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亲社会行为与侵犯行为第一节亲社会行为一、亲社会行为的界定1.J.P.拉什顿等的观点拉什顿等提出界定亲社会行为不必考虑行为的动机和后果,所以亲社会行为就是对其他人有益的行为。2.罗森汉等的观点罗森汉等学者则提出,综合考虑行为的动机和结果两方面,可以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的亲社会行为,即动机是关心他人;另一类是常规性的亲社会行为,即期望得到对自身有利的好处。3.柯莱波斯等人的观点柯莱波斯等人提出可以把亲社会行为看做是一个行为连续体,一端是最大限度地增加自我利益的行为朝向,另一端是最大限度增加他人利益的行为朝向。亲社会行为是直接朝向有利于他人而背离自我利益的方向,那些出于偶然的,或完全为了获得自我利益的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朝向非亲社会他人利益成分自我利益成分柯莱波斯等人同时还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动机、环境线索因素、行为者对环境的认知,可供选择的行为反应等变量的函数,即亲社会行为取决于上述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学者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相比,柯莱波斯等人的观点有以下几个特点:(1)亲社会行为包括某一范围的行为以及这一范围内的典型行为,这样就可以比较不同类型行为的利他成分。(2)克服了非此即彼的利他——利己两分法,即亲社会行为可以同时有利他和利己两种动机。(3)亲社会行为是根据直接引发行为的动机,而不是只依据行为的后果来定义的。(4)纯粹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并不必然与付出高代价相联系。(5)把亲社会行为看成是一个连续体,也就接受了在朝向自我的行为和朝向他人的行为中,他人利益和自我利益组合是可变的这种观点。(6)理想的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对他人有利的行为,相对而言,在为他人提供大量的帮助这一目标和动机下产生的行为,比没有这种动机的亲社会行为的利他主义成分更多。
4.亲社会行为是一个行为系统应该把亲社会行为是一个行为系统,它包括了所有符合特定社会的期望、规范与利益,能给他人甚至自己带来有益结果的行为,如合作、分享、同情、助人、利他等。助人行为则是在补偿性的、交换性的、利他性的等动机与目的引导下所产生的,帮助他人的一切行为。利他行为则是把帮助他人当作唯一动机与目的,别无所图的行为,是最纯粹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自觉自愿
——有益于他人
——不图任何形式的外部酬赏或日后回报
——自身可能有损失:时间、资源、身体
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
二、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解释(一)社会生物学的观点著名的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认为,人类与社会性动物都天生具有利他倾向,它是“生物本性”,是由基因遗传决定的,是由基因安排的,旨在最大限度地保存和复制自己的行为。利他行为涉及亲属选择和群体选择。亲属选择是指个体会优先选择帮助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体选择是指个体会优先选择帮助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内群体及其成员。威尔逊认为人的利他行为说到底仍然是自私的。
(二)行为学习理论的观点行为学习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或是通过直接强化而习得,或是通过观察模仿而习得。总之,亲社会行为是在后天环境中通过不断学习逐渐形成的,而绝不是与生俱来的。(三)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艾森伯格(N.Eisenberg)认为,亲社会行为产生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能否注意他人的需要受个体因素和个体对情景的解释的影响。2.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这个过程至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在紧急情况下,情感因素在亲社会行为决策中起主要作用;在非紧急情况下,个体的认知和人格因素可能起主要作用。3.意图与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亲社会行为的意图与行为本身并不总是一致的,这两者的联系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四)坎贝尔的社会进化论模型坎贝尔(Campell)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在人类发展和文化进步中,人类会选择进化的技能、信念和技术。亲社会行为是具有普世性的行为,因此它们也在进化中得到了增强,成为社会责任规范、社会公平规范和相互性规范的一部分。正是人们意识到帮助他人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帮助他人成为了一种责任和义务,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互惠,人们的亲社会行为才成为可能。