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单选题1.如图为北宋初期部分士人的“地中”观念示意图。当时存在“洛邑地中”的观念,而有些土人凭借唐、五代的历法与测影知识所产生的“岳台地中”观念,结合“中区”“中夏”等正统观念,赋予开封“天下之中”的名号,以其自古以来的神圣色彩对首都开封进行文化上的建构。士人这些举措的实质是()A.表达中华文化继承性 B.明证前代历法科学性C.强化新政权的合法性 D.宣扬皇帝权威神圣性2.“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3.宋朝采用强干弱枝.内重外轻的做法加强中央集权,“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下列符合宋代这一做法的是()A.州刺史拥有行政权和领兵权 B.节度使成为州以上地方军政长官C.设置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D.实行二府三司制度分化宰相事权4.造成漫画中现象的措施是()A.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B.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C.使枢密院与“三衙”分权D.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权力5.绍兴七年(1137年),岳飞面奏宋高宗,因为高宗没有子嗣,岳飞希望立高宗的养子为皇子。高宗及中枢官僚集团认为岳飞违反了“祖宗之法”,对他产生了较大的不信任感。这说明当时()A.武将干预政治遭到抵制 B.嫡长子继承制瓦解C.统治集团内部分崩离析 D.君主专制日益衰弱6.北宋元祐年间,苏轼担任杭州知州时,给中央上了一道《祈赐度牒修廨宇状》,要求修缮损毁严重的地方政府办公用房。按照当时制度,苏轼需事先禀报()A.转运司 B.节度使 C.枢密院 D.参知政事7.宋仁宗宝元(1038—1040)年间,西夏向北宋边境发起进攻。北宋朝野本打算“重拳出击”,一举摧毁西夏政权。然而,1042年辽朝却趁机向北宋“索取关南十县之地”,且除原有岁币外,又“年增帛一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断送了其攻打西夏的最后希望。这反映出()A.北宋的民族政策过于软弱 B.辽夏联合威胁北宋的边境C.北宋的外部环境较为险恶 D.宋代奉行守内虚外的政策8.下图所示为宋太祖至宋真宗三朝年间军队的数目。这一变化()A.直接导致中央集权的衰弱 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为后来财政危机留下隐患 D.改变了重文轻武的国策9.宋制规定,“执政官委御史台弹奏,尚书以下听长官纠劾以闻”,“自宰臣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任非其人,事有失当”,谏官“皆得谏正”。这反映出宋代()A.崇文抑武策略得到贯彻 B.宰相职权受到了严重削弱C.专制皇权的进一步加强 D.谏官与宰相形成争权局面10.宋朝初期,转运使专门掌管各地财赋的转运。至977年,宋太宗尽除节度使所辖支郡,“天下物宜,民间利病,惟转运使得以周知,令更互赴阙,延见询问”。转运使职能的扩大()A.提升了行政效能 B.埋下了割据隐患C.调整了决策方式 D.加强了中央集权11.某学者指出,汉唐王朝都是由王朝自身扶植的封疆大吏或地方军阀“造反”成功而灭亡,但从宋代开始,这种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中国从此再无严重的地方分裂割据。这说明宋代与汉唐相比()A.国家统一的局面进一步巩固 B.地方管理制度建设臻于完善C.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 D.重文轻武政策的运用较恰当12.宋代以“三帅”分别管理禁军;设立“二府”和“三司”,让枢密使和宰相“对掌大政”;又规定财政收入由各路的转运司统管。由此可见,宋朝政府运作推崇()A.强干弱枝 B.崇文抑武 C.内重外轻 D.事权分立二、材料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太祖时,虽听缘边市易,而未有官署。太平兴国二年,始令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务,辇香药、犀象及茶与交易。……雍熙三年,禁河北商民与之贸易。时累年兴师,千里馈粮,居民疲乏,太宗亦颇有厌兵之意。端拱元年,诏曰:“朕受命上穹,居尊中土,惟思禁暴,岂欲穷兵?至于幽蓟之民,皆吾赤子,宜许边疆互相市易。自今缘边戍兵,不得辄恣侵略。”未几复禁,违者抵死,北界商旅辄入内地贩易,所在捕斩之。……景德初,复通好,请商贾即新城贸易。诏北商赍物货至境上则许之。二年,令雄、霸州、安肃军置三榷场,北商趋他路者,勿与为市。遣都官员外郎孔揆等乘传诣三榷场,与转运使刘综并所在长吏平互市物价,稍优其直予之。——摘自《宋史》卷第一百八十六(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互相市易”发生在北宋与哪个民族政权之间,并给出判断依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与上述民族政权贸易交往发生的变化;指出北宋“令雄、霸州、安肃军置三榷场”的考量因素。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北宋政治地理结构如图所示,北宋的政治地理结构,是由首都(点A)向外辐射的模式,由京畿核心区(内圆1)至东南供馈区(半圆环2)和北方防御区(半圆环3),再到南方边远区(半圆环4)如果在3之外补上半圆环5,这个模式,就比较符合上古以来理想中“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荒服”的均匀辐射的圈层式的政治地理结构。但是北宋的这一模式的重心偏向北方,实际上并不存在半圆环5,区域3也不能与区域2直接联系。——据余蔚《两宋政治地理格局比较》(1)概括指出图1中各分区形成的主要因素。(2)结合材料说明北宋政治地理结构分区的特点。

