明:1-起重轮;2-循环轮;3-循环牵引索a边;4-循环牵引索b边图B.10.2开口式游轮缆道牵引索布设行车由牵引索边拉紧爬坡时,循环索牵引的拉力最大。绞车驱动(循环)轮两边拉力应按式(B.10.2-1)、(B.10.2-2)计算:紧边拉力: (B.10.2-1)松边拉力:(B.10.2-2)驱动绞车上需用的动力应按式(B.10.2-3)确定:(B.10.2-3)当行车由牵引循环索边拉紧爬坡时,循环牵引的拉力最小。绞车驱动(循环)轮两边拉力应按式(B.10.2-4)、(B.10.2-5)计算:紧边拉力:(B.SEQB.\*ARABIC72-4)松边拉力:(B.10.2-5)驱动绞车上需用的动力应按式(B.10.2-6)确定:(B.10.2-6)是设计牵引循环索强度的,是验算是否打滑所需的。不论由哪边拉紧驱动,循环牵引时绞车所需的动力是一样的,可由公式(B.10.2-7)、(B.10.2-8)、(B.10.2-9)计算。(B.10.2-7)(B.10.2-8)(B.10.2-9)式中——a、b两条循环驱动线路上有关转向滑轮的总阻力;N——按布设的滑轮数目分别计算累加而得。B.10.3开口牵引的起重拉力应根据采用的形式参照表B.10.3采用,起重时绞车上所需动力除参照表B.10.3外,不论有无省力装置均还需计算悬索及铅鱼受水流冲击、受水草缠绕、漂浮物阻碍等情况,可根据本站情况确定。表B.10.3开口式缆道循环、起重既合又分形式的起重拉力查阅表设型式图例绞车起重轮型式绞车至游轮段起重索拉力(N)绞车驱动时备注无省力装置有滑轮组省力有平衡锤省力工作方式需用动力(N)图B.10-4卷筒单边收、放只适用机(电)动图B.10-5卷筒单边收、放机(电)动、手动可以结合图B.10-6卷筒单边收、放机(电)动、手动可以结合图B.10-2绳(槽)轮循环收、放机(电)动、手动可以结合图B.10-3绳(槽)轮循环收、放机(电)动、手动可以结合注:代表滑轮组上走线根数。图B.10.3-1开口式缆道平衡锤省力布设图图B.10.3-2开口式缆道平衡锤省力布设图图B.10.3-3开口式缆道循环索(牵引)布设图图B.10.3-4开口式缆道布设图图B.10.3-5开口式缆道布设图B.11驱动轮附着力B.11.1附着力应按式(B.11.1)确定。图B.11.1驱动轮附着力计算分析图(B.11.1)式中——a、b两条线路上所有转向滑轮阻力的总和,kN。B.11.2为了保证不打滑,应满足式(B.11.2)的要求:(B.11.2)式中——松边拉力,取两种转向中最小者,N;——与对应的紧边拉力,N;——附着力的安全系数,可取1.25;——自然对数之底,取2.718;a——驱动轮上牵引索所缠绕的包角,按弧度计箅;——摩擦系数,钢绳对铁质驱动轮,可取0.10。B.11.3如经验算值不能满足式(B.11.2)的要求时,可采用“加大包角”的方法增强附着力。加大包角可采用以下方法:牵引索在驱动轮上可多缠1~2圈,把。可在绞车前面合适的位置安装分线滑轮,把到所需的数值,如图B.11.3所示。
标引序号说明:1-双槽循环轮;2-绞车座;3-分线轮;4、5牵引循环索图B.11.3分线滑轮装置布设图B.12滑轮阻力B.12.1滑轮阻力可按式(B.12.1-1)计算:(B.12.1-1)(B.12.1-2)式中F——滑轮阻力,N;——滑轮直径,cm;——滑轮轮轴直径,cm;——钢丝绳(牵引索〉直径,cm;——滑轮上钢索的包角,按弧度计算;——钢索的刚性系数;——滑轮颈处摩擦系数,滚珠轴承采用,滑套轴承采用;——牵引索设计拉力,N;按布设型式(闭口、开口)采用。B.13行车滑轮尺寸B.13.1行车滑轮直径可根据主索直径在100~150mm之间选取;滑轮轮槽可按式(B.13.1)计算:(B13.1)式中——轮轴半径比钢丝绳半径增大值。当d小于20mm时,取0.2mm~0.4mm;当d为20mm~28mm时,取0.6mm~1.2mm;当为30mm~38mm时,取0.8mm~1.6mm。B.13.2滑轮轴轴上所受压力可按式(B.13.2)计算:(B.13.2)式中——牵引索拉力,N。B.13.3滑轮上的弯矩可依滚珠轴承的装置型式(1个或2个滚珠轴承)、受力位置,按简支梁计算。如装2个滚珠轴承(见图B.13.3),其弯矩可按式(B.13.3-1)计算,弯曲应力可按式(B.13.3-)计算:图B.13.3行车滑轮受力计算图(B.13.1-1)式中——滚珠轴承至轴的支点的距离,mm。(B.13.3-2)式中——轮轴直径,mm。B.13.4牵引索滑轮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牵引索滑轮直径可参照架顶滑轮、轮槽半径参照行车滑轮计算。滑轮轴弯矩可按式B.13.4计算。(B.13.4)式中——取P,牵引索牵引力,N;L——轴的两个支点间的长度,mm。B.13.5夹板及夹板连接轴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联接行车滑轮的夹板受力情况(见图B.13.5),每块夹板所受的力可按式(B.13.5-1)计算:(B.13.5-1)B.16联接行车滑轮的夹板计算图按简支梁计算,其弯矩可按式(B.13.5-2)计算,弯曲应力可按式(B.13.5-3)计算:(B.13.5-2)(B.13.5-3)其中(B.13.5-4)式中——夹板厚度,mm;——夹板宽度,mm;——夹板孔径,mm。夹板孔壁所受的挤压力亦为,其挤压应力可按式(B.13.5-5)计算:(B.13.5-5)垂直夹板的拉力亦为,其拉应力按式(B.13.5-6)计算:(B.13.5-6)式中——垂直夹板厚度,mm;——垂直夹板宽度,mm。夹板轴当两夹板夹紧后,弯矩很小,可只以剪切力核算剪应力,可按式(B.13.5-7)计算:(B.13.5-7)B.14风载荷B.14.1风荷载应按式(B.14.1)计算: (B.14.)式中——作用在塔架(柱)高度处单位投影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按风向投影;——高度处的风振系数;——风荷载体型系数;——高度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基本风压,kN/m2,其取值不得小于0.3kN/m2。B.15覆冰荷载B.15.1圆截面构件、拉绳每单位长度上的覆冰荷载应按式(B.15.1)计算:(B.15.1)式中——单位长度上的覆冰荷载,kN/m;——基本覆冰厚度,mm;——圆截面构件的直径,mm;——与构件直径有关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按表B.15-1采用;——覆冰厚度的高度递增系数,按表B.15-2采用;——覆冰容重,宜取9kN/m3。B.15.2非圆截面的其他构件每单位表面面积上的覆冰荷载应按式(B15.2)计算: (B.15.2)式中——单位面积上的覆冰荷载,kN/m2。