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焦炉炉门框冒烟率_第1页
降低焦炉炉门框冒烟率_第2页
降低焦炉炉门框冒烟率_第3页
降低焦炉炉门框冒烟率_第4页
降低焦炉炉门框冒烟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2024年3月

降低焦炉炉门框冒烟率3、选题理由1、工程概况8、制定对策10、效果检查4、现状调查2、小组概况6、原因分析7、确定主要原因12、总结和下一步打算11、制定巩固措施5、设定目标9、对策实施工程概况1PART1一、项目概况项目情况简介:

XX煤化工焦化项目位于XX省XX市交城县,项目建设2座年产XX万吨焦炉项目,焦炉类型为碳化室XXm高的侧装捣固型焦炉,并配套200万吨干熄焦2座;因XX地区地属北方,冬季寒冷,因此焦炉于2022年12月14日点火烘炉保温,2023年4月28日转地下室加热,2023年5月28日装煤投产,顺利投产后间隔3个月发现焦炉机焦侧的炉门框位置处大多数均存在不同程度冒烟现象,导致环保不达标,不能满负荷生产。左侧图为焦炉机焦侧立面实况图,单座焦炉共68个碳化室,机焦侧设计136个炉门框右侧图红圈标注处为焦炉在正常生产时炉门框处发生冒烟现象

图1-1焦炉机侧实况图

图1-1焦炉焦侧实况图图1-2焦炉炉门框冒烟图1、工程概况图片制图:畅小刚

时间:2023年8月小组概况01PART2课题名称降低焦炉炉门框冒烟率小组名称XXQC小组小组成员8人课题类型问题解决型小组注册号WYHX-2023小组成立日期2023.8.30课题注册号WYLY17-02课题注册日期2023.9.1活动时间2023.8.30~2024.1.30QC教育时间30小时/人培训学习施工技术、质量及QC基础知识活动次数平均每周一次活动形式工程调研、组内会议、现场论证等制表:何刚

时间:2023年8月1、小组概况序号姓名学历职称工作岗位组内职务承担工作1本科工程师项目经理组长组织协调,原因分析,确定主要原因2本科工程师项目总工副组长成果总结,原因分析,确定主要原因3本科工程师施工经理组员制定对策,原因分析,确定主要原因4本科助理工程师施工管理组员现状调查,原因分析5本科助理工程师施工管理组员现状调查,原因分析6本科助理工程师施工管理组员原因分析,对策实施7本科助理工程师施工管理组员原因分析,对策实施8本科助理工程师施工管理组员对策实施、效果检查2、小组成员制表:何刚

时间:2023年8月活动次序12345678910111213141516出勤率活动日期小组成员2023.8.302023.9.102023.9.202023.9.302023.10.102023.10.202023.10.302023.11.102023.11.202023.11.302023.12.102023.12.202023.12.302024.1.102024.1.202024.1.301●●●●●●●●●●●●●●●●100%2●●△●●●●●●●●●●●●●93.8%3●●●●●●●●●●●●●●●●100%4●●●●●●●●●△●●●●●●93.8%5●●●●●●●●●●●●△●●●93.8%6●●●●●●●●●●●●●●●●100%7●●●●●●●●●●●●●●●●100%8●●●●●●●●●●●●●●●●100%备注:●正常出勤;△请假;○缺勤。小组成员出勤统计制表:畅小刚

时间:2024年1月3、小组出勤率统计选题理由01PART3业主要求XX年X月X日生产状态下,在QC小组安排小组成员吴宗鑫负责对已投产的1#焦炉机侧68个炉门框、焦侧68个炉门框、共计136个炉门框进行全数检查,对冒烟的炉门框个数进行统计汇总:结论:对已投产的1#焦炉机焦侧共计136个炉门框进行统计,炉门框冒烟率达到了81.6%,不能满足业主要求的零冒烟生产状态工程现状XX年X月XX日,业主委托我方对焦炉炉门框冒烟现象进行根治处理,要求达到炉门框零冒烟,无污染生产状态。检查项目部位数量冒烟数量冒烟率炉门框冒烟数量机侧685073.5%焦侧686189.7%合计13611181.6%选择课题2023年9月1日,在此背景下,项目成立攻坚克难QC小组,以“降低焦炉炉门框冒烟率”为课题,进行分析、策划、实施,解决炉门框冒烟现象,达到业主需求。1、课题选择制图:吴宗鑫