(五)舒瓦茨的规范激活论舒瓦茨(Schwatz)的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受个人行为规范的支配,如果个体将亲社会的规范内化为个人自己的行为规范并形成道德义务感、社会责任感,就会推动个体做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反之,即便是有社会的要求、提倡与鼓励,个体也不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六)情感增减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亲社会行为,是因为这样做可以使他们增加积极情感或消除消极情感。具体来说,有三种相近的理论假设:1.移情——利他主义假设。该假设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由于设身处地的体验到他人的感受而产生了助人动机所导致的反应。2.消极情感消除假设。该假设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旁观者试图减少或避免消极情感而引发的,是一种避免产生消极情绪的自助手段。3.移情喜悦假设。该假设认为亲社会行为对接受者会产生积极影响,而施助者会预期双方都会因此产生积极情绪和喜悦心情,从而让自己感觉良好。(七)认知发展学派的观点认知发展学派从个体的内部特征来考查亲社会行为,认为,越是外部唤起的行为越不是利他的,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基础是具有个人特点的认知结构,它是一种不断发展的个体能力,而不是与生俱来的或是在早期就已形成的稳定特质。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方向应是趋向成熟的,但理想形式经常与实际行为不符,具备表现高水平亲社会行为能力的个体,并不一定作出实际的高水平的亲社会行为。
三、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一)行为者的因素1.年龄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稳定上升,自私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年龄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成正比。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在非紧急情况下,各年龄组的助人行为没有显著差异;在紧急情况下,各年龄组的助人行为有显著差异。老年组在两种情况下助人行为均高于其他年龄组,中年组在两种情况下助人行为均较其他年龄组低。2.性别需要较大体力或不适合女性性别角色的助人行为,女性前去帮助的倾向较低。当助人的情境较尴尬时,女性前去帮助的倾向较低。女性更多地对依赖性较强的求助者给予帮助。男性更多地对依赖性较弱的求助者给予帮助。我国学者的研究则发现,在紧急和非紧急情况下,各年龄组的被试在助人行为上均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3.人格个体的人格特征与亲社会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施托布(1979)认为与利他行为有正相关的人格特征有:社会赞许需要强烈自信,相信自己对事情有影响力有适合情境需要的特殊能力同情和理解他人责任感强
4.情绪人心情愉快时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消极情绪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较为复杂,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亲社会行为。一方面,帮助他人由于能够获得内部酬赏,或把注意转移到外部,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从而增加亲社会行为;另一方面,消极情绪也可能使人只注意自己,降低了对外界事物的敏感性和关注度,从而导致亲社会行为的减少。内疚是一种较特殊的消极情绪,一般会增加亲社会行为,但如果让内疚者有机会忏悔自己的错误,那么亲社会行为又可能减少,产生所谓的“忏悔效应”。
5.移情能力6.助人技能个体知道如何去帮助他人,尤其时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去如何帮助他人,就更可能表现出实际的亲社会行为。(二)受助者的因素1.性别女性在紧急情况下受到帮助的机会明显多于男性,因为:大部分社会有帮助弱者的规范,而女性传统上总被认为是弱者,拒绝帮助女性的代价比拒绝帮助男性的代价要高;男性被认为具有更大的能力和勇气来克服困难,因而得到的帮助相对减少。2.年龄受尊老爱幼社会规范的影响,老人和儿童往往能得到人们更多的帮助。3.外表外貌有吸引力的人,衣着、仪表、言行符合现行社会主流标准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
4.与行为者的相似性受助者与利他者之间在种族、态度、看法等方面的相似性会导致亲社会行为的增加。
5.受助者对造成困境的责任如果人们认为是不可控的外力因素导致受助者陷入困境,就更愿意提供帮助。如果认为陷入困境是受助者自己造成的,提供帮助的可能性会减小。(三)情境因素1.物理环境舒适的天气和自然环境有利于人们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噪音和拥挤会导致亲社会行为的减少。
2.时间压力在时间充裕情况下,人们的亲社会行为会明显增加。3.他人示范他人的亲社会行为作为情境刺激,有可能引发人们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4.情境是否紧急如果人们将某一情境判断为紧急的,给予帮助的可能会提高,情境紧急的程度影响到人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大小。
