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题2顺乎世界之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必备学问·自主排查学问点一“开眼看世界”1.林则徐: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了《各国律例》《四洲志》等资料。2.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是系统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翔实的专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学问点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其次次鸦片斗争结束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2.提出: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3.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4.实践: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学问点三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随着洋务运动的绽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学问分子。(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3)主见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②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学问。③政治上:主见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2.康梁维新思想(1)康有为①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扬维新思想。②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扬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扬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3)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见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只是人民的公仆。3.戊戌变法(1)变法: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2)影响:这次变法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见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漫画解史]“师夷长技以制夷”信息提取:在中西文化最初的碰撞中,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使中国士大夫起先相识到“夷狄”也有可取之处,要以夷之“长技”来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分析比较]“中体西用”与“师夷长技”的关系(1)前者继承了后者并结合国情使之更趋系统化、纲领化。(2)“中学”与“西学”、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冲突冲突并未消退,影响了其对“西学”的深化理解和运用,加之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严峻减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也干脆确定了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的结局。[构图解史]维新变法思想信息提取: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危机的加深,维新思想产生。早期维新思想无完整的理论,也无实践活动。维新人士托古改制,宣扬维新思想,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归纳概括]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1)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国相连,体现了剧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2)向西方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困难历程。(3)经验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4)思想解放程度不同,具有不平衡性。东南沿海、城市要优于内陆、农村。关注新教材新观点1.开眼看世界(1)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魏源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2)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的缘由及该书的价值①缘由:鸦片斗争的刺激;林则徐的托付(《四洲志》的影响亦可);对传统地理观念的反思;探究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路。②历史价值: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详细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3)徐继畬开眼看世界的表现①冲破“天朝上国”观念的束缚,把中国真正纳入世界范围内。②广泛搜集资料,大量汲取西方地图,写作更严谨,考证更缜密,从纯学术角度介绍各国的地理与政治制度。(4)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见。2.“体用之争”(1)“体用之争”指的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辩,它出现在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2)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主见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秩序,而顽固派则认为外来事物皆是“奇技淫巧”,败坏人心,盲目地排斥一切外来事物,这引发了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辩。(3)争辩实质是维护清朝的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争,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分,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秩序。但是,洋务派的主见和实践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3.戊戌维新运动(1)作用: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主动作用,在确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2)失败缘由①客观缘由:守旧势力强大。②主观缘由:维新派缺乏牢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把希望寄予于并未完全驾驭实权的皇帝身上,导致这场运动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以失败告终。关键实力·素养提升探究点鸦片斗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学术前沿]西学东渐使古老的中国起先了近代化历程[史学新论]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从接受资本主义先进文化而起先走向近代化的角度说,是取得了进步。诚如毛泽东所指出的,19世纪中后期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胜利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西学的传入,使得封建、古老的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近代因素,起先了自己的近代化历程。