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工艺流程1》(含解析)_第1页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工艺流程1》(含解析)_第2页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工艺流程1》(含解析)_第3页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工艺流程1》(含解析)_第4页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工艺流程1》(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用版】中考化学总题错编(合解析)

专题一:工艺流程类题

L(塞龙中考)海洋是个巨大的宝藏。人类利用海洋化学资源大体上经历了

如图1所示几个阶段。

(1)海水经日晒蒸发水分,变为饱和溶液,再晒析出食盐,这一过程叫蒸发结晶,这样得

到的是“粗盐”,不仅含有泥沙,还含有Ca\S0?\Mg?’等为去除三种杂质离子,可向粗

盐水中依大加入过量的BaCL、NaOH、Na2c0,(填化学式),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

将溶液调至中性。

(2)氯碱工业基本流程(图2):

叁亚出^及一一圾前拉水-5,H,

I1—!0WNaOlKU%NaC»-

!

图2

由图示可知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皿。

(3)海水提镁流程:海水(MgCk)氢氧化镁氧化镁镁,写出其中任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Ck+Ca(OH)2=Mg(OH)2I+CaCL,提取氯化镁历经a、b两步转换的目的是获得比较纯净

的氧化镁。

(4)下列方法中能淡化海水的是£(填字母)。

A.过滤法B.沉淀法C.多级闪急蒸储法D.分解法

解析:(1)海水经日晒蒸发水分,变为饱和溶液,再晒析出食盐,这一过程是蒸发水分析

出晶体,叫蒸发结晶,这样得到的是“粗盐”,含有Ca2\SOr、Mg”等为去除三种杂质离

子,要除去这些杂质离子,加入的试剂要注意后加入的试剂需要把先加入的过量的试剂除去,

故可向粗盐水中依大加入过量的BaCk、NaOH、Na2C03;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将

溶液调至中性。故填:蒸发结晶;BaCk、NaOH,Na2C03;

(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氯化钠,故填:NaClo

(3)海水提镁中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MgCb+Ca(OH)2=Mg(OH)21+CaCl2,提取氯化镁历经a、b两步转换是为了获得比较纯净的

氧化镁,故填:MgCb+Ca(OH)2=Mg(OH)21+CaCl2;获得比较纯净的氧化镁。

(4)多级闪急蒸镭法能淡化海水,故填:C。

僻坊中考)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

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工业上以半水煤气(主要成分是岫、压、CO、CO?和压0)、

食盐等为原料制取纯碱的流程如下:

1【♦

tI♦••小….逢

bU5Fl«、・f

*\・

••■•

、,、s.»V.1

图2图3

(1)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山0和四。

(2)步骤I中,在使用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半水煤气主要成分间发生反应实现了CO

转化,化学方程式是CO+H,()=^=COt+H”

(3)实验室从混合气体上、N?、CO?中分离出CO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广口瓶和分液澜斗

中盛放的药品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

(4)除去纯碱中少量碳酸氯钠杂质的方法是加热。

(5)纯碱用途广泛。工业上可用废碱渣(主要成分Na£03)吸收硫酸厂尾气中的SO2制备无

水NazSOs,达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的目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组成变化如图2所示。

①吸收初期(图中3A点以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03+S0川L0=2NaHC03+N&S()3。

②不断通入SO2,最终产物是NaHSO:,。

解析:(1)据图可以看出,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Q和CO〉故填:C02«

(2)步骤I中,在使用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半水煤气中一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二

氧化碳和氢气,实现了CO转化,化学方程式为0)+&0关=(:02+4,故填:CO+ILO===CO2+H2»

(3)要从混合气体1卜、附、CO?中分离出CO2,需要先将氢氧化钠吸收掉,使用的药品是氢

氧化钠溶液,然后将二氧化碳释放出了,使用的是稀硫酸,故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

品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故填: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

(4)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差,故除去纯碱中少量碳酸氯钠杂质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故填:

