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孟子三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预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预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预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预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预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孟子三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23课《孟子三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预习导学案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重点)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重点)

3.正确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难点)

一、知作者、明背景

1.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合称“孔孟”,被尊为“亚圣"。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宣扬“仁政”“王道”,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2.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就是宣扬“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的思想。

3.作品背景

《孟子》是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孟子》体例属先秦散文当中的对话体。对话体散文《孟子》是语录体散文(《论语》)向专题性论文(《庄子》)过渡的一种文学形式。它通过对话展开辩论说理,相当于今天的议论文。

孟子以发扬孔子学说为己任,勇敢地担当起思想界拨乱反正的重担,顽强地击败了一个个强大的敌手,终于使“邪说者不得作"。所以说,孟子的才干和思想也是在激烈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他对自身及对人们的自身要求;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是他人生经验的一部分。

4.关于“四书”、“五经"和“六艺”。

“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5.题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愁患难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

6.介绍六个历史人物: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

共同点:身份卑微,历经磨炼,终成大事。

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

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

二、技巧点拨

翻译文言语句的方法

1.翻译原则。

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2.翻译标准: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3.翻译方法:增、删、调、留、换。

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

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

换:某些内容损及到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

三、孟子论辩技巧

1.孟子说理善用对比、对举的写法进行论辩。

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分别分析“寡助"与“多助”所产生的不同结果,阐释了“人和"的重要意义。说理透彻,磅礴大气。

第二章:“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正反对举中突出“大丈夫"的崇高品质。

第三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通过对举、对比论证,更有力的类推出“死

于安乐"的论点。

2.孟子说理善用排比、举例子的写法进行论辩。

第一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一组排比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

第二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以三个“天下之"的反复,形成一组气势恢宏的排比句式,诠释了大丈夫的本质。

第二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组义正词严的排比句,气势磅薄的指出大丈夫的精神实质,油然而生一股浩然正气。

第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开篇一连用六个排比,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六位人物的事迹,阐述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道理。

四、课文内容解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通过列举六个出身低微而终担大任的名人的事例和阐述安乐致国灭亡的事理,说明了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死亡的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进而获得成功。

五、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1)举例论证艰苦的环境可以造就人才的道理。

第二部分(第2段):(2)从正反两方面出发,由个人到国家,进一步论述经受磨炼的益处,并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结构图解

论据——历史事例(六人):

生于出身低微、艰苦磨炼、终担重任居

忧患,正面论证——忧患造就人才安

死于论证_________对比思

安乐反面论证——安乐致国灭亡危

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读准字音、节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g]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课文解读

原文与翻译注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舜从田地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行业中被举用,胶鬲举于鱼盐之中_____________,管夷吾举于胶鬲从贩卖鱼和盐的人中被选拔出来,管夷吾从狱官手中士_____________,孙叔敖举于海释放并被任命为官,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请到朝中(为,百里奚举于市_________________。故天将降大任相),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高位。所以上天要下达重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痛苦,使他的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事不顺,用这些方法使他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曾益其所不能。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评析:用举例论证说明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而后作;___征于色,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在国内假如没有坚守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假如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就会知生于忧患_____________,而死于安乐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也。可以使人死亡。评析: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并归纳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启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傅悦(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举,选拔、任用。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再用杵(chǔ)夯(hāng)实。筑,捣土用的杵。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字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恒公)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恒公任用为相。士,狱官。举于士,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百里奚(xī)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yú)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市,集市。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空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空乏,财资缺乏。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曾(zēng)益:增加。曾,同“增"。恒过:常常犯错误。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征,征验、表现。发,显露、流露。喻,了解、明白。入:指在国内。法家拂(bì)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出:指在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敌,匹敌、相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常处忧愁患害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拂,同“弼”,辅佐。出:指在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敌,匹敌、相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常处忧愁患害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全文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而被任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起用,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赎出而被任用。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假如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假如没能匹敌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这样(了解到这一切)以后人们就会懂得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

一、预习案。

1.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__时期邹人,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影响力的大师,有“___________"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

(2)《孟子》是记录__言行的著作,共______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宋代朱熹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畎亩(quǎn)孙叔敖(áo)法家拂士(fú)

B.拂乱(bì)公孙衍(yǎn)丈夫之冠(guàn)

C.域民(yù)百里奚(xī)富贵不能淫(yín)

D.傅说(shuō)衡于虑(lǜ)空乏其身(fá)

3.下列词类活用说法正确的是()

A.动心忍性: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形容词,忍:坚强的。

B.人恒过:词类活用,动词作名词:错误。

C.入则无法家拂士: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进入国内。

D.空乏其身: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经受贫困之苦。

4.下列选项中不存在通假字的是()

A.入则无法家拂士B.曾益其所不能

C.必先苦其心志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A.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B.必先/苦其心志

C.人/恒过,然后/能改___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人恒过()(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3)而后作()(4)入则无法家拂士()

(5)舜发于畎亩之中()(6)行拂乱其所为()

7.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译文: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文: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8.理解性默写。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经受磨炼的好处,最后得出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

某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

【材料1】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2】某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积步轩”)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材料3】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就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

(1)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请从孔子、孟子、老子三人中任意选取一人写出他的一句名言警句。

(3)谈谈你对国学经典进校园的认识。

二、探究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给下边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曾益其所不能()(2)入则无法家拂士()

2.选出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两项()

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何苦而不平(愁)

B.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斟酌损益(利益)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一鼓作气(振作)

