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导学案(共45张)
二年级语文
上册
(部编版)
大自然的秘密
单元主题
教学重点
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
借助图片,了解课文的内容。
小黑鱼,滑溜溜,
圆圆脑袋长尾巴,
池塘里面游啊游。
猜
谜
语
小蝌蚪
绿衣小英雄,
田里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
夏天它捉虫。
猜
谜
语
青蛙
他们是一家人吗?
1.小蝌蚪找妈妈
二年级语文·上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同桌互读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第一课时
会认字
池塘脑袋黑灰色游哇游
教小鲤鱼捕食迎上去阿姨
乌龟头顶披着鼓着
tánɡ
nǎodɑi
huī
jiāo
bǔ
yínɡ
āyí
ɡuī
dǐnɡ
pī
ɡǔ
wɑ
鼻音
后鼻音
土
唐
塘
加一加
池塘
扌
甫
捕
捕鱼
披
波
比一比
披衣服
波浪
jiāo
jiào
多音字
教书
教室
教
塘
帮助小蝌蚪
姨
袋
宽
脑
龟
灰
顶
哇
披
教
鼓
迎
阿
谢谢!
观察课本插图,找出与每幅图画相对应的自然段。
整体感知
2
3
4
6
~
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小蝌蚪长什么样子。
自主探究
小蝌蚪长什么样?
轻声
甩
①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自由自在快乐无忧
代+衣=袋
脑袋
口袋
袋子
袋鼠
dɑi
dɑi
dài
dài
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都遇到了谁?最后找到妈妈了吗?在文中做上记号。
课后讨论
会写字
找两哪宽顶
眼睛肚皮跳
zhǎo
liǎnɡ
dǐnɡ
yǎn
jīnɡ
dù
pí
tiào
nǎ
kuān
“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
池塘脑袋黑灰色快活游哇游
教小鲤鱼捕食迎上去阿姨宽嘴巴乌龟连忙披着鼓着
复习导入
第二课时
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都遇到了谁?最后找到妈妈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探讨课文
在第2自然段中找一找,小蝌蚪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遇见了谁?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主动
热情
有礼貌
慈爱
迎
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读第3自然段,接着小蝌蚪碰到了谁?他们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
追
他们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自己的妈妈?
妈妈,妈妈!
四条腿
宽嘴巴
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小蝌蚪没有找到妈妈,心情会怎样?
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妈妈,妈妈!
急切
喜悦
和蔼可亲
你们猜小蝌蚪能找到妈妈吗?
读第4自然段,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妈妈?这时候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
青蛙妈妈长什么样子?
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表示动作
练一练:试着用动词说一说句子!
___________披____。
___________露____。
___________鼓____。
妹妹生气地
着一身绿油油的羽毛,真讨人喜欢
她笑了,脸上
出了两个小酒窝
一只鹦鹉
起腮帮子
分角色读第5自然段。找到妈妈后,小蝌蚪是怎么做的?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
高兴
青蛙妈妈对他们说了什么?
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
此时小青蛙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找找第5自然段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齐读第6自然段,小青蛙又有了什么变化?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找到青蛙妈妈后,小青蛙们跟着妈妈做了什么?
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课堂总结
1小蝌蚪找妈妈
长出后腿
长出前腿
尾巴变短
蝌蚪
卵
青蛙
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长出后腿
尾巴不见了
长出前腿
尾巴变短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慢慢长出了两条后腿。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向她询问自己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让他们去那边找。小蝌蚪游哇游,又长出了两条前腿。他们碰到了一只乌龟,误以为是自己的妈妈,
乌龟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头上顶着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小蝌蚪继续游哇游,过了几天,他们的尾巴变短了。他们终于在荷花旁边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青蛙就是他们的妈妈。这时,小蝌蚪已经长成了小青蛙。后来不知什么时候,他们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我们要保护青蛙!
