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政策创新与示范研究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水污染控制政策创新与示范研究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水污染控制政策创新与示范研究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水污染控制政策创新与示范研究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水污染控制政策创新与示范研究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污染控制政策创新与示范研究项目(最终稿) 6 9 9 2.水污染排放许可证管理政策 3.水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3.统一协调的水污染控制经济政策体系 (三)水污染控制政策的主要问题 31 5.为建立和谐流域机制持续创新提供动力 6.完善和建立水污染排放许可证管理政策 3.加强可实施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技术研究 41 2.国内现有工作基础 (1)水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 (4)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技术 71 711.总体目标 2.阶段目标 2.技术路线 1.主要科学技术问题 76 80 1.课题背景和目标 2.重要任务 子课题1:水环境保护投资需求预测及投资规划技术研究 子课题2:基于水环境保护事权财权划分的投融资政策研究 子课题3:水环境保护的政府投资政策及示范研究 子课题4: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水环境保护的政策研究 子课题5:流域型水污染控制专项资金设计及示范研究 子课题6:水污染治理的国债/市政债券资金可持续投入政策及示范研究 子课题7: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资绩效评估方法与示范研究 3.关键技术 964.研究范围与试点示范区 5.预期成果 6.技术经济指标 2.重点任务 子课题1:水污染防治的价格和税费政策设计 子课题2:全程水价定价技术和影响分析方法研究 子课题3:水污染物排放收费政策改革和示范研究 子课题4:城市污水处理价格政策设计与示范研究 子课题5:水资源税(费)政策设计与示范研究 子课题7:再生利用水价格和收费政策设计与示范研究 3.关键技术 4.研究范围与试点示范区 5.预期成果 —2— 1,课题背景和目标 子课题3: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的财政政策研究 子课题5:东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示范研究 子课题6:闽江(跨市)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示范研究 子课题7:湘江(跨市)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示范研究 3.关键技术 4.研究范围与试点示范区 5.预期成果 6.技术经济指标 1,课题背景和目标 2.重点任务 子课题1: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研究 子课题2: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关键技术及规范研究 子课题3:苏州(常熟)市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示范研究 子课题4: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示范研究 子课题5:昆明市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示范研究 3.关键技术 4.研究范围与试点示范区 5.预期成果 2.重点任务 子课题2:水环境保护自愿管理手段与示范研究 子课题4:浙江省水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试点研究 子课题5: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与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3.关键技术 5,预期成果 2,环保历史性转变为项目启动提供了强大动力 4.人才队伍和科技储备为项日实施提供保障 2.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5.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6.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8.国家生态补偿政策试点项日 3.项目指导小组 4.项目技术组 3.项目负责人情况 4、主要研究骨干(课题组长)情况 1.支出预算 2.分课题预算 (一)技术市场分析 1,环境效益 3.经济效益 202 (四)项目实施方案论证综合意见 202现“十一五”期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提供2007年底12月国务院批复了包括《战略和政策主题》等六个主题实施方案在内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实施方案。《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和水专项办公室于2008年4月批准了《战略和政策主题》实施方案。《战略和《战略和政策主题》第一阶段(2008-2010年)主要研究任务《水污染控制政策创新与示范研究项目》是《战略和政策主题》的第3项目,由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牵头承担。本项目将水环境保护价格与税费政策、生态补偿和污染赔偿政策、排污许可证制度、公众参与与信息公开政策,为中国水环境保护提供有效和可实施的政策手段,促进公众参与监督水环境保护工作,控制各类污染源的排放,保护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为实现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提供政策支撑。本项目实施方案是根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实施方案和《战略和政策主题》实施方案编制的。2008年8月23项目实施方案编制组根据论证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对项目实施方研究》项目第一阶段(2008-2010年)设立5个研究课题,它本项目第一阶段国拨资金经费预算2858万元,执行期3年(2008-2010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水体污染日益突出,水污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并正在威胁公众健康和国家环境安全。经过30多年的努力,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政策的相继出台,我国基本形成了以行政法规手段为主的水体污染控制的管理政策体系。在最近几年,环境经济政策开始得到重视,同时也开展了一些环境信息公开的尝试,并逐步重视公众参与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之中的作用。(一)水污染控制政策现状分析环境政策通常包括以法规标准和许可证为基础的指令性控制手污染赔偿与生态补偿政策、水资源价格和水权交易等。国传统的环境管理政策基本上是建立在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和控制收费等政策的适时引进,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了要(表1)包括以下内容:(1)排污收费政策,它是污染者负担原则援助政策(国家拨款和财政补贴)、银行贷款等;(5)关于环保资金经济政策类型实施部门开始时间实施范围矿产资源税和补偿费税收部门,矿产部门全国差别税收税收部门全国环保投资渠道综合计划、财政、环保、金融全国生态环境补偿费1997年多数中止陕西榆林、山西、贵州、新疆等地补贴财政、环保全国运用信贷手段保护环境环境资源核算污水处理费污水排污收费与超标收费并存二氧化硫排污费超标排污费排污许可证交易废物回收押金制度污染责任保险生活污水处理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计划、环保、财政不详城建部门不详环保2003物资部门不详建设、环保部门2002全国不详青岛、泰安、合肥、上海、北京、深圳以及淮河和太湖流域全国二省九市试点;“两控区”全国实施总量控制的地区全国大连、沈阳上海、淮河流域的城市等全国污染赔款、罚款环保1979.9全国水体污染控制经济政策的格局大致形成,但是政策的效果却非常有限。政策手段繁多,却未能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以下主要是水环境保护投融资、水环境保护价格税费政策、水污染赔(1)水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长期以来,我国各项投融资政策的重点都基本上是围绕着直接的生产力建设而服务,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提高到应有的迟迟未现,水环境治理投资资金供给与现实需求存在很大的缺(2)水环境保护价格税费政策加剧了供水的紧张局面以及水污染问题。为此,2004年国务院中国已经得到实施的与水环境保护有关的价格和税费政策(3)水污染赔偿与生态补偿政策生态补偿和污染赔偿政策是调整环境破坏与保护生态环境生态补偿政策在研究领域近年来取得明显的进展,国家“十五”排放许可证制度于1987年开始试点,目前,已在全国一些地级以上城市实行。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经在黄浦江流域开展了许可证制度基本上也没有发挥作用。无锡市于2007年决定不再3.