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教案_第1页
地质灾害教案_第2页
地质灾害教案_第3页
地质灾害教案_第4页
地质灾害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地质灾害第二节地质灾害一、【课标分析】本节是新课标“1.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中所要求内容,这节课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资料,以典型的地质灾害为例,说明其发生规律、分布地区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二、【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地质灾害》,承接本章上节《气象灾害》内容,与气象灾害相似,地质灾害包含的具体灾害种类也很多,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地震及其相关概念;掌握地震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分布。本章下节课内容为《防灾减灾》,全面介绍了应对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措施,所以本节课添加了部分地质灾害的“避灾、防灾措施”内容。三、【教学目标】1.人地协调观能够利用地图,指出常见地震的发生规律与分布地区。2.区域认知运用地图,描述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地震的发生规律。3.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地震发生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造成的危害,并说出地震灾害发生的原因。4.地理实践力利用地震的发生规律,做好地震的监测、预警,能够掌握震中的自救措施。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震的类型、分布及影响。2.难点地震发生原因以及防灾减灾措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导入提问:大家知道图片展示的是哪一年发生的什么自然灾害吗?生: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师:这次自然灾害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一次对人类来说破坏性最强的地震。这次地震持续仅仅两分钟,却造成了数以万计的生命丧生,经济损失达到了8000多亿人民币。那破坏力如此巨大的地震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来应对地震这种地质灾害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地质灾害。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目标。探究地震成因探究地震分布探究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学生小组讨论看图总结地震影响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地震的概念,地震是什么呢?生:地震是由于板块运动造成的地面震动。师:对。具体来说,结合图片我们知道地壳中的岩层在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师】通过地震的成因,我们知道地震与板块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接下来观察“世界地震带分布图”和“岩石圈六大板块分布图”,说明世界地震分布有何特征?【生】世界地震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其原因是处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跃不稳定。【师】观察“中国主要地震分布图”,说明我国地震分布有何特征?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区?【生】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靠近两大地震带区域多地震;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大、强度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省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汶川地震所在的四川省就属于地震多发区域。【师】给出汶川大地震的相关数据提出问题:汶川地震造成的破坏力为何如此巨大?观察示意图,尝试说明地震相关术语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师生共同得出】(1)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2)震中: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3)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4)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5)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师】震级表示地震能量的大小。烈度是指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接下来我们观察图示,进一步归纳说明震级和烈度如何划分?【学生讨论】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有何关系?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吗?【生】震级表示地震能量的大小,一般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师】分析汶川地震震中烈度分布图,根据视频图文资料,尝试分析汶川与成都、重庆和北川烈度不同的原因?【生】尝试总结: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除了和震级、震源深度和震中距外,还与地震构造和地面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关系。【师】结合具体实例,给学生解释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五方面,分别是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师】观看“汶川地震危害”图片,归纳地震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生】根据视频和图文资料,归纳总结:人员伤亡,疫病蔓延,心理创伤;财产损失,破坏房屋、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等灾害……通过展示岩层活动过程的图片生动展示地过程,利于学生理解地震的含义。以示意图的形式,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初步感知地震相关术语,并能说出其基本含义和相互关系。以真实地震为背景,分析说震中、震级和烈度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以更真切地理解这些术语并知道如何应用。呈现基本图示过程,引导学生尝试说明汶川地震形成的过程和驱动力,训练描述地理过程的关键能力(反映格局-过程-机制的地理思维线索)据图说明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训练读图析图能力和归纳地理分布特征的关键能力。据视频和图文材料,归纳地震的影响,训练获取和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小组活动:地震演练【师】介绍地震预警地震发生时,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这个时间差给地震预警留下了时间。地震发生后,房屋从开始晃动到倒塌的平均时间大约12秒。为人们避险提供更多时间。【师】那对于我们,在地震来临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自己呢?找几个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生】在教室内进行逃生演练。【师】对学生逃生行为进行评价,并总结:地震来临时有序撤到安全地带。如不能撤离,应寻找三角地带蹲下。地震过后还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引导学生利用地震的特点学习正确的逃生方法。总结并留下课后思考【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留下思考问题:地质灾害不仅仅包括地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