青蛙有惊人的捕捉害虫的能力,所以能较好的控制农田害虫,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达到生物防治,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青蛙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保护青蛙,也是保护食物链和食物网,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拓展延伸
1.全班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回去跟父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课后练习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本课有六幅图,与六段话中相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没有长腿的小蝌蚪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第二幅画的是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在询问鲤鱼阿姨。第三幅图画的是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错将乌龟认做妈妈。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尾巴变短了,找到了青蛙妈妈。后两幅讲小蝌蚪已经长成青蛙,跳上荷叶,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课文对每幅图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的特点,懂得要保护青蛙和小蝌蚪。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认真观察图画,并通过朗读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说学生
学生对这课的内容是十分感兴趣的,但真正很清楚青蛙成长过程的学生不多,因此,在
学中设计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充分感知课文,利用课件吸引学生。同时,本课篇幅较长,
需要指导学生的朗读,特别是让后进生朗读好课文,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三、说设计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用一则谜底是青蛙的谜语导入,再出示小蝌蚪和小青蛙的头饰,让生形象感知两者的差异;然后请生提问,看看有什么问题要问它们。这样,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朗读看图,整体感知。
1.让学生准备读文:先说说遇到不会认的字怎么办,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这样可以避免生因畏难而不读。
2.范读课文(可由师范读,也可由在自由读中表现得很好的孩子来范读。)
3.学生再读,标出自然段和生字。
4.同桌互读,正音。
5.指名接读课文,注意翘舌音和后鼻音的正音。教读长句。
(三)自主识字。
1.小组内自主识字,比方法,比识字量。
2.检查自学。注意巩固翘舌音和后鼻音,交流好的方法,多表扬爱动脑筋的同学。
3.用生字说词。
(四)看图说话,精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抓小蝌蚪的样子和“快活”理解。结合图片和自编动作来感受体会,读好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快活心情。
2.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在仔细看图后抓住小蝌蚪的变化和相近的句式,从扶到放让学生学着自学。在朗读练习中用自读、对读、轮流读和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重点体会并读好以下几个地方:对鲤鱼妈妈有礼貌的问话;叫妈妈时高兴激动的心情;鲤鱼、乌龟和青蛙妈妈说话时慈爱的语气。在表演中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
3.第六自然段的学习中选择了青蛙捕捉害虫的科普录像,播放,使学生通过真切可感的情境,了解青蛙捕捉害虫的本领和可怕的害虫形态以及少先队员打着红旗保护青蛙的活动,从而把保护青蛙这一认识水平深化为高尚的道德品质。
4.让生利用课件和板画小结青蛙的生长过程。全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升华感情。
(五)指导写字。
“变"字注意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两点的方向。“变、条”两字都要注意上下两部分大小比例恰当。其余四字交给学生自学。最后比赛。
(1)[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找、两"等10个生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小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4.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树立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2.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重点)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
(一)猜谜语。
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二)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了。今天我们就跟随小蝌蚪一起去找他们的妈妈吧!
(三)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同桌互读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二)自主识字
1.出示“会认字”,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去拼音读;
2.交流识字方法:
(1)加一加:土+唐=塘代+衣=袋扌+甫=捕女+夷=姨
(2)比一比:披——波
(3)组词识记。
3.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多音字“教"。
4.生字游戏,检查识字情况。(帮助小蝌蚪)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同桌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二)整体感知:观察课本插图,找出与每幅图画相对应的自然段。(见PPT图片展示)
(三)自主探究: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小蝌蚪长什么样子。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1.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呢?(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2.叠词“大大的"、“长长的”和一个动词“甩”,使小蝌蚪俏皮可爱的样子跃然纸上。
3.“快活”一词可以看出小蝌蚪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生活状态。
4.“脑袋"的“袋”读轻声;用“袋"字组词:袋鼠、脑袋、袋子、口袋。(结合PPT图片理解)
(四)课后讨论: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都遇到了谁?最后找到妈妈了吗?在文中做上记号。
