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七编写作满分技巧1审准题让作文零失误学案_第1页
2024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七编写作满分技巧1审准题让作文零失误学案_第2页
2024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七编写作满分技巧1审准题让作文零失误学案_第3页
2024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七编写作满分技巧1审准题让作文零失误学案_第4页
2024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第七编写作满分技巧1审准题让作文零失误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第七编写作——55分考场作文四大技巧满分技巧1——审准题,让作文零失误(2024·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60分)①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行。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②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赞扬)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班级支配实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绽开探讨。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受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索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个字。审材料(结合材料,找好切入点)材料两部分后世评价限制:对三位历史人物持的看法。历史事务限制:这一事务中三个人物的历史情境。试题三角度1.赞扬鲍叔不计较个人得失,能知人善任,敢于举荐能者。2.赞扬管仲富有政治才华,不尚武力。3.赞扬齐桓公擅长纳谏,知人善用,宽宏大量,任人唯贤。审任务(明确任务要求,确定写作中心)1.情境任务。(1)材料情境:历史事务;(2)真实的写作情境:班级支配实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绽开探讨。2.思维任务。“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受最深?”包含了哪些争议的焦点、思索权衡等。【提示:此处关注的核心是考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对考生辩证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品质的考查。】3.对象任务。(1)写作内容对象:材料中涉及三个历史人物,作文时要紧扣这三个人物来写。(2)写作任务指令对象(即写作的对象):本班同学,“我”的同龄人,包含了依据“本班同学”的特定身份选择得体的语言策略问题。4.文体任务。(1)任务指令文体——发言稿。发言稿的写法比较敏捷,结构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但发言内容要来自作文材料,要围绕一个中心话题,见解精辟深刻,要有雄辩的逻辑力气,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可多用修辞,还要考虑用词的口语性特点。所写文章要符合发言稿的内容、语言要求。(2)思索命题意图,确定行文中心。从传统的历史故事中选材,依据自己对历史材料的感受进行写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力气源泉。材料有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性陈述,有后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让读者感受历史,品评人物,观照现实,思索个人发展,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吸取精神力气,坚决文化自信,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抓关键(紧扣关键,确保能拿等级分)1.紧扣“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受最深”关键句来写。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来写,可以将人物之间进行比较,但切不行对三个人都赞扬,平均运用力气,体现不出“你对哪个感受最深”的主题。2.要在发展等级上多出彩。作文立意是否深刻,情感是否真挚感人,材料是否精确丰富,结构是否明晰,语言是否有文采,这些都须要下一番真功夫。在确保审题精确的前提下,作文要想得高分必需在发展等级上至少占一条优势。审准题,让作文零失误的核心——固化审题思路吃透材料材料作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要求。