时间:2023年9月2、QC活动计划表QC课题小组决定以“降低焦炉炉门框冒烟率”为活动课题,展开了讨论与分析,并确定了以XX美锦焦化项目1#焦炉炉门框冒烟现象为课题活动载体,展开QC活动。制图:

时间:2023年9月现状调查01PART4

1、现状调查一(焦炉炉门框冒烟率调查)制图:吴宗鑫

时间:2023年9月在确定了小组的课题后,为了解工程现场实际的现状和焦炉炉门框冒烟的严重程度,QC小组成员吴宗鑫到达现场对1#焦炉炉门框展开调查,在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9月5日对1#焦炉正常生产状态下的机焦侧共计136个炉门框冒烟数量进行统计,共检查136个炉门框,冒烟数量机侧50个,焦侧61个,炉门框冒烟率占比81.6%区域数量(个)冒烟数量(个)冒烟率占比焦侧686189.7%机侧685073.5%合计13611181.6%现状调查一结论:1#焦炉炉门框冒烟数量111个,占比总数量的81.6%。制表人:吴宗鑫

时间:2023年9月

2、现状调查二因焦炉炉门框是焦炉护炉铁件的一个重要构件,在进行了现状调查一(焦炉炉门框冒烟数量和占比)的基础上,QC小组紧接着分项调查,2023年9月6日,小组成员吴宗鑫、陈州对111个炉门框冒烟部位进行调查,旨在查出到底是炉门框上哪个部位出现冒烟现象,小组进而展开进一步调查。调查统计表如下:调查结果

针对现状调查二的结果,QC小组发现炉门框冒烟不只出现在一个部位,有些炉门框冒烟是多个部位同时出现,如单个炉门框冒烟处存在小炉头冒烟、也存在炉门框与保护板缝隙处冒烟的现象;

针对现状调查二的结果,QC小组发现炉门框冒烟不只出现在一个部位,有些炉门框冒烟是多个部位同时出现,如单个炉门框冒烟处存在小炉头冒烟、也存在炉门框与保护板缝隙处冒烟的现象;为更清晰的分析到导致炉门框处冒烟的原因,小组成员对现状调查二中174处炉门框冒烟部位采用排列图统计分析:统计表如下

现状调查二结论:QC小组成员对现状调查二进行分析,从焦炉炉门框冒烟部位排列图和冒烟部位数量统计表可以看出,焦炉炉门框冒烟部位主要是:炉门框与保护板缝隙处,发生频次93次,频率53.4%;小炉头处,频次62次,频率35.6%。

小组成员通过数据得知焦炉炉门框冒烟处冒烟的主要部位是:炉门框与保护板缝隙处、小炉头处,这两个部位冒烟是炉门框处冒烟的主要表现。制表人:吴宗鑫

时间:2023年9月

3、现状调查三(1)QC小组成员通过现状调查二的数据基础上,针对炉门框与保护板缝隙处冒烟、小炉头冒烟问题进行现场调查,按照常规生产工艺和生产经验,小组成员陈州于2023年9月25日在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观测,发现这两处冒烟部位的密封材料(精矿粉与陶瓷纤维绳)均失去了作用,密封效果差,并对这两个冒烟部位的密封效果进行调查统计如下陶瓷纤维绳受明火灼烧成黑色精矿粉掉落结论:QC小组成员对炉门框与保护板缝隙处、小炉头处的密封材料进行观测,发现密封材料精矿粉部分掉落,部分陶瓷纤维绳受明火灼烧损坏,烧失量过大,未起到密封作用,密封效果不佳;制表人:吴宗鑫