(四)他人在场—“旁观者效应”1.什么是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是指随旁观者人数的增多,个体利他等亲社会行为有减少的趋势,或者说,他人在场对个体的利他等行为产生了抑制作用。迄今为止的社会心理学有关实证研究证明了旁观者效应的存在,得出了共同的结论:旁观者的人数越多,人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提供帮助前的犹豫时间就越长。
2.旁观者效应产生的原因(1)责任扩散责任扩散。是指某种紧急事件发生,需要给予他人帮助时,如果有多人在场,帮助他人的责任扩散到每个人身上,从而对利他行为产生干扰作用。一般来说,当一个人遇到紧急事件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个体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给予帮助的,否则会产生内疚感、罪恶感,付出很高的道德代价。责任扩散的后果会造成“群体冷漠行为”。(2)情境认知错觉人们对情境的知觉、解释和判断往往参照他人的反应,紧急情况发生后,如果在场的人都表现的若无其事,就可能使个体错误地评估当前的紧急情境而,这种现象称为“多数的忽略”。(3)评价恐惧根据社会比较理论,有他人在场时,个人在行动前都会更加小心地评估自己的判断和能力,以防自己做出尴尬难堪的事情。由于评价恐惧,大家都在等待示范者的出现,相互观望,从而导致救助行为迟疑和群体冷漠。
(4)角色模糊与期待当有许多旁观者在场时,人们一方面往往会怀疑自己是否合适扮演救助者的角色,另一方面,会认为人群中有比自己更加合适的救助者存在,因此期待着符合角色的帮助者出现。
(5)从众心理当发现某人处于紧急情境中时,即使意识到自己有责任提供帮助,但如果看到别人都没有行动的话,个体往往也会倾向于和他们保持一致的表现,造成一种“群体坐视不救”的局面。
对事件的注意:事件真的发生了吗?对事件的判断:事件真的很紧急吗?决定责任程度:我有多大责任提供帮助?自我评价:我拥有提供帮助的技能吗?选择介入方式:何种行动是可行的和适当的?行为决定:采取或不采取实际行动3.亲社会行为的决策过程拉坦内等人认为,在日常情境,特别在紧急情境中人们是否表现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性决策的过程。
四、亲社会行为的促进
1.培养移情能力移情是建立在一定认知技能基础上的一种情感反应。移情中的这种认知成分被称为“角色采择”,指理解并推知他人情绪情感反应、思想、观点、动机和意图的能力。角色采择能力与亲社会行为有显著正相关。培养移情能力既能促进亲社会行为,也可以减少侵犯行为。移情的训练培养可以采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情绪追忆、情境表演、情境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2.强化亲社会行为为了有效地巩固亲社会行为,应注意引导人们从外在强化过渡到内在强化。3.提供榜样示范大量地接触和学习包括利他在内的亲社会行为的榜样对人们的利他行为具有长远的影响。在榜样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局限于让人们简单地模仿榜样的行为,而要更加注重引导人们内化榜样人物所代表的道德原则和规范。4.学习助人技能掌握必要的助人技能,会增加人们实际的助人行为。所以应该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强对人们助人技能的教育。第二节侵犯行为
一、侵犯行为的界定侵犯行为是不为社会允许的,以有意伤害他人身心为目的的行为。1.侵犯是有意图的。也就是在某种内在动机的驱使下所产生的有意识、有目的行为。2.侵犯是外显的。侵犯不是停留在主观层面的情感、态度、动机等,而是客观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产生了实质影响的行为。3.侵犯的结果是伤害了他人身心健康。包括对他人身心实际造成的和可能造成的伤害。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对侵犯还有广义的理解,包括了反社会的侵犯、亲社会的侵犯、文化习俗默许的侵犯。其中,反社会的侵犯是最严格意义上的侵犯,属狭义的理解。有学者还根据侵犯的最终目的不同把侵犯区分为目的性侵犯和手段性侵犯两种。目的性侵犯是把伤害他人本身作为最终目标,而手段性侵犯是把伤害他人作为达到其它目的的手段。
二、侵犯行为的理论解释(一)本能论的解释
1.早期的观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家们普遍地把人类的行为动机归因于先天的本性,暴力倾向被认为是人类最有力量的本能之一,学者们把它看成是生存过程中自然选择结果。W.詹姆斯就认为侵犯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对异己的仇恨,祖先已经把好斗的本性遗传到我们的血肉里,千百年来的和平并没有让我们摆脱它的控制。而只有当我们通过替代性活动完全消耗掉侵犯的驱动力时,才能很好地将之控制为亲社会的行为。
2.佛洛伊德的本能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侵犯行为来自于死本能。死本能携带着巨大的心理能量,当这种能量指向于人自身内部时,人会惩罚折磨自己,变成自虐狂,极端时会毁灭自己。当这种能量指向外部时,人会表现出破坏、损害、征服、侵犯等行为。死本能的能量必须通过另外的途径和方式得到释放和宣泄,否则侵犯行为就不可避免。
(二)生物学的解释