水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环境信息公开是继指令性控制和经济手段后一项新的环境管理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二)水污染控制政策发展趋势1.水污染控制依然是指令性手段为主美国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水环境战略与政策体系。20世纪70年代前严重的水污染促使美国联邦政府于1972年制定了《联邦水污染水体受污染的原因;(3)防退化(防止水质降级)措施。即“保证水一般为20年;该基金一般由联邦投入资金一般占80%,州投资20%。目前已达400亿美元,每年30~40亿美元用于全国范围内的贷2.积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控制水污染由于传统的命令-控制型政策造成有些行业或企业的边际治理成本高,导致社会总治理成本提高,造成政策执行效果差,因此,各国积极寻找新的政策工具,希望实现污染源边际治理成本相等的有效率的均衡,使社会总治理成本最小化,排污收费、可交易的排污权、污染税等经济手段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财政投资于水污染控制也是保障公共物品供给的一个重要手段。政府引导水污染防治的市场机制,推动环境金融的发展更是近年来的新动向。经济政策从过去的指令性控制政策的配套或辅助政策,向促使部门和产业政策绿色化发展的一种激励政策制度方向发展。目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普遍实施了排污收费、污水处理费、水资源税(费),环境污染成本基本上纳入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在引导水污染防治和水产业发展方面制定和实施了大量的财政税收、银行信贷、投融资等优惠政目前各国所采用的环境经济手段可以划分为7类,即:(1)明晰产权;(2)创建市场;(3)税收手段;(4)收费制度;(5)财政和金融手段;(6)责任制度;(7)债券与押金-退款制度。这些经济手段广泛应用于污染控制、自然保护、资源利用、流域、区域综合环境管理、国际和全球环境问题、生产和消费等领域,具体手段见表2。政策领域主要政策方向明晰产权所有权:土地保有权、水权、矿权使用权:许可证、管理权、特许权、开发权等创建市场税收手段金和资源税、土地使用税、投资税减免等政策领域主要政策方向收费制度财政手段环境基金、加速折旧等责任制度偿、执行鼓励金等债券与押金制度环境事故债券、押金-退款制度等1983年开始执行以水质基准为依据的排放限制。排污许可证手段正排污权交易在美国的酸雨控制中取得了巨大成功。1990年《清展,指出“资源定价至少应该包含(水)产品和服务的机会成本,包出全社会(包括生产者)所付出的全部代价(完全成本)。3.统一协调的水污染控制经济政策体系中国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方面已经建立了明目繁多的法规和政策。尽管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经济政策体系已经逐步形成,但是由于现有经济手段的管理混乱,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体系。理顺经济手段,综合运用、统一协调将与指令性手段和经济手段相比,公众参与在各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制度在水环境管理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在决策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在行动中切实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那么这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从这个角度讲,公众参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综观世界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公众参与是一项符合环境管理特点的富有成效的手段,在国际社会和各国的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完成环境保护的任务的。借助社会团体和公到环境保护之中来,一方面是对公众日益提高的环境关注度的政是我国新时期环境管理的必然选择。此外,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监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反馈实施效果,并对环保部门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援助等。他们在未来水环境保护(三)水污染控制政策的主要问题1.缺乏中长期水污染控制政策框架设计用这种目标层次结构来支持总目标的实现,战略规划中介绍了美国根据最新的美国水环境战略,美国2006-2011年的水质保护总2000年10月23日,欧盟议会和理事会正式批准通过《水框架环境管理方面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该指令从1988年的立法需求启动,经过10年的中期工作,直到1997年才形成欧盟委员会的令2000/60/EC》具有很强的先进性、指导性和前瞻性,对于我国今等方面都有借鉴意义。战略规划,并研究开发了一系列“环境-经济-水环境-投资-效益”合水污染防治目标的价格改革和收费政策的科学设计和运用仍损害赔偿以及基于政府主体的流域上下游污染赔偿等基本没有作用或执行效果。比如2006年年底前所有城镇都要开征污水处理费,并逐步提高收费标准,原则上达到每吨污水收费0.8元/有发布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无锡市2007年撤销发放排污就技术问题,我国技术方法选择的判断标准还未建立或成染物收费制度”设想的,通过20年的试点改革完善,于2003年7月1日起实施《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在全国范围内实1986年全国排污费征收11.90亿元,1994年征收30.97亿元,2004年征收94.18亿元;2006年则征收143亿元,排污费为我费标准为矿石销售收入的2%~4%;广东、福建、湖北、陕西、在已有的水污染控制经济政策中,由于市场经济发育的问方面我国也有了尝试,而且最早试点的就是20世纪80年代黄浦江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交易。到目前为止至少已经在10多个规章和地方法规。1994年原国家环保局在16个省市大气排污许《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所规配额交易。原国家环保局向7家企业颁发了1998年哈龙灭火机生产配额,共发生了一宗配额交易,数量5吨,交易价格1元/北等都相继开展了主要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排放指标有偿取“九五”环境保护规划投资4500亿元,而实际投资仅为3466.8迫性主要体现在以下7个方面:济政策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虽然经过最近10余年的探索和实境经济政策手段的优势在我国的水环境保护工作中尚未充分发2.建立污染减排和水质改善的长效手段到2010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要比2005年减少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健康发展的内在客观要求,是必须完成源资源消耗高增长期和环境污染高风险期。2010年化学需氧量制度设计与创新,并强化实施,2010年环保目标的实现存在较这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合理的环境经济政策手段对节能减排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高峰期,初步测算到2010年城市污水及其管网有1500亿左右的投资建设需求(中国水网,2004)。而重点流域“十一五”期间水污染治理资金总需求为4000亿至4500亿流域上下游发展水平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上下游之间环境(二)科技支撑需求分析中国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没有发挥作用的关键是缺乏许可证制度需要具体和可操作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技术支撑其实本专项的一个直接需求就来自于各级不同的环境管理和政(三)现有工作基础(1)积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管理水环境由于传统的命令-控制型政策造成有些行业或企业的边际财政投资于水污染控制也是保障公共物品供给的一个重要手方政府层面上建立了375项环境税,250项环境收费,其中与能源相关的环境税150个,机动车相关的环境税125个,250个环境收费中有75个与废物排放直接相关;同时,还建立了50多个押金制度,210个环境补贴制度以及50多个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表3展示了环境经济政策和手段在主要0ECD国家和发展中该包含(水)产品和服务的机会成本,包括资本差别、运行维护发达国家水污染控制经济政策实践为本项目提供了一个学(2)鼓励公众参与和环境信息公开为确保流域开发规划更具有科学性,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水环境管理的关键因素。流域水环境管理参加者有专属流域机尔尔阿尔巴尼亚土耳其瑞士瑞典斯洛伐克葡萄牙波兰威新西兰荷兰墨西哥卢森堡威意大利爱尔兰冰岛希腊德国法芬国芬兰兰加拿大比利时奥地利澳大利亚押金返还环境补贴××××X×x××XX×XX税费手段税费手段排排度污交异自愿制××××××××X××××X××X×注:(1)马其顿共和国没有数据资料,因此表中未列出该国。(2)OECD习惯把自愿制度也归列为经济手段。度环境绩效报告。1993年,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SEC)要求上并发布证券市场环境绩效指数。1990年,KinderLyndenbergDomini&Co.