表B.15.2-1与构件直径有关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直径(mm)5102030401.11.00.90.80.75表B.15.2-2覆冰厚度的高度递增系数离地面高度(m)10501001.01.62.0附录C水文缆道主索直径选用表表C.1不同跨度的主索直径、铅鱼质量选取与拉力估算吊载铅鱼质量不同跨度的主索(m)、直径(mm)、拉力(N)(m)100200300400500600700800(Kg)2.95.78.611.414.317.120.022.91007.793107.7102907.7110742009.2181309.2196989.22077611.02410830011.02704811.02920412.53234012.53469212.53684840012.53596614.03998414.04253214.04557014.04821615.55527250014.04498214.04860815.55311615.55693817.06252417.06673817.07046260015.55409615.55850617.06311217.06742418.57712618.58251620.09045420.09584470017.06301417.06811018.57516618.58085018.58565220.09368820.09898021.5114660注:1采用619丝钢丝绳拉力中未计入风力的影响,并以计算而得,只供参考;2最小钢丝破断拉力总和=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1.214(纤维芯)或1.308(钢芯)。
表C.26×19M类钢丝绳表C.26×19(b)类的规格与力学性能钢丝绳公称直径d/mm钢丝公称抗拉强度/MPa参考重量/(kg/100m)1570167017701870钢丝最小破断拉力总和/KN纤维芯钢芯纤维芯钢芯纤维芯钢芯纤维芯钢芯天然纤维芯合成纤维芯钢芯34.344.694.614.994.895.295.175.593.163.103.6047.718.348.208.878.699.409.199.935.625.506.40512.013.012.813.913.614.714.415.58.788.6010.0617.418.818.520.019.621.220.722.412.612.414.4723.625.525.127.226.628.828.130.417.216.919.6830.833.432.835.534.837.636.739.722.522.025.6939.042.241.644.944.047.646.550.328.427.932.41048.252.151.355.454.458.857.462.135.134.440.01158.363.162.067.165.871.169.575.142.541.648.41269.475.173.879.878.284.682.789.450.550.057.61381.588.186.693.791.899.397.010559.358.167.61494.510210010910711511312268.867.478.41612313313114213915014715989.988.110218156169166180176190186201114111130201932082052222172352302481401381602223325224826826328427830017016619424278300295319313338331358202198230263263523463753673973884202372332702837840940243542646145048727527031430434469461499489529517559316310360324945345255685576025886363593524103455760359364162867966471840639846236625675664719704762744805455446518386967537408017858498298965074975784077183482088786994091999356255064042850919904978959104010101100619607706449331010993107010501140111012006806667744610201100108011701150124012101310743728846注:最小钢丝破断拉力总和=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1.226(纤维芯)或1.321(钢芯)。表C.36×19(a)和6×37(a)类的规格与力学性能钢丝绳公称直径d/mm钢丝公称抗拉强度/MPa参考重量/(kg/100m)15701670177018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文工作计划
- 电商工作计划范文
- 十一国庆节七天假期安全教案
- 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规定
- 2025年AE活性酯市场调查报告
- 买卖合同五篇
- 七年级班务工作计划
- 制定班级德育个人工作计划
- 企业培训心得体会
-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飞科电器公司基于杜邦分析法的财务分析案例(7700字论文)】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疗及护理试题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诊治试题
-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六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 A股上市与借壳上市详细流程图
- 2024年美国家用WiFi路由器市场现状及上下游分析报告
- 《橡皮障的应用方法》幻灯片课件
- 锡冶炼工业副产品利用与价值提升
- 2019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 人教版5年级上册音乐测试(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