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细胞“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一定为植物细胞B.含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为动物细胞C.绿色植物细胞内一定含叶绿体D.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环境因素诱发的变异是不能够遗传的B.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C.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D.单倍体高度不育可能是因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3.神经递质甘氨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会使Cl—内流进入神经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的静息电位是由K+内流形成的B.C1—内流不会引起膜内外电位差的变化C.甘氨酸以协助运输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D.甘氨酸可能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4.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健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下列关于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叙述,合理的是A.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关键是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B.适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是开发农田,增加农民收入C.该生态工程恢复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D.矿石的开采只是破坏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其他危害5.某雄蝗虫的基因型为AaXBY,将该蝗虫一个精原细胞中的A、a、B基因分别用蓝色、绿色、红色荧光素进行标记,观察该蝗虫的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一个细胞中荧光点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A.2蓝、2红 B.2绿、2红C.2蓝、2绿 D.2蓝或2绿6.图1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A、a、B、b、C、c分别表示染色体;图2表示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变化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和B染色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B.若图1中的乙细胞对应图2中的d时期,则m所代表的数值是1C.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7.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两大类B.指尖取血时手指不缩回体现了大脑对脊髓活动的分级调节C.惊恐引起的骨骼肌和呼吸变化均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D.若某病人大脑皮层的H区受损,则其听不见对方的谈话内容8.(10分)某同学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用滴加了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进行处理,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图像如下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2内液体为红色B.3、4及它们之间的物质共同组成原生质层C.质壁分离过程中,红色部分逐渐缩小,颜色逐渐加深D.若将图示细胞放于蒸馏水中,可能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二、非选择题9.(10分)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借助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生产人的胰岛素。回答下列问题:(1)获取人的胰岛素基因常采取_____________、人工合成法和利用PCR技术扩增。利用PCR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目的基因,原因之一是利用了____________酶。(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以及_______________。(3)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前,常用_____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检测人的胰岛素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常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人的T细胞可以产生某种具有临床价值的蛋白质(Y),该蛋白质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目前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Y。回答下列问题。(4)若要获得Y的基因,可从人的T细胞中提取__________作为模板,在__________催化下合成cDNA.再利用__________技术在体外扩增获得大量Y的基因。(5)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若将上述所得Y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上的__________中,得到含目的基因的重组Ti质粒,则可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该基因导入某种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若该叶肉细胞经组织培养、筛选等得到了能稳定表达Y的愈伤组织,则说明Y的基因已经整合到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植物激素是一类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下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植物激素种子发芽顶端优势果实生长器官脱落插条生根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1)人们常说,一个烂苹果会糟蹋一筐好苹果,这种变化主要和植物激素____________有关。植物体内该激素含量升高,会____________(“促进”或“抑制”)生长素的作用。(2)表中结果显示,同一植物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五大类植物激素中,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表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3)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取的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在西瓜坐果初期适量使用膨大剂可提高产量,但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后出现西瓜爆裂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施用膨大剂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合适。11.(14分)如图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的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_条。假设每种动物从上一营养级不同生物获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那么若狼增重6kg,需要消耗草____kg。(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图中未显示出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成分。狼与北极狐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3)与热带雨林相比较,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_,土壤中积累的有机物较多,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能量通过_流入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狼只能得到上一营养级能量的10%~2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植物花朵鲜艳的颜色吸引昆虫传粉,这一过程植物传递的是_信息,而北极狐根据雪兔的气味追踪猎物,所利用的信息来源是_。12.为了探究植物激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菊花幼苗,10天后统计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生长素浓度()050100150200主根长度(相对值)10.90.70.50.3侧根数目(个)46863(1)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__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浓度为的生长素能够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生长侧根,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主根伸长。不同激素在代谢上存在相互作用,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这种激素会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生长素的作用。(2)若某同学由于操作疏忽,未对某浓度生长素溶液做标记,用该生长素溶液作用于菊花幼苗10天后,观察到侧根的数目是6条。请设计实验确定该生长素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结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原核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核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绿色植物的根尖等部位的细胞不含叶绿体;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详解】A、原核细胞、真菌的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含有细胞壁,所以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不一定为植物细胞,A错误;B、低等植物细胞也含有中心体,B错误;C、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细胞器,但是植物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C错误;D、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正确。故选D2、D【解析】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2、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详解】A、由环境因素诱发的变异如果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则为可遗传变异,A错误;B、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中缺失某一片段引起的,B错误;C、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改变,但可能基因的数量和种类不变,如倒位,因此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一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C错误;D、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高度不育,是因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或(染色体组只有一个时)不能联会,而含有偶数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一般是可育的,D正确。故选D。