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时训练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时训练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时训练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时训练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时训练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B.刺激神经纤维中部,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C.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D.兴奋具有双向传导的特点,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2.(2024·广东中山高二统考期末)下图表示受刺激后,某时刻神经纤维上①~⑨连续9个位置的膜电位,已知静息电位为-70m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小于对Na+的通透性B.⑤处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C.测③处膜电位时,电表的电极在细胞膜同侧D.此时④处没有离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神经元3.在一根神经纤维上的a、b两点(细胞膜外)之间接一个电流计,在神经纤维上的某点给予电刺激,电流计指针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在a点的左侧刺激,兴奋传导到a点时,电流计指针如图所示B.若在a、b两点之间任意一点刺激,电流计指针不会如图所示C.若在a、b两点之间任意一点刺激,电流计指针一定出现如图示现象D.若在b点的右侧刺激,兴奋传导到b点时,电流计指针如图所示4.图中实线是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正常曲线,虚线是经某种方式处理后,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异常曲线。则该处理方式是()A.降低培养液中Na+含量 B.降低培养液中K+含量C.药物处理阻断Na+通道 D.药物处理阻断K+通道5.如图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B.a点兴奋时,a点膜内电位为正、b点膜内电位为负C.神经递质存在于②中,⑤处液体属于组织液D.神经递质通过④的方式为自由扩散6.下列关于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不同步的B.神经递质进入受体细胞后可引起其兴奋或抑制C.抑制高尔基体的作用,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存在信号形式的转换7.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8.多巴胺是一种会使大脑产生愉悦感的神经递质。可卡因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下图为多巴胺和可卡因对突触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A.多巴胺正常情况下发挥作用后会被转运蛋白回收B.可卡因与转运蛋白结合使多巴胺持续发挥作用,会导致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蛋白减少C.可卡因与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蛋白结合产生的兴奋使大脑兴奋产生愉悦感D.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多巴胺转运蛋白结合,使多巴胺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9.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B、D上的电流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刺激a点引起A的收缩,不属于反射活动B.图中D代表的结构为传入神经C.若刺激E,A不发生反应,说明E一定被破坏D.正常情况下刺激b点后,甲、乙电流计读数都有变化10.(2023·甘肃嘉峪关高二校考期中)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兴奋性神经元,在a、b、c、d、e五处放有灵敏电流计。在箭头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传到c时,c处膜对Na+的通透性大大增加B.若箭头处为b、d的中点,则b、d处的电流计指针同时发生偏转C.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b、c、d、eD.兴奋由c传到d的过程中,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11.(2024·辽宁丹东高二期末)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A点的膜两侧(图1),测得A点的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内K+浓度降低,可引起图2中a点上移B.图2的bd段Na+通道开放,Na+内流C.当A点处于静息状态,电表指针处于零,不发生偏转D.处于图2中c点的细胞,膜内Na+浓度仍低于膜外12.(2024·陕西榆林高二统考期末)神经调节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及处理信息后作出相应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如图甲为人体的膝跳反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____、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中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医院,医生对某一患者进行膝跳反射实验,发现轻轻叩击患者膝盖下面的韧带后,小腿并未突然抬起,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3)某实验小组为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用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进行实验,在t1、t2、t3时刻给予离体的蛙坐骨神经同一处三次强度相同的刺激,测得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图中前两次刺激________(填“产生”或“未产生”)动作电位,t4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在t4~t5时间段发生图示膜电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用某种药物处理阻断了(3)中该神经纤维膜上的Na+通道,然后用3倍的t1时的刺激强度刺激该神经,其动作电位将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某同学腿受伤后,医生用橡皮锤多次轻叩击其膝盖下面的韧带,结果均未引起膝跳反射。如图表示该同学在测试膝跳反射时的反射弧结构及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__(填字母)。(2)图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___(填字母),该兴奋状态形成的主要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奋形成过程中主要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3)据图所示,该同学反射弧结构中受损的是________(填字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为静息电位,钾离子大量外流,表现为内负外正,A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正确;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因此会形成局部电流,C正确;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具有双向传导的特点,由于突触结构的存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D错误。