(KLD)开始发布DSL400社会指数,数据来自于400究和咨询机构,1992年开始发布Ethibe1指数,包括环境绩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经合组织中已有12个国家提出了300多种环境“自愿协议”,日本已有37个行业和138个贸易协会参加了自愿协议,德国工业界自70年代以来已经缔结并成功地实施了大约80项自愿协议。加拿大工业已经确认了90多个自愿协议,并正在演变成为一处以污染预防为重点的更精细的思路。本项目5个研究任务,下面对其研究工作基础,按照法律法规、(1)水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法律法规方面】2006年1月24日国务院第123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自2006年4月15日起施行。该条例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缴纳水资源2008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法对水污染治理的投融资渠道也做了法律规定:如第七条规定收标准缴纳排污费。排污费应当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排污者提供污水2002年9月国家计委、建设部和原国家环保总局共同发布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污水处理产业化来解决水污染治理融资的部营业务。”2006年7月21日,召开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原国家环保总局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签订了“十一五”年来,国家计划安排对环境保护的国债投资达1100亿元,其中总体来说,环境投融资研究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原国家环保总局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主持开展了“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研究”(1996)和“中国环境投融资战略及第三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2002年批准成立提出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政策建议。2002年11月,中国环境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专著。该专著从不同的侧面以及国2003年12月,王金南、葛察忠、张勇、叶文虎出版了《中2004年8月,中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研究课题组出版了住中国环境保护投融资面临的投资总量不足和投资效率不高两高树婷、葛察忠在《中国金融》2006年第19期发表了《建在《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5期发表了《我国环境保护投洪强、曹东在《中国科技论坛》杂志2004年第3期发表了《新形势下中国环境保护投资模式》,该文针对中国当前环境保护投管理构思等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环境保护的投资模式构政府的职责与资信直接相结合,是事权与财权(自身财力加上外部融资权)的统一。发行市政债券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符此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有关研究人员曾经主持完成多项与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和水环境基础设施投融资相关的政策研究课题和咨询项目。比如,世界银行资助项目《中国基础设施融资研究》(2004-2005年,苏明、赵全厚等完成);财政部科研所、环境规划院、全国人大环资司联合课题《环境税制改革研究》(2007-2008年);水利部立项的多个项目《拓宽水利建研究》(1997-1998年)、《水利建设国债问题研究》(1999-2000年)和《国有水管单位管理体制研究》(2000-2001年),上述四个项目由苏明主持,傅志华、孔志峰、刘军民、黄运等参与完成;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环境资源司立项的《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研究》(2006-2007年,由苏明主持,傅志华、刘军民等参与完成);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专题之《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2007-2008年,苏明主持,刘军民、张洁、王晓雪等参与),财政部计划课题《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公共政策研究》(2006-2007年,苏明、白景明主持,刘军民等主笔完成)等。这些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都为开展水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战(2)水环境保护价格与税费政策【法律法规方面】排污收费政策是我国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我国_5L_最早实施的环境经济政策。从1982年发布《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到2003年7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排污费征收使用管与旧办法(指国务院《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等)相比,在征强化了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对下级排污收费的稽查职能。二是将征收对象为向环境直接排放的排污者。三是排污费收费标准从原来的超标排放收费改变为按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的方式征收排污费,对于超标排放的加倍征收。四是强调排污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明确资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保护专项值得强调的是,相对于西方国家的联邦制,中国现行的立法、司法和执法体制具有极其巨大的经济效率潜力,合理制定和认真执行环境税费经济政策,可以节约大量管理成本,大大【政策实施方面】排污收费制度是中国环境管理中最早提出并普遍实施的环境经济手段。自1979年中国的《环境保护法》确立这项制度以来,排污收费制度的实施经历了提出与试行阶段、建立与实施阶段、改革和完善阶段这样3个阶段。排污收费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并对环境改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改革现有排污收费制度,如何设计水排污税征收手段使征收成本合理,如何制定合理税率体现效率和公平原则,如何把税收和其他水污染控制经济政策相结合,以及如何把环境税纳入中国的《水法》已经明确规定了水资源费制度,从本质来讲,这是水资源使用费,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中国已经普遍实施污水定价和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有475个城市实行了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已经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建立起基本的随着水资源费制度和污水处理收费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已经建立起初步的水价机制,并有可能通过逐步调整各项水费(价),起到调整水资源使用行为的作用。此外,财政部门已经积极表示,政府将进一步运用税收政策,着力促进资包括利用税收手段鼓励废物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促我国政府还基于公共服务原则对水环境保护提供财政援助,如直接从国家基建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中支付、或利用国债投资提供财政支持。据国家1998~2005年国债投资情况统计显示,8年来,国家计划安排对环境保护的国债投资达1100亿元,其再生水环境保护是国债投资的重点领域。财政资金在水地方政府资金主要依靠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支出,以及城建部门可见,中国的法律法规已经建立起一些水污染控制的经济【示范研究方面】由于存在急迫的政策需求,国内学者近年来已经在以下领域已经进行了多项研究,积累了一些设计和实施水环境保护价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作为中国政府的高层决策“实现环境目标机制政策研究”等课题组,在流域水环境管理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是政策亚洲开发银行资助开展的“黄河流域跨行政区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2003-2005)、“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加强环境管理” 原国家环保总局和世界银行开展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环境评估”项目(1998-1999)、“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研究”(2001-2002)、“中国排污收费制度设计与实施”(1995-1997)、管理”(2004-2009)、“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评估”(2005—2006)等项目。