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2讲自然灾害和全球气候变化学案鲁教版_第1页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2讲自然灾害和全球气候变化学案鲁教版_第2页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2讲自然灾害和全球气候变化学案鲁教版_第3页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2讲自然灾害和全球气候变化学案鲁教版_第4页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2讲自然灾害和全球气候变化学案鲁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第2讲自然灾难和全球气候变更课标展示核心素养1.重大自然灾难发生的主要缘由及危害。2.全球气候变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综合思维:依据图文材料,分析常见自然灾难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发生的变更及带来的影响。2.区域认知:理解区域特征与自然灾难和全球气候变更的关联性。3.人地协调观:相识到人类的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灾难观与减灾意识,具备肯定的灾难应急实力。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0页[基础梳理]一、自然灾难概况1.概念: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务。【特殊提示】1.自然灾难的概念是强调自然缘由和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两个方面,缺一不行。2.分类(1)气象灾难:如台风(飓风)、干旱、寒潮、冰雹等。(2)地质灾难:如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3)水文灾难:如洪水、海啸、凌汛、赤潮等。二、相识洪水与洪灾1.含义2.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干脆损失冲垮房屋、道路和桥梁,沉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间接损失造成供水、电力、交通等的中断,以及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等三、洪灾的形成缘由缘由表现自然缘由气象因素强降水、冰雪溶化河湖因素冰凌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溃决流域汇水速度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低,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快河道排水速度河谷越顺直、越通畅,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快人为缘由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的淤积,使河流水位上升、河床坡度减小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整作用减弱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河道排水的速度【特殊提示】2.依据洪灾的定义,洪灾的形成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短时间大量“来水”;二是无足够空间“容水”;三是无法刚好“去水”。其中“来水”多少与自然因素有关,而“容水”“去水”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四、洪灾的防治措施1.工程措施措施功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实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拓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2.非工程措施(1)增加人们对灾难问题的相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2)严格限制滥砍乱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3)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4)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5)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五、全球气候变更1.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温煦干湿变更。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更(1)特点:全球气候虽然有波动,但总趋势是在变暖。(2)主要缘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3)升温原理eq\x(\a\al(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eq\x(\a\al(汲取地面长波,辐射增多))→eq\x(\a\al(气温,上升))3.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影响详细表现海平面上升变更海岸线,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沉没的危急农业生产有利影响:生长期延长,作物产量提高,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不利影响:使某些地区干旱加重,造成供水不足,农作物减产,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影响水循环使蒸发加大,变更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导致洪涝、干旱灾难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更,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冲突【特殊提示】3.理解全球气候变更的三个误区(1)气候变更并不肯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探讨发觉,在人类未出现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就始终处于波动变更之中。(2)气候变更不等于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现代即最近一、二百年内的气温上升。(3)温室气体不仅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合物等。(4)全球气候变暖也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气候变暖导致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其产量将增加。4.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素养引领】(综合思维)近年来有些地方出现了冷冬天气,有人认为“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是不对的。你认可这种观点吗?为什么?提示:不认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整体大趋势,并不是说地球上任何时间或任何地点温度都在上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异样事务多发,某些地方甚至出现冷冬天气,这其实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表现。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1页考点一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自然灾难【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多以某区域为探讨对象,通过对某种自然灾难发生的主要缘由、产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的分析,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结合区域特征抓住主要自然灾难的成因、分布、危害和防卫措施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典例1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遇严峻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读上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缘由。[规范审答]第1步从文字材料中获得信息1.M城市是沿海城市。2.M城市受________威逼严峻。第2步从图示材料中获得信息1.由等高线疏密知,M市________。2.由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M市属于________气候,且易受________灾难影响。3.据河流水系特征知,流经M市的河流汇水支流________,排水支流________。