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6课抗日斗争课标阐释时空构建1.了解日军不断侵华的史实及其暴行。2.驾驭全民族抗战的典型事例及其作用。3.分析抗日斗争成功的缘由和历史意义。4.相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地位。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1页一、全民族的抗战1.背景(1)局部侵华: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先,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务,东北沦陷,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2)全面侵华: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2.实现: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斗争的威逼,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3.概况敌后战场抗战路途:全面抗战路途作战方式: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斗争,建立抗日依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正面战场国民党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重大战役。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安排4.结果(1)在抗战前期,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成功,但无力阻挡敌人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2)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斗争进入相持阶段。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被屠杀的军民超过三十万人。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河北省丰润县(今丰润区)潘家峪全村一千五百多人中一千二百多人被杀。3.“七三一部队”: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成立特地探讨细菌战的部队,被称为“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三、抗战的成功1.接着抗战(1)在敌后战场,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斗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2)在海外战场,为确保滇缅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中国政府派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1945年,在英美军队协作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2.成功标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倒戈,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斗争的成功。3.历史意义(1)它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成功。(2)它大大增加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念。(3)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eq\a\vs4\al(微小点拨)[历史纵横](教材第74页)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开端,日本侵华步步紧逼。“九一八事变”后,侵占整个东北;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制造“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最终,中日民族冲突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特殊提示]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冲突起先上升,到了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冲突才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冲突。[概念辨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包括农夫、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倒戈派以外的一切抗日政治力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记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记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细微环节点拨]1.正确相识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合作,而是以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与的抗战行为。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引领、带头作用。2.抗日依据地不等同于革命依据地:抗日依据地主要指1937-1945年全面抗日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限制之下的地区,主要是抗击日本的侵略。而革命依据地特指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限制的地区,主要是抗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图解历史]日军的罪行[图解历史]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易错提示]抗战成功的根本缘由是全民族抗战,而非国际反法西斯力气的支持。中国人民虽然取得了抗日斗争的完全成功,但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完全独立。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的标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识记点拨]“一、二、三、三、四”归纳抗日斗争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2页探究主题一全民族的抗战[史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紧急!华北紧急!中华民族紧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马上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马上打算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当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和估计。——引自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心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探究点一据史料一,分析指出中国共产党针对卢沟桥事变提出了什么主见?这一主见提出的缘由是什么?提示:主见:全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缘由: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斗争,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加剧。[史料二]毛泽东在1938年写下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宏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多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的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恒久纪念他们。”探究点二毛泽东提出“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提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等战役,中国共产党开拓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斗争。抗日斗争的特点(1)民族性。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防卫斗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斗争。(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上看,既是反法西斯斗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具有双重性。(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拓的敌后战场相互协作,相互依存,贯穿始终。(4)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了全面抗战路途和长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确定性地消耗了日军的力气,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成功。(6)长久性。是全部法西斯战场中起先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依据地:“假如你遇见这样的农夫——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看法,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确定是否减租减息。假如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夫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依据地()A.