——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思维激活]鸦片斗争后,西方列强入侵,传统思想文化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冲击。中国先进学问分子逐步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这有利于弘扬资产阶级的民主、人权,为启蒙思想传播供应了条件。[考题研析][2024·全国卷Ⅲ,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挖空心事”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A.订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供应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命题立意通过考查严复翻译《天演论》的目的,弘扬民族主义精神,突出家国情怀时空定位严复翻译《进化论》,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关键点拨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中国面临严峻的民族危机,严复宣扬进化论,提出社会发展也是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目的是提倡维新变法,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答案][史料实证]史料一时任驻英法公使的郭嵩焘曾尖锐指责“中体西用”是“治末而忘其本,穷委而昧其源”。张树声诘责洋务派:“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形,铁路四达,果足恃欤?”——宋雪梅《中国近代化探究》史料二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当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更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好像到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时常透露出叛逆色调。——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史料三特独创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解读](1)史料一中“果足恃欤”可译为“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治末而忘其本,穷委而昧其源”体现了“中体西用”在逻辑上的荒谬,遭到有识之士的指责。(2)史料二信息“拾取古已有之的变更之道”表明康有为借助传统儒学宣扬西学,“透露出叛逆色调”说明康有为借助儒学否定君主专制。(3)史料三反映了康有为借助儒学外衣来宣扬维新变法、改制等思想。[探究](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eq\x([试答])(2)依据史料二、三,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康有为的“叛逆色调”在其思想主见上有何详细体现?eq\x([试答])(3)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要回答“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来宣扬变法”的目的和缘由。eq\x([试答])[历史说明]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1)政治上:维新思想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2)经济上: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促使一部分学问分子起先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特殊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等学说的进一步传播,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家国情怀]近代中国对西方相识的变更(1)从被动到主动①鸦片斗争后,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再到“民主”与“科学”,对西方的相识经验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②中国人对西方的相识经验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2)从“天朝上国”到同等交往①在古代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四周各国为“夷”,和外国有关的事务为“夷务”。②从19世纪60年头起,“天朝”与“夷”的对称渐渐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渐渐演化为“洋务”。③清朝统治者渐渐形成国家同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同等交往的理念。课题随堂演练1.[2024·江西漳州模拟]《海国图志》在刊行六十卷之后,魏源将其增补到百卷,增补状况如下表所示。内容筹海篇地图各国地志夷情备采西洋器械地球天文表国地总论筹海总论增补卷数1125145111总卷数22663125334据此可知,魏源()A.主要精通世界地理学问B.拥有居安思危的家国情怀C.希望国人深化了解西方D.带有明显的政治意识倾向2.[2024·河池市一模]左宗棠把兴办民用企业视为“利民实政”。早期维新派人物之一冯桂芬针对“船坚炮利不如夷”,则“设局厂、制洋器”;针对“人无弃才不如夷”,则“改革科举,废除八股,设同文馆”;针对“地无遗利不如夷”,则“大兴水利,广植农桑”。这表明()A.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有相通之处B.早期维新派仍未突破“中体西用”的桎梏C.“天朝上国”观念抑制近代中国的发展D.洋务派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先河3.冯桂芬说:“以中国之纲常伦理,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同时代的郭嵩焘认为,“泰西富强,具有本末,所置一切机器,恃以利国致远,则末中之末也”。这些思想()A.主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B.为社会变革供应了理论支持C.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见D.具有剧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4.[2024·广东佛山顺德模拟]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位宏大的革新者,他不但是儒教的先知般的创立者,而且也是建制之“王”。其主要用意在于()A.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B.把孔子塑造为改革先知C.削减变法遭受的阻力D.确定孔子对建制的贡献5.19世纪末有一位维新思想家在《仁学·自叙》中说:“吾将哀号流涕,强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冲决利禄之网罗,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冲决全球群学群教之网罗,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材料反映了该思想家()A.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B.用孔教名义宣扬维新变法C.号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D.主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6.1877年严复抵达英国,起先接触达尔文等人的进化论。进化论吸引严复之处与其说是生物学说,不如说是它所强调的人的确定作用,及在竞争形势下人的潜在实力之发挥。严复留意“人的确定作用”“人的潜在实力”,目的在于()A.学习科学以壮大中国科研实力B.学习政治制度以变法维新C.学习经济以发展中国民族经济D.唤醒国人以挽救民族危亡直通高考微讲座9(晚清经济结构、社会生活的变更与“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已考视角讲练考法一鸦片斗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常考常新1.命题点:以计量史学考查洋务运动[2024·全国卷Ⅰ,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A.