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H晨读晚记
记知识纲要必背要点
_1影响范围广1-----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是导致大危机
的根本原因,具体原因是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
一
一
一.
持续时间长
胡
—11-----加
1基本矛盾存:在30盾激化。
年
佛
-11-L深
」
代
经2.大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
破坏性大1--
由
济
贫富差距扩大一经
11原,—坏性特别大。
放
危
因'济一
任
机
危大危机加剧了社会动荡,也使世界局势
1股股投机过度1—T加深社会危机]一3.
一
一
机-日益紧张。
1分期付款膨胀卜一T引起国际摩擦]4.自由放任政策非但没有克服危机,反而
<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危机更加恶化。
一1激起反抗斗争|一
,要点整合夯基础本栏目通过派前自主学习,整合知识,梳理主干,夯基固本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i.原因
(1)资本主义制度的①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2)国民②贫富差距的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⑶毫无顾忌的③分期付款和④银行贷款掩盖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⑷⑤股票投机活动,使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
2.标志:⑥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股市崩溃。
3.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
思维导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贫富差距过大八过度信贷消费股票投机过度(导火线)
生产的社会
'V化和生产资
经济危机u露霜桀怂(
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知识点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1.危机的特点
(1)波及范围广:迅速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演变为⑦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各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
(2)⑧持续时间特别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才走出危机的阴影。
(3)⑨破坏性特别大: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
2.危机的影响
(1)这场经济大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⑩社会危机。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纷纷加强对经济的⑪干预,
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3)各资本主义国家还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从而激起当地人民更强烈的
反抗。
图解历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个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
美国的民主政治亦&*g/——基本矛盾
两条道路'
德日的法西斯道路
八?/银行倒闭
范围广
-三--大---特--点--/^〕农四产大品表价现格下工跌商企业破产
持续时间长-4
'失业人数增加
破坏性大,
知识点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1.大危机初期,胡佛政府固守“侬I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结果:在胡佛任内,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社会矛盾尖锐,社
会动荡,举国怨声载道。
,课堂探究破重难-------……本栏目通过课堂讲练互动,聚焦重点,剖析难点.全线突破
主题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史料应用
材料一: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
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
款买股票。
材料二: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在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仅1933年一年,
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毁。
材料三:大危机期间,美国许多州的矿区营养不良的儿童有时达到90%以上,因为他
们在挨饿。有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东西,小女孩有气无力地回答:“不行啊,我们家
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吃!”
请分析:
1.根据材料一,说明应该怎样认识20世纪20年代美国繁荣的形成。
2.据材料二、三,说明经济危机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其原因又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繁荣有怎样的印象。
提示:1.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造成美国市场虚假繁荣。
2:…突出特展一生产福对过剩,…原因匚社会贫富分化比太?…限制工社会消费能力葭.
3:…二繁荣二的表象背后:…实际上P急痛着严重的危机"一
•助力通关:
要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
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的原因
提示:(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在战争中大发横财。
(2)20世纪初期的美国政府对经济活动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
(3)国内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合理化运动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止匕外,分期付款的
销售模式刺激了消费市场的活跃。
[例1]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寸间
1929〜1930年1930-1931年
类另
烟煤业-12.3-19.1
金属矿业-6.6-18.3
制造业-7.2-11.3
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解析]美国工人最低工资标准是在1933年罗斯福新政中订立的,不符合时间限制,
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无关,故B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不断下降,劳资矛盾加剧,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故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与政府财政支出的变化无关,故
D项错误。
[答案]C
主题二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史料应用
材料一: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46.2%40.6%28.4%16.5%
材料二:大危机下的美国社会动荡不安。
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材料三: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
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代的关税战。
一一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请分析:
1.据材料一,说明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什么样的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危机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3.材料三中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这种关税战造成了什么影响?
提示:1.资本主义经济遭到沉重打击,损失巨大。
2:…社会动荡,…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趁机抬头,…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受到威叽一
3:…这种关税就造成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紧张.,…资本主义世畀经济秩序混乱.,…使
危机进二步恶化葭
♦助力通关
要点1:这场经济危机为何能够
从美国迅速影响到整个世界?