科技部和原国家环保总局主持的“若干重要环境政策与环境科技发展战略研究”(2003-200专项跨界流域水环境管理研究”(2005—2006)、环境安全评估体系研究(2003-2005)。原国家环保总局和0ECD主持开展了“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研环境投融资战略及其试点研究”(2000)、“中国(2005-2006)等项目。这些在相关领域有代表性的研究项目的实施使国内研究单位在流域水环境保护价格与税费政策和相关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除了有关研究进展外,在法律要求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水污染治理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表现为治理成本下降和治理效率提高。技术进步的背景使经济政策更有用武之地,水环境保护价格和税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应当充分利用技术进步创造的机会和条件,同时也通过市场机制加速(3)流域生态补偿和污染赔偿政策【国家法规与政策方面】上个世纪70-8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治不完全统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约70余件。大多数法律法规尽管1988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就已经规定:因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下发了《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的指导意见》(环发[2007]130号),明确把流域水2008年修订通过并于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条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1)明确了流域生态补偿是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地方政府为保障辖区内水环境质量可以采取到对策和措(2)流域生态补偿中,政府需要承担主导性作用,要对辖(3)明确了国家支持对上游地区、水源保护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上游地区、水源保护区应该享受生态补偿的效益;(4)明确了财政转移支付等作为流域生态补偿的手段,为上级政府开展对流域上游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和流域上下游之【实践基础方面】了多种形式的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1)水权交易模式。典型的水权交易实践包括2003年浙江东阳-义乌的水权交易,绍兴-慈溪的水权交易,甘肃张掖地区(2)流域环境协议模式。流域环境协议是流域生态补偿的(3)流域共建共享模式。主要针对上下游功能定位明确、(4)异地开发与环境保护协作模式。典型的实践有浙江金华-磐安的金磐模式和广东龙门的金龙开发区模式,为了避免在(5)生态补偿收费模式。生态补偿收费在上个世纪90年代【科研基础方面】科技发展战略研究”(2003-2005)、设立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生态补偿理论、方法和重要领域生态补偿思路进行了系统的探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作为中国政府的高层决策咨询机构,2006年组织了“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课题研究,另外科技部和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共同组织的“松花江水污染应急科技专项跨界流域水环境管理研究”(2005—2006)、环境安全评估体系研究(2003-2005),亚洲开发银行资助开展的“黄河流域跨行政区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2003-2005)、“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加强环境管理”(1998-2001),原国家环保总局和世界银行开展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环境经济政策研究”(1995-1996)、“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项目经济评估”项目(1998-1999)、“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2004-2009)、“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评估”(2005—2006)等项目以及原国家环保总局和0ECD开展了“中国环境评估”(2005-2006)等项目也从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评估、环境投融资、环境税收等角度,涉及到(流域)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研究”(2007-2008),已经就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步提这些在相关领域有代表性的研究项目的实施使国内研究单位在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经济政策和相关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4)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技术【国家法规与政策方面】我国水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在1987年开始试点,1988年3月由原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了《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并在该办法中第一次把“排放许可证制度”单独作为一章来规定。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并没有规定排污许可证制度,但在第14条中规定:“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向所住地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向所住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提交《排污申报登记》,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审核本行政区域内向该水体排污的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对不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发给排污许可证;对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间,发给临时排污许可环保总局发布的《淮河和太湖流域排放重点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和国务院2003年发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是目前我国在水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方面较为具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下发通知,决定在在河北省唐山市,辽宁省沈阳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北省武汉市,广东省深圳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开展排污许可证试点工作。除此之外,很多地方规章也都规定了排污许可证制度,如湖北、江苏、云南等省省人大颁布的环保条例中均对排污许可证有所规定。有些省市还专门颁布了排污许可证的专项管理办法,如(2008年修订)将排污许可证作为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污染物排放监管的重要手段,规定“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以及含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病原体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其他废水和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都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禁止无排污许可证或者不按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该规定为排污许可证机制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法律【实践基础方面】近年来,在许多地区已经有选择的开展了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审核和管理工作,地方环保部门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很多地方开展了排污许可证工作试点。到目前为止,淮河、巢湖流域已经实施了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江苏、上海、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向7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发放了排污许可证。另有一些省、自治区在本行政区内的部分市、县的重点企业试行了排污许可证制度。