时间:2023年9月(2)小组成员畅小刚向同行业、相同炉型的(XX华鑫项目、梗阳焦化项目、盛隆焦化项目)业主方及设计院(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结合图纸分析了解、沟通,分析出出现在炉门框与保护板缝隙处、小炉头处冒烟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密封材料(精矿粉与陶瓷纤维绳)失去了密封作用,精矿粉掉落,陶瓷纤维绳受明火冲击灼烧损坏,烧失量大,密封效果不佳,出现冒烟现象。设计图纸调查分析结论:根据炉门框冒烟部位结构设计图可以看出,焦炉炉门框与保护板缝隙处的精矿粉用来保护陶瓷纤维绳不受明火灼烧,同时也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炉门框与保护板缝隙中的陶瓷纤维绳(a1\a2、b)起到密封作用,如出现冒烟现象,可能是因精矿粉和陶瓷纤维绳失去密封作用设计图纸调查分析:(图中a1/a2/b均为陶瓷纤维绳)制图人:畅小刚

时间:2023年9月

4、现状调查四QC小组成员陈州通过现状调查三并结合设计图纸分析的基础上,针对93处炉门框与保护板缝隙冒烟部位、62处小炉头冒烟部位进行现场调查、观测,调查这两处精矿粉掉落和陶瓷纤维绳的损坏情况、数量,调查结果统计出:冒烟部位炉门框与保护板缝隙处精矿粉掉落占比80.6%,陶瓷纤维绳受明火灼烧损坏占比51.6%;冒烟部位小炉头处精矿粉掉落占比53.2%,陶瓷纤维绳受明火灼烧损坏占比29%。现状调查四结论:QC小组成员通过对冒烟部位精矿粉掉落情况和陶瓷纤维绳损坏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得出结论:(1)炉门框与保护板处:精矿粉掉落占比80.6%,陶瓷纤维绳损坏占比51.6%(2)小炉头处:精矿粉掉落占比53.2%,陶瓷纤维绳损坏占比29%。制图人:陈州

时间:2023年9月QC小组成员对此次调查进行了讨论分析,最后形成统一意见。得出结论如下。

调查总结论:导致焦炉炉门框处冒烟主要是密封材料(精矿粉与陶瓷纤维绳)失去密封作用,精矿粉掉落、陶瓷纤维绳受明火灼烧失去密封作用,密封效果不佳,出现冒烟现象;借此机会,小组成员与业主达成一致意见,将精矿粉掉落和陶瓷纤维绳受明火灼烧损坏为焦炉炉门框处冒烟症结所在,故对炉门框冒烟部位展开QC活动,根据调查现状,旨在分析出要因和制定出合适的对策并实施。现状调查一现状调查二现状调查三现状调查四制图人:畅小刚

时间:2023年9月5、现状调查总结论设定目标PART5设定目标1、顾客要求2、测定分析XX美锦煤化工甲方要求炉门框冒烟率降低至0,生产零冒烟,满足环保管控要求,以达满负荷生产。QC小组成员对此事项进行深度分析,目前焦炉炉门框处冒烟率81.6%,如不能达到业主方要求,会因环保不达标影响甲方正常生产。3、确定目标QC小组成员走访调查、咨询了类似项目(长治沁源焦化项目)情况,沁源焦化项目6.25m捣固焦炉在生产时出现同样情况,炉门框处冒烟率达70%以上,采取专业队伍维保,将冒烟率降低至0,实现0冒烟生产。通过对焦炉炉门框处冒烟的现状调查,结合业主方的要求,小组成员决定本次QC小组活动目标:将炉门框处冒烟率降至“0”,彻底根治炉门框处冒烟现象。制图人:畅小刚