3.文中缺漏了一处文字,把缺漏的文字补出来。

4.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这一观点。

5.写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

6.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二)课内外阅读理解。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劳其筋骨__________(2)衡于虑_______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4)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

(5)得志,与民由之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开头连举六个历史名人的事例,说明担当重任的人并非是天生的,而是要经历艰苦的磨炼,引出论题。

B.【甲】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起过渡的作用:由六位名君贤臣的事实过渡到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历磨难的一般意义。

C.【甲】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是从正面简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D.【乙】文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4.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一身正气,从容就义,正体现了孟子“大丈夫"论断中的哪一点?请再举一个例子。

第23课《孟子三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预习导学案

(含答案)

一、预习案。

1.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__时期邹人,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影响力的大师,有“___________”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

(2)《孟子》是记录__言行的著作,共______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宋代朱熹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答案】轲子舆战国思想家教育家亚圣孟子及其弟子七《大学》《中庸》《论语》

【解析】(1)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封为“亚圣”。(2)孟子的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其余三部是《大学》《论语》《中庸》。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畎亩(quǎn)孙叔敖(áo)法家拂士(fú)

B.拂乱(bì)公孙衍(yǎn)丈夫之冠(guàn)

C.域民(yù)百里奚(xī)富贵不能淫(yín)

D.傅说(shuō)衡于虑(lǜ)空乏其身(f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字词读音。A.拂士(fú)——bì;B.拂乱(bì)——fú;D.傅说(shuō)——yuè。故选C。

3.下列词类活用说法正确的是()

A.动心忍性: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形容词,忍:坚强的。

B.人恒过:词类活用,动词作名词:错误。

C.入则无法家拂士: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进入国内。

D.空乏其身: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经受贫困之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

空乏其身: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经受贫困之苦。

故选D

4.下列选项中不存在通假字的是()

A.入则无法家拂士B.曾益其所不能

C.必先苦其心志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答案】C

【解析】A.“拂”为通假字;B.“曾"为通假字;C.没有通假字;D.“衡”为通假字;

故选C。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A.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B.必先/苦其心志

C.人/恒过,然后/能改___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案】D

【解析】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D.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所以"表示通过这种途径,才能达到“动心忍性”的状态,中间应断开;“曾益"是动词,增加。“其所不能”是“他所不具备的能力"的意思。其中“其”是代词,指他。应划分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故选D。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人恒过()(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3)而后作()(4)入则无法家拂士()

(5)舜发于畎亩之中()(6)行拂乱其所为()

【答案】(1)常常(2)选拔、任用(3)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4)名词活用作状语,指在国内(5)动词,兴起,指被任用(6)拂,违背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注意:(1)常常(2)选拔、任用(3)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4)名词活用作状语,指在国内(5)动词,兴起,指被任用(6)拂,违背

7.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译文: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文: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答案】(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2)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本来所不具有的才能。(3)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4)(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地位、势力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5)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会使人生存,常处于安逸享乐之中,会使人死亡。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注意句子中重点字词的翻译。

8.理解性默写。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经受磨炼的好处,最后得出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析】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9.综合性学习。

某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

【材料1】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2】某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积步轩")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材料3】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就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

(1)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请从孔子、孟子、老子三人中任意选取一人写出他的一句名言警句。

(3)谈谈你对国学经典进校园的认识。

【答案】1.各校非常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注重营造国学经典诵读的环境氛围。

2.示例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

示例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示例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

3.示例一:国学经典蕴含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刻的做人道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

示例二:我希望该学校营造校园文化时,最好文字的东西少一些,画面的东西多一些,这样可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信息要全面,语言简练,使人一读就知谁干了什么事情。三个材料的关键词是“国学经典诵读”,所以要围绕着这个短语来组织答案内容。

2.此题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了解历史文化,多积累名人名言,多记忆有关孔子、孟子、老子等古代学者的重要论述,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如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等。

3.考查对材料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可从意义或方法等方面考虑答案。如:我希望该学校营造校园文化时,最好文字的东西少一些,画面的东西多一些,这样可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二、探究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给下边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曾益其所不能()(2)入则无法家拂士()

2.选出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两项()

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何苦而不平(愁)

B.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斟酌损益(利益)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一鼓作气(振作)

3.文中缺漏了一处文字,把缺漏的文字补出来。

4.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这一观点。

5.写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

6.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zēngbì2.AB3.人恒过然后能改4.生于忧患5.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得以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6.示例: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磨难有时会不期而至。所以生活在“顺境"中的我们要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磨炼自己,让自己的性情变得坚韧起来,自立自强,勤奋进取,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只有这样,当危难来临时,我们才不会“死于安乐"。

【解析】1.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此题考查的是通假字。一般通于哪个字就念哪个字的读音。

2.试题分析:“必先苦其心志”的“苦"是“使……受苦”。“斟酌损益"的“益”是“增加"之意。

3.试题分析: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恒”等字词的书写。

4.试题分析:考查例证的作用。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生于忧患这一观点。这也是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

5.试题分析:考查重要文句的内涵。“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一句千古至理的名言。解释意思时,要注意“于”的用法及意思。当然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

6.解此类开放性试题:1、要紧扣文章的主旨;2、要紧密联系实际谈感想和认识,要真切,从生活中来;3、要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态度要正确、鲜明;4、也可作出辨证的分析,但思想观念要健康向上。要用现实生活的事例来正面自己的观点。

(二)课内外阅读理解。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劳其筋骨__________(2)衡于虑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