云南、辽宁、上海、江苏、福建等省市在试点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地方环境保护条例中。深圳、杭州制定了地方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内试点工作已开展20年,许多地方环保部门也具20年来的排污许可实践和管理,使得国内许多企事业单位对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有了很好的了解,政策可接受性较大,推行的时候可能遇到的阻力较小。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越来越频繁,社会各方面对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制度越来越了解。涉及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研究著作越来越多特别是2006年全国全面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计划以来,排污许可证制度作为落实总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已被社会所熟悉。这为出台排污许可【信息化技术手段支持】信息管理技术和环保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关键技术和示范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在线监测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环保部门对污染源的动态监控能力,对各类环境信息的收集、汇跟踪监管、绩效评估等技术,以及开发系统的大型水污染物排(5)水污染防治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法律法规方面】国务院2007年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随后环境保护可与行政审批等17类政府环境信息;强制超标、超总量排污的企业公开4大类环境信息。办法要求环保部门必须在环境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以便民的方式公开政府环境信息,在15个工作日内对公众获取信息申请作出答复。属于强制性公开环境信息的企业,应当在环保部门公布企业名单后30在公众参与方面,2006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对公众和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保进行立在自愿性环境管理手段方面,中国于2003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于2004年颁布并实施了《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6号令),通过对强并开始实施。于1992年开始开展环境标志认证计划,目前已形在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与信息披露制度方面也制定了相应法规。2003年以来,环保总局已陆续发布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规定》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工作的通知》(环办[2007]105号)和《首次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工作指南》,对上市环保核查的内容、程序、范围、时段、2007年4月,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5号),其中专门对企业环境信息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9号——首次公【政策实施方面】环境行为。2003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保护部颁布了《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在全国开展了针对超标准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规定限额还于2003年颁布《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规定》,针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目前国内已颁发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5600多书1万多张。中国环境标志认证针对有磷洗衣粉污染水域造成水体富营湖)的水污染问题提供帮助。已有1,500多家企业生产的3万多6家南京市污染物排放大户,自愿加入了欧盟在中国启动的“中国城市环境管理中试用自愿式协议方法”,每年将根据欧盟业已排放和降耗3%~5%的协议。这种一改以往政府强制的环境管理模式。根据相关签署的协议,南京首批6家企业,每年要提高3%~5%的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每年以3%~5%的速约能源30万吨煤炭,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数万吨。占风险披露总数的60.98%,通常是对环保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及披露,分别占32%、26%;有的企业在发展规划中涉及环境信息【示范研究方面】环保局、南京大学联合世界银行开展了社区公众圆桌对话项目,●环境保护部政研中心等联合世界银行开展的中国乡镇工●环境保护部、德国技术公司(GTZ)联合开展了生态标签●环境保护部与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开展了生态标签实施对这些在相关领域有代表性的研究项目的实施使国内研究单位在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政策和相关技术方面积累了【平台建设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与国家环境保护部政策研究中心完成了统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环境无害化技术信息动态收集与查询检ANN的环境无害化生产能力评价模型与基于Web-GIS的中国主要城市环境无害化生产能力评价信息发布平台,出版了一本专著。●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还承担国家教育部211重点工程项目重点学科信息资源系统建设中环境科学信息资源系统建设国家环境保护部政策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承担的世界银行“中国主要城市环境行为评价及其信息公开化”课题,在对中国环境信息公开政策与实践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中国主要城市环境行为评估模型,构建了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平台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开展环境信息公开(一)项目编制依据(二)项目目标1.总体目标公开政策作为长效政策手段将促进和提高其他政策手段的实施效果,同时,也是环境政策创新的原动力源泉。2.阶段目标(1)第一阶段(2008-2010年)目标(2)第二阶段(2011-2015年)目标案建议。以此促进中国水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水污染防治税费水污染防治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制度等的一体化,协同发挥这些政策制度的水污染防治的积极作用。(3)第三阶段(2016-2020年)目标到2020年,全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水环境长效政策手段体系,全面提升流域水污染管理和政策执行能力,确保示范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削减、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培养一批不同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水环境管理和政策研究专家。(三)项目任务分解与技术路线1.项目任务分解科学系统的水污染控制政策是一个系统科学政策工程,是一个环境政策体系的分支体系。从系统性和科学性以及国情的角度出发,系统的水污染控制政策应该法规标准、财政税费、金融贸易、公众参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政策。考虑到项目的阶段性和政策的优先序,本项目第一阶段将主要选择若干重要的水污染控制政策开展研究和试点。本项目第一阶段设计了5项政策手段,涵盖了指令性控制、经济手段和自愿劝说3种类型政策手段。不同政策手段管理的环据此,本项目的研究任务分解为5个研究课题,分别为:水2.技术路线项目三为管理政策手段研究,产出是政策建议和示范。在课题层次,保障政策手段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是主要任务。项目本项目将对现行的水污染控制政策进行评估,提出水污染控制政策体系框架,同时对本项目关注的重点水污染控制政策试点和创新进行集成,提出太湖流域的水污染控制政策试点方案。但是,考虑到项目和主题的衔接关系,这一部分内容将在究●水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水环境保护价格与税费政策污染赔偿政策制度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政策建议研究●水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价格与税费政策生态补偿和污染赔偿政策制度●水污染防治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政策协调研究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城市政府县级政府工业点源示范研究(四)研究示范区选择太湖流域是本项目的主要示范区,各个课题可以根据研究目标的要求,选择其他不同类型流域或地区进行示范研究。