提示:(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早已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有着极其
重要的影响。
要点2:1929〜1933年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与启示
提示:(D影响:
①对资本主义各国的影响: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各国人民游行示威和罢
工斗争不断;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
②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各国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
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各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各国进一步加紧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
地。
(2)启不:
①在发展中要居安思危,繁荣和危机往往并存,要防患于未然。
②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弊端;另一方面在迫使
政府进行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成为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
号。
③经济危机爆发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损人不利
己。
[例2]下图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
会状况的是()
美国所患的病的根源,就是600万头猪被杀,来调整家畜
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体制和肉类的价格。
本身.道德上讲是
教直々凤野1个问题,但又名
还饿着肚子T样呢?畜牧业
呢,杀这么得活啊。
多头猪?
图1图3
A.生产严重过剩
B.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C.物价快速上涨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解析]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主要由生产过剩引起,产品价格下跌,“物价快速
上涨”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故答案为C项;由图3中“600万头猪被杀”可知,当时生
产严重过剩,A项符合,排除;由图2中“拥有世界上最悲惨的贫民窟”可知,当时资本主
义世界失业问题严重,社会购买力不足,B项符合,排除;由图1中“根源”“资本主义体
制本身”可知,经济大危机的出现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项符合,排除。
[答案]C
J课堂对点达标练/.....……本栏目通过课堂自主达标,巧练经典.强基提能.全面提升
1.“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作木柴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出
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
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B.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C.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尖锐,穷人的生活水
平下降。而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源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
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最能说明这次危机(C)
A.对经济的破坏十分严重B.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C.引起了政治危机D.促进政府调整政策
解析:由“建立工农共和国”的主张可知,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人们对
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一些人要求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这说明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故
选C。A、B、D不符合题意。
3.下图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一个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
在一起的镜头。一个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几名昏迷的男子躺在地上。这反映
经济危机(A)
A.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B.关税壁垒严重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D.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解析:从材料中“1929年”“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
起”“一个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等信息可知,受大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国
家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4.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灾难性破坏,胡佛政府坚持“让经济自我疗伤”的政策。这
一政策(A)
A.对缓解危机收效甚微
B.使自然环境逐渐恶化
C.安抚了农民的不满情绪
D.促成了福利机制的建立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胡佛政府对经济危机采取放任自流的自由主义主张,对缓解危
机收效甚微。
5.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
萎。”“玫瑰花”枯萎的原因是胡佛(B)
A.个人能力不足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实施国家干预的政策D.对克服危机灰心绝望
解析:“玫瑰花”应该要精心地培育才能艳丽多姿,而题干中说“它就会枯萎”,正
说明了胡佛没有对其精心培育,再联想胡佛在危机爆发后一直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可
知B项符合题意。
6.1929年美国总统胡佛在白宫宣布:”……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
不应该解雇工人。”这说明胡佛总统(D)
A.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B.认为经济危机对美国打击不严重
C.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
D.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
解析:材料显示胡佛总统在经济危机爆发后被迫采取了一些干预经济的措施。A、B、
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7.美国总统胡佛面对经济危机时说:“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工人也会
得到好处。”这说明他采取的政策是(B)
A.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
B.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
C.加强参与国际市场的争夺
D.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
解析:材料中的“大企业得到繁荣”说明他坚持企业的自由竞争与发展,因为大企业
在竞争中是有优势的,B项正确。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佛总统时期的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能补救
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在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一一《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强调危机的原因在于美国采取了错误的货币政策,萨
缪尔森则强调危机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促成的,胡佛始终强调危机起源于欧洲,而欧洲学者
强调美国对欧洲的冲击。
——卢文璞《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美国工人的工资在危机期间下降40%,1932年相当于1900年的水平,20年代
曾获得经济大师称号的胡佛这时被人们称作“饥饿总统”。
一一《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1)根据材料,归纳美国人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基本论点。
(2)材料一、二反映出当时美国人对危机的看法在哪些方面达成了共识?有何共同缺
陷?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和前两则材料有何内在联系?