加热。

(5)①吸收初期是碳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亚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2Na2CO3+SO2+H2O=2NaHCO3+Na2SO3,故填:ZNaah+SOz+HzOZNaHOh+Na2s。3。

②不断通入Sth,最终产物是亚硫酸氢钠,故填:NaHS03o

工(观除中考)金属一一工业的脊梁

金属及合金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航天军工。

资料:水圈和岩石圈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工业生产中,可用菱镁矿做原科制'备金属镁,

流程如图所示:

福-----------焦舆和氮气-----------通电---------

菱铁矿(碳酸蝶)飘化铁—五二?弧化伏口

…①一定条件卜----------②----------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已知①和②属于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和。

(2)通过化学反应,以岩石圈的矿石为原料还可以制备很多其他金属,请举一例说明(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其制备原理)。

(3)下图是镁原子结构示意图,镁化学性质活泼,原因是___。四大圈层中含有下列物

质:①硫酸铜;②氯化钠;③硫酸;④氢氧化钙;⑤氧气。其中能和铁反应的物质有(填序

号)

M9©;;;

(4)小梅同学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看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瓶壁上有黑色物质生成,她认为这种黑色物质是碳单质。在上述过程中,小梅运用的科学方

法有.

【答案】(l).MgC0;i=1Og0+C02t(2).MgC1通电Mg+Cht(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或四氧

化三铁),或电解氧化铝的方程式(4).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5).①③⑤(6).实验、观察、推理

【解析】(1)根据题意,碳酸镁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镁,化学反应前后

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i=WlgO+CO2t,氯化镁在通

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镁和氯气,MgCh通电Mg+Ck解(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能把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单质,Fe2()3+3C0=上=2卜6+30)2(3)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所以镁化学性质活泼。①铁位于铜的前面,所以铁能与硫酸铜反应;

②氯化钠不与铁反应;③硫酸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④氢氧化钙不能与铁反应;

⑤氧气能与铁反应。故选①③⑤。(4)小梅同学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看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运用的科学方法是实验,瓶壁上有黑色物质生成,运用

的科学方法是观察,她认为这种黑色物质是碳单质,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推理。

4(济守中考)海水晒制粗盐的主要成分为NaCl,还含有少量的MgC&CaCL'MgSO,、

泥沙等

杂质。下面是由粗盐获取较纯净精盐的一种方法:

请分析上面流程图示,回答:

(1)为除去MgCL、CaCl2.MgSO」可溶性杂质,操作I中依次加入的物质(过量)和顺序,合理

的是;

A.NaOH、BaClz、Na2C03B.Ba(NO,、NazCCh、NaOH

C.Na2cCh、BnCh、NaOHD.BaCk、NaOH、Na2C03

(2)操作I过量加入各物质的目的是一;

(3)为获取较纯净精盐,操作II的具体方法是。

【答案】(1)AD;(2)使欲除去的物质完全反应;(3)边加入除杂试剂边用玻璃棒搅拌。

【解析】(1)加入氢氧化钠可以除去氯化镁和硫酸镁,加入氯化钢可以除去反应生成的硫

酸钠,加入碳酸钠可以产生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钏;加入硝酸钏可以除去硫酸镁,但是带入

新的杂质硝酸镁,带入的硝酸根离子无法除去;加入碳酸钠可以除去氯化钙,加入氯化钢可

以产生硫酸镁,但是过量的氯化钢无法除去;加入氯化钢可以除去硫酸镁,加入氢氧化镁可

以除去氯化镁,加入碳酸钠可以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钢。故选AD。(2)操作I过量加

入各物质的目的是使欲除去的物质完全反应。(3)为获取较纯净精盐,操作I的具体方法

是边加入除杂试剂边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5.(临沂中考)某工厂附近海水中含有较多Na£Q,等物质。该工厂采用海水脱硫

技术吸收燃煤烟气中的SO?,其主要设备及流程如下:

