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语文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3/29/wKhkGWciYsSAfNFLAAIF8BogqcA449.jpg)
![海南省语文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3/29/wKhkGWciYsSAfNFLAAIF8BogqcA4492.jpg)
![海南省语文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3/29/wKhkGWciYsSAfNFLAAIF8BogqcA4493.jpg)
![海南省语文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3/29/wKhkGWciYsSAfNFLAAIF8BogqcA4494.jpg)
![海南省语文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3/29/wKhkGWciYsSAfNFLAAIF8BogqcA44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省语文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原文】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有一座古老的小镇,名叫杨家堡。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以种植小麦为生,小麦是他们的生命线。每年的麦收时节,整个小镇都沉浸在一片金黄的海洋中。杨家堡的麦田,是这片土地上最美丽的风景。麦浪翻滚,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力量。然而,在丰收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镇上有个叫杨大勇的年轻人,他从小对麦田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当看到金黄的麦田,他的心中总是充满了自豪和喜悦。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杨大勇渐渐发现,这片麦田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胃口。他渴望着改变,渴望着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一天,杨大勇偶然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关于农业科技的书。书中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种植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小麦的产量。杨大勇眼前一亮,他决定尝试这种技术。起初,杨大勇的家人并不支持他。他们认为,传统的种植方法已经行之有效,何必冒险去尝试新技术呢?但杨大勇坚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麦田焕发出新的生机。经过一番努力,杨大勇成功地引进了这种新型种植技术。他的麦田产量果然得到了大幅提升,不仅自己家的小麦丰收,还带动了周边农户的种植热情。然而,随着技术的普及,杨大勇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产量提高了,但麦田的品质却下降了。许多农户为了追求产量,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小麦的品质越来越差。杨大勇深感忧虑,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他意识到,仅仅提高产量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品质。于是,他决定带领大家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杨大勇的带领下,杨家堡的农户们开始尝试有机种植。他们不再使用化肥和农药,而是采用生物防治和有机肥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麦田的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产量也稳定增长。杨大勇的事迹感动了整个小镇。他被誉为“麦田守护者”,他的名字也传遍了整个华北平原。【小题】1.文章开头对杨家堡的描写,主要是为了()。A.引出杨大勇的形象B.展现麦田的美丽景色C.交代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D.烘托杨大勇的勇敢精神2.下列关于杨大勇的说法,正确的是()。A.杨大勇一开始就反对使用化肥和农药B.杨大勇的家人对他的做法非常支持C.杨大勇引进的新型种植技术提高了麦田产量,但也降低了品质D.杨大勇的事迹得到了周围农户的反对3.文章中“麦田守护者”这一称号,主要体现了杨大勇的()。A.事业心B.责任感C.勇气D.创新4.文章结尾提到“他的名字也传遍了整个华北平原”,这句话的作用是()。A.突出杨大勇的事迹影响深远B.表明杨大勇的事迹得到了认可C.强调杨大勇的名字很重要D.说明杨大勇的名声已经很大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材料】在遥远的非洲,有一个名叫撒哈拉大沙漠的地方。这片沙漠广阔无垠,充满了神秘和壮美。这里的人们,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在这个沙漠中,有一个部落,名叫图阿雷格。图阿雷格人世代居住在这里,他们勇敢、坚毅,拥有着丰富的智慧。他们的生活离不开骆驼,骆驼不仅是他们的交通工具,更是他们的生活伴侣。图阿雷格人有一个独特的风俗,那就是在骆驼出生后不久,就会给它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不仅代表了骆驼的个性,也寄托了人们对骆驼的期望。骆驼的名字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骆驼的颜色,第二部分是骆驼的性别。例如,一只黑色的雄骆驼,它的名字可能是“黑雄”。而一只白色的雌骆驼,它的名字可能是“白雌”。这种命名方式,体现了图阿雷格人对骆驼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在图阿雷格人的生活中,骆驼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利用骆驼的皮毛制作衣物,利用骆驼的肉和奶来维持生活。骆驼还是他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他们骑着骆驼穿越沙漠,寻找水源和食物。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图阿雷格人的生活方式逐渐受到了冲击。许多人开始放弃传统的骆驼生活,转而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这导致骆驼的数量越来越少,图阿雷格人的文化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为了保护图阿雷格人的文化和骆驼这一珍贵的生物,国际社会和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们组织专家对图阿雷格人的文化进行研究和保护,同时鼓励人们继续使用骆驼,提高骆驼的养殖技术。【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撒哈拉大沙漠是一个神秘而壮美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B.图阿雷格人世代居住在撒哈拉大沙漠,他们勇敢、坚毅,拥有着丰富的智慧。C.图阿雷格人给骆驼取名的风俗,体现了他们对骆驼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D.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图阿雷格人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冲击,骆驼的数量越来越少。