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宋初建,需要为新生政权需求合法性,强调北宋都城开封为“天下之中”,以强化新生政权的合法性,C项正确;虽然材料体现了士人们继承了唐、五代“岳台地中”的观念,但这一观念服务于建构“开封地中”的观念,因此其实质并不是表达中华文化具有继承性的特征,排除A项;这些士人援引前代历法与测影知识产生的观念是为了服务现实需要,而非证明前代历法的科学性,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宣扬皇帝权威神圣性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的信息可知这与宋代“二府三司制”的特点相符;再有题干中“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的信息可知题干描述的是这一制度存在的弊端,故C项正确;ABD项与题干“二府三司制”的信息不符,故排除。3.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代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C项正确,宋以前,州刺史拥有行政权和领兵权,排除A项,唐代节度使成为州以上地方军政长官,排除B项;二府三司制度是中枢机构演变,不是材料所述中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相关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4.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故选C项。5.答案:A解析:宋朝实行崇文抑武政策,岳飞作为武将,对皇帝选择继承人一事发表意见,这让高宗对宋代政治传统遭到破坏感到担忧,说明当时抵制武将干预政治.故A项正确。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从北宋开始,朝廷对财政管理严格,凡州军常例之外的财务,都需先禀报代表中央财政的转运司,由转运司审核上奏,绝无擅自决定的权力。A项正确;节度使在宋代没有实权,排除B项;枢密院在宋代掌管军权,排除C项;参知政事在宋代掌管行政权,排除D项。故选A项。7.答案:C解析:北宋在与西夏交战过程中,辽趁机讹诈北宋,使之无法全力攻打西夏,这反映出辽与西夏都对北宋构成威胁,北宋的外部环境较为险恶,故C项正确。8.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宋太祖至宋真宗三朝年间军队的数目大大增加,这使得养兵费用剧增,造成了财政负担,C项正确。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重视谏官,扩大谏官的职能,对宰相及其文武百官的决策进行纠错。由于谏官代表皇帝行事,因此材料反映了宋代专制主义集权的进一步加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宋朝崇文抑武的政策,故A项错误;谏官并不是为削弱宰相职权而设,故B项错误;宰相和谏官各司其责,有所牵制,但两者并非争权关系,故D项错误。故选:C。10.答案:D解析:根据“天下物宜,民间利病,惟转运使得以周知,令更互赴阙,延见询问”可得出转运使负责地方的财物转运,加强对地方经济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与效能无关,排除A项;加强中央集权,降低割据隐患,排除B项;材料与中央决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1.答案:D解析:宋初吸取唐朝后期以来藩镇割据教训,推行重文轻武治国政策,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宋代国家只是局部统一,没有完成大一统,排除A项。B、C两项表述绝对化,排除。12.答案:D解析:根据“分别管理”“对掌大政”“由各路的转运司统管”可得出无论是军权、行政权还是财政权,宋代都进行了分割,体现了事权分立,故D项正确。13.答案:(1)辽或契丹建立的辽。辽与北宋长期对峙;雄州、霸州、安肃位于宋辽边界附近;宋辽和议发生在宋真宗景德年间。(2)变化:最初没有正式场所和管理机构、时开时闭,到设置管理机构和固定场所。因素:边地稳定与当地人民的生活需要;维护双方友好关系(澶渊之盟的签订、宋辽停战议和);弥补双方物资不足。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宋时期。由材料“太平兴国二年,始令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务,辇香药、犀象及茶与交易。”“朕受命上穹,居尊中土,惟思禁暴,岂欲穷兵?至于幽蓟之民,皆吾赤子,宜许边疆互相市易。自今缘边戍兵,不得辄恣侵略。”及所学可得出辽与北宋长期对峙;由材料“二年,令雄、霸州、安肃军置三榷场,北商趋他路者,勿与为市。”及所学可得出雄州、霸州、安肃位于宋辽边界附近;由材料“景德初,复通好,请商贾即新城贸易。诏北商赍物货至境上则许之。”及所学可得出宋辽和议发生在宋真宗景德年间。综上分析可知,“互相市易”发生在北宋与辽之间。(2)本题是对比、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宋时期。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在太祖时,虽听缘边市易,而未有官署。太平兴国二年,始令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务……雍熙三年,禁河北商民与之贸易。……景德初,复通好,请商贾即新城贸易。诏北商赍物货至境上则许之。二年,令雄、霸州、安肃军置三榷场,北商趋他路者,勿与为市。”可得出最初没有正式场所和管理机构、时开时闭,到设置管理机构和固定场所。第二小问因素:由材料“太平兴国二年,始令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务,辇香药、犀象及茶与交易。……雍熙三年,禁河北商民与之贸易。时累年兴师,千里馈粮,居民疲乏,太宗亦颇有厌兵之意。”可得出边地稳定与当地人民的生活需要;由材料“景德初,复通好,请商贾即新城贸易。诏北商赍物货至境上则许之。”及所学可得出护双方友好关系(澶渊之盟的签订、宋辽停战议和);由材料“遣都官员外郎孔揆等乘传诣三榷场,与转运使刘综并所在长吏平互市物价,稍优其直予之。”及所学可得出弥补双方物资不足。14.答案:(1)因素:历史传统;军事战略;经济发展。(2)特点:以首都开封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模式;重心偏向北方,由于军事战略的需要,北方防御区得到了特别加强;东南供馈区和南方边远区的发展相对独立,体现了经济发展对政治地理结构的影响;政治地理结构受到历史、军事、经济和民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的中国。根据材料“由京畿核心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继承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度,这是历史传统:根据材料东南供馈区”可知,宋朝南方的经济发展加快,这是经济发展因素;根据材料“北方防御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军事战路因素。(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的中国。根据图2:北宋政治地理结构分布简化图与“图1:北宋政治地理结构分区图可知,以首都开封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模式:根据材料“北宋的政治地理结构,是由首都(点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