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红楼梦》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目录contents02知识导航思维引航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04热考题型解题策略05真题解悟命题洞见01考情分析考题方向考题设计现代文阅读①直接呈现《乡土中国》或《红楼梦》文本片段,设置为“非连续性文段”之一;②只在题目设置中呈现整本书中的某个概念,与阅读理解文本进行勾连。古诗词阅读①考查《红楼梦》中的诗词(包括比较阅读)②运用整本书中的相关概念理解古代诗词语言文字运用①直接呈现《乡土中国》或《红楼梦》文本片段,设置相关考题②围绕《乡土中国》或《红楼梦》,设置考题写作①将《红楼梦》或《乡土中国》中的某个情节、概念或观点、现象,作为作文素材,设计作文考题。衔接高考,整本书阅读的四大考题设计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设题文本2023新高考II卷现代文阅读I中的一则文本是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乡土中国》2022新高考II卷
现代文阅读I的文本是关于《红楼梦》的翻译的三篇学术论文节选围绕《红楼梦》2022北京卷(1)除了《红楼梦》外,这里还提到了小说另外四个书名。请从中任选三个,解释这些书名和作品内容有何关联。(2)小说第五回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听到的仙乐套曲就叫《红楼梦》。今天的通行本也多以《红楼梦》为书名。结合作品内容,谈谈《红楼梦》作为书名的合理性。《红楼梦》2022天津卷以下三幅图均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请从中选择一幅你喜欢的,指出其所涉及的人物和相关情节,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要求100字左右。《红楼梦》近年整本书阅读考情分析统计分析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设题文本2021北京卷(1)这里说的“非常喜事”在小说中指什么?(2)画线的部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举例说明孔子为什么把学习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请从“六言六蔽”中任选两个,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红楼梦》《论语》2021天津卷校文学社拟从《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中选取一个场景拍摄视频短剧。假如你是导演,会选取哪部书中的哪个经典场景?请说明理由。要求100字左右。《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2020江苏卷《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众人联句,起句为王熙凤所作,她说,“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就是‘一夜北风紧’”。请结合这句诗简析王熙凤的形象。《红楼梦》近年整本书阅读考情分析统计分析02知识导图03考点突破考点一概念或观点
概念与观点类考题,主要是针对整本书(《乡土中国》《红楼梦》)中的相关概念与观点进行概括转述与评价。这类考题,一是考查是否记住了书中的相关概念与观点,二是考查对相关概念与观点的评析。《乡土中国》属社会学著作,里面提到了一系列的乡土概念,阅读时必须深入理解;《红楼梦》属文学著作,针对这本书也有一些观点与分析,需要考生进行再评价。考点一
概念或观点
例1.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提到乡土社会诸多权力。根据性质,权力可以分为哪几种?写出这些权力概念并简略解释。【答案】四种权力: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1)横暴权力是指在社会冲突中占主导地位的一方对暂时屈服的一方所拥有的支配、压迫性权力。(2)同意权力是为了保证分工合作顺利进行的基于社会契约的相互同意相互监督的权力。(3)教化权力是在社会继替的过程(相对稳定的文化环境)中,长辈为文化传承而强制教导晚辈的一种权力。(4)时势权力是指在社会变迁中,时势权利是社会变革时代特有的产物,在新旧交替、人们最惶惑无所适从的时候,站出来给人们指路向的"英雄"人物,因此而发生的一种权力。
【解析】本题考查《乡土中国》一书提到的权力概念,属理解识记性考题。考生只要阅读过整本书,能完整地写出权力概念并进行阐释即可考点一
概念或观点
例2.《乡土中国》一书中,作者写出了许多用来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请指出这些概念对应指称其他社会的概念。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礼俗社会法理社会借助语言的社会借助文字的社会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维系着人民的宪法小家族家庭男女有别男女求同【答案】考点一
概念或观点
例2.《乡土中国》一书中,作者写出了许多用来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请指出这些概念对应指称其他社会的概念。礼治秩序法治秩序调节体系司法诉讼体系无为政治有为政治血缘社会地缘社会【解析】本题考查《乡土中国》一书提到的系列概念,属理解识记性考题。根据题干,考生不仅要指出整本书《乡土中国》提到的概念,还要指明其相对称的概念。
考点二内容或情节
内容与情节类考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或转述整本书(《乡土中国》《红楼梦》)中的相关内容与情节。例1.(2007年福建卷)《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细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5分)【答案】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自借《西厢记》中的词句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把黛玉比作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打趣宝玉是“银样镴枪头”。【解析】本题考查整本书《红楼梦》中的重要情节。考生需要对《红楼梦》相关情节熟悉,并能完整转述。考点二内容或情节