确定的示范区域见表4。课题号课题示范区与前五大主题关系1水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与示范研究太湖流域、苏州市、淮河流域、巢湖流域需求预测、事权财权划分、投资绩效评估2水环境保护价格与税费政策示范研究太湖、松花江和安徽价格税费政策设计3流域生态补偿和污染赔偿制度与示范研究辽河、东江、福建闽江、湖南湘江典型流域生态补偿和赔偿机制技术4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制度与示范研究太湖流域、苏州市、常熟、昆明许可证管理,管理制度衔接5水污染防治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及示范研究太湖流域、苏州市、浙江省自愿手段,企业环境绩效评估 (五)主要科学问题与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1.主要科学技术问题本项目的主要科学问题有:基于水质保护目标的水污染投资需求分析方法体系以及环保财权事权博弈机制;水环境保护价格和税费政策评估模型、水环境保护价格和税费设计的函数建模原理;污染赔偿和生态补偿的定量化技术方法;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设计和实施技术;环境信息公开的支撑平台技术、水环境管理公众参与交互平台技术、上市企业环境绩效评2.主要科技创新方向研究水污染控制技术投资-成本费用效益分析模型、定价模型;水污染防治事权财权相匹配的划分科学方法、需求预测技术理论方法和模型;水资源定价和水污染排放定价理论模型及其对社会经济影响的模拟分析技术;跨界和补偿的定量科学问题以及流域生态效益与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科学评估与实际运用的平衡等。同时对各种手段进行示范,并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发挥各种手段的耦合协同效用,形成管理政策创新集成体1、关键技术突破污染排放定价、税费模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技术,建立基于CGE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技术体系。建立排污许可证与其他管理制度耦合衔接技术、水环境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公共平台在内的管理技术体系,建立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实水环境管理公众参与支持平台技术。建立上市企业水环境信息披露技术、企业环境绩效和信用评估技术、水环境保护公二级技术三级技术自主创新引进创新适应性改进预测与融资手段技术(1)水污染防治投资需求预测技术方法和模型技术;(2)分离政策、管理、工程技术对水污染防治绩效的贡献因子模型方法;(3)水污染治理公共财政资金分配技术费标准制定技术(1)水资源定价和水污染排放定价模型技术(2)水环境税费改革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技术;(3)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收费标准确定技术(4)城市工业废水处理收费标准及其调节系数确定技术偿的定量化技术(1)流域超标水体给下游地区的污染损失核算技术(2)流域上下游污染损害赔偿标准确定技术(3)基于排污通量的上下游污染赔偿标准确定技术(4)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技术(5)基于生态保护成本的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技术可证管理技术(1)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实施管理技术(2)排污许可证优化分配及总量核查技术(3)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与其他管理制度的耦合技术(4)不同层面的水污染排放许可证管理制度的衔接技术交互式平台技术(1)企业环境绩效和信用评估技术(2)上市企业水环境信息披露技术本项目重点针对水污染防治目标提出政策设计和实施的具体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成果将直接运用于我国水污染的各项防治活动,特别是水污染防治经济政策的设计和实施,通过促进水生态环境的改善,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可一是提出相应的可供政府决策部门参考的政策方案,具体(1)水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与示范方案(2)水环境保护价格与税费政策示范方案(3)流域补偿和污染赔偿机制及其示范方案(4)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管理技术示范方案(5)水污染防治公众参与与信息公开制度示范方案二是支撑管理政策决策科学化的技术工具平台,具体包括:(1)水污染控制投资决策支持平台(3)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管理技术平台(1)水污染控制投融资政策试点(2)水污染防治税费政策试点(3)流域生态补偿及其水污染赔偿政策试点(5)水污染控制的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试点主要考核指标(1)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资绩效评估指标和方法(2)流域和城市全成本水价定价技术与示范(3)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收费政策改革试点(4)城市污水处理价格和税费政策(模拟)试点(6)跨界水污染赔偿标准确定技术方法指南(7)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政策设计与试点(8)跨市流域生态补偿政策设计与试点(9)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技术方法指南(10)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实施技术指南(11)太湖流域水污染排放许可证管理系统示范(12)苏州(常熟)市水污染排放许可证管理系统示范(14)水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信息网络支撑平台示范(15)上市企业环境绩效评估技术指南和支持系统计划培养博士生和研究生10名,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出版5部专著和公开发表论文20篇。(一)课题1:水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与示范研究1.课题背景和目标1.1背景高度,由此也就造成目前还未形成合理的水环境保护投融资格(1)原政策设定的水环境投融资渠道逐渐萎缩。1984年城环境保护投资。②更新改造资金中7%用于污染治理。③利用城品的利润5年内可不上缴,留给企业继续用于治理污染。⑥企业立的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用于一些重点污染源和重点区域的治金中提取7%作为环保技改基金的政策已经不能实施。由于污染用利润交财政的那部分资金在头5年内可留在企业治理污染,但政策也就不起作用了。(2)现有投融资体系尚难有效满足污水防治的需求。长期五”环境保护规划投资4500亿元,而实际投资仅为3466.8亿元;“十五”期间水污染治理投资计划为2700亿元,由于资金短缺,达到602.73亿元,是“八五”期间的3.8倍,仅2004年的投资总额就达到352.3亿元,超过了“九五”的一半,但与巨额的城市污水处理需求相比,投资总量仍显得不足。污水处理率指标就反映了这一客观实际问题,2004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32.3%,仍有近70%的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还有一半的城市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按照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投资安排,淮河、辽河流域应分别投入255.9亿元和188.4亿元,但“十五”末期,两个流域还分别有111.3亿元和124.4亿元没有落实,占应投资金的43.5%和66.1%。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测算,“十一五”期间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需要投资3600亿元以上,其中需中央财政投资1500亿元,但截至2007年7月,落实的仅有300多亿元,约占计划的五分之一。(3)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尚未有效形成。我国水资源价格、自来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排污费普遍偏低,不能合理反映水资源的价值和供水、污水处理的成本,非但不能促进节水、防污、防害,反而刺激了对水的粗放使用和污染。与此同时现有的污水收费征收力度不够,市场化的前提条件不充分。合理的收费体系是市场化方式建设和运营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前提条件,它既是企业向银行或通过其他渠道融资的抵押,又是企业盈利的保在0.2~1元/吨之间。在河南,许多地市的污水处理费,最低的仅0.05元/吨,高的也不过0.3元/吨,而污水处理厂的平均处理成本在每吨0.4元左右。因此,如果没有政府财政补贴,许多城市的污水费标准对民营企业投资缺乏吸引力。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除了出于对居民承受能力的考虑外,主要是一些城市政府和居民对收费制度的认识跟不上,相关政策的权威性不够,实(4)政府与市场、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相关部门间水环境(5)有限的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受经济利益的影响,一些长率达34.1%,但废水处理量和达标排放量并没有出现同比增长的情况,仅为9%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投资效率不尽如人化分工是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效率较低的原因之一。