熟识类型,明确要求角度材料类型材料数量①一则材料;②多则材料。材料文体①记叙性的;②说明性的;③争论性的。材料内容①文字材料,如名言、警句、寓言、童话、新闻、诗歌、对联等;②图画材料,如漫画或情节关联的几幅画等。材料性质①正面材料;②反面材料。内涵显隐①显性材料,一般来说,显性材料的内容特别明显,材料多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发生的某一件事情,审题时无须引申;②隐性材料,多是寓言类材料,往往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审题时必需分析材料的引申义、比方义,由此及彼,与现实对接。了解材料类型,便于分析把握材料的内涵和含意,为确定立意打下基础。但仅此还不够,还要明确考题的要求。整体把握,抓住关键整体把握:全面理解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对象和限制的范围,审题时必需有整体观,切忌断章取义。抓住关键:阅读分析材料时能抓住关键词句,并做上标记,这些关键词句往往是立意的角度。整体把握和抓住关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行。驾驭方法,巧中取胜弄清核心概念1.明确写作对象,解决是什么(内涵)、有哪些(外延)的问题。2.通过说明,明确界限,避开混为一谈;明确详细内涵,避开标签化。3.通过逆向思维、特性思维来说明,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4.通过界定(区分),可以拓展分析的广度,也可以选择最有价值的角度。【典例1】阅读下面两幅漫画材料,依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个字的文章。(60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工具和书写工具都产生了巨大改变。当今信息社会,人类生存的工具已经发展为鼠标,而人们的书写也不再须要笔。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审题示范】辨别差异点图一呈现的是生存工具的进化;图二呈现的是书写工具的进化。发觉合理点图一的合理性在于时代进步,科技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发达,相当程度的工作都要求人们会操作电脑,娴熟运用信息技术,这是时代的进步;图二的合理性在于随着时代的进步,书写工具也发生改变。尤其是在现代网络环境下,键盘、手机成为很多人主要的书写工具。找准通融点通——科技技术提高效率,为人们供应了更多的书写方式的选择。融——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也不能忽视传统书写实力。选好侧重点争论文观点要明确,要有侧重,不能简洁平分中庸。侧重点可以考虑最有针对性、最须要解决的问题。既可以先让步说理,确定对面的合理性,再引出自己要强调的内容;也可以先论述自己要强调的内容,再对面落笔,体现辩证思想。【典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当前,疫情防控依旧是重中之重,绝大多数人接着过着少出门、少聚集的生活。随着各行各业接连复工复产,房产销售、汽车销售、教化培训等很多以往以线下形式进行的工作纷纷搬到了线上,相关从业人员也由此起先了“云复工”。材料二: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下,一些短暂难以复工的中小企业要为员工支付基本工资,压力很大。同时,由于网购需求猛增,线上零售企业门店员工、配送小哥职位出现大量空缺。“共享员工”应运而生,它让员工在企业之间临时流淌,实现人力资源的再安排,也复原了确定的社会产出水平。材料三: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农副产品滞销,很多市长、县长走进直播间,为本地农副产品亲自推销,通过直播带货助农惠农,让当地滞销的农副产品走进网友的家中。镜头前,市长县长们使出吃播、网络用语、方言宣扬等各种招数,收获了不错的销售成果。读完上述三则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与思索?你如何理解疫情之下的中国才智?请结合自身的相识与体会,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少于800个字。【审题示范】(1)首先抓三则材料的关键词。材料一:“云复工”。材料二:“共享员工”。材料三:市长县长直播带货。核心概念:疫情之下的中国才智。(2)要完成的关键任务是——你如何理解疫情之下的中国才智?综合来看,我们要从三则材料中找到共同点,来阐释“疫情之下的中国才智”的内涵。通过材料我们可以分析出,疫情之下的中国才智包含善假于物、共享互助、敏捷变通、团结一心、以人为本等内涵。1.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60分)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李广夜晚出去打猎。昏暗的树林中风吹草动,李广误将草丛中一块巨石当作老虎,张弓怒射,箭镞深没石中。其次天早上,李广发觉那是一块石头后,重新再射,却怎么也射不进去了。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个字。2.