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五地六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五地六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五地六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五地六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五地六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五地六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和传染病等B.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C.许多植物种子在春夏季萌发,主要受温度影响D.东亚飞蝗爆发主要是气候干旱导致的2.恐惧、失血、休克、急性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刺激均会导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增多,进而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分过多,超过机体特别是肾的调节能力,并产生一系列症状,该现象称为水中毒。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机体能够通过负反馈调节的方式调节水盐平衡B.ADH分泌增多,会引起机体尿量减少C.ADH是参与水盐平衡调节的唯一一种激素D.利用药物抑制ADH与其受体的结合,有利于缓解患者水中毒症状3.酶和ATP在细胞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酶在低温和高温下活性都很低的原因不同B.酶发挥催化作用时,能为催化底物提供活化能C.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越快,其含量也就越高D.细胞内ATP的合成场所与各种酶的合成场所相同4.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是()A.小脑 B.下丘脑 C.大脑皮层 D.脑干5.人的几种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从表中数据,不能推出的结论是器官、组织产热量(%)安静状态劳动或运动脑161内脏568骨骼肌1890其他101A.安静状态下,骨骼肌产生的能量几乎全部散失掉了B.安静状态下,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C.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D.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活细胞一般都能产生酶 B.酶可以降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酶可以在细胞内,细胞外甚至体外发挥作用 D.能水解唾液淀粉酶的酶是淀粉酶7.踢毽子是一项老少皆宜健身运动,运动员要做到灵活地踢、接毽子,需要运动系统各部位的协调配合,当然也离不开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A.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共同构成外周神经系统B.自主神经系统是一类不受意识支配的传出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C.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D.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8.(10分)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功能下降有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抗抑郁药。下图是正在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AOID能增加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B.细胞X释放的单胺类神经递质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C.细胞Y的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蛋白MD.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后,将导致细胞Y膜内电位由正变负二、非选择题9.(10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对促进月季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作为实验观察的指标,通过曲线图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2)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进行预实验,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3)若横坐标仍然为生长素类似物2,4-D浓度,纵坐标改为“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效果,曲线图应该怎样画?(4)“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引来繁花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靠的是阳光雨露,离不开信息分子。”这说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除激素的作用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二者共同完成。10.(14分)请据图回答几个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1)图1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________(填字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2)图2的食物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________(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③和④分别属于________和________(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3)图2的食物链中,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草、兔、狼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是通过___________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11.(14分)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组分,数字表示主要的含碳物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l)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其中联系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成分是____________。(2)图中各序号所示的含碳物质中相同的是_____(写出序号和物质),为了降低温室效应的影响,可以采取的两种措施是____(答出2点)。(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____;D同化的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4)若该生态系统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0~30oC之间,能在pH为3.0~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h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第二步:利用多套相同的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装置编号ABCD装置容器内的溶液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101055无菌水/mL——55活化酵母菌液/mL0.10.10.10.1温度/oC525525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五步:连续7天在同一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先取1mL培养液进行稀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同学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再盖上盖玻片,则实验结果会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预测实验结果:B组和D组中环境容纳量较大的是_______,A组和B组相比,先达到环境容纳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等。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有:⑴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种内竞争。⑵外部生物因素:天敌、竞争生物、寄生生物、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等。【详解】A、传染病是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A错误;B、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的郁闭度,即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B正确;C、许多植物的种子在春夏萌发,主要是受气温升高的影响,气温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C正确;D、东亚飞蝗爆发主要是由于气候干旱引起的,干旱条件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D正确。故选A。2、C【解析】水平衡调节的过程为:当机体缺水或进食过咸食物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引起主动饮水,同时下丘脑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垂体后叶释放更多的抗利尿激素进入血浆,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肾集合管使水分重吸收加强,最终使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平衡。【详解】A、正常机体如出现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等情况时,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减少ADH分泌,减少水分重吸收,排出多余水分,从而提升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水盐平衡,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A正确;B、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促进水分的重吸收,会引起尿量减少,B正确;C、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也参与水盐平衡调节,C错误;D、利用药物抑制ADH与其受体的结合,减少肾小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有利于缓解患者水中毒症状,D正确。故选C。3、A【解析】1、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2、ATP的结构式及各组分的含义: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通常断裂和合成的是第二个高能磷酸键.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ATP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DP(二磷酸腺苷),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MP(一磷酸腺苷)。