1.动物习性学的观点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K.洛伦兹对动物和人类的侵犯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后认为,侵犯是动物和人类一种好斗的本能,侵犯的驱力来自于有机体内部能量的不断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后就要通过适当争斗予以释放,从而引发侵犯行为。动物界的侵犯行为主要发生在三种情况下:一是维护群内等级秩序;二是保护自己的领地,这是获得食物资源和繁衍的重要保障;三是争夺资源。洛伦兹的研究还发现,同族动物内的大多数侵犯行为带有很强的仪式性,并非要达到你死我活的目的。其原因是,同族内殊死争斗会降低基因存活率,降低本物种的适应性;侵犯行为会消耗体力和造成伤害,这会影响到族群的繁衍;杀死同类并不一定会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洛伦兹认为,侵犯行为在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这种本能必须定期发泄,这就是人类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时期几乎每一时代都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原因。现代社会的战争大为减少,侵犯本能没有足够的发泄途径,需要通过体育比赛等方式来替代。2.生物进化论的观点Cairns提出,生物进化在侵犯行为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认为:侵犯的能力是人类固有的;侵犯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在青春期表现得最明显;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青春期的身体侵犯中只扮演不太重要的角色;在青春期和成人早期中,女孩比男孩更多地使用人际支配和惩罚的间接替代方式。Wilson和Daly则把男性的性嫉妒看作是影响男青年实施凶杀暴力的一个主要原因,这种性嫉妒是某种心理机制进化的结果。即男性希望确信他对自己的后代具有排他性的父权,所以他们不但要控制和支配异性,同时还要和其他男性争夺有利于再生产的有用资源,在现代社会中这些资源表现为地位和社会权力。3.生理学的观点生理学主要是从激素、遗传基因、神经结构与神经活动等角度对侵犯行为进行研究与解释。J.P.罗斯通等人对296对同卵双生子和277对异卵双生子进行了侵犯行为的追踪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之间侵犯行为的相关系数为0.40,而异卵双生子之间侵犯行为的相关系数为0.04,表明人类的侵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的影响。神经生理学家认为,侵犯行为的产生与大脑中的下丘脑、杏仁核等神经结构及其活动有关。如杏仁核发生病变者极易发生愤怒情绪和侵犯行为。
(三)挫折—侵犯理论的解释
1.20世纪30年代的观点J.多拉德等人认为,挫折总是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即侵犯是一种受挫折的后果。与两层含义:首先,侵犯的发生,总是以挫折为先决条件;其次,挫折的产生,将必然会导致向外的或向内的侵犯。而挫折是指个体期望获得的目标受到阻碍而不能实现。
2.
20世纪40年代的观点米勒提出了修正的观点:挫折并不必然导致侵犯,也可以产生退缩等侵犯以外的其他行为。个体受挫后是否产生侵犯行为与受挫的强度、受挫者对情境的认知和理解、人格特征等许多因素有关。
3.20世纪60年代后的修正观点(L·伯科威茨等)侵犯的先决条件可归结为一般的令人厌恶的事件,包括痛苦、饥饿、挫折,他人侵犯等。人在遭受挫折等后首先引发的是愤怒等消极情绪的唤醒,这是侵犯行为的准备状态,而不是侵犯行为本身。但挫折等引发的消极情绪强度(侵犯的情绪冲动)决定着侵犯行为的强度。环境中与侵犯有关的线索是使侵犯的情绪冲动转化为实际侵犯行为所必需的条件。个体的侵犯性习惯也影响到侵犯的准备性,从而影响是否做出侵犯行为。反过来,新的侵犯行为将加强侵犯习惯。4.伯恩斯坦等人对挫折-侵犯理论的再修正伯恩斯坦等人认为,在考虑侵犯的情绪状态的同时,也应注意人的认知活动对侵犯行为的制约作用。因为,人们对厌恶事件的解释可在不同程度上助长或抑制人的外部侵犯行为。当认为挫折是由他人故意造成的,挫折感强,此时更易发生侵犯行为。当认为挫折是他人无意造成的,就会削弱个体的情绪唤起,侵犯的可能性也随之减小。(四)行为学习理论的解释1.强化与惩罚当个体的侵犯行为受到奖赏等强化刺激,这一行为就可以得到保持和加强;如果个体的侵犯行为受到惩罚,这一行为就会被减弱和抑制。因此,通过强化和惩罚,可以增加或减少侵犯行为。2.观察与模仿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大多数侵犯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现实中他人的行为,或影视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的。(五)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从认知过程和信息加工能力方面来探讨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认为个体对环境信息的加工认知偏差,或社会能力和技能低下都可能导致侵犯行为。K.A.道奇等人的研究发现,侵犯行为可能与四个方面的认知缺陷有关:(1)对敌意线索表现出注意偏好。研究发现,好斗男孩与不好斗男孩相比,他们更少留意有用的社会线索,特别会有选择地注意情境中的侵犯线索。(2)对他人行为的解释中存在敌意归因偏见。研究发现,被拘留在专门机构的有侵犯性的男孩即便是在其同辈群体有良好意愿时,也会对他们进行有敌意的归因。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这种偏见至少部分是在防卫他人侵犯过程中获得的一种自然反应。而且压力和高度激惹的情景会加剧敌意归因倾向。
