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治牦牛适时出栏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1页
久治牦牛适时出栏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2页
久治牦牛适时出栏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3页
久治牦牛适时出栏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4页
久治牦牛适时出栏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CAIXXXXX—2024久治牦牛适时出栏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久治牦牛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饲养管理、运输、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久治牦牛适时出栏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388NY/T473NY/T815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畜禽卫生防疫准则肉牛饲养标准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2006年第67号《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久治牦牛JiuzhiYak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14年第2105号公告批准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4-01-1448)规定的牦牛品种。3.2犊牛calf年龄为2岁和3岁,在草地放牧饲养的基础上,通过适度补饲技术提高营养饲养后生长达到规定出栏体重的牦牛。3.3犊牛calf出生至1岁内的牦牛。3.4育成牛Raisedcattle2T/CAIXXXXX—20241岁~3岁的牦牛。3.5生产牛Producingcattle4岁以上的牦牛。3.6适度补饲Moderatesupplementaryfeeding以家畜需要量和草地供给量为判定依据,结合牦牛的干物质采食量,采用“缺多少,补多少”方法实施出栏牦牛营养补饲,提高其生产性能的调控过程。4操作规范及技术要求4.1草地放牧管理4.1.1放牧草场分分夏季草场和秋季草场,夏季草场放牧时间为6月1日至8月20日,秋节草场放牧4.1.2放牧时间夏季草场为7:00~19:00,秋节草场为8:00~18:00。4.1.3夏季放牧草场每公顷载畜量2.5头~3头出栏牦牛,秋季放牧草场每公顷载畜量为5头~6头出栏牦牛。4.2久治牦牛养殖规模4.2.1年饲养牦牛500头以上,其中适龄母牛占55%~60%,配种公牛占3%~4%,育成牛占36%~42%。4.2.2犊牛、育成牛和生产牛宜分别组群饲养。4.3久治牦牛的分群4.3.1犊牛断乳后组群在围栏内、有水源的草地放牧。4.3.2育成群每群220头~260头,可分为母牛群和公牛群。4.3.3依据牦牛品种标准,选择二级以上的成年母牦牛组成生产群,每群140头~180头,按公母1:15~1:20比例配4岁以上的种公牛。4.4适度补饲技术4.4.1补饲精料配方补饲精料由玉米、豆粕、菜籽粕、棉籽粕、菜籽油、磷酸氢钙、石粉、膨润土和预混料等组成,制成颗粒型饲料。4.4.2补饲时间补饲时间为当年的6月~9月,共4个月。4.4.3精料补饲量3T/CAIXXXXX—20244.4.3.16月初至7月中旬,2岁牦牛精料补饲量1.25kg、3岁牦牛1.50kg。4.4.3.27月中旬至8月底,2岁牦牛精料补饲量0.85kg、3岁牦牛1.00kg。4.4.3.39月份,2岁牦牛精料补饲量1.20kg、3岁牦牛2.00kg。4.4.4补饲方法牦牛归牧后,按年龄和体重进行分群,根据不同时间的精料补饲量投喂。4.4.5饮水为了防止牦牛夏、秋季草场(地处在高山地区)放牧时没有得到充足的饮水,归牧补饲时同时提供给牦牛清洁的饮水,有益于牦牛的生长和健康状况。4.5适时出栏4.5.1年出栏数宜为当年繁殖成活的犊牛数,出栏率为33%以上。育成群出栏的牛由犊牛补充,生产群出栏的牛由育成群的3岁牛补充。根据生产牛出栏计划做好1~3岁后备牛的留群工作,以保证稳定的饲养规模。4.5.2生产牛出栏连续2年~3年不产犊的母牛和5岁末仍未产头胎犊牛的母牛,以及10岁以上的公牦牛和13岁以上的母牦牛;在10月份~11月份出栏,出栏数可占成年牛数的8%~10%。4.5.3育成牛10月份~11月份出栏,1.5岁、2.5岁、3.5岁牛出栏体重分别为130kg、170kg、200kg4.5.4犊牛12月底前出栏,体重75kg以上。5饲养管理5.1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应按NY/T815的规定执行。舍内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88要求。5.2卫生防疫按NY/T473的规定执行。6运输应符合NY/T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