【详解】A、酶在低温和高温下活性都很低的原因不相同,低温下酶的空间结构不变,高温改变酶的空间结构,A正确;B、酶发挥催化作用时,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B错误;C、ATP和ADP含量是处于动态平衡中的,ATP在细胞中含量很低,C错误;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和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ATP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D错误。故选A。4、C【解析】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详解】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C符合题意。故选C。5、A【解析】分析表格发现人在安静状态下内脏产热量占机体产热量50%以上,因此能得出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占90%,说明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详解】A、安静时骨骼肌产生能量相对运动时少,但由表格数据无法推出安静状态下,骨骼肌产生的能量几乎全部散失,A错误;B、比较安静状态和劳动状态下脑产热量,安静状态多于运动状态。安静状态下产热量多,说明提供的ATP充足,因此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B正确;C、分析表格发现人在安静状态下内脏产热量占机体产热量50%以上,可见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C正确;D、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占90%,说明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D正确。故选A。6、D【解析】考查对酶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发挥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一般活细胞都能产生;催化的原理是降低活化能;绝大多数是蛋白质。【详解】A、活细胞内都进行化学反应,都需要酶催化作用,所以一般都能产生酶,A正确.B、酶的作用机制是显著降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C、酶可以在细胞内、细胞外如消化道、甚至体外发挥作用,C正确.D、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能水解它的酶是蛋白酶,D错误.故选D【点睛】只要环境条件适合,在任何场所酶都可以催化相应的底物发生化学反应;常见的酶是催化剂,同时也是蛋白质,因而都可以被蛋白酶水解。7、A【解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人体内起主导控制作用,控制与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详解】A、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只构成传出神经,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A错误;B、自主神经系统是一类不受意识支配的传出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B正确;C、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正确;D、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D正确。故选A。8、A【解析】神经元之间的结构为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据图分析,细胞X是突触前神经元,细胞Y是突触后神经元,①表示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蛋白M表示神经递质的受体,能够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同时还是钠离子通道;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降解酶可以将神经递质降解,使得神经递质灭活。【详解】A、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MAOID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止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增加脑内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A正确;B、细胞X释放的单胺类神经递质需经组织液扩散至突触后膜即可,B错误;C、细胞Y的树突或胞体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蛋白M,C错误;D、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后,将导致细胞Y膜内电位由负变正,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9、(1)①.根的长度②.在10-8mol·L-1的浓度之前,随着2,4-D溶液浓度增大,生根效果逐渐增强;在10-8~10-6mol·L-1的浓度范围内,随着2,4-D溶液浓度增大,促进作用逐渐减弱;2,4-D溶液浓度大于10-6mol·L-1之后,抑制生根(2)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4)基因(表达调控)、环境(因素调节)【解析】1、生长素相对集中地分布于分生组织中,通过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促进伸长区细胞的伸长生长,这种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2、在进行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实验时,要设置含有适宜浓度的浓度梯度去处理扦插枝条,根据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找到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该试验的自变量为2,4-D溶液浓度,其他变量都为无关变量,都应保持相同;由图可得,在10-8mol·L-1的浓度之前,随着2,4-D溶液浓度增大,生根效果逐渐增强;在10-8~10-6mol·L-1的浓度范围内,随着2,4-D溶液浓度增大,促进作用逐渐减弱;2,4-D溶液浓度大于10-6mol·L-1之后,抑制生根。【小问1详解】该实验是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对促进月季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自变量为2,4-D溶液浓度,还可以用根的长度等作为实验观察的指标。通过实验结果可得,在10-8mol·L-1的浓度之前,随着2,4-D溶液浓度增大,生根效果逐渐增强;在10-8~10-6mol·L-1的浓度范围内,随着2,4-D溶液浓度增大,促进作用逐渐减弱;2,4-D溶液浓度大于10-6mol·L-1之后,抑制生根。【小问2详解】预实验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小问3详解】若横坐标仍然为生长素类似物2,4-D浓度,纵坐标改为“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效果,则曲线图为:【小问4详解】“唤醒沉睡的种子”的激素是赤霉素,与“瓜熟蒂落”有关的激素是乙烯和脱落酸,而这些生命活动还需要阳光雨露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这说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除激素的作用外,还需要基因(表达调控)、环境(因素调节)二者共同完成。【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要求考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能根据表中数据完善实验步骤,并能分析实验结果提取有效信息和得出正确的结论。10、(1).A(2).兔→狼(3).草(4).兔(5).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6).负反馈【解析】(1)分析题中碳循环示意图的箭头方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向无机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生产者利用光能或化能合成从无机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所以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故A为生产者。(2)①是指生产者草流向第二营养级兔的能量或兔子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②是指由兔子流向狼能量或在该食物链中狼从兔子中同化的总能量,故②/①代表连续两个营养级兔→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③是兔子排出粪便中的能量,粪便的主要成份是兔子获取食物草经消化吸收后残余部分,故该部分能量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④是遗体残骸等成份中的能量,此处的遗体残骸是由兔子形成的,故该能量是免子同化总能量中一部分。(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草兔狼之间的数量的波动,属于(负)反馈调节机制。11、(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2).生产者和分解者(3).①②③④⑦为二氧化碳、⑤⑥为含碳有机物(4).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增加生产者的量、加强二氧化碳的固定(5).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6).单向流动、逐级递减(7).生物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部分:(1)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2、题图分析: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D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E为大气中CO2库。【详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其中生产者将光能固定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残骸或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能量释放到无机环境,因此,两者是联系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成分。(2)图中指向E的箭头最多,所以E代表大气中CO2库,而E只指向A,故A代表生产者,D、C分别代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B代表分解者。由于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碳循环的形式为CO2,所以①②③④⑦代表二氧化碳,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因此⑤⑥代表含碳有机物。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增加生产者的量、增加植被加强二氧化碳的固定,都可以降低温室效应的影响。(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D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另一部分用于该营养级生物的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能量在传递的过程中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该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只有A→D→C,生物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因此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察学生的识图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明确碳循环涉及的生物类型和相关生理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2、(1)①.培养液浓度、温度②.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