时间:2023年9月PART06原因分析会议时间会议地点项目部会议室。参会人员2023年9月30日。QC小组成员、甲方生产管理人员2023年9月30日,QC小组成员开会运用头脑风暴法对炉门框处“精矿粉掉落和“陶瓷纤维绳受明火灼烧损坏”从人、材、机、管、施工等方面用关联图进行分析,共得出5条末端原因。会议纪要“头脑风暴”会附开会照片精矿粉掉落材料问题材料未复试送检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对位时碰撞炉门框一、主要因素分析陶瓷纤维绳受明火灼烧损坏精矿粉未按图纸设计要求施工施工问题生产管理问题碳化室单调系统未启用人员问题维护人员经验不足机械问题末端原因关联图制图人:

时间:2023年9月2、末端原因汇总表从末端原因关联图分析出的末端原因共计5条,并分析末端原因导向根据末端原因汇总分析、调查验证要因制表:

时间:2023年9月PART07确定主要原因制表人:畅小刚

制图时间:2023年10月序号末端因素问题症结确认内容确认方法负责人时间地点1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对位时碰撞炉门框门框生产时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作业时碰撞炉门框导致精矿粉掉落检查生产状态下取门机摘取炉门时是否存在碰撞炉门框、碰撞炉门框的现象,并与其他同类型焦炉的生产情况对比;确认对症结的影响程度现场验证2023.10.1-2023.10.5现场2维护人员经验不足维护人员经验不足,未进行日常维护导致大面积冒烟确认甲方维护人员配置、人员经验与其他同类型焦炉对比;确认对症结的影响程度调查验证2023.10.2现场3精矿粉未按图纸施工精矿粉未按图纸设计要求施工,导致掉落检查隐蔽工程是否经过监理验收,是否签字确认;确认对症结的影响程度

调查验证2023.10.6/要因确认计划表

通过对以上关联图分析,共找出5个末端因素。序号末端因素问题症结确认内容确认方法负责人时间地点4材料不合格密封材料陶瓷纤维绳耐火度不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导致陶瓷纤维绳损坏确认密封材料的耐高温、理化指标是否与图纸设计一致;确认对症结的影响程度试验分析2023.10.6-2023.10.15质量监督检测站5碳化室单调系统未启用碳化室单调系统未启用,导致碳化室压力过大,进而造成明火灼烧陶瓷纤维绳确认甲方的单调系统是否启用,并确认碳化室压力是否过大,确认对症结的影响程度调查分析2023.10.8施工现场要因确认计划表制表人:畅小刚