2.《红楼梦》的许多情节中,都出现了“手帕”。请选择其中一处,简要概述相关情节,并说明手帕在其中的作用。【答案】示例:宝玉挨打,黛玉去看望他,因为没有说上两句话黛玉就要走了,晚间宝玉就让晴雯给黛玉了送了两方他旧日用过的手帕,千言万语都藏着手帕里了。“横也思来,竖也思,一方手帕寄相思”,宝玉喜欢黛玉,知道她为自己担心和落泪,宝玉送给黛玉手帕就是希望她不要再哭泣了,他不改初心。考点二内容或情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熟悉名著情节并分析其作用的能力。手帕是古人随身常备之物,在《红楼梦》中,因为闺阁女儿多,手帕不仅有其擦拭汗水泪珠等功用,更是反映和传递人物情感的重要载体。如黛玉与宝玉之间,当宝玉来闹午睡的黛玉时,黛玉用手帕遮住脸,看似不愿理会宝玉,实则含着淡淡情愫;又如黛玉打趣宝玉,说他是“呆雁”,用手帕打他一下,反映出少女的活泼俏皮;搜检大观园时,黛玉处找出己方宝玉的旧手帕,黛玉临终前还把宝玉送她的手帕放进火中烧掉等,可见手帕中牵涉着他们的种种情感,学生可任选一处情节进行阐述分析,合理得当即可。考点三实践与运用实践与运用类考题,是指运用整本书(《乡土中国》《红楼梦》)中的相关概念与观点,去指导实际生活运用,属延伸运用型考题。解答本题,需要对文本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理解透彻。【2022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考点三实践与运用【立意参考】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现象,介绍传统文化经典《红楼梦》中众人给匾额题名三种不同的方式;第二部分是对上述三种题名方法的评价,暗示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也就是直接学习、借鉴、创新三步走。在此基础上,由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内涵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考点三实践与运用【写作指导】此题以写议论文为宜,论证角度丰富。考生可从三种方式中任意选择,学习、借鉴他人(国)的方法经验或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创新,进而对效果进行评价;也可对三种方式综合理解,逐层分析:从模仿借鉴到自主创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这个规律。
考生要注意小处着眼,大处落重墨。从个人的学习生活到国家的发展繁荣,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坚定全民抗疫、航天创新梦圆到科技助力中国梦的实现,考生选材俯拾即是。古有至理名言和多彩故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师以长技以治夷,鲁迅的拿来主义;魏征和唐太宗的故事,郑板桥独创一体。今有创新的政策和丰硕的成果:“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嫦娥”落月、“雪龙”双船“探极”、“神舟十三”凯旋、京张铁路列车高速飞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一流。04热考题型从近年高考看,整本书阅读,在新高考题中,主要考题有两种,一是融合现代文阅读考题,二是写作。这里只谈谈融合现代文阅读考题。融合现代文阅读考题有两种设题方式:①直接呈现《乡土中国》或《红楼梦》文本片段,设置为“非连续性文段”之一;②只在题目设置中呈现整本书中的某个概念,与阅读理解文本进行勾连。无论哪一种命题形式,考查的重点是运用整本书中相关的概念与情节,来分析理解现代文。答题时,既要完整表达整本书中的概念与观点,也要对现代文中的相关进行衔接勾连。示例如下:阅读下文,完成后面试题。甲
八百米故乡苏
童①在我的字典里,故乡常常是被缩小的,有时候仅仅缩小成一条狭窄的街道。有时候故乡是被压扁的,它是一片一片的记忆碎片,闪烁着寒冷或者温暖的光芒。我需要的一切词汇,都经过了打包处理,便于携带,包括“故乡”这两个沉重而庞大的字眼。②1982年夏天,在一条名叫齐门外大街的街道上居住了二十多年之后,在把四个子女都养大成人之后,我父母乔迁新居。那是很多年来我们家的第一次搬迁,唯一的问题是日常生活的直径改变了。正负八百米,我父亲去市中心上班,骑自行车要多走八百米,我母亲上班少走八百米,可是去看望我外祖母和舅舅们要多走八百米。③对我来说,八百米是一次直径的扩展,美中不足的是这次扩展规模太小,我的生活从一条街到另外一条街,仅仅延伸了八百米,不能遗忘什么,也不能获得什么。那年夏天,我第一次意识到了“故乡”这个词。八百米成为一个象征,就像一个人发现故乡的路,很短,也很长。④我的写作,其实一直在利用这局促的八百米的故乡,有一些事物总是在我创作过程中浮现在脑海里,分别是河水、铁路、工厂、河里的客船、驳船和农用船。许多敞开的房屋的门洞,早晨和黄昏街上的人流和嘈杂的市声。那八百米范围里的居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有好多人脸会在我写作的时候悄悄一闪,进入我的记忆,那些事物,那些人,都以故乡的名义降临。⑤齐门外大街如今拆了一半,保留了一半,被拆去的是临河的房屋,127号,这个门牌号码现在应该是消失了。那曾经是我母亲的家族很多人的旧屋。我母亲这一家家境贫困,从镇江地区的扬中岛上出外谋生,移民到苏州,一直团结在我大舅的周围,一起居住,一起生活。⑥我们这个家族,最初是这个街区的陌生人。周围的邻居大多是苏州的老居民,对于我们127号的日常生活,毕竟是有点好奇的。而语言问题首当其冲,姐姐和表姐们一旦与别人发生口水仗,必然会因口音受牵连。我们家的下一代都为上一代的家乡辩解过,为地理位置辩解,为口音所属方言辩解,出于虚荣心,或者就是出于恼怒。当你为父母的口音感到恼怒时,你如何体会“故乡”这两个字带来的荣耀?⑦失散,团聚,再失散,是我母亲的家族在扬中、苏州两地迁徙生息的结局,没有土地的家族将永远难逃失散的命运。我母亲的家族在几十年的艰难时世里一直聚合在一起,是一个亲密的家族圈的生活,但最终,在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里,一切烟消云散,这个家族的第一代、第二代,还有第三代,最后还是失散了。⑧五年前,随着苏州齐门外大街的拆迁重建,我的大舅和三舅妈都被安置在了别的居民小区。我童年时代热闹的家族圈生活完全萎缩了,家族对于我来说,仅仅是由直系亲属组成,每次回到苏州,我的足迹仅限于我父亲的家和我兄弟姐妹的家,甚至他们都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每两家之间的距离都很遥远,远远超过八百米。对我来说,超过八百米,故乡便开始模糊,开始隐匿,至此,我的八百米的故乡已经飘忽不见了。乙