三、文言文阅读(20分)【甲】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舍瑟而作,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乙】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言志,孔子听后,对四人的回答做了不同的评价。子路因急躁鲁莽而被孔子嗔笑;冉有因过于谨慎而被孔子责备;公西华因志向狭小而被孔子轻视;曾皙则因其志向远大而得到了孔子的认可。1.请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摄(2)俟(1)摄:夹持,这里是“夹在”的意思。(2)俟:等待。2.请翻译下列句子:(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2)异乎三子者之撰。(1)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由我来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百姓富足。(2)与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志向不同。3.请分析孔子对四位弟子的评价有何不同,并简要说明原因。4.请概括文章的主旨。5.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志向”的理解。四、古代诗歌阅读(第1题3分,第2题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甲】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乙】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请简要分析《山园小梅》一诗中“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两句在写景方面的特点。(5分)(2)请结合《山园小梅》和《题临安邸》两首诗,谈谈你对林逋和林升诗歌风格的异同。(5分)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题目:请默写下列名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六、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源远流长,其中木构架建筑尤为突出。在古代,建筑工匠们凭借高超的技艺,创造了许多精美的木构架建筑。这些木构架建筑不仅结构稳固,而且造型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在古代,建筑工匠们凭借高超的技艺,创造了许多精美的木构架建筑。A.凭借:依靠、倚仗B.凭借:依仗、依赖C.凭借:依从、依赖D.凭借:依靠、依从(2)这些木构架建筑不仅结构稳固,而且造型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A.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B.不仅……而且……:表示并列关系C.不仅……而且……:表示转折关系D.不仅……而且……:表示因果关系七、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材料】①中国,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璀璨的文化,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这些成语故事,从古至今,传颂不衰,经久不衰,经久流传,历久弥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②成语故事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例如,成语“悬梁刺股”源于古代士人勤奋好学的典故,体现了勤奋刻苦的精神;“画蛇添足”则讽刺了做事多余、反而弄巧成拙的行为,告诫人们做事要适度,不要画蛇添足。③在当今社会,成语故事仍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一方面,成语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在口语或书面表达中使用成语,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另一方面,成语故事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培养我们的道德品质。通过学习成语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古代圣贤的智慧和品德,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④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成语的内涵和用法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久仰大名”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敬仰之情,现在则常常用来表示初次见面时的客套话。因此,在使用成语时,我们要注意了解其内涵和用法的变化,避免出现误用或滥用。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却对成语故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出现了滥用、误用成语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语言的规范性,还可能误导人们对成语的误解。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成语故事的传承和弘扬,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问题】1.请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每题2分,共4分)(1)脍炙人口:________(2)经久不衰:________2.文中列举了“悬梁刺股”和“画蛇添足”这两个成语故事,请简要分析这两个故事所体现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每题3分,共6分)八、写作题(60分)题目:请以“青春的足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结合自身经历,体现青春时期奋斗与成长的过程,表达对青春岁月的珍视和感悟。海南省语文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指导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原文】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有一座古老的小镇,名叫杨家堡。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以种植小麦为生,小麦是他们的生命线。每年的麦收时节,整个小镇都沉浸在一片金黄的海洋中。杨家堡的麦田,是这片土地上最美丽的风景。麦浪翻滚,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力量。然而,在丰收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镇上有个叫杨大勇的年轻人,他从小对麦田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当看到金黄的麦田,他的心中总是充满了自豪和喜悦。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杨大勇渐渐发现,这片麦田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胃口。他渴望着改变,渴望着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一天,杨大勇偶然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关于农业科技的书。