时间:2023年10月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对位时碰撞炉门框未进行日常维护,人员经验不足精矿粉未按图纸施工材料不合格碳化室单调系统未启用验证内容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对位时碰撞炉门框问题症结生产时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作业时碰撞炉门框导致精矿粉掉落确认时间10.1-10.5验证地点现场影响程度可忽略合格率差值<2%微小2%≤合格率差值≤5%验证人杨华验证方法现场验证大合格率差值>5%验证过程调查情况:2023年10月1日至2023年10月5日,小组成员杨华对现场冒烟的111个炉门框进行现场验证,查看是否存在生产状态下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时对炉门框有碰撞现象,同时观测对位时有碰撞情况的炉门框精矿粉掉落情况,同时小组成员去同类型的焦炉(XX华鑫6.78m捣固焦炉)调研查看,经调研发现,111个炉门框冒烟的部位存在78处推焦车取门机对炉门框有碰撞现象,XX华鑫同类型焦炉未出现此现象。影响程度分析:两个相同炉型在生产时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对位时碰撞炉门框的占比70%和0%,差值极大。影响程度大。结论:对症结程度的影响:调查发现,111个炉门框冒烟部位有78处因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作业时碰撞炉门框导致精矿粉掉落的情况,占比达到70%,而XX华鑫项目未出现因取门机摘取炉门对位时碰撞炉门框导致精矿粉掉落,因此小组判定“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对位时碰撞炉门框”是导致症结“精矿粉掉落”的原因。要因定位筋被破坏验证内容未进行日常维护,人员经验不足问题症结维护人员经验不足,未进行日常维护导致大面积冒烟确认时间2023.10.2验证地点现场影响程度可忽略合格率差值<2%微小2%≤合格率差值≤5%验证人吴宗鑫验证方法调查验证大合格率差值>5%验证过程调查情况:小组成员吴宗鑫在通过现场调研,与甲方车间人员进行沟通,发现甲方日常检点人员配置齐全,与其他焦炉甲方配置人员相比较少,且均为新进场人员,经验较少。检查发现有相关日常炉门框维护记录,与其他焦化项目人员配置及经验对比如下,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影响程度分析:两方人员对日常生产维护考试合格率均为100%,差值为0,对症结影响程度可忽略!结论:非要因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对位时碰撞炉门框未进行日常维护,人员经验不足精矿粉未按图纸施工材料不合格碳化室单调系统未启用小组成员发现虽然人员配置相比其他大型焦炉配置较少,无法直接判定人员经验,于是联合两方甲方车间主任在2023年9月28日对维护人员进行生产日常维护考试,通过现场考试来判定人员经验不足对症结程度的影响,考试结果如下:定位筋被破坏验证内容精矿粉未按图纸施工问题症结精矿粉未按图纸设计要求施工,导致掉落确认时间2023.10.6验证地点现场影响程度可忽略合格率差值<2%微小2%≤合格率差值≤5%验证人陈荣验证方法调查验证大合格率差值>5%验证过程调查情况:

小组成员陈荣于2023年10月6日对111个炉门框冒烟部位的精矿粉隐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进行检查,发现111个冒烟部位的质量验收记录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单位的签字确认。影响程度分析: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和图纸设计要求一致,主控项目验收合格率达100%,一般项目验收合格率达96%,差值4%,影响微小结论:非要因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对位时碰撞炉门框未进行日常维护精矿粉未按图纸施工材料不合格碳化室单调系统未启用对症结程度的影响:调查发现,111个炉门框冒烟部位精矿粉施工质量验收记录齐全,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和图纸设计要求一致,并经过监理单位的签字确认,小组一致判定:要因“精矿粉未按图施工”对症结“精矿粉掉落”的影响程度很小。

图纸设计要求

精矿粉涂抹质量验收记录验证内容材料不合格问题症结密封材料陶瓷纤维绳耐火度不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导致陶瓷纤维绳损坏确认时间2023.10.6-2023.10.15验证地点质量监督检测站影响程度可忽略合格率差值<2%微小2%≤合格率差值≤5%验证人畅小刚验证方法试验分析大合格率差值>5%验证过程调查情况:2023年10月8日,小组成员畅小刚从焦炉炉门框拆除下3根样品“陶瓷纤维绳”进行取样送检,送至武汉科技大学耐火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理化指标和耐火度的复检,主要检测其:耐火度指标、烧失量、体积密度、抗拉强度等图纸设计要求指标,监测结果发现其各项理化指标均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影响程度分析:经材料取样复检,3根样品材料理化指标均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合格率达100%,材料复试合格;因此小组一致判定:要因“材料不合格”对症结“陶瓷纤维绳受明火灼烧损坏”的影响程度很小,可以忽略。结论:非要因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对位时碰撞炉门框未进行日常维护精矿粉未按图纸施工材料不合格碳化室单调系统未启用