3、D【解析】分析题意,甘氨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导致Cl-内流,进而使外正内负的膜电位(即静息电位)增大,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详解】A、神经元在静息状态时,K+外流使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外正内负,A错误;BD、甘氨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导致Cl-内流,进而使外正内负的膜电位增大,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B错误,D正确;C、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以胞吐的方式释放,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关键是考生在识记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基础之上,理解Cl-是一种抑制性递质。4、C【解析】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关键是植被恢复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A错误;矿区废弃地的土地条件极端恶劣,甚至有严重重金属污染,植被难以恢复而农作物更难以生长,大力发展农田,收效难以保证,B错误;该生态工程恢复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C正确;矿石的开采不仅是破坏生态环境,也会产生其他危害,如地表塌陷等,D错误。5、C【解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所以A和a分离,蓝和绿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细胞,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AXBXB、AAYY、aaYY、aaXBXB。故选C。6、C【解析】图1中乙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属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图,图丙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且已经发生了着丝点分裂,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详解】A.a和B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不能发生交叉互换,A错误;B.若图1中的乙细胞对应图2中的d时期,乙图中有两个染色体组,故m所代表的数值是2,B错误;C.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其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正确;D.丙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错误。7、B【解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其中脑属于高级神经中枢,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脊髓的生理活动受脑得控制。【详解】A、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其中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或树突、髓鞘等组成,A错误;B、缩手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指尖取血时手指不缩回体现了大脑对脊髓活动的分级调节,B正确;C、自主神经系统是外周神经系统的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主要分布在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紧张时,交感神经可控制呼吸器官的活动,但骨骼肌的活动不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C错误;D、某人大脑皮层H区受损,引起听觉性失语症,听不懂别人讲话,而不是听不见别人讲话,D错误。故选B。8、D【解析】A、该图所示细胞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也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红墨水可以透过细胞壁,但不能透过细胞膜,故2内的液体是红色的,4内液体为无色,A错误;B、3细胞膜、4液泡膜及它们之间的细胞质共同组成原生质层,B错误;C、由于滴加了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因此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红色部分逐渐变大,颜色逐渐变浅,C错误;D、若将图示细胞放于蒸馏水中,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只要细胞没有死亡,细胞就可以吸水,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②.Taq(热稳定性DNA聚合)③.目的基因(人的胰岛素基因)④.⑤.分子杂交⑥.mRNA⑦.逆转录酶⑧.PCR⑨.T-DNA⑩.叶肉细胞染色体DNA上【解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获取人的胰岛素基因常采取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人工合成法(如:反转录法)和利用PCR技术扩增;PCR技术中需要温度的变化,且该过程中需要的温度较高,故使用热稳定性DNA聚合酶,即Taq酶是PCR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目的基因的原因之一。(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以及目的基因,此处的目的基因是指人的胰岛素基因。(3)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微生物细胞),可将大肠杆菌经过钙离子(Ca2+)处理,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易于吸收外源DNA;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可以使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相应的mRNA。(4)由于人的T细胞可以产生蛋白质Y,要获得Y的基因,可从人的T细胞中提取mRNA作为模板,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利用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合成cDNA;再利用PCR技术(体外扩增DNA的技术)在体外扩增获得大量Y的基因。(5)农杆菌转化法中,Ti质粒上的T-DNA可以携带目的基因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若该叶肉细胞经培养、筛选等得到了能稳定表达Y的愈伤组织,则说明Y的基因已经整合到叶肉细胞染色体DNA上,这是目的基因能否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10、(1)①.乙烯②.抑制(2)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②.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3)①.去掉顶芽②.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4)①.时间②.剂量(浓度或多少)【解析】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5)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但对茎、芽、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浓度而异,即生长素具有双重性。【小问1详解】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一个烂苹果会糟蹋一筐好苹果,这种变化主要和植物激素乙烯有关,植物体内乙烯含量升高,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小问2详解】分析题图可知,对于每一种激素而言,对于种子的萌发、顶端优势、果实生长、器官脱落的作用效应有所不同,即同一种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相同,分析题图可知,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对果实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在促进果实生长方面,三者是协同关系,可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小问3详解】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而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产生顶端优势。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细胞分裂素也能够抑制顶端优势,故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去除顶芽,②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小问4详解】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膨大剂最可能是细胞分裂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西瓜坐果初期适量使用膨大剂可提高产量,但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后出现西瓜爆裂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施用膨大剂的时间和剂量不合适。【点睛】本题考查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主要考查阅读表格获取信息,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理解能力。11、(1).5(2).1800(3).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4).捕食、竞争(5).低(6).营养结构简单(7).温度低、分解者的分解能力弱(8).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9).单向流动(10).逐级递减(11).上一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部分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12).物理信息(13).化学信息【解析】据图分析:图中食物网包括以下食物链,植物→雪兔→狼;植物→雷鸟→狼;植物→雷鸟→北极狐→狼;植物→北极狐→狼;植物→雪兔→北极狐→狼。【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食物网共有植物→雪兔→狼、植物→雷鸟→狼、植物→雷鸟→北极狐→狼、植物→北极狐→狼、植物→雪兔→北极狐→狼5条食物链。假设每种动物从上一营养级不同生物获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那么若狼增重6kg,在植物→雪兔→狼这条食物链中,需要消耗草:6×1/3÷10%÷10%=200kg;在植物→雷鸟→狼这条食物链中,需要消耗草:6×1/3÷10%÷10%=200kg;在植物→北极狐→狼这条食物链中,需要消耗草:6×1/3÷10%×1/3÷10%=200/3kg;在植物→雷鸟→北极狐→狼;这条食物链中,需要消耗草:6×1/3÷10%×1/3÷10%÷10%=2000/3kg;在植物→雪兔→北极狐→狼这条食物链中,需要消耗草:6×1/3÷10%×1/3÷10%÷10%=2000/3kg。综上所述,狼增重6kg,需要消耗草:200+200+200/3+2000/3+2000/3=1800kg。(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因此图中未显示出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两大成分。根据以上食物网的分析可知,狼与北极狐之间既有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3)与热带雨林相比较,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生物成分较少,食物网简单,故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低,由于北极冻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且温度较低,因此分解者的分解能力弱,导致土壤中积累的有机物较多。(4)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储存起来,因此能量生产者流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流经每一营养级时,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部分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部分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因此导致该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流入下一营养级。(5)植物花朵鲜艳的颜色吸引昆虫传粉,这一过程植物借助于花朵颜色传递的是物理信息,而北极狐根据雪兔的气味化学信息来追踪猎物。【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植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正确识图判断图中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情况以及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把握能量流动的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