书中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种植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小麦的产量。杨大勇眼前一亮,他决定尝试这种技术。起初,杨大勇的家人并不支持他。他们认为,传统的种植方法已经行之有效,何必冒险去尝试新技术呢?但杨大勇坚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麦田焕发出新的生机。经过一番努力,杨大勇成功地引进了这种新型种植技术。他的麦田产量果然得到了大幅提升,不仅自己家的小麦丰收,还带动了周边农户的种植热情。然而,随着技术的普及,杨大勇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产量提高了,但麦田的品质却下降了。许多农户为了追求产量,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小麦的品质越来越差。杨大勇深感忧虑,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他意识到,仅仅提高产量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品质。于是,他决定带领大家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杨大勇的带领下,杨家堡的农户们开始尝试有机种植。他们不再使用化肥和农药,而是采用生物防治和有机肥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麦田的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产量也稳定增长。杨大勇的事迹感动了整个小镇。他被誉为“麦田守护者”,他的名字也传遍了整个华北平原。【小题】1.文章开头对杨家堡的描写,主要是为了()。A.引出杨大勇的形象B.展现麦田的美丽景色C.交代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D.烘托杨大勇的勇敢精神2.下列关于杨大勇的说法,正确的是()。A.杨大勇一开始就反对使用化肥和农药B.杨大勇的家人对他的做法非常支持C.杨大勇引进的新型种植技术提高了麦田产量,但也降低了品质D.杨大勇的事迹得到了周围农户的反对3.文章中“麦田守护者”这一称号,主要体现了杨大勇的()。A.事业心B.责任感C.勇气D.创新4.文章结尾提到“他的名字也传遍了整个华北平原”,这句话的作用是()。A.突出杨大勇的事迹影响深远B.表明杨大勇的事迹得到了认可C.强调杨大勇的名字很重要D.说明杨大勇的名声已经很大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答案】1.C2.C3.B4.A5.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文章中,杨大勇通过推广有机种植,既提高了麦田的产量,又保证了麦田的品质,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材料】在遥远的非洲,有一个名叫撒哈拉大沙漠的地方。这片沙漠广阔无垠,充满了神秘和壮美。这里的人们,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在这个沙漠中,有一个部落,名叫图阿雷格。图阿雷格人世代居住在这里,他们勇敢、坚毅,拥有着丰富的智慧。他们的生活离不开骆驼,骆驼不仅是他们的交通工具,更是他们的生活伴侣。图阿雷格人有一个独特的风俗,那就是在骆驼出生后不久,就会给它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不仅代表了骆驼的个性,也寄托了人们对骆驼的期望。骆驼的名字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骆驼的颜色,第二部分是骆驼的性别。例如,一只黑色的雄骆驼,它的名字可能是“黑雄”。而一只白色的雌骆驼,它的名字可能是“白雌”。这种命名方式,体现了图阿雷格人对骆驼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在图阿雷格人的生活中,骆驼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利用骆驼的皮毛制作衣物,利用骆驼的肉和奶来维持生活。骆驼还是他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他们骑着骆驼穿越沙漠,寻找水源和食物。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图阿雷格人的生活方式逐渐受到了冲击。许多人开始放弃传统的骆驼生活,转而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这导致骆驼的数量越来越少,图阿雷格人的文化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为了保护图阿雷格人的文化和骆驼这一珍贵的生物,国际社会和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们组织专家对图阿雷格人的文化进行研究和保护,同时鼓励人们继续使用骆驼,提高骆驼的养殖技术。【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撒哈拉大沙漠是一个神秘而壮美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B.图阿雷格人世代居住在撒哈拉大沙漠,他们勇敢、坚毅,拥有着丰富的智慧。C.图阿雷格人给骆驼取名的风俗,体现了他们对骆驼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D.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图阿雷格人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冲击,骆驼的数量越来越少。【答案】【小题1】B【解析】选项B中,“拥有着丰富的智慧”无中生有,原文并未提及图阿雷格人拥有丰富的智慧。其他选项在原文中都有对应的表述。故选B。三、文言文阅读(20分)【甲】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舍瑟而作,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乙】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言志,孔子听后,对四人的回答做了不同的评价。子路因急躁鲁莽而被孔子嗔笑;冉有因过于谨慎而被孔子责备;公西华因志向狭小而被孔子轻视;曾皙则因其志向远大而得到了孔子的认可。1.请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摄(2)俟答案:(1)摄:夹持,这里是“夹在”的意思。(2)俟:等待。2.请翻译下列句子:(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2)异乎三子者之撰。答案:(1)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由我来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百姓富足。(2)与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志向不同。3.请分析孔子对四位弟子的评价有何不同,并简要说明原因。答案:孔子对四位弟子的评价不同,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志向不同。子路性格急躁鲁莽,因此孔子嗔笑;冉有性格过于谨慎,因此孔子责备;公西华志向狭小,因此孔子轻视;曾皙志向远大,因此孔子认可。4.请概括文章的主旨。答案:文章主要讲述了孔子与四位弟子谈论志向的故事,反映了孔子对不同性格、不同志向的人的评价和态度。5.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志向”的理解。答案:我认为“志向”是一个人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它指引着一个人的行动和方向。一个人的志向应该符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既要志向远大,又要脚踏实地。