增加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念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限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关键点拨:据题干信息可知,原来的土煤“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就减轻了开平煤矿的税收压力。[听课笔记]2.命题点:甲午中日斗争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2024·全国卷Ⅲ,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日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维新变法运动快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削减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3.命题点:晚清中国经济卷入世界市场[2024·全国卷Ⅰ,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起先丢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亲密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真题品悟]题号命题特点第1题主干学问命题重点是鸦片斗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第2题创设情境1897年,有人指出“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出现诸多新现象,分析缘由第3题转换思维从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洋货增多,分析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考法二创设新情境敏捷考查中国近代化是永恒的热点话题4.命题点:中国近代化面临诸多逆境[2024·全国卷Ⅲ,28]19世纪六七十年头,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关键点拨:在近代中国,外国列强享有确定特权,而清政府对国人及企业实行抑制政策,因此一些中国人办企业经常运用外国人的名字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听课笔记]5.命题点:洋务派“求强”“求富”的举措[2024·全国卷Ⅱ,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实行“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更反映了()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逆境[真题品悟]题号命题特点第4题视角独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国人借用外国人的名字经办新式企业第5题立意新奇通过福州船政局造船费用来源的变更示意现代企业运营机制的改革与发展考法三从近代化的角度考查20世纪初新旧思想的碰撞和新的社会现象6.命题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新现象[2024·全国卷Ⅰ,28]下表是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黄彬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朱纯祖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姚光第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上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关键点拨:黄彬、朱纯祖、姚光第等为科举制下的国学生、监生、生员,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变更,他们纷纷从事近代企业生产。这说明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发生了确定的变更。[听课笔记]7.命题点:清末“新政”中的《奏定学堂章程》的拟定[2024·全国卷Ⅲ,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运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净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8.命题点:清末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2024·全国卷Ⅰ,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激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更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真题品悟]题号命题特点第6题转换思维表格中列举的川沙县三位名人是传统学问分子,后来都经商所反映的新的社会现象第7题还原历史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作出诸多规定,符合当时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第8题转换角度从近代学生到日本留学的全新视角相识“西学东渐”唯物史观考查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的关系待考视角预料考向一从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及表现角度命题耕织分别、农产品商品化增加等是自然经济解体的重要表现,但其解体速度具有不平衡性,沿海快于内地,城市快于农村。解题时需结合史料,从现象与本质的角度分析。►1.命题点:鸦片斗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更[2024·福建漳州模拟]19世纪中后期,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很少种植棉花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夫“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兼植棉花”。这表明在这些地区()A.农业格局发生根本变更B.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C.传统土地制度受到冲击D.自然经济渐渐走向解体2.命题点:近代中国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下表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增长状况。它反映了()年份出口各类货物的总值(千元)农产品出口值及其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出口值(千元)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187310844928662.618931817132842315.619033339618949626.8191059333723195739.1192084386030704736.4A.农产品在外贸中处于顺差B.农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C.农产品的世界竞争力上升D.资本主义经济已渗入农村考向二从近代中国开启近代化进程角度命题洋务运动采纳机器生产,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和新式学堂等,从经济、技术、军事和教化等方面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高考多从近代化角度考查洋务运动的目的、特点及影响,解题时留意紧扣时代特征,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分析。►3.命题点:洋务运动中的“求强”“求富”举措1878年,李鸿章主持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机器设备均从美国引进,聘请美国技术人员担当总工程师,“期渐收回利源”,并规定“十年以内不准另行设局”。这一举措客观上()A.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困难B.抵制了欧美列强经济侵略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推动政府放宽了实业限制4.