四、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字”,随文习字;
找:左右结构,“扌"稍短于“戈”,竖钩端正,斜钩斜弯自然、舒展,撇画偏上。
两:第二笔竖、第三笔横折钩围成的框稍大,前后两组撇点前小后大,第二组的撇尖穿插到第一组的点的下方。
哪:左窄右宽,每部分要紧凑,中部的横折钩和右部的横撇弯钩都不要向下写太长,最后一笔竖最长。
宽:宝盖头写宽,首笔点在竖中线上,中间部分写窄,下面部分是“见”,撇和竖弯钩要写舒展,略宽于宝盖头。
顶:左窄右宽,左低右高;“丁”的横和竖钩都不要写太长,“页"的竖在竖中线上。
眼:左窄右宽,左部横画间距均匀,“艮”的竖提在竖中线上,末笔为捺。
睛:左窄右宽,右部横画间距均匀,第三横稍长,上下对正。
肚:左窄右宽,月字旁写得窄长,“土"的短横在横中线上,竖跟月字旁相比要起笔高收笔早。
皮:第二笔长撇斜度要小,第三笔竖在竖中线上,“又”的横撇要横短撇长,捺舒展。
跳:左窄右宽,“兆"的撇斜度小,沿竖中线右侧往下,撇尖穿插到足字旁的下方。
2.学生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练习写字。
3.教师讲解难写字的笔画、笔顺。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难点)
2.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3.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树立保护青蛙的意识。
一、复习生字词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生字词,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你们还记不记得。(出示生字词语PPT,指名学生朗读)
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都遇到了谁?最后找到妈妈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读第2自然段,结合课本第1幅插图,观察讨论。
1.思考:小蝌蚪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遇见了谁?(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遇见了鲤鱼妈妈。)
2.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对话,小蝌蚪的话要读出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理解“迎”字),鲤鱼妈妈的话要读出慈爱的语气。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思考: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四条腿,宽嘴巴。)
(二)读第3自然段,结合课本第2幅插图,观察讨论。
1.接着小蝌蚪又碰到了谁?他们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小蝌蚪遇见了乌龟。他们的两条前腿长出来了。)理解“追"字。
2.看见乌龟,小蝌蚪是怎么做的?(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他们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自己的妈妈?(因为鲤鱼妈妈告诉他们,他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
3.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语气。(小蝌蚪:急切、喜悦乌龟:和蔼可亲)想一想:小蝌蚪没有找到妈妈,心情会怎样?(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说一说)
4.乌龟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5.小蝌蚪知道了妈妈的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猜小蝌蚪能找到妈妈吗?(学生自由讨论)
(三)读第4自然段,结合课本第3幅插图,观察讨论。
1.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妈妈?(荷花旁边,荷叶上。)这时候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尾巴变短了。)
2.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青蛙妈妈。)青蛙妈妈长什么样子?(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对应的自然段,画出描写青蛙妈妈的句子。“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句子中两个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和四个动词“蹲、披、露、鼓”,将青蛙鲜艳美丽的外表与神气十足的神态,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4.练一练:试着用动词说一说句子!(详见PPT)
(四)指导学生分角色读第5自然段。
1.找到妈妈后,小蝌蚪是怎么做的?(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引导学生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时的高兴心情。)
2.青蛙妈妈对他们说了什么?(让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指名读一读。)
3.找找第5自然段中表示动作的词语。(蹬、眺、蹦)
(五)指导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1.想一想:小青蛙又有了什么变化?(尾巴已经不见了。)
2.找到青蛙妈妈后,小青蛙们跟着妈妈做了什么?(天天去捉害虫。)
三、课堂总结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课件出示课文图片,指名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师生互评。
3.师生共同总结: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出示图片)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
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慢慢长出了两条后腿。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向她询问自己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让他们去那边找。小蝌蚪游哇游,又长出了两条前腿。他们碰到了一只乌龟,误以为是自己的妈妈,乌龟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头上顶着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小蝌蚪继续游哇游,过了几天,他们的尾巴变短了。他们终于在荷花旁边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青蛙就是他们的妈妈。这时,小蝌蚪已经长成了小青蛙。后来不知什么时候,他们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四、拓展延伸
青蛙有惊人的捕捉害虫的能力,所以能较好的控制农田害虫,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达到生物防治,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青蛙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保护青蛙,也是保护食物链和食物网,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我们要保护青蛙!