(1)海水脱硫设备中,排出的海水呈碱性的是a(填字母序号)。

A.海水泵B.吸收塔C.曝气池①D.曝气池②

(2)向曝气池①内通入空气后,主要有两个化合反应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SOz+lbO-ILS03。

(3)曝气池②排放的海水中不含HaSO」的原因是Na£O3+H?SOLNa2SO,+CO2t+比0(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

解析:

(1)由图示可知:海水脱硫设备中,海水泵排出的海水的pH七8,呈碱性,海水脱硫设备

中,排出的海水呈碱性的是海水泵:故填:A;

(2)向曝气池①内通入空气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与氧气反应生成硫

酸,故填:S02+H20=H2S0:!;

(3)曝气池②排放的海水中不含H60,的原因是Na2CO3+H2SO4—Na2S04+C02t+H20,故填:

Na2C03+H2S04—Na2S04+C021+H20»

专题二、工艺流程

L(安徽中考)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其中锡的绿色回收,

某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Sn+SnC12=2SnCLi

(1)SnCL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

(2)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填“强”或“弱”),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

素是_______.

(3)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主要优点是(回

答一点即可)。

【答案】(1)+4(1分)(2)弱(1分)Cu(l分)(3)2SnC12出生Sn+SnC14分解

反应(2分)(4)避免焚烧塑料产生污染,更加环保(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1)氯元素显T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等于0,计算出SnC14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

+4价;(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弱,Cu不与SnC12反应,固

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铜;(3)根据流程图判断2SnC12些里Sn+SnC14分解反应;(4)

避免焚烧塑料产生污染,更加环保或节能环保。

2.(北京中考)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03)、焦炭、空气等,转化过程如

下:

(D②中,反应为C02+C高温2C0,其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2)③中,C0与Fe2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C或碳元素;(2)3C0+Fe203里当Fe+3CO2

解析:(1)在C02+C邈50)中,反应物中C为单质碳,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

后只有一种生成物,CO中的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故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碳元素;

(2)③中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铁,其方程式为:

3co+Fe203二”2Fe+3c02。

3、(北京中考)为保护绿水青山,可将工业残留的钢渣(主要成分为碳酸钢(BaC03))进行

(1)粉碎钢渣的目的是。

(2)反应釜1中的气体X为。

(3)放反应釜2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答案合理即可)

(2)C02;(3)BaC12+H2S04===BaS04I+2HC1

【解析】(1)“粉碎”、“破碎”、“研磨”固体,其作用大多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

(2)钢渣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钢(BaC03),加入盐酸后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BaC03+2HCl===BaC12+H20+C02t,反应釜1中的气体X为C02;

(3)放反应釜2中发生的反应为氯化钢溶液与硫酸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BaC12+H2S04===BaS04I+2HC1

4.(福建中考)以某矿山酸性废水(主要含硫酸、硫酸铁、硫酸铜和硫酸锌等)为原料,通过下

述流程可将废水中的铁、铜和锌分步沉淀,实现回收利用。

,

OH)

矿山以Fc(

的铁

为上

S为

以Cu

Hk

酸性CalO

洞泥

废水上的

液I

T溶

锌泥

H),

Ca(O

2

溶液

3

溶液

用。

个作

有两

H)2

Ca(O

加入

中,

骤①

(1)步

;

酸,

的硫

水中

中和废

一是

)。

(填

属于

反应

,该

OH)3

为Fe(

转化

酸铁

将硫

二是

为;

学式

的化

合物

锌化

的含

主要

中最

锌泥

中,

骤③

(2)步

某步骤

程中的

上述流

需改变

,只

单质

到铜

接得

且直

资源

金属

、锌等

铁、铜

回收

分步

(3)为

别是

剂分

的试

加入

和应

步骤

。该

即可

试剂

入的

骤②锌

4).步

0H)2(

).Zn(

应(3

解反

复分

0(2).

4+2H2

=CaS0

H2s04

0H)2+

).Ca(

】(l

【答案

成分,

相交换

合物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