图纸设计要求

复试结果序号陶瓷纤维绳样品图纸理化指标复测结果备注1样品1耐火度≥1260℃1330℃合格2烧矢量12±2%10%合格3体积密度≥310Kg/m³315Kg/m³合格4抗拉强度>208Kgf/mm²211Kgf/mm²合格5样品2耐火度≥1260℃1300℃合格6烧矢量12±2%11%合格7体积密度≥310Kg/m³316Kg/m³合格8抗拉强度>208Kgf/mm²209Kgf/mm²合格9样品3耐火度≥1260℃1335℃合格10烧矢量12±2%13%合格11体积密度≥310Kg/m³313Kg/m³合格12抗拉强度>208Kgf/mm²215Kgf/mm²合格13

合格率100%定位筋被破坏验证内容碳化室单调系统未启用问题症结碳化室单调系统未启用,导致碳化室压力过大,进而造成明火灼烧陶瓷纤维绳确认时间2023.10.8验证地点现场影响程度可忽略合格率差值<2%微小2%≤合格率差值≤5%验证人陈州验证方法调查/现场验证大合格率差值>5%验证过程影响程度分析:碳化室单调系统启用时,碳化室压力较为稳定,出现明火灼烧陶瓷纤维绳现象概率为0,碳化室单调系统未启用时,大部分碳化室压力超过设计值,出现明火灼烧陶瓷纤维绳现象概率为80%,差值大;结论: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对位时碰撞炉门框未进行日常维护精矿粉未按图纸施工材料不合格碳化室单调系统未启用陶瓷纤维绳受明火灼烧碳化室压力较大序号时间碳化室号碳化室单调系统启用/不启用最大压力值MPa是否出现明火灼烧陶瓷纤维绳现象出现明火灼烧陶瓷纤维绳概率%12023.10.8碳化室1手动启用175.6否02碳化室2手动启用130否3碳化室3手动启用156.5否4碳化室1手动启用160.3否5碳化室1手动启用100.5否62023.10.10碳化室1不启用205是80%7碳化室2不启用314是8碳化室3不启用180否9碳化室1不启用202是10碳化室1不启用226是(1)2023年10月8日,小组成员陈州在现场观测,对正在生产的焦炉碳化室和单调系统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当正常生产时,碳化室压力不稳定,碳化室单调系统不启动的情况下,碳化室压力超过设计值200MPa,炉门框缝隙处有明火经压力冲击灼烧陶瓷纤维绳,导致陶瓷纤维绳受明火灼烧损坏(2)小组成员陈州联合甲方生产人员进行分析,决定以手动开启方式在生产时开启碳化室单调系统,紧接着在10月8日至10日在两个生产周期观测5个碳化室在生产时的最大压力波动值和是否有明火灼烧陶瓷纤维绳现象碳化室压力和陶瓷纤维绳观测统计表要因我们最终确认两个主要要因如下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对位时碰撞炉门框要因一碳化室单调系统未启用要因二PART08制定对策

根据要因汇总表,QC小组成员依照5W1H要求的原则制定了对策表。明确了要因的对策、措施、负责人,具体如下:(1)要因对策

(2)现状对策

QC小组成员在经过要因确认和制定要因对策后,2023年10月28日联合业主对现状精矿粉掉落和部分陶瓷纤维绳受明火灼烧损坏分析讨论,确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决定采取更换受损的陶瓷纤维绳,掉落的精矿粉进行喷浆(中温火泥配置水玻璃)处理。PART09对策实施要因对策目标措施负责人地点时间碳化室单调系统未启用与业主沟通将碳化室单调系统抓紧调试、投用碳化室压力平稳,不再出现碳化室压力大导致明火灼烧陶瓷纤维绳现象将调查现状、原因分析与甲方生产管理人员沟通、协调,督促碳化室单调系统厂家完成投用工作现场、会议室2023.11.15

对策实施过程2023年10月29日,QC小组成员与甲方联合针对碳化室单调系统未启用制定出尾项施工进度计划,经过连续一个礼拜的加班调试,于2023年11月6日开始正式启用,单碳化室压力降至设计值200MPa以下;对策实施效果检查:小组成员吴宗鑫在11月6日至11月8日对每班生产情况时的碳化室最大压力值进行记录,最大压力值均在80~120MPa范围内,并记录生产状态下每一炉门框是否有陶瓷纤维绳受明火灼烧现象;记录表如下:

