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备课帮】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精准化教学课件(统编版2019)_第1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备课帮】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精准化教学课件(统编版2019)_第2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备课帮】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精准化教学课件(统编版2019)_第3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备课帮】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精准化教学课件(统编版2019)_第4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备课帮】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精准化教学课件(统编版20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左图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说明了佛教传入中国的情况,右图是三教合一图,反映了儒、佛、道三教合一。汉唐时期儒、道、佛是如何发展的?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成就还有哪些表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纲要·上

220年

280年618年907年两大特征:多元并蓄成就辉煌思想四个角度:三国隋朝唐朝文学艺术科技一条道路:丝绸之路挖掘思想发展、文化繁荣与时代发展的互动关系,理解科技、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三大圣人:“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中外交流581年魏晋佛教盛行、道教传播、民歌盛行书体完备、齐民要术、顾恺之绘画三教并行、儒学复兴、玄奘西行《唐本草》《千金方》雕版印刷、唐诗、火药武器时空坐标目录壹思想宗教贰文学艺术叁科学技术肆中外交流1.发展概况:朝代儒学道教佛教汉朝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思想活跃多元共生冲突融合三教合一儒家思想受冲击但仍占主导地位汉武帝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呈现繁盛之势东汉末兴起,为中国本土宗教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吸收佛教、道教精神,有了新发展民间广泛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以儒为主,调和佛道前期三教并行;中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三教并行,道教最受统治者推崇武则天时有很大发展,禅宗影响最大特点一、思想宗教

三教合一并未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盛行,一度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但并不表明儒学失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特别提示《三教图》思考唐中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为什么儒学独尊的地位会受到挑战?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材料:道教所关心的,是社稷荣衰、战争胜负、命运穷达、人生贫富、寿命长短、前途吉凶、祛病消灾等社会现实问题。佛教与人们欲求脱离苦海的愿望产生共鸣,僧人们还吸取道家的道术,关心人们的现世利益……

——据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整理道道教是关于生命的宗教,希望人活着就能过上神仙般的日子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唐朝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道教兴起三教并行;道教最受尊崇佛道兴盛的原因:宗教理念迎合了各阶层的现实需求2.儒学危机,佛道兴盛一、思想宗教太上老君佛佛教是心灵的宗教,关注灵魂的安顿和寄托两汉魏晋南北朝唐朝:武则天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三教并行;佛教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佛道兴盛的原因:宗教理念迎合了各阶层的现实需求一、思想宗教2.儒学危机,佛道兴盛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洛阳建白马寺①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人们缺乏精神寄托。②佛教和道教注重解决人生的现实问题,关注人的精神需求。③儒学自我伦理体系缺陷不完备,不能适应社会现实需要。④统治者借助宗教巩固自身统治江南(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李唐统治者尊奉老子龙门石窟2.儒学危机,佛道兴盛(2)原因一、思想宗教佛道教盛行之后,给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正光已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

——《魏书·释老志》

一、思想宗教2.儒学危机,佛道兴盛(3)影响材料:

现在许多人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如果真要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赵朴初《俗语佛源》积极:

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消极:①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②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大量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破坏家庭伦理关系、人口减少,兵源枯竭,严重影响到政府利益。一、思想宗教2.儒学危机,佛道兴盛(3)影响反佛斗争原因表现个人官方影响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神灭论》三武一宗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知识链接】社会上的反佛斗争籍母将死,与人围棋如故,对者求止,籍不肯,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三斗,举声一号,呕血数升,废顿久之。——【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晋玄学“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对社会的关注对自我、个体精神的关注放浪形骸下的在意外道内儒,儒学的自我更新1.曹魏时期:出现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2.东晋时期:陶渊明的田园诗成为代表3.南北朝时期:盛行骈文,民歌文学二、文学艺术二、文学艺术1.建安文学:反映当时动荡乱离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抒发了建安文人统一天下的理想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形成所谓“建安风骨”。2.田园诗:描绘自然风光的美丽,歌颂田园生活的平和,创造了情、景、理交相融合,平淡和醇美统一的艺术境界。3.骈文: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是和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文。在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一)文学阅读下面唐诗,分析社会变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卖炭翁白居易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帝国的日渐衰弱。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1)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2)魏晋南北朝: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3)隋唐: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二、文学艺术(二)书法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拓本)柳公权《玄秘塔碑》(拓本)“颜筋柳骨”二、文学艺术(二)书法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二、文学艺术(二)书法文学艺术争艳:描绘生活之美书法魏晋南北朝时,战乱纷仍,社会动荡,佛教、道教兴起,儒学则衰微。文人多玄说道,追求“越名教而任自然”。于是,魏晋、南朝的正统艺术以空灵、平淡为尚,文人书法一派洒脱、阴柔气象。易于表现空灵韵致的行书在晋代得到了长足发展。而北朝疆域为未受儒学教化的蛮荒之地,天真质朴、雄强大气的石刻文字,无意中为后代树立了一座丰碑——魏碑成了后人反正统书艺的范式。自隋至唐,儒学思想又逐渐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对社会秩序的强化,尤其是政治家作为书家的现象,使极重法度的楷书在有唐一代达到高潮。温柔敦厚、法度森严的颜体楷书是唐代书艺的标志。——刘宗超:《儒学艺术精神与中国书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1)魏晋南北朝:成就斐然。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2)隋唐: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二、文学艺术(三)绘画二、文学艺术“佛门三大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四)雕塑