命题点:开平煤矿在甲午斗争前后的生产现状开平煤矿在甲午中日斗争前每天产煤不过七八百吨,1894年每日产量已超过1000吨,而1898年的年产量增至73万吨,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其他洋务企业类似此状况者尚多。由此可见()A.甲午中日斗争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中国已经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C.洋务企业在甲午中日斗争后接着发展D.清政府被迫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考向三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的角度命题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是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显著标记。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解题时应留意结合民族危机的背景来分析。维新思想家倡新学、兴民权、定新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为维新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解题时需先获得材料有效信息,再联系相关史实进行推断和解除。►5.命题点:魏源对西方文明的新相识[2024·衡水金卷考试模拟]鸦片斗争后,魏源主动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多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魏源的这一言论表明()A.清政府已起先进行政治改革B.魏源已意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C.民族危机激发国人进行探究D.魏源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6.命题点:梁启超思想主见的时代特征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指出:“两同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两不同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意在()A.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B.阐释道理是同等与权力的基础C.强调民族同等有利于世界进步D.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真题导练]【例】[2024·全国卷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材料二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依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材料三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爱护国家生产,必需爱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依据国家经济状况和国内须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爱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更,并简析其缘由。(15分)关键点拨: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不分进出口”“提高两倍”“大幅降低”,在此基础上概括税率变更,表述的格式可以是:“从由……到……”或“……与……相比……”。“缘由”可依据材料信息“海禁”“协定关税”等从清政府的政策、列强的侵略等方面思索。eq\x([试答])(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10分)关键点拨:此处的“特征”即不同点,既要从材料信息中概括,也要从与晚清的对比中得出,例如晚清时期是丢失关税自主权,新中国则实现了完全自主。分析“意义”要找到合适的角度对国家主权,对外贸收入,对国家经济等方面。eq\x([试答])[规律总结技法指导]解答高考非选择题要求学科思维史论化、素养化(1)重视课本学问的学习与驾驭:在当前中国教化大环境下,教科书依旧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挖掘好这一资源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把历史课本当作读本”。(2)留意历史学科的史证思维:“史由证来,证史一样;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特有的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作为中学学生探讨实力的体现。(3)留意历史学科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说明、家国情怀五高校科核心素养日益影响着高考试题的命制。(4)娴熟驾驭答题技巧方法:考生熟识答题格式,才会保证答题的完整性。在回答观点、论证问题时,首先须要提出观点,或选择观点,或推断观点。其次是利用史实加以论证,论证时要留意史论结合和语言连贯,形成连贯性思维。同时在论证过程中,留意结合多个史实来进行论证。最终要上升到理论或史观的高度。[针对训练][2024·吉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末中国人办的制造业和采矿业,集中于上海、南京和汉阳,多是官方和半正式的采矿、冶炼和纺织企业。1895年起,华资制造业数量有了增加。政府在1903年成立商部和1904年颁布“公司法”,各省商绅反帝民族主义心情也是一个缘由。这些企业均有官方资助和支持(如实行部分免税或垄断某些市场等形式)。上海机器织布局和汉冶萍公司就作为“官督商办”企业由盛宣怀管理,并依靠李鸿章和张之洞支持。即使像张謇的大生纱厂(1899年)和周学熙的启新洋灰公司(1907年)等商办企业,也要归功于正式的关系,大生得到张之洞和刘坤一的支持,启新得到袁世凯的支持。材料二晚清时期,工业各种组织特殊是近代银行制度并不存在,政府不能建立和保证一个有法律、商业和教化等制度的体制。由于没有关税自主权和外国人已索取的特权,华资企业无法与进口货和外资企业竞争。十九世纪后期的中国经济是贫困的:农村人口在人地比例日趋不利的状况下生活,农业技术发展潜力消耗殆尽。但阻碍中国早期工业发展的因素并不是资本的确定短缺,问题在于原来有限的经济资源,在只有根本的政治变革才能打破的传统束缚中始终没有发挥作用。经济成就和政治权力的结合是当时公行等垄断事业的特征,在中国早期工业化时期,这种结合也没有分裂过。——《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美]费正清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近代中国早期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并简要指出其起步背景。(10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晚清时期制造业发展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15分)课题2关键实力·素养提升探究点[考题研析]D[史料实证][提示](1)现象:部分开明学问分子相识到了洋务派的局限性。影响:推动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到“制度”的飞跃。(2)特点: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宣扬维新变法理论。体现:主见废除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3)目的:削减变法的阻力。缘由: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气弱小;儒家思想处于正统地位,利用它可以削减变法阻力。课题随堂演练1.解析:据上表可知,魏源增补的内容主要是各国地志,还包括地图、西洋器械等方面,目的是尽可能地向国人介绍世界各国的状况,故选C项。魏源只是增补了各国地志等内容,并不能说明他精通世界地理学问,解除A项;该书是鸦片斗争后魏源撰写的,中国已战败,居安思危用词不当,解除B项;魏源仍属于地主阶级反抗派,主见学习科技,解除D项。答案:C2.解析:题干提及洋务派代表人物左宗棠和早期维新派都主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说明洋务派与早期维新派有共通之处,故选A项;早期维新派主见君主立宪制,突破了“中体西用”,解除B项;洋务派与维新派都主见学习西方,说明已经突破了“天朝上国”观念,解除C项;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先河的是维新派,解除D项。