2002年度国家审计署报告显示,全国9省区37个国债环保项目中,只有9个按计划完工并且达到了要求,仅占全部项目的24%。2004年,全国共设有637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每日4255万吨。按照已运行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45%。但由于污水管网不配套以及在运行机制、收费政策、监督污水总共101.4亿吨,其中城市生活污水处理85.8亿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32.3%,与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1.2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水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与示范研的长效机制提供财力保障,保证水污染总量控制目标的有效实现,提高水环境项目投融资和资金(投资和使用)效率,促进水环境保护投融资长效政策体系的构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引导,加强协调,花钱买机制,但核心还是落实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对工业污水处理,企业是责任主体,必须达标排放,或者企业自己建厂处理,或者付费交给其他专业单位集中处理;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地方政府是责任主体,要履行治理污水的职责,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利用市场机制推二是加快财政制度创新,推动形成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科学体制和长效机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环境综合治理财政政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立健全珍惜环境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创造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体制和机制。按照十七大精神,财政部门把完善水环境综合治理财政政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立珍惜环境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创造企业实现利润和保护环境双赢体制,为全面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三是完善各项制度,促进多元化的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投融资渠道的形成。建立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机制,并非完全是由于政府缺乏环境保护资金,同时也是分清责任,调动各方面保护市场准入条件不具体、价格、税收等相关政策不配套,导致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机制迟迟不能建立,极大地降低了环境保护投入水平,影响了环保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快水环境保护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就迫切需要研究破除以上政策和制度障碍,理顺各种价共同服务于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良好的增长态势,2003年~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累计超过17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加10万亿元,年均增长22%,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5.1万亿元,增长幅度高达33.5%。政府财政能力的快速增长和财政转型为加强水环境保护投融资体系建设(1)第一阶段(2008-2010年)目标境保护长效投融资政策体系。为建立水环境保护的长效政策手段提供方案,提高环境经济政策的管理效率,保证水污染总量控制和水资源保护目标的有效实现。(2)第二阶段(2011-2020年)目标到2020年,构建完整的水环境保护投融资长效政策体系,通过投融资政策体系的强有力的资源动员能力,充分满足新的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资金需求;形成多元主体、多种资金渠道合理分工、协同配套、共同投入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良性体制与机制;强化水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与水环境保护其他相关经济政策的衔接,形成具有内在协调、高效率的水环境保护宏观政策体系。在全面开展示范区域投融资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水环境保护投融资效率和政策执行能力。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2.重要任务子课题1:水环境保护投资需求预测及投资规划技术研究建立水环境保护投资统计指标体系。研究水环境保护投资口径界定与评估,从基于水污染防治的控制单元、对象与污染治理工艺,研究形成项目分类的投资口径调整设计方案。研究提出与全范围的环境保护投资(投入、支出等)统计口径协调方案。建立水环境保护投资需求模型。研究水污染防治投资需求预测方法,确定合理可行的水污染防治投资目标和量化指标。研究水污染防治投资计量模型与方法,构建以供给可能性为基础、以行业为骨架的水污染防治投资预测模型与方法。势(缺口)。子课题2:基于水环境保护事权财权划分的投融资政策研究明确政府与企业(市场)在水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划分,清晰界研究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财政政策。基于“主体功能区”政间转移支付制度,包括一般财力性转移支付中的水环境保护因设计水污染治理资金筹措渠道方案。提出不同的资金筹措渠提出提高环保公共资金使用效率的措施。研究水环境保护领域政府性投资资金的综合(捆绑)使用问题。除城市各项水污染子课题3:水环境保护的政府投资政策及示范研究研究流域水污染防治政府投资政策。研究政府财政投入的可能机制和渠道,设计为流域水污染防治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方提出促进水环境保护“211”科目完善方案。研究水污染防治公共财政投资科目设计,以“211”科目为重点,明确政府投研究水环境保护财政专项资金方案。研究设计中央预算内环框架设计,结合太湖流域研究流域性水污染防治基金方案。研究水污染防治国债资金可持续投入政策问题。分析未来我未来地方政府发行城市水处理专项市政公债的可行性及其投入子课题4: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水环境保护的政策研究研究社会资金投入水环境保护的机制。研究入水环境保护的金融政策,分析解决污染防治项目本身没有收研究水环境保护的社会融资激励政策。研究风险性降研究强化水环境保护投资效率政策,提出城市污水处理BOT融研究水环境保护的外资利用政策。研究利用外资投入水环境研究促进发展水环境保护资本市场的政策和机制。研究积极研究支持水环境保护的财税手段。针对不同情景,研究如何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优惠、加速折旧、政府担保、子课题5:流域型水污染控制专项资金设计及示范研究研究中央水污染防治综合专项资金方案。研究提出中央环境研究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的完善方案。结合水污染防治子课题6:水污染治理的国债/市政债券资金可持续投入政策及我国国债政策走向及水环境保护领域的国债项目投入需求预测。我国国债市场“利率市场化、品种多样化、市场规则规范化、券面无纸化和交易电脑化”直接金融交易已经渐渐取代国际化已经越来越显著的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做出地方政府发行城市水处理专项市政公债可行性分析及政策框架设计。包括地方政府债务的内涵、外延及其意义;市政公债规模及其可行性分析;水环境保护市政债券的合法性分析;水环境保护市政公债发行机制与试点示范研究。包括对于经营性项目的政府BOT(建设—一运营——转让)和TOT(转让——经营——转让)等方式项目融资研究;对于准经营性项目采取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投资主体,由政府提供投资补贴、水环境保护市政公债的运营机制、偿还机制与试点示范研94-究。包括水处理专项市政公债资金与社会资金相结合运作、将国债资金以股本形式或以借款方式投入到民营企业,由民营企业来运作的形式研究;研究以项目建成后取得的收入为担保,在其取得的收入不足的情况下,使用一部分地方财政收入作为子课题7: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资绩效评估方法与示范研究项目投资评估数据库。选择太湖流域与松花江流域开展案例研建立健全水污染投资项目监督管理体系的研究。从项目建设(1)水污染防治事权财权相匹配的划分方法;(2)水污染防治投资需求预测技术方法和模型;(3)分离政策、管理、工程技术对水污染防治绩效的贡献因(4)水污染防治事权财权相匹配的划分科学方法、需求预测项资金方案设计以及水污染控制的政府投资政策及示本课题将重点解决水污染控制的投融资政策设计和实施中提出相应的可供政府决策部门参考的政策与管理方案和可(1)水污染控制的政府投资政策及示范方案;水污染控制(2)流域型水污染控制专项资金设计及示范方案;流域水(3)提出水污染防治国债资金可持续投入的政策建议;设6.