血缘和地缘费孝通①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给自足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个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②但是人毕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地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个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
(节选)请用乙文的观点阐释甲文“失散”、“团聚”现象。(5分)
【答案】乙文论述了中国乡土社会中血缘和地缘的两种关系。第一种是血缘和地缘的合一。甲文中母亲家族的“团聚”,一起居住和生活,维持着亲密的家族圈生活,这种地域上的靠近是由血缘上的亲密带来的。第二种关系是血缘和地缘的分离。甲文中伴随时代发展,母亲家族四散、“八百米故乡”消失。这是乡土社会难以避免的过程,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结成新的地方社群,而血缘社群却产生了分裂。因此母亲家族的“团聚”是传统社会的安稳与温情,而“失散”固然带来怅惘,但也需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时世交替。【解析】本题考查《乡土中国》书的提到的观点与概念在实践的运用。考生应从血缘和地缘角度,分析甲文中各种现象及原因。答题时,既要概述乙文中的相关观念,又要运用甲文中相关现象对乙文中的观念进行分析。05真题感悟1.【2021年高考北京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前向王熙凤托梦,说道: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1)这里说的“非常喜事”在小说中指什么?(2)画线的部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举例说明。【答案】(1)元妃省亲(贾元春才选凤藻宫)(2)是小说后续情节发展的暗示,暗示了青春少女的红颜薄命以及封建家族走向崩溃的悲剧。例如小说写林黛玉泪尽而亡、贾府最后被抄家等。【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把握能力。这段话出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香消玉殒,王熙凤大权在握”,这是秦可卿临终时托梦给王熙凤时所说的话。“非常喜事”是指贾元春晋封为妃,皇帝恩准元春省亲。(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情节等的整体把握能力。这句话是秦可卿临终给王熙凤的提醒,暗示贾府将走向衰败。“盛筵必散”暗示贾府会盛极必衰的的命运。而“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三春”有人认为指贾家的三个
女,迎春嫁的不如意,后被折磨致死,探春远嫁,惜春出家,这三春离开贾府,贾府已经没落不堪了,再加上唯一显赫的元春病逝,贾府更是彻底落败,这才有了“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说法。“芳菲尽”也包括大观园所有女子的悲惨命运,比如黛玉泪尽而逝等。因此秦可卿这句话是小说后续情节发展的暗示,暗示了青春少女的红颜薄命以及封建家族走向崩溃的悲剧。2.【2020年高考北京卷】《红楼梦》第五回中晴雯的判词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请从判词的画线部分选择三处,各举出原著中的一个具体情节加以印证。【答案】①心比天高:晴雯撕扇/晴雯笑骂秋纹。②灵巧:晴雯病补雀金裘。③毁谤生:王善保家的毁谤晴雯,王夫人下令抄检大观园。④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死后宝玉写《芙蓉女儿诔》。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
题目考查的是晴雯的判词,需要考生对应三处画线句举出相应的例子。
比如“心比天高”,可从“晴雯撕扇”等情节中体现。端午佳节间,宝玉因金钏儿之事,心情很糟糕。恰巧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扇子跌折,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不仅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而且连来劝架的袭人也落了个灰头土脸。最后,宝玉一定要回了太太去,至袭人一干丫鬟跪下求情才罢。而宝玉赴宴回来,仍和晴雯有说有笑。听说晴雯喜欢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代加工与农业绿色生产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全新员工离职保密协议及知识产权归属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联网医疗股东股权变更及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场馆租赁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材料研发人员劳动合同书(含成果转化)2篇
- 2025年公司法人变更合同审查与合规性审查专项服务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设备检修及保养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电商运营委托收购合作协议3篇
- 2025养生馆合伙人生态养生旅游项目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机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服务合同3篇
- 《中国古代寓言》导读(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课件
- DL∕T 435-2018 电站锅炉炉膛防爆规程
- 2024年(粮油)仓储管理员理论知识竞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医疗耗材供应项目实施方案
- 餐馆食材订购合同
- 小学高学段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及应对的研究
- 英语专业八级词汇表简略
- 精神病院感染管理
- 地震应急演练实施方案村委会(2篇)
- 三级合伙人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