隋唐时期的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风格多样,具有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唐玄宗《霓裳羽衣舞》敦煌壁画中的胡旋舞唐代乐舞二、文学艺术(五)乐舞

飞天的变化耐人寻味-本土化世俗化生活化唐代飞天北周飞天北凉飞天二、文学艺术(五)乐舞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建安文学、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艺术书法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隋唐书法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筋柳骨”绘画东晋专职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雕塑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舞蹈-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风格多样,具有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二、文学艺术材料1: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东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材料3:“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孝文帝改革江南开发京杭大运河1.经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提供物质基础。材料4: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宋)杨万里2.政治:选官制的发展与官僚政治的成熟,提供人才基础。材料5: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3.社会:安定的社会环境,提供社会条件。材料6: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4.文化:民族交融以及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提供多元文化基因。【知识拓展】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艺繁荣的原因阅读教材,归纳三国至隋唐五代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领域时期人物主要成就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地理学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制图六体”。建筑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印刷术唐朝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火药唐中期书籍中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天文学唐朝僧一行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医药学唐朝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全面总结了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且有许多创新。唐高宗编修了《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三、科学技术赵州桥祖冲之《齐民要术》书影《禹贡地域图》三、科学技术三、科学技术【课堂探究】古代中国科技有什么特点?特点:①科技内容上:中国科技偏重实用,忽视理论的研究;②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③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④分布范围上: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领域⑤思想观念上:注重功利性【课堂探究】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古代中国科技发达的原因是什么?原因:(1)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前代科技成就的奠基。(2)政治因素: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3)经济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经济基础。(4)人为因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三、科学技术1.佛教传播:(1)高僧来华:从东汉后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印度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菩提达摩被奉为禅宗初祖。南印度人,大约刘宋渡海来到中国南方,此后辗转渡江北上,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

鸠摩罗什(343年-413年),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高僧,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他先后译出《般若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维摩诘所说经》《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等数十部经。他翻译的是佛经典籍,其影响却超出了佛教的范围。大千世界、一尘不染、烦恼、苦海、未来、心田、爱河……这些最初由鸠摩罗什创造出来的汉语词汇,今天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四、中外交流1.佛教传播:(2)法显西行: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3)玄奘西行: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也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在天竺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4)外僧来华: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他回国时带走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5)鉴真东渡:唐朝高僧鉴真6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四、中外交流1.佛教传播:四、中外交流法显西行鉴真东渡日本高僧空海归东瀛玄奘西行(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经贸交流)(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政治交流)2.其他文化交流◎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唐朝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产生巨大影响,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1、交流范围广泛、国家众多;2、交流领域全面、政经文教3、交往渠道众多、贸易佛教;4、交流的双向性、兼收并蓄5、交流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课堂总结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儒学道教——从道家哲学思想体系中衍生出的宗教组织派别佛教——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文学艺术文学:建安文学、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唐诗艺术书法: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绘画:顾恺之→吴道子雕塑: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科技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祖冲之圆周率)、农学(《齐民要术》)、地理(《禹贡地域图》)隋唐时期:建筑(赵州桥)、印刷术(雕版)、火药、天文(僧一行本初子午线长度)、医学(《千金方》《唐本草》)佛教传入中国——玄奘西行佛教外传——鉴真东渡其他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当堂检测A1、(2023·全国乙卷·25)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当堂检测A2、(2023·辽宁卷·3)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收录两汉及以前画家16人;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其中包括顾恺之、张僧繇等杰出画家。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有()①纸张的普遍使用②门阀士族的推动③北人的大量南迁④儒家思想的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