我的答案:洪灾__地势低平__亚热带季风__台风__多__少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速度的共同影响;排洪通道少,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灾难成因分布危害防卫措施台风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猛烈发展的气旋每年的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台湾等省区给沿海地区的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①加强监测和预报;刚好发布台风预报和预警信息;②建沿海防护林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春季在珠江流域,夏秋季在江淮地区和北方沉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影响交通;甚至危及人民的生命①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进行监测;②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防洪干旱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样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华北地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①变更农业结构,种植耐旱作物;②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③营造防护林寒潮由强冷空气快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猛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主要发生在冬半年,由东北到海南依次减弱猛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防寒打算地震、滑坡、泥石流地质构造困难,地形坎坷,不合理人类活动等西南地区生命、财产损失大,公共设施破坏严峻提高防灾意识,加固建筑物和岩体,避开危急区〉〉命题角度一自然灾难的缘由(2024·浙江4月选考)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更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图2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更示意图。完成1~2题。1.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逼,主要因()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更的干脆缘由是()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上升B.相对海平面上升,风暴潮位上升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上升D.相对海平面上升,地下水位上升解析:第1题,降雨较多,蒸发量较小,为潮湿、半潮湿地区的典型气候特征,但不肯定会引发区域内涝,①错误;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度大,河流流速缓慢,排水不畅,加之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故内涝易发,③④正确、②错误。故选D。第2题,黄浦江河道每隔几年会进行疏浚,主要河道出口处建有水闸挡潮,可削减河道淤积,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风暴潮位也相应上升,因而不得不增加防汛墙高度,B正确;陆地构造抬升会将河床和两岸地面(包括防汛墙)同时抬升,而汛期水位相对没有抬升,因此不须要加高防汛墙,C错误。汛期河流水位较高,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位变更并不能干脆影响风暴潮的最高潮位,D错误。答案:1.D2.B〉〉命题角度二自然灾难的防卫措施3.(高考经典题)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输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输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输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难。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难的措施。解析:主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四周高,缺少入海河道,因此通过河道整治、分蓄洪工程与水库的建设等扩大河道的泄洪量、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以减轻洪水灾难。非工程措施主要有预报、管理、保险、宣扬教化等。答案: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修筑蓄洪工程(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整实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扬教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考点二全球气候的变更【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多以气候统计图表材料为载体,通过分析全球或局部地区气候变更的特点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驾驭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典例2(高考经典题)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更亲密相关。为探讨北美洲气候变更,用复原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题。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加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规范审答]从图像中获得信息我的答案:乙__上升__略降__乙到丙__B1.全球气候变暖的缘由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海平面上升(2)对农业的影响(3)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命题角度一全球气候变暖的特点及成因分析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缘由是()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解析:第1题,从材料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第2题,北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因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容较大,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答案:1.A2.B〉〉命题角度二全球气候变更的影响(2024·高考天津卷)全球变暖导致冰川溶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定选择。读图文资料,回答3~4题。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响。3.对图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更的表述,与实际状况相符的是()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削减4.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沉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全球冰川溶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解析:第3题,从图示信息看,2015年与1936年相比,冰川大量溶化,说明气温上升,则年蒸发量变大,A错;河湖水量起先会增加,但随冰川融水量削减,水量会削减,B错;生态环境的变更,会导致生物种类削减,C错;图中所示地区主要淡水资源种类为冰川,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消融并形成地表径流而渐渐消逝,只有少量湖泊水体在地势低洼处存留,故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削减。D对。第4题,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上升而发生变更。故不作为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沉没的陆地范围时的参考依据,选D。答案:3.D4.D素养立意:立足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024·高考全国卷Ⅲ)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更,土地覆被也随之变更,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削减,凹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削减。据此完成(1)~(3)题。(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更的首要缘由是()A.气温上升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削减(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 D.冻土溶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削减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B.湿地C.草地 D.寒漠解析:第(1)题,由材料“凹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削减”可知,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更的首要缘由可能是气温上升。A对。气温降低一般会导致越年积雪面积增加。B错。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削减,表明平地上水分条件变差,故降水不行能增多。C错。降水削减不会导致凹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D错。第(2)题,西伯利亚地区位于较高纬度,气温较低,冻土广布,气温上升会导致冻土溶化,低凹地区积水增多,湿地面积增加。D对。洪水是由暴雨、快速融冰、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