2、【答案】B【解析】①时细胞处于静息电位,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于对Na+的通透性,A错误;⑤时细胞处于动作电位,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B正确;测③处膜电位时,电表的电极一个在细胞膜内,一个在细胞膜外,C错误;此时④处正在形成动作电位,Na+大量内流,D错误。3、【答案】D【解析】若在a点的左侧刺激,兴奋传导到a点时,a点处的电位是外负内正,而b点处还是外正内负,膜外电流由b向a流动,电流计指针左偏,A错误;若在a、b两点之间偏b点刺激,则兴奋传导到b点时,a点处的电位是外正内负,而b点处是外负内正,电流计指针会如图所示,B错误;若在a、b两点的中点刺激,则兴奋会同时传导到a和b点,指针不会偏转,C错误;若在b点的右侧刺激,兴奋传导到b点时,b点处的电位是外负内正,而a点处还是外正内负,膜外电流由a向b流动,电流计指针右偏,D正确。4、【答案】B【解析】图中虚线表示形成动作电位后恢复静息电位时膜电位异常降低,静息电位是K+外流造成的,故处理方式应为降低培养液中K+含量,以增加K+外流量,B正确。5、【答案】B【解析】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A错误;a点兴奋时,膜内电位为正电位,而未兴奋部位的b点膜内电位为负电位,B正确;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⑤突触间隙处液体属于组织液,C错误;神经递质通过④突触前膜的方式为胞吐,D错误。6、【答案】B【解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存在突触延搁,是不同步的,A正确;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并不是进入受体细胞,B错误;突触小泡的产生与高尔基体有关,而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所以如果抑制高尔基体的作用,则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C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D正确。7、【答案】A【解析】α-银环蛇毒可使带有兴奋信息的乙酰胆碱不能与突触后膜接触,进而抑制了信息的传递,故中毒后肌肉松弛;有机磷农药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不能被分解,使兴奋始终发生,故中毒后肌肉僵直,所以A正确。8、【答案】C【解析】突触前膜上存在多巴胺转运蛋白,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被转运蛋白回收,A正确;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蛋白结合后,使多巴胺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导致多巴胺无法回收,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多巴胺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蛋白结合并持续发挥作用,再结合题图可知,会导致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蛋白减少,B、D正确;可卡因具有封闭多巴胺转运蛋白的作用,会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可卡因不是与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蛋白结合的,C错误。9、【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A表示效应器,B表示传出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传入神经,E表示感受器。刺激a点引起A的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活动,A正确;图中D代表的结构为传入神经,B正确;当B、C、D、E中的任何一处被破坏时,刺激E,A都不发生反应,C错误;正常情况下刺激b点后,兴奋能传到A,故甲、乙电流计读数都有变化,D正确。10、【答案】B【解析】兴奋传到c时,c会形成动作电位,Na+大量内流,此时膜对Na+的通透性大大增加,A正确;若箭头处为b、d的中点,由于兴奋在突触处传导得慢,所以b处先兴奋,d处后兴奋,电流计不会同时偏转,B错误;刺激题图中箭头处,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而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所以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b、c、d、e,C正确;兴奋由c传到d的过程中,会在突触处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D正确。11、【答案】C【解析】a的绝对值的大小代表静息电位的大小,静息电位的大小取决于膜内外的K+浓度差,因此内环境K+浓度升高,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变小,静息电位变小,所以a点上升,A正确;图2中的bd段是接受刺激以后Na+通道开放,发生动作电位,此时Na+内流,B正确;当A点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电表指针不为零,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C错误;动作电位的形成是由于Na+的内流,Na+浓度差是内流的基础,处于图2中c点的细胞,膜内Na+浓度仍低于膜外,D正确。12、【答案】(1)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2)患者膝跳反射弧不完整或反射弧某处受损;患者过度紧张或有心理暗示,大脑对脊髓有控制作用(3)未产生外负内正膜对K+通透性增大,造成K+外流(4)无法产生该种药物阻断Na+通道,膜外Na+不能内流,导致不能形成动作电位【解析】(1)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中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若反射弧不完整,反射不能完成,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存在调控作用,因此医生对某一患者进行膝跳反射实验,发现轻轻叩击患者膝盖下面的韧带后,小腿并未突然抬起,原因可能是患者膝跳反射弧不完整或反射弧某处受损;患者过度紧张或有心理暗示,大脑对脊髓有控制作用。(3)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的膜电位,根据图乙可知,前两次刺激并没有形成外负内正的膜电位,仍保持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t4时形成了动作电位,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在t4~t5时间段是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故发生图示膜电位变化的原因是膜对K+通透性增大,造成K+外流。(4)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内流的结果,若阻断该神经纤维膜上的Na+通道,Na+不能内流,则不能形成动作电位,因此用3倍的t1时的刺激强度刺激该神经,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13、【答案】(1)H、I、J(2)S受到刺激时,该处细胞膜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