(2024·济南模拟)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2024年高校毕业生择业关注因素爱好所长71.43%薪酬福利93.41%工作地区84.62%社会价值37.36%专业对口50.35%工作潜力和发展空间72.54%2024年中学生选科关注因素国家须要32.06%爱好爱好67.22%能取得不错的分数70.65%高校专业所需92.01%家长认为简洁就业60.33%各科差不多,无所谓20.24%今日的中学生就是明天的高校生,而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坐标上谋划自己的将来。时值“五四”青年节,你所在的学校组织的“学子论坛”的主题是“点亮青春,领航将来”,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相识与思索。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个字。第七编写作——55分考场作文四大技巧满分技巧1——审准题,让作文零失误///技巧通·制霸考试力///【典例1】略。【典例2】【范文展示】多难兴邦,才智护国《大宋宣和遗事》中说“上下三千余年,兴亡百千万事,或许光风霁月之时少,阴雨晦冥之时多”。诚如其言,那是什么让中国仍矗立不倒呢?我想,是不断发展的中国才智。疫情发展迅猛,我不仅看到了令人骇人动目的感染人数,也看到了令人惊羡的中国才智。从“云复工”到“共享员工”,再到“直播带货”,这令人眼前一亮的想法背后是多数中国人的思索,是中国人用才智使中国这艘大船接着乘风破浪。中国才智是在困难面前,选择镇静冷静,奋力前行,是用生命证明“一息尚存,决不松懈”。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有序的社会生活,或许原来轻松的事情变得困难重重。可是在经过短暂的慌乱后,我们渐渐冷静下来。从最初的无措,到紧急实行封城等一系列措施;从刚起先的红十字会“人手阅历不足”,导致医疗物品压仓到后来的各大快递纷纷上阵;从刚起先的医院人满为患到方舱医院启动。在困难面前,中国人民没有后退,没有畏惧,而是镇静冷静地面对,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中国才智是在面对灾难时信任众志成城的力气。在面对疫情时,中国人无不以点点萤火,铸就满天繁星,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气。从耄耋老人钟南山逆行武汉,到牙牙学语初长成的一零后捐献零花钱,从海外华侨纷纷捐献口罩到浙商买下生产口罩的工厂,从习近平主席作出一系列指示到乡间医生穿行于各条小路。中国人始终信任“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中国才智是在危机关头能够以创新来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隔离在家无法前往公司上班、学校上课,于是利用互联网开启“云复工”“线上课堂”;人力资源出现困难,极具创建力的“共享员工”应运而生;农副产品面临滞销,直播带货风靡一时。平常简洁解决的小病小痛,在特别时期却因无法前往医院而使人饱受烦扰,于是医院便实行线上问诊的方式,从而得以解决。以及虚拟会展、智能创建、无接触餐厅……隔绝在家,困难重重,资源有限,但中国人总能用才智以有限资源应对大风大浪。几千年来,我们与冰灾、雪灾、旱灾等自然灾难斗智斗勇,与外寇殊死拼搏,中华民族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多难兴邦,我们不仅以才智守护了我们的国,也用才智使我们的力气愈发强大。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们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但以才智为桨,我们必定可以乘风破浪!【状元笔记】作文审题:①固化审题思路;②留意文本解读;③任务明确与完成;④找准说理点;⑤多则材料,留意材料的内在关联,观点集中且有深度;⑥单则材料,留意材料的限制性及找准最佳立意;⑦留意观点的综合与分析;⑧材料性质,假如有现象类材料,要有现象评价;⑨最佳立意:题目要求限定的角度,能触及材料主旨的角度,能显示针对性的角度。///模拟练·冲刺双一流///1.对于写作材料中的故事,我们可以从如下角度分析并立意:(1)惊慌和危急的环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力。李广晚上射出的那一箭,之所以威力这么大,就是因为当时误以为老虎近在眼前,而自己也有生命危急,因此,才把潜力都激发出来了。等到危急解除,再用箭去射石头,就怎么都射不进去了。(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危急的环境,可以让人随时保持警惕,进而激发潜力,让人超常发挥实力。而太平无事的环境,则可能会让人耽于享受,最终消磨壮志,无所事事,进而被“真虎”咬到。总之,以上两个写作角度,可以任选其一。写的时候留意紧扣题目素材,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范文展示】向死而生汩汩的泉水,是地下积水在断层的挤压下爆发的潜力;飞湍的瀑布,是江河行至陡峭绝境处爆发的潜力;漂亮的极光,是太阳风在极寒中迸发的潜力;常绿的硬叶,是乔木在酷暑中爆发的潜力……千沟万壑的险境,迫使自然中的万物迸发潜力,激起千层波万层浪,孕育出万种情千种美。而人生的黑暗绝境又何曾不是被潜力照亮的呢?