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中考3年模拟试卷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01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_第1页
5年中考3年模拟试卷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01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_第2页
5年中考3年模拟试卷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01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_第3页
5年中考3年模拟试卷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01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_第4页
5年中考3年模拟试卷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01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大概念素养目标编号单元大概念素养目标对应新课标内容对应试题D7204001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P36】P79T7;P79T8;P81T14(3);P91T2D7204002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P13】P82T5;P82T6;P83T13;P84T14;P91T5;P93T14(1);P102T19(1)(2)D720400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解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对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P7】P82T3;P91T3;P93T14(2)D7204004学会依法办事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P7】P88T2;P88T4;P89T7;P89T9;P89T12;P90T14;P92T12;P94T15;P100T15;P102T19(4)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新独家原创】未出生的胎儿有继承权吗?法律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吗?出于好意让朋友搭车朋友受伤需要赔偿吗?正当防卫造成损害需要担责吗?老人无子女谁来赡养?这些围绕人的“生老病死”的各项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从一个侧面说明了()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②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④民法典规定了公民的全部权利和义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23山东威海文登区期末)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对此认识正确的有()①我现在是未成年人,法律与我无关②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③法律已深深地嵌入我们生活之中④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下面漫画的寓意是()A.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B.法律限制公民的自由和权利C.立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唯一途径D.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知识点2法治的脚步4.【新中考·法治流程图】安安在学习“法治的脚步”时画了下面的流程图。对该流程图解读不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B.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C.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体现D.法律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是统治国家的工具5.(2023山东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期末)柏拉图说:“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②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③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④靠人们自愿遵守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6.【新中考·情境任务探究】【情境探究明理洞悉】以下是中学生明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其说法是否正确并给出理由。情境一明明说:“自从人类产生起,法律就成为规范和调整人们行为的重要规则。”(1)①明明的说法是的。

②理由:

情境二明明在与同学探讨法律知识时说:“法律是协调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也是仅有的渠道。”(2)①明明的说法是的。

②理由:

情境三明明说:“自从有了法律,人类就走上了法治轨道。”(3)①明明的说法是的。

②理由:

能力提升全练7.(2023江苏扬州中考,12,★☆☆)下列观点与下面漫画最吻合的是(D7204001)()A.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D.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8.(2023山东济南莱芜区期末,7,★☆☆)下边漫画能够体现的道理有(D7204001)()①法律已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②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③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④法治有利于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核心素养·法治观念】(2023山东济南钢城区实验学校期末,17,★☆☆)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送我去上学②十岁的我开始骑自行车上学③年满十八周岁,我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④妈妈开了一家网店,主动申报纳税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2023山东淄博张店区期末,15,★☆☆)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围绕“法律之我见”这一话题,各抒己见。下列关于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A.每一部法律都反映所有人的意志和利益B.法律与人类是同时产生的C.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D.法律只是用来约束我们行为的工具11.(2023山东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期末,17,★★☆)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将在校内开展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这一规定()①说明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体现了法律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③会增加学生压力,影响学习成绩的提升④有利于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全面发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主题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22四川南充中考,6,★★☆)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讲话和演讲中,善于用“中国风格”话语表达方式,引经据典、融情于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平“语”近人。下列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体现法治思想的是()①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②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③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④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3.(2023山西襄汾期末,14,★★☆)小华所在学校开展法律主题宣传月活动,以下是六月份校宣传栏里的一组图片。①我6周岁上小学②父母抚养未成年的我③我18周岁光荣入伍④我参与选举(1)【新中考·概括主题】请你由此推断,学校本期宣传活动的主题是什么?(2分)(2)图片的生活情境中,相对应的法律依据分别是什么?(请各举一例)(4分)(3)上述生活情境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6分)素养探究全练14.【核心素养·法治观念】【新独家原创】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学习完“生活需要法律”的相关知识后,某班开展了手抄报评选活动。▲小豫同学也参加了该活动,下面是小豫同学手抄报的部分板块:板块一【身边的法律】①出生后,父母要为我们申报户口,还可以为我们申办居民身份证A.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②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们上学B.宪法、选举法③未成年时,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们C.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④一般情况下,年满十六周岁,我们才能就业D.户口登记条例、居民身份证法⑤年满十八周岁,我们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E.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⑥工作后,我们享有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F.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⑦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G.劳动法(1)小豫同学在做此板块时,不小心把顺序弄乱了。现在请你把上述情境与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应起来。板块二【法律知识问答】(2)在这一板块中,小豫设计了两个小问题,现在请你帮助他回答。①法律是什么时候产生的?②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板块三【法治建设成就】(3)小豫梳理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征程。下面缺少了几个重要事件和成就。请你帮他补充完整。(D7204001)(4)【新中考·设计评选标准】优秀手抄报评选活动开始了!请你组织学生设计一份手抄报评选标准。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全练1.A围绕人的“生老病死”的各项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这一法律从侧面说明了①②③观点。④观点错误。2.C法律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①错误。②③④都是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的正确认识。3.A本题考查法律与生活的关系。由图文信息可知,从出生到年老,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A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立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途径之一,C说法错误;题干强调的是法律与生活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A。4.C由题干中的流程图可以看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建立了国家,并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因此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D观点正确。5.B柏拉图的话体现了法律的本质,①②③是法律的本质。社会生活中的习惯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的,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错误。6.(1)①错误。②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法律是阶级和国家产生后,由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制定或认可的维护其自身统治秩序的工具。(2)①错误。②法律是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渠道,除此之外,还有道德、纪律、亲情、友情等渠道。(3)①错误。②有了法律,并不等于就走上了法治轨道。只有实行依法治国,坚持法律至上,每个组织和个人都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才能实现法治。解析情境一,原始社会没有法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据此判断明明的说法是错误的并说明理由。情境二,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不仅需要法律来调整,而且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等来协调。据此判断明明的观点是错误的并说明理由。情境三,创制了法律不等于就实现了法治,实现法治还需要实行依法治国,坚持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据此判断明明的观点是错误的并说明理由。能力提升全练7.C漫画中“法治让生活更美好”“依法治国”说明了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C符合题意。A、B、D与漫画的内容不符。8.D漫画中“依法治国、教育、住房、养老”体现了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①②③正确。漫画中的“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环境治理”体现了法治促进国家治理,④正确。9.B①③体现了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④体现了我们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法律规定,未满12周岁儿童禁止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青少年禁止骑电动自行车上路,②中的行为错误,不符合题意。10.C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A、D错误,C正确。原始社会没有法律,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B错误。11.C新修订的体育法保障学生的体育锻炼权体现了①②观点;④是题干中这一规定的积极作用;③是对题干中这一规定的错误认识。12.B题干要求选择体现法治思想的名言,②③体现了法治的作用。①体现了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④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故选B。13.(1)生活需要法律;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伴我们成长;等。(任选其一,符合题意即可,2分)(2)①义务教育法;②未成年人保护法或家庭教育促进法;③兵役法;④选举法。(写出四部法律得4分)(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答出符合题意且言之有理的三个方面即可,6分)解析第(1)问,宣传栏中的图片分别是6周岁上小学、父母抚养未成年的我、入伍、参与选举,这些都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据此可以从法律与生活、法律与成长的角度概括主题。例如,法律与生活的角度,即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与成长的角度,即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问要求回答图片对应的法律,考查学生的法律知识。6周岁上小学对应的是义务教育法等;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对应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参军入伍对应的是兵役法等;参与选举对应的是选举法等。第(3)问,图片体现了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因此,从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角度回答即可。素养探究全练14.(1)①D;②F;③A;④C;⑤B;⑥G;⑦E。(2)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②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3)①我国现行宪法;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③习近平法治思想。(4)①主题鲜明,立意新颖,中心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