四、古代诗歌阅读(第1题3分,第2题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甲】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乙】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请简要分析《山园小梅》一诗中“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两句在写景方面的特点。(5分)(2)请结合《山园小梅》和《题临安邸》两首诗,谈谈你对林逋和林升诗歌风格的异同。(5分)答案:(1)①以梅花的盛开来衬托小园的幽美;②以“众芳摇落”反衬梅花的独特魅力;③采用拟人手法,将梅花人格化,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2)相同点:①都善于借景抒情;②都擅长运用对比手法。不同点:①林逋的诗表现了诗人孤高自赏、超凡脱俗的品格;②林升的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题目:请默写下列名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论语》中名句的能力。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是孔子对学习、交友、处世的深刻阐述。要求学生准确默写这句话,并注意“亦”、“愠”等字的书写。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并按时温习所学知识,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交友的珍贵以及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修养。六、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源远流长,其中木构架建筑尤为突出。在古代,建筑工匠们凭借高超的技艺,创造了许多精美的木构架建筑。这些木构架建筑不仅结构稳固,而且造型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在古代,建筑工匠们凭借高超的技艺,创造了许多精美的木构架建筑。A.凭借:依靠、倚仗B.凭借:依仗、依赖C.凭借:依从、依赖D.凭借:依靠、依从(2)这些木构架建筑不仅结构稳固,而且造型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A.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B.不仅……而且……:表示并列关系C.不仅……而且……:表示转折关系D.不仅……而且……:表示因果关系答案:(1)A(2)A七、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材料】①中国,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璀璨的文化,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这些成语故事,从古至今,传颂不衰,经久不衰,经久流传,历久弥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②成语故事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例如,成语“悬梁刺股”源于古代士人勤奋好学的典故,体现了勤奋刻苦的精神;“画蛇添足”则讽刺了做事多余、反而弄巧成拙的行为,告诫人们做事要适度,不要画蛇添足。③在当今社会,成语故事仍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一方面,成语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在口语或书面表达中使用成语,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另一方面,成语故事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培养我们的道德品质。通过学习成语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古代圣贤的智慧和品德,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④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成语的内涵和用法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久仰大名”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敬仰之情,现在则常常用来表示初次见面时的客套话。因此,在使用成语时,我们要注意了解其内涵和用法的变化,避免出现误用或滥用。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却对成语故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出现了滥用、误用成语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语言的规范性,还可能误导人们对成语的误解。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成语故事的传承和弘扬,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问题】1.请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每题2分,共4分)(1)脍炙人口:________(2)经久不衰:________2.文中列举了“悬梁刺股”和“画蛇添足”这两个成语故事,请简要分析这两个故事所体现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每题3分,共6分)答案:1.(1)脍炙人口:指广为流传,深入人心,受到人们的喜爱。(2)经久不衰:指历史悠久,传承久远,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2.“悬梁刺股”体现了勤奋刻苦、勤奋好学的精神,鼓励人们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画蛇添足”则讽刺了做事多余、反而弄巧成拙的行为,告诫人们做事要适度,不要画蛇添足,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两个成语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页岩多孔砖家居装饰材料销售合同3篇
- 烹饪工艺学(第2版) 课件 单元3干货原料的涨发加工
- 第1课《邓稼先》【知识精研】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二零二五年度牛乳品牌代理销售合同
- 《口译技巧速记》课件
- Revision of the tense【知识精研】译林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下册
- 测量力的大小课件(上课用)
-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买卖合同标的及合同属性详细描述
- 小学主题班会课件小学生食品安
- 项目采购管理培训
- 河道保洁服务日常巡逻方案及措施
- 《工业气体泄漏气云红外成像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价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 (高清版)DZT 0399-2022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规范
- 解忧杂货铺ppt读书分享
- 药品质量与安全职业生涯规划
- 技术规范书完整版本
- 第四单元《初始人工智能绘画》课件 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精益生产工作汇报(模板)
- 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方案
- 高校图书馆服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