五、课后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3.说一说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朗读的快乐。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个别朗读、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朗读是学好课文的前提,而读好课文必须是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之上才能完成的。这样一来,读中感悟,悟中激趣,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令学生们兴致盎然。
第一单元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
课题小蝌蚪找妈妈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课文中小动物的图片、头饰;查找介绍青蛙及其他小动物成长的资料。(教师)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了解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搜集有关其他小动物的成长过程的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1.课件出示池塘里有小蝌蚪的图片,导入: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想找自己的妈妈,但又不知道妈妈是谁,她在哪儿。我们跟他们一起去找找,好吗?(板书课题)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题。重读“找”,“妈妈”要读得亲切一些。1.观察图片,认识蝌蚪。2.有感情地齐读课题,读准字音。重读“找”,“妈妈”要读得亲切一些。注意课件的使用不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1.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读中识记、理解生字。3.了解自学情况。(1)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读生字和词语,师相机正音:“捕"读bǔ,不读pǔ;“迎、顶”是后鼻音,不要读成yín、dǐn。(2)教师引导学生对字形的识记。利用小蝌蚪图片认读:脑、袋、灰;利用鲤鱼图片认读:阿、姨;利用乌龟图片认读:龟、宽;利用青蛙图片认读:顶、鼓;通过表演认读:捕、迎;通过具体语境读准多音字“教"。4.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5.指导学生再读课文。1.认真听老师范读,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2.同桌之间开展自学。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生字,反复认读和识记生字,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在自学的基础上同桌之间开展相互交流。3.学生交流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和词语。(2)根据已有经验交流对字形的识记。4.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男女生对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5.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识记生字环节:1.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图片,帮助学生识记生字。2.教师要注意利用课件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制作汉字部件,进行拼字游戏,拓展词汇。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图文结合,理解内容(用时:7分钟)1.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出示第一幅图。(1)这幅图中画的是哪儿?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说说小蝌蚪的样子。2.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自由读。(1)画出小蝌蚪的样子。(2)交流小蝌蚪的样子。(3)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1)理解“大大的”“长长的"与“大”“长"的区别。(2)指导朗读:强调重读“大大的”“长长的”,“游来游去”要慢点儿读,表现出小蝌蚪的自由自在。1.看图,按要求说图意。(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游来游去。(2)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小蝌蚪的样子: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2.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词语“一群"快活”,结合语境体会“大大的"长长的”比“大"长”表现得更强烈、更突出。3.用多种方式读第1自然段。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1.“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建筑群”。2.通过观察实物或看视频理解“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在朗读中体会“甩”的意思。在这里“甩"是摆动的意思,如:牛甩着尾巴。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两、宽、皮”,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特点。3.出示生字书写动漫。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5.指导学生先描红,再临写。6.指导书写反馈。1.认读生字并组词;同桌互读、开火车读词语。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观看书写动漫,注意书写笔顺。4.学生一边看教师书写,一边书空。5.在田字格里描红,再书写。6.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并把没写好的生字再写几遍。1.教师指导书写时,要提示学生:“两"是独体字,前后两组撇点前小后大,第二组的撇尖穿插到第一组的点的下方。“宽”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部分写得窄些。“皮"是独体字,第二笔长撇斜度要小。2.教师要重视书写评价,鼓励写字好的学生介绍书写经验。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用时:3分钟)1.复习词语。2.提问: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3.导入新课。1.开火车读词语。2.交流课文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齐读课题。教师可以通过读词语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图文结合,自读自悟(用时:22分钟)1.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2~6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第2~6自然段,并在语境中巩固生字。(2)小蝌蚪是通过哪几个小动物的帮助找到妈妈的?(3)鲤鱼妈妈和乌龟是怎么回答小蝌蚪的?(4)找到青蛙妈妈时,小蝌蚪变成了什么样?2.引导学生再读全文,说一说: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是怎样变化的?3.设疑: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他们的妈妈长什么样?4.指导学生体会文中的道理:遇事要主动探索。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镀膜玻璃市场发展动态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锂精矿行业竞争格局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铂金首饰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轨道交通牵引变流器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箱纸板行业运行动态与发展建议分析报告
- 2025贵州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2025-2030年中国硫氰酸钠市场运营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伊春职业学院《平面制图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文本翻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疗机构维修申请单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详案)
- 钉钉品牌设计规范手册
- 砂土袋挡墙施工方案
- 住院患者长嘱口服药发药流程 内科
- 少儿绘画之《水粉画葡萄》
- GB∕T 19924-2021 流动式起重机 稳定性的确定
- ACUSONX150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
- 中国青年气候意识与行为调研报告2020
- M701F燃气轮机控制与保护
-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上册)(共8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