农夫的抗日热忱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解除了国民党的影响[命题立意]本题以抗日依据地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敌后战场的抗战,突出了对历史说明、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得分思路]题干信息说明农夫获得了更多的权利和自由,这样中国共产党就获得了农夫的拥护,并激发了他们的抗日热忱,故选A;由“是否减租减息”可知,此时地租依旧存在,故解除B;由题干中的“抗日依据地”可以得出,这是抗日斗争时期,而国民革命结束于抗日斗争爆发之前,故解除C;D在题干材料中末体现,故解除。[答案]A探究主题二抗日斗争成功的缘由[史料一]《中共中心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探究点一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中共中心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斗争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提示:取消武装抗拒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苏维埃政府改制;红军改编。[史料二]毛泽东说:“美国是自由世界的核心,民主的爱护神,人民的挚友,专制者的敌人。全部封建专制统治者都把美国当眼中钉。美国是人类社会的成功模式的榜样!”探究点二毛泽东在《新华日报》上高度评价美国,请说明理由。提示:抗日斗争时期美国大力救济中国人民抗日;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追求民主自由;罗斯福新政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工人权利等。抗日斗争成功的缘由(1)组织领导: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拓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2)民众因素: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途,使抗日斗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斗争。(3)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制定长久战的战略方针,开拓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协作正面战场,最终赢得斗争成功。(4)国际因素: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怜悯和支持。抗日斗争时期两个战场的联系与区分1.联系(1)两个战场事实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的一部分,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其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驱除日寇的总目标是一样的。(2)在战略防卫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主动反抗,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快速到来。(3)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接着反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成功;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成功,正面战场就不行能抗战究竟,战略反攻阶段也就不行能快速到来。(4)在这场宏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两个战场相互协作,都作出了主动的贡献。2.区分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路途片面抗战路途全面抗战路途依靠的武装力气依靠的是国民政府的正规军依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战场范围国民党统治区域,划分战区阻击敌人在敌后创建抗日依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作战规模和方式多是大兵团的大会战,打的是以阵地防卫为主的正规战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战略地位在战略防卫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依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歼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C.赢得长征的宏大成功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命题立意]本题以敌后抗日依据地的开拓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学问分析问题的实力,突出了对时空观念、历史说明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得分思路]“创建依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歼灭敌人”说明毛泽东主见人民军队应开展游击斗争,实行敌后抗战,故B项正确;A、C两项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项属于正面战场取得的成功。[答案]B一、学思之窗(教材P76)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提示:(1)历史缘由: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怎么会珍爱别人的生命。(2)侵略目的:日本发动侵华斗争,旨在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因而用屠杀泯灭中国人的反抗意志。(3)现实缘由:日本是一个岛国,发动斗争时,国内的物资和资源并不能作长久斗争,因此,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就疯狂劫掠。二、本课测评(教材P77)从1931年至1945年8月,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哪些苦难?中国人民是如何克服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提示: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①发动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军事侵略活动,强占中国领土、掠夺中国资源。②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典型事务有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做试验。中国人民如何克服并最终成功: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国共两党相互协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依据地进行了百团大战,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斗争,成为抗日斗争的中流砥柱。③国民党军队不仅在国内抗击日军,还派出远征军赴缅作战击败侵缅日军。④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气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倒戈。三、学习延长(教材P77)从互联网、报纸、杂志中或干脆采访受害人,收集当年侵华日军遗留的化学武器损害中国人民的事实,分析侵略斗争带来的长期危害。提示:日本侵华斗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使中国人民的身心受到严峻损害;战后其斗争武器的遗弃无固定地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身体和精神的危害,并将可能长期存在。[随堂训练]对应学生用书第54页题组1全民族的抗战1.“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参与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款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 D.一·二八事变解析:本题考查七七事变。依据材料“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可以推断这些质问是针对七七事变提出的。答案:C2.美国《时代》周刊载:“每位关切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斗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辰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斗争机器粉碎了。”将“日本的斗争机器”“卡住了13个星期”的是()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解析: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组织了多次会战来反抗日本侵略,淞沪会战就是其中之一。在此次会战中,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在上海地区激战三个月,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傲慢安排,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题组2日军的滔天罪行3.日记是记录历史事务的有力证据。—位日本兵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不清晰为什么杀掉这么多的俘虏。但是总觉得太不人道,太残酷了……七千人的生命转瞬之间就从地球上消逝,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位日本兵记录的历史事务最可能是()A.日军攻陷上海 B.日军实施细菌战C.南京大屠杀 D.日军占据台儿庄解析:依据材料关键信息“俘虏”“七千人的生命转瞬之间就从地球上消逝,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位日本兵记录的历史事务最可能是“南京大屠杀”,故选C项。答案:C4.某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