答案:(1)梅隆认为经济危机无法遏制,它的发生与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必然联系;弗
里德曼认为美国错误的货币政策导致了危机的发生;萨缪尔森则强调危机是偶然事件引起
的;胡佛认为欧洲的危机影响了美国。
(2)在经济危机的严重危害问题上达成共识。
共同缺陷:都没有认识到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3)正如前两则材料所反映的那样,对经济危机缺乏本质的认识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危
害性。
解析:第(1)问,要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对他们各自的观点扼要概括。第(2)问,
要说明他们对经济危机的危害有所认识,但都没有找到危机发生的根源,只是看到表面现象。
第(3)问,前两则材料是对危机的错误认识,导致出现材料三中危机加深的局面。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晨读腺记
记知识纲要必背要点
磁厘瓯1.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具有针对性,主要是解决产销矛盾.增
加就业,缓和社会矛盾与稳定社会秩序。
-I恢复经济I
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
[fl内|容青一|缓和矛盾I
闺一罗斯福“新政”|白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周内除一I开创模式I3.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
的新模式,使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一|影响世界I
7要点整合夯基础(本栏目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整合知识,梳理主干,夯基固本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临危受命
1.背景
(1)胡佛的反危机措施的失败,把美国人民推向深渊,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恶化。
(2)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能够迅速摆脱经济危机。
(3)罗斯福誓言实行新政,并以渊博的学识、独到的政治见解、出众的口才和亲和力
以及坚定的信心,赢得选民的信任。
2.就职
(1)1932年,罗斯福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与①蛔展开竞选。
(2)②1933年3月,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
知识点二实施“新政”
1.金融
(D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2)放弃③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3)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
(4)管理证券业。
2.工业
(1)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④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
监督之下。
(2)调整企业关系和⑤劳资关系。
3.农业
(1)成立⑥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
(2)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3)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4.社会福利
(1)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
(2)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3)推行“⑦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5.社会立法
(1)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利组织自己的工会。
(2)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
图示巧记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
一个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
[三大背景J民众要求改革
\罗斯福当选为总统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四项措施/复兴工业
-V调整农业政策
'实施救济与兴办公共工程
知识点三摆脱危机困境
1.新政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危机,但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状
况也有显著改善;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民收入有所提高;对外贸易趋向活跃,失业人数减
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
2.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⑧
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3.新政开创了⑨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
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⑩垄断组织与⑪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
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4.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从此,资本主义告别“⑫自由放
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课堂探究破重难……本栏目通过课堂讲练互动,聚焦重点,剖析难点.全线突破
主题一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
•史料应用
材料一: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
规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
——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
材料二:……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
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
材料三:从1935年到1942年,“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佣了约
850万工人,修建了……66.4万英里新道路……285个新机场等。
一一《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分析:
1.材料一体现出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其目的又是什么?
2.为缓解材料二的问题,美国当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以工代赈”有哪些作用。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L内容.:…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目的;…防止盲旦竞鱼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2:…成立农业调整熹…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二提高
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3.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改善基础设施。
4.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采取工二些有利壬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缓和国内阶级丞盾4
•助力通关:
要点1:罗斯福新政所要解决的矛盾主要是: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新政
是从整顿银行业开始的,因为危机是从金融业开始的。其直接目的是尽快摆脱困境,实现经
济复兴;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要点2:复兴工业是新政的中心措施。其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计划指导);
目的是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的力量,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正常轨道,克服经济危
机,稳定资本主义。
要点3:对罗斯福新政“新”的认识
提示:(1)新理论新政策:从经济指导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
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2)新特点:罗斯福新政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
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
(4)新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
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
的新起点。
[例1]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
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
下列选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
A.联邦银行B.全国工业复兴署
C.农业调整署D.紧急救济署
[解析]新政措施之一的“蓝鹰运动”是为了实现工业的复兴。联邦银行是对金融领
域进行管理的机构,故A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署是领导工业复兴的机构,故B项正确;农
业调整署是领导农业复兴的机构,故C项错误;紧急救济署是领导社会救济的机构,故D
项错误。
[答案]B
主题二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影响
•{史料应用1
材料一:美国工业指数1929年为125,1932年跌到58,1935年上升到101,1936年达
到12k
材料二:美国资本主义在财政上还有办法来实施像新政这样的改良方案,而不必采用
法西斯主义这样攸关命运的武器。
一一威廉•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政府干预经济”及按照这一思路“实行经济改
革”等举措在主要西欧国家风靡一时。
一一吴于廛、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分析:
1.根据材料一,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应该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作出的贡献?
