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宋城文化的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_第1页
整合宋城文化的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_第2页
整合宋城文化的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_第3页
整合宋城文化的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闪光之处,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处于主流地位,对其他文学艺术门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学习、继承、弘扬古诗词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因此,古诗词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品格的培养和写作素养的提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当前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课程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文化自信”居于首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通过学习古诗词,这样以达成“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古诗词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璀璨的瑰宝,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古诗词作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如何让学生学好古诗词,更好地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了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便成了教师们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由于古诗词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不易理解,不容易产生共情,学生学习时容易不求甚解,浅尝辄止,教师教学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笔者尝试运用赣州宋城文化的优势打破古诗词教学的壁垒,梳理其困境,探究古诗词教学的突围策略。二、宋城文化融入古诗词教学的价值这里所说的宋城文化,是指宋代以来发生在赣州的城市历史文化。八景文化发祥地的八境台、江南最大的石窟寺通天岩、因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而闻名的郁孤台、全国唯一的宋代砖城墙、堪称古代城市建设史上奇迹的福寿沟、洋溢着宋代人文气息的古浮桥、江西规模最大的文庙、年代确切可考的古慈云塔等,宋城文化为赣州赢得了“宋城博物馆”的美誉。诗一样的赣州,梦一样的宋城。素有“江南宋城”之称的赣州在不断的发展变迁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的到来,苏轼、辛弃疾等在此留下众多诗篇,他们为赣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赣州人,我们不仅要开发宋城文化的旅游、文物价值,更应探索它的教育价值,让学生穿越历史的长河,欣赏宋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认识与鉴赏宋城文化的过程中,游名胜古迹,读名家经典,感受地域文化,传承耕读精神,培养核心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三、宋城文化融入语文诗词教学策略1.整合阅读,关联赏读“双减”政策下,古诗词教学重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时可运用“情境教育理念”“探究式教学法”等理念,采取“整合阅读,关联赏读”的策略。“整合”不应简单的叠加,而应整合宋城文化的现有资源,融入古诗词教学中。每位诗人常常会出现同主题的多篇作品,它们既有个性,也存有共性。通过整合宋城文化的相关资源,强化整体阅读,以期获得“触类旁通”的效果。如在教学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为加深学生对“爱国”这个主题的理解,笔者进行了文体的迁移,引入宋城文化中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者另一篇关于“爱国”主题的诗词),并融入当时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认识到这是熟悉的“郁孤台”守将辛弃疾,以加深对诗词情感的体会。同时,整合现代文《郁孤台笑了》,进行情感体验的迁移。2.研学体验,浸润灵魂整合宋城文化的相关课程资源,我们不仅要把宋城文化融入课堂教學,更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开展研学之旅,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因此,教学了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后,带着学生越过千年光阴,悄然拂去宋城的尘埃,揭开历史的面纱,感受时光在这座城留下的斑驳印记,体味郁孤台蕴含的人文历史及爱国情怀。3.诗词扩写,模仿创作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写,或把古诗词改写成现代文,但落实难度很大,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困境。“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经历了对古诗词的整合阅读、关联赏读、研学体验后,教师要及时架设由读诗、品诗到扩写成文的写作桥梁,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这是学生由课本走向生活,由知识走向运用的必然结果。于是,有了现场体验后,有学生写道:“高大的石像闯入眼帘,只见左手持宝剑置于胯部,右手则一挥长袍,继而持住剑柄,仿佛下一秒便会拔剑出鞘,辛公的英气眉宇间那化不开的忧愁,目光移向西北的长安,深邃的目光中透出几多悲壮,溢出几多愤懑,更流露出几多无奈……”还有学生写道:“满腔热血无处施,奈何时不济辛公,命运多舛,如今古人已逝,江水东流,当年之姿、之情怀,可谓真英雄,可现今又有几人记得?”4.吟唱演绎,体悟诗情我们不仅要学习古诗词,还要教学生吟唱古诗词,以更好地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在教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后,积极开展研学实践,对古诗词进行扩写创造。同时,教学生学会吟唱,吟唱800年前辛公用刀血铸写的名篇,用吟唱演绎辛弃疾的言行,让学生体味他的内心情感,感受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魂和爱国情。“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整合宋城文化相关资源引导学生学习、体验古诗词,让学生展开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