因为误把石头当作虎,紧急之中飞将军李广张弓怒射,箭镞深没石中,正是危急的环境激发了李广的潜力,让他完成了一件好像不行能完成的事。因为对手的步步紧逼,竞赛场上张继科像藏獒一样发力赢得竞赛,是惊慌的气氛激发了张继科的潜力,让他创建了乒坛最快大满贯的奇迹。因为女儿被压于汽车之下,危难关头,一位母亲搬起沉重的汽车救出孩子,正是紧迫的状况激发了一个妈妈的潜力,让她做到了一件从理论上讲完全不行能的事情,从而救出了自己的孩子。绝境在给我们带来惊慌、压力等这些负面心情的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潜力。可是潜力真的是一种人人都有的东西吗?奇迹会眷顾每一个人吗?非也。试想一下,假如那日误把石头当作老虎的人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山野老农,即使绝境激发了他的潜力,可能他也难使箭镞深没石中,或许他双手颤抖使得箭镞擦拭而落。可为什么李广可以呢?因为他是飞将军,因为他征战沙场,在刀光剑影间练就了沉稳的心态,在短兵相接时积累了挽弓如满月的实力。张弓怒射时迸发的不仅仅是潜力,更多的是往日的厚积,所以与其说潜力的迸发是绝境中偶然的奇迹,不如说它是长期积淀后的必定实力。作家刘亮程说:“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望见。”而潜力爆发的背后,也往往有着不为人知的积淀。李广射石,是一次次挽弓练习的积淀。张继科夺冠是一每天打上千只球的积淀。一位妈妈抬起汽车,是每一个深夜入睡前对女儿爱的积淀。积小流是成江海的前提,积跬步是至千里的必备步骤。要在绝境中爆发潜力,需在之前日积月累,不断努力。我们祈求一生顺遂平安,可是也不能保证我们不会跌入万古长夜般漆黑的绝境里。而最终带我们走出去的,不是等待潜力爆发的侥幸,而是长期积淀后喷发出的光明。万物皆有因果,全部向死而生的潜力,都是日积月累的实力。愿你我不懈努力,即便遭受绝境,最终也都能逢凶化吉。点评:这篇作文有如下亮点:第一,内容比较丰富,除了分析题目中李广射石的例子,还引入了张继科夺冠、妈妈搬起汽车救女儿的事例,并且进行了剖析,让全文内容比较丰富。其次,语言灵动多变,长短相间让语言很敏捷,整散结合让语言富有改变,写出了确定的文采。第三,前半部分对材料的分析,特别到位,有确定的深度,可以给人带来启发。当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题目材料表现的是危急环境可以激发人的潜力,重点在于环境的影响,也就是,晚上的环境让李广意识到了危急,所以那一箭才这么有威力,而白天没有危急时,李广再也射不出同样威力的箭了。这说明的是不同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不是说李广的潜力是怎么来的。因此,后半部分的分析,其实已经偏题了。对此,大家应当引以为戒,要始终紧扣题目材料去写,不要偏离材料去分析,要不然,很简洁下笔千言离题万里!2.【材料分析】图表材料的概括。图表包括“2024年高校毕业生择业关注因素”“2024年中学生选科关注因素”。考生要从图表中提炼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择业、选科关注因素,最为突出的是“爱好”分别为71.43%、67.22%。对此,应当确定其合理性,但中学生考虑“国家须要”的比例仅占32.06%,值得担忧。二是发觉并思索青年学生最关切的问题,中学生是“高校专业所需”“能取得不错的分数”;高校生是“薪酬福利”“工作地区”。对此,应当确定其合理因素,同时,也应当引导大家厚植家国情怀、担当精神。【情境任务】作文设置的情境因素有三:一是“五四”青年节这个含有历史、文化、思想因素的时间背景,考生由此联系到爱国、奋斗、担当等与青年相关的话题;二是生活情境,学校组织的“学子论坛”的主题是“点亮青春,领航将来”,写一篇发言稿,则规定了作文的“核心”内容、考生写作身份。试题将情境设计与任务支配融为一体。【立意提示】(1)结合写作任务核心词“点亮青春,领航将来”立意——用什么点亮青春?青春在奋斗中闪光,青春在奉献中增值,青春在担当中化作永恒——如此,才能领航将来。(2)结合试题材料的两个调查表中青年的关注热点立意。青年可以有现实的追求,眼前利益的思索,个人发展的规划,人生华蜜的渴望,然而,仅有这些还不够,还要将这些问题的思索与实现过程,与国家的须要、民族的将来结合在一起,在现实追求与思索中,融入“诗意与远方”。(3)结合“五四”青年节、“五四”精神立意——“五四”青年对生活有火热般的激情,当国家危亡之际,自告奋勇,救国图存,虽有生命之虞,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因为他们心怀国家、民族。当今的青年学生,也应当明白青春接棒、强国有我的道理。【范文展示】青年载梦,勇攀高峰同学们:大家好!回溯百年,风云际会,国危人难之际青年尽展气魄;百年之际,中国梦的复兴,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加快,无不洋溢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青春热忱。间隔百年的青年于时空中交汇心志,百年后的青年怀揣着百年前青年的幻想,为着祖国母亲勇登征程,唱响铿锵青春赞歌。百年之前,鸦片斗争的炮响,轰开了中国古老、华丽而残缺的大门。屈辱与压迫肆意扩散,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但抗拒与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