提示:1,美国经济己经基本上摆脱工亘怕的,大萧条:工_
2:…遏制了羡国法西斯势力「巩固工资本主义制度3.
3:…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王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一洗发展
具有深远影响,资本主义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助力通关
要点1: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2)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
兴建公共工程等。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有
力措施。
(5)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6)罗斯福的个人因素。
要点2:“新政”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的原因
提示:“新政”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要点3: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实质和作用
提示:(D目的:①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摆脱经济危机。②根本目的:维护资产
阶级统治,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作用:
①积极性:
a.渡过危机: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b.维护民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
救了民主制度。
c.改变生活: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d.创新体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②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要点4:运用多种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
提示:(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调整了美国的经济模
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
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
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
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例2]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站在私营企业对立面,不惜用国家政权力量
限制私营企业权利。另一种观点认为,“新政”在许多情况下都在帮助改善私营企业地位,
有时甚至不惜放弃自由改革理想。据此可知,以上认识()
A.包含了社会主义学者的新观点
B.都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历史史实
C.从不同视角评价了罗斯福新政
D.都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限制
了私营企业的发展,对罗斯福新政是一种否定态度;另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
预经济的模式,改善了私营企业的地位从而促进其发展,C选项符合题意,D选项排除;社
会主义学者主要是否定私有制经济发展,强调公有制经济和国家计划经济,与材料不符,A
选项排除;另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改善了私营企业的地位从
而促进其发展,是符合历史史实的,B选项排除。
[答案]C
W课堂对点达标练------——本栏目通过课堂自主达标,巧练经典.强基提能.全面提升
1.罗斯福就职之日,胡佛送给新政府一句话:“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
们无能为力了。”这说明美国(C)
A.只有走法西斯道路
B.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失灵
C.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
D.胡佛信任新政府
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到法西斯道路问题,也没有体现胡佛对新政府的态度。另外国家
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还没开始。故选C项。
2.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提出:“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为此,罗斯福是怎样“行动”的(B)
A.建立强权政治B.实行“新政”
C.加大社会立法D.加强社会救济
解析:罗斯福执政后,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实行“新政”。
A与史实不符,C、D是“新政”的部分内容。
3.美国历史学家洛克腾堡说:“1933至1938年这六年,标志着美国制度上的巨
变。”“制度上的巨变”主要表现是(C)
A.实行计划经济
B.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放弃了凯恩斯主义
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材料中的时间“1933至1938年这六年”,这个时间正好是
罗斯福大规模实施新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的时间。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
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A、D两项说法不准确,B项和“制度”的变化关系不
大。
4.罗斯福说:“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不愿
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下列表述体现这一思想的是(D)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调节农业生产
D.兴办公共工程
解析:题干的着眼点是失业问题,罗斯福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以工代赈,兴办公共
工程,以增加就业。故选D项。
5.《全国工业复兴法》第202节规定:“局长应根据总统的指示,制定公用事业的全
面计划,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全国公路和公园道路、公共建筑物以及任何公有工具和设备
的兴建、维修和改建……”此规定(C)
A.调整了企业和劳资关系
B.目的是防止农产品过剩
C.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D.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材料中未涉及调整企业的劳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
中是对公用事业的发展,未涉及农产品过剩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注重发展公用事业,
说明注重调节阶级矛盾,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提高工人的政治
地位,故D项错误。
6.1933年《纽约时报》中这样报道:“总统说,该法案对企业和工人都是一种挑战。
他保证政府对双方都有所保护,防止不公平的做法。”下列关于该法案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了劳资关系
B.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失业问题
C.反映了罗斯福所代表的阶级利益
D.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
解析:依据材料“1933年”“政府对双方都有所保护,防止不公平的做法”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以得出,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
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故A项正确,C项排除;B项
说法错误,错在“解决了”;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人的经济收入,故D项排除。
7.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号准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脉搏。“使人们能够重返工
作,使企业重新活跃起来”的口号,符合广大民众的利益,充分唤起了他们的积极性。罗斯
福新政中直接“使人们能够重返工作”的措施是(B)
A.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B.以工代赈
C.颁布《国家劳工关系法》D.调整农业
解析:以工代赈是罗斯福新政时期把给人们提供工作代替赈济作为一种挽救危机的方
式,使得人们能够重返工作,故选B;A、C、D均不能体现直接给人们提供工作,故排除。
8.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说:“你们的战备,远非一种牺牲,而是提高个人消费和
生活水平的刺激,这种刺激既不是新政的胜利,也不是新政的失败。”凯恩斯的言论意在证
明(D)
A.罗斯福新政推行社会福利政策改善民众生活