技术经济指标(1)分部门的水污染防治投资需求预测技术方法和模型;(2)涉及中央和地方的水污染防治事权财权划分技术和污(4)面向“十二五”的流域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设计(5)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资绩效评估指标和方法;(6)水污染防治国债资金可持续投入的政策建议方案;(7)水环境保护的市政公债发行、运营和偿还机制设计。(二)课题2:水环境保护价格与税费政策示范研究1.课题背景和目标1.1背景 但是目前仍存在的征收面窄、收费项目不全、收费标准低、征收力度小以及资金使用效率等问题。但是,现有的水资源税费政策还未能起到调节水资源消费行为的作用,因此,必须研究调整与水环境保护相关的水费价格政策和制度,促进水环境保(1)水环境价格改革时机成熟根据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我国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这是我国水污染防治价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在“发展循环经济”一章中指出,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石油替代产品开发的财税、价格、投资政策。为了加大施建设,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理市场化进程。要合理调整城市供水和再生水价格。在加强水偿使用制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健全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初针对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状况,国务院于2007年6月下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以产业化的方式推进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并制定鼓励节能减排的财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实行节能环保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及节能环保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并要求抓紧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改进计征方式,提高税国务院同时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抓紧制定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品(设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完善对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实行减计收入的政研究开征环境税。研究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实行鼓励我国的水价政策体系已经初步确立,但是现有政策体系却难以真实地反映水资源的价值,加剧了供水的紧张局面以及水污染问题。为此,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文件,对整个的水价的改革做出了一个全面部署的要求。该文件认为,我国水价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污水处理收费不到位,污水处理设施难以维持正常运转;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偏低,不能反映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五是各类水价比价关系和计征方式不合理,不利于合理配置水资源。因此,应进一步以节水和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水价机制。内容包括: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优先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加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针对我国水污染防治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在水污染防治价格和税费改革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规定,体现出水污染防治价格和税费政策改革在当前的(2)相关法规为改革水价提供法律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供水价格应当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具体办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主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数量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缴纳排污费。排污费应当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第四十四条规定: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的有偿服务,收取污水处理费用,保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不再缴纳排污费。收取的污水处理费用应当用于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不得挪作他用。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收费、管理以及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可见,进行水污染防治价格和税费政策改革研究,具有明确的法律支撑,也有利于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完善,促进相关法规、条例的(3)促进水环境价格税费政策的执行水环境保护价格与税费政策在近些年备受推崇,然而,由于我国法律上未给予经济政策以恰当的法律地位,政策执行主体往往事权地位不足或者不明确,经济政策在水体污染控制与比如,我国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实施前,排污费用于地方环保部门自身能力建设比例达到排污费的50%,有些地区甚分地区有3年的宽限期外,排污费全部上缴财政部门,环保事门面临任务加重和资金缺乏的双重压力,执法能力受到影响。于环保事业经费没有及时落实,环境管理部门经费保障不足,依靠企业自报,而这些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可用性较差,自动监测数据使用率较低,污染源监测也受到技术、手段、采样的瞬时性等制约,难以提供与实际排放相符的准确数据。因此,很难做到收费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数据偏小。污染源信息的依据不足,致使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价格与税费政策所依赖的法律基础和技术基础双双薄弱不支,使该政策陷入了非常尴尬而被动的境地。而本课题的实施,正是为了缓解我国当前已有水环境保护价格和税费政策在制定上不成熟、执行上不理想的尴尬境地,推动既有水环境和水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决定了与水污染防治相关的水价格主要由政府制定或审批。水价格与税费政策的制定应该基于公共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重要自然资源的价格反映其真实社会和经济成本(包括环境退化和资源耗竭成本)的原则,在充分认识流域社会和经济可以直接调节和控制生产者、消费者的用水和水污染物排放行为,筹集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需要的资金,实现水污染防(4)遏制水环境恶化迫切需要税费政策我国水污染局势在当前表现出复杂性增强的特点,已经形成点源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排放彼此叠加、水量问题与水质问题同步恶化、流域性水污染问题严峻的局面。而从2006年全国的情况来看,不仅没有实现减少2%的目标,还比上年增长2%以上;200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52%,全国661个设市城市中还有278个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综合来看,我国要实现2010年减少COD排放10%和城市污水处理率70%的目标相当困难,必须克服来自制度、管理、资金等多方面的困难对于以上出现的问题,可以考虑采用价格和税费政策进行控制。价格与税费政策是以市场为基础,通过改变市场信号,影响环境管理对象的经济利益,促使其改变生产或消费行为。水环境保护价格与税费政策可以通过允许污染者自己决定采用最合适的方法来达到规定的标准,从而产生显著的成本节约;可以为政府和污染者提供管理上和政策执行上的灵活性。不需要全面监控管理对象的微观活动,从而大大降低环境管理的成本。环境经济政策的这些费用有效性特征,可以为社会释放出通过设计一套有区别的适宜收费体系,可以使某一流域或地区实现特定水质标准所需的总成本得以最小化。美国1968年和1976年的研究显示,通过恰当设计的排污收费体系可以使达标总成本降低20-50%。为了一条特定河流计算出有区别的最优排污收费体系,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和建立复杂的经济模型价格政策对于污水处理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和调节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