效果验证碳化室单调系统启用后,碳化室压力受到控制,不再出现高于设计值得情况,炉门框处不再出现明火灼烧陶瓷纤维绳现象。

结论

对策实施有效,达到目标要求:碳化室压力平稳,不再出现明火灼烧陶瓷纤维绳现象1、要因对策(碳化室单调系统未启用)要因对策目标措施负责人地点时间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对位时碰撞炉门框与业主沟通精调推焦车取门机对位系统达到推焦车取门机对位精准,不再出现碰撞炉门框导致精矿粉掉落现象将调查现状、原因分析与甲方生产管理人员沟通、协调,督促车辆厂家完成精调工作现场、会议室2023.11.15对策实施过程2023年11月1日至2023年11月8日,甲方联合推焦机厂家对推焦车取门机自动对位、取门时的精度再次精调,成功将取门机摘取炉门对位时不再碰撞炉门框;

效果验证小组成员杨冬冬在2023年11月8日至15日现场跟踪观察每一炉生产时的情况,持续跟踪监测是否出现精矿粉继续掉落的现象。对78处调整取门机对位系统的有碰撞现象的碳化室进行持续观测并记录,

结论

对策实施有效,达到目标要求:78处有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对位时碰撞炉门框的部位不再出现精矿粉掉落现象2、要因对策(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对位时碰撞炉门框)

3、现状对策QC小组成员结合实际现状,对部分精矿粉掉落和部分陶瓷纤维绳受明火灼烧损坏的炉门框进行重新更换陶瓷纤维绳,对掉落的精矿粉进行喷浆(中温火泥和水玻璃混合物)处理。小组成员经过严密的思考和步骤推理确定出实施方案,并于2023年12月30日将掉落的精矿粉和受损的陶瓷纤维绳全部更换完毕,对策实施方案如下:(1)将陶瓷纤维绳受明火灼烧损坏的炉门框拆除至地面,把粘贴密封材料的部位清理干净,用高温粘结剂粘贴φ25mm陶瓷纤维绳,与保护板缝隙部位满铺粘贴压缩前厚度25mm陶瓷纤维毡,并用细铁丝绑扎牢固;粘贴25mm棉毡、更换受损陶瓷纤维绳(2)推焦车取门机摘取炉门后,在焦炉碳化室底部安装1m高挡火罩,取出炉门框底部磨板后再将炉门就位。磨板拆除步骤1图步骤2图(3)作业人员站在推焦车升降平台上对需更换陶瓷纤维绳的炉门框的T型螺栓拆除,预留上部4根、下部2根T型螺栓,拆除炉门压门栓两侧的炉柱弹簧罩;T型螺栓拆除弹簧罩拆除(4)将地面更换好陶瓷纤维绳的炉门框吊装至推焦车取门机的炉门上,并用U型螺栓和压板组合装置将炉门压门栓固定在炉门框挂钩上,采用推焦车进行对位安装;安装前对保护板上的焦油、残留石棉绳清理干净(5)安装好炉门框后,采用喷浆机对炉门框与保护板之间缝隙处掉落的精矿粉部位进行喷浆。对策实施效果:精矿粉掉落部位全部喷浆处理完成,损坏的陶瓷纤维绳全部进行更换完成,且未发现有冒烟现象。步骤3图步骤4图PART10效果检查1、效果检查2023年12月30日。QC小组对策全部实施完成,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6日,小组成员杨冬冬、陈荣对之前现场111个冒烟的炉门框进行效果检查,主要查验炉门框处是否还存在冒烟现象,检查统计表如下:经过此次QC小组活动和生产检验,焦炉炉门框处不再有冒烟现象,炉门框冒烟率达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