B.美国在战争中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C.罗斯福建立军事经济体制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
D.罗斯福新政没有起到彻底缓解经济危机的作用
解析:“这种刺激既不是新政的胜利,也不是新政的失败”说明新政中这种刺激对于
经济危机的彻底缓解没有作用,D项正确。A项并不是他强调的中心意思。B、C两项理解错
误。
9.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纷纷进行政策调整,资本主义运行机制
由此发生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表
别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
项
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
外贸缩减70%69.1%50%48%50%
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
材料二: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
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
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
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图说历史课程标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哪项措施?简要说明该举措取得的成效。
答案:(1)影响: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易缩减;失业问题严重;社会生产力遭到极
大破坏。
(2)措施:“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成效: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增加收入;保护生态;稳定秩序。
解析:第(1)问,要注意根据材料一“工业生产”“外贸”“失业人数”等信息分析
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兴办的最大工程”这一信息分析回答;第二小问,
联系与措施相关的方面分析回答。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晨读晚记
记知识纲要必背要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以空
1国家一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
前的广度和深度发展起来。国家以“总资本家”的身份直接
经T政
济「策参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采取多种形式干预经济生活。
战后资本主
1第•.产业兴起名通痣|建立“福利国家”12.“福利国家”的建立对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1---------------1
义的新变化起了重要作用,也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增|模
长1式3.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
E新经济”出f©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形态。
7要点整合夯基础(本栏目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整合知识,梳理主干,夯基固本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时期: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2)内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①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
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结果: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②黄金时期”o
2.“混合经济”的出现
(1)时期:70年代初。
(2)背景: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③幽T'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
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
(3)内容: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
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④混合经济”。
知识点二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为缩小⑤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⑥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
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历程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政策的调整,使“福利国
家”发展起来。
(2)20世纪⑦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3)1973年经济危机后,“福利国家”的发展在一些国家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
(4)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⑧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
“福利国家”的规模。
4.内容:随着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
健服务、⑨养老、住房、失业保险、⑩教直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
5.影响
(1)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
用。
(2)“福利国家”制度也导致⑹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知识点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1)时间:(8匚战后。
(2)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
的多样化。
(3)表现: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
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包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
上升。
(4)实质:第三产业的繁荣,是同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5)影响:以其新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的⑯工业和农业,从而促进了经济
竞争力的提高;它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⑹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2.“新经济”的出现
(1)概念: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碰吐鳖^为基础、
以⑲(言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背景:二战后,美国努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
(3)内容:原子能、⑳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
(4)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
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美国的“新经济”
y课堂探究破重难------——本栏目通过课堂讲练互动,聚焦市点,剖析难点,全线突破
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校车安全管理制度
- 高考语文作文主题讲解之 终身学习
- 劳动家长讲堂课件
- 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全册)
- 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钟乳石洞穴旅游开发利用情况报告表
- DB11-T 2019-202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规范 数据中心
- XX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医疗器械矿产资源运输协议
- 乳制品借款居间协议范本
- 小学语文组校本研修活动计划
- 课件培训小钟琴
- 亨特综合征学习课件
- 心理咨询技能的职业伦理与道德规范
- 恐龙的世界:了解史前生物的进化与灭绝事件
- 中国文化之出路-陈序经
- 30题纪检监察位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疯狂动物城》全本台词中英文对照
- 第三小学花样跳绳校本教材(一至六年级通用)
- 高速公路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