答案:A3.解析:冯桂芬主见学习西方的技术,故A项错误;冯桂芬主见学习西方的技术,郭嵩焘主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都为中国变革供应了理论依据,故B项正确;材料中,仅冯桂芬的思想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郭嵩焘主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B4.解析: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位宏大的革新者,将孔子塑造为改革先师,其主要用意在于利用儒家思想削减维新变法的阻力,故C项正确。答案:C5.解析:《仁学·自叙》是谭嗣同的著作。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是严复,A项错误;依据“冲决伦常之网罗”可知,谭嗣同是反对孔教的,B项错误;材料信息“冲决利禄之网罗,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冲决全球群学群教之网罗,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说明谭嗣同号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故C项正确;D项观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C6.解析:材料未提到学习科学、政治制度、经济,故先解除A、B、C三项;严复的思想是在民族危机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他宣扬进化论是为了唤醒国人以挽救民族危亡,故D项正确。答案:D直通高考微讲座9已考视角讲练1.解析:开平煤矿所产煤出口税的削减,减轻了煤矿的压力,增加了洋务派举办矿业的信念,A项正确。题干仅仅说明政府降低税率,不能说明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解除B项。此举对抵制列强对煤矿业的限制有确定作用,但并没有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限制,解除C项。降低税率在确定程度上有利于煤矿业的发展,但洋务企业本身存在着许多弊端,不行能实现煤矿业稳健发展,解除D项。答案:A2.解析:A项,维新变法运动快速兴起是在1898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可干脆解除。B项,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是在19世纪70年头,90年头趋向衰落,B项表述不精确,可解除。C项,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途径,列强加大了对华资本输出,故C项错误。D项,从材料中信息“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可推断材料中的现象为甲午中日斗争后出现的,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困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兴办实业的限制,因而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故D项正确。答案:D3.解析:鸦片斗争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已经充斥到“穷乡僻壤”,说明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亲密,故选C项。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关税主权”,解除A项;在中国近代,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解除B项;中国市场主动开放并非在19世纪中期以后,应当始于19世纪末清政府自开商埠,解除D项。答案:C4.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力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企业,有利于爱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新生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B项符合题意。19世纪六七十年头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尚未出现发展的高潮,A项解除;外国资本大规模输入中国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项解除;材料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问题,D项解除。答案:B5.解析:洋务运动兴办的军用工业起先时经费由政府拨付,后经费困难,才出现材料中的“协造”方式,故B项为正确答案。答案:B6.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川沙县部分名人大多参加了工商业。这说明当时出现了士与工商合一的趋势,冲击了传统士农工商分立的社会结构,故答案为B项;部分名人参加工商业是个人行为,不是科举取士选官标准变更的结果,解除A项;C项说法不精确,应当是儒家的义利观念受到冲击,而非被抛弃,解除;近代中国小农经济始终占主导,解除D项。答案:B7.解析:题干中这些新名词蕴含着革命思想,张之洞等人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禁止运用这些新名词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8.解析:由于近代开拓的通商口岸多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内地高,人们思想较为开放,因此留日学生多集中在上述地区。出现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缘由是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故A项正确。答案:A待考视角预料1.解析:“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很少种植棉花的地区……今皆兼植棉花”说明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项正确;A项中“根本”说法确定,解除;材料只是反映种植棉花的地区增多了,无法体现“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解除B项;材料与传统土地制度无关,解除C项。答案:D2.解析:表格没有反映农产品的进口状况,无法推断其在外贸中是顺差还是逆差,解除A项;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渐渐增长,说明中国农产品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依靠程度增加,反映了中国农业半殖民地化程度在加深,B项正确;表格不涉及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问题,也没显示资本主义经济在农村的发展状况,解除C、D两项。答案:B3.解析:洋务派筹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就是为军事工业筹集资金,故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困难属于主观目的,故A项错误;从材料“期渐收回利源”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幕墙工程招标文件案例
- 货运三轮车交易协议
- 尿素采购协议合同
- 生产车间承包技术成果成果分配
- 幼儿园应急安全措施保证
- 云计算系统服务合同
- 采购合同的分类介绍
- 招标文件与合同的衔接
- 出行安全我保障
- 采石场石块销售合约
- 2023年冬季山东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政治试题真题(含答案)
- 急救知识与技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卫生学校
- 文艺复兴经典名著选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大学
- 《风电场项目经济评价规范》(NB-T 31085-2016)
- 郴州市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质量分析报告(总)
- 《中国诗词大会》原题——九宫格
- 步进送料机设计终稿
- (精心整理)中国地形空白填图
- 合理用药检查表(共4页)
- 烟化炉(上海冶炼厂编)_图文
- 滑坡监测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