(3)对反应的搜索和问题解决策略存在缺陷。个体如果缺少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式的能力同样会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多项类似的研究发现,好斗的个体与不好斗的个体相比,他们在做出反应前所考虑到的事实较少,所能想出的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比较少,且容易提出具有侵犯性的解决问题方案。
(4)对侵犯行为的后果乐观预期。人们的行为活动会受对自身能力评价的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不同,对激惹情景所采取的行为反应也不同。研究发现,侵犯性强的个体总是确信自己有能力通过侵犯行为达到目的,并且他们所预测的,实施侵犯后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后果也往往较少。Huessman等人注意到了侵犯与社会排斥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循环关系。认为具有侵犯性的个体在解释有潜在威胁的情境线索时通常使用这样的方法:推测别人心存敌意,通常还会进一步做出可能在该情境下无效的侵犯反应,他们这样的行为方式会招致社会排斥,而社会排斥又使他们变得更为好斗。而这种相互促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与社会排斥相关的信息加工持续出现错误。一些研究表明,被同伴群体所排斥会导致个体情绪低落,因此表现出比正常情绪状态个体更多的敌意归因偏见,导致产生信息加工障碍。
三、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一)导致侵犯行为的直接外因1.遭受挫折(1)来源明确的挫折身体遭受病痛折磨遭受社会排斥:地位低下;失业等饥饿等生活状况恶化(2)来源不明的挫折2.受到他人侵犯:身体的、口头的
3.其他诱因奖励性诱因示范性诱因训导性诱因幻觉性诱因(二)影响侵犯行为的情境因素1.高温2.拥挤
3.身边有可用于攻击的工具
(三)影响侵犯行为的个体因素1.侵犯情绪冲动的控制性。“控制不足”和“长期过度控制”都影响着个体的侵犯行为水平。2.归因方式。研究发现,内在控制源型者使用侵犯的程度比外在控制源型者要高。其原因在于内控者认为能够用自己的行为改变和控制自己的命运,对别人的挑衅会更多采用反击来加以应对。此外,具有习惯性敌意归因倾向的人会更多地表现出侵犯。3.性格类型。有研究认为,A型性格的人更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产生侵犯行为。
4.认知水平与道德发展水平5.反社会人格: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其基本特征是:(1)冒险意象大于恐惧意象;(2)对社会上不准许的事情抱有尝试企图;(3)玩世不恭;(4)热衷于制造一些为社会所否定的行为,即便是意识到行为结果时也如此;(5)具有“皮质不成熟”的迹象,但机能失调现象并不明显;(6)倾向于选择那些带来感官刺激和激情的行为。侵犯性是反社会人格最显著的特征,而且其侵犯行为过程具有无情和冷血的特点,不属于“激情性侵犯”的范围。
四、侵犯行为的控制干预(一)宣泄假如个体有了强烈的侵犯性情绪冲动,如果让个体以某种方式把这种冲动能力释放和表达出来,有可能达到消除其实际侵犯性行为的目的。一般为社会所允许的宣泄方式有:1.进行一些不造成实际损害的,幻想性、替代性的侵犯行为。2.以物品为对象把自己所受伤害发泄出来,但要避免损害他人财物与公共财物
。3.用体育活动来消耗侵犯性能量。有实验表明,对已经被激怒的个体来说,宣泄可以减少其后继的攻击行为。但也有很多实验得出相反的结论,认为宣泄对抑制侵犯行为的作用不明显,甚至还会强化以后的侵犯行为。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就认为:(1)宣泄式侵犯有可能导致随后侵犯的合理化,使侵犯者更习惯于对类似情境作出相同的行为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技术服务协议的报告
-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病因介绍
- 个人调解协议
- 面部长毛病因介绍
- 药物性脱发病因介绍
- 自身敏感性皮炎病因介绍
- 全国赛课一等奖初中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增强安全意识》教学课件
- (案例)凿岩钻机项目立项报告
- 2023年工控装备:温度控制调节器项目融资计划书
- 《KAB创业俱乐部》课件
- 2025年电工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校社联副主席竞选演讲稿模版(3篇)
- 《体育场馆照明方案》课件
- 中南大学攻防实验室方案
- 上海市县(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竞赛题(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
- 椎管内麻醉与治疗课件
- 西华师范大学《中国史学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银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心得体会范文
- 医院消防维保方案及实施细则
- 厨师培训食品安全和卫生培训考核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