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 专题01 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_第1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 专题01 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_第2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 专题01 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_第3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 专题01 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_第4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 专题01 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1.【2024·七年级上·安徽黄山·期中】古诗文名句默写。(1),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2)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江南逢李龟年》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的诗句是:,。(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既写景又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2.【2024·七年级上·安徽滁州·期中】默写。(1)诗人最喜欢描写月亮。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描写秋月高悬,仿佛和流水一起伴随诗人远行的诗句是“,”;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借凄神寒骨的边城月色来抒发情感的诗句是“,”。(2)乡愁是古诗中经常出现的主题。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欲借北归的鸿雁传书,深刻表达诗人思乡情愁的句子是“?”;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提到故乡,表达对和平生活的渴望的诗句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思乡心切的句子是“,”。3.【20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默写(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2)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3)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4)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友人惭,。(《陈太丘与友期行》)(6),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思念家乡的诗句是:,。(8)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寄托自己对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句子是:,。4.【20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默写。(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2),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3)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4),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唐诗里的友情真挚感人:在《送元二始安西》中,王维用“,”寄寓了对好友的不舍和殷切的祝福;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用“,”寄寓了对好友的担忧和恳切的思念。5.【20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默写。(1)学习古诗,就要了解作者的情感。王湾《次北固山下》中“①?”两句写出了诗人思乡之切,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②,”两句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③,”两句写出了作者借一轮明抒发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2)《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它有很多章节讲到学习。《〈论语〉十二章》中,讲到学习有三层境界的句子是“④,”,讲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⑤,”。6.【20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古诗文默写。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③学而不思则罔,。(《论语》)④,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⑤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⑥,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①乡愁是挥之不去的情愫。王湾在《次北固山下》尾联中写道:?。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②《<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7.【2024·七年级上·安徽六安·期中】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5)子夏曰:“,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迁谪之远的诗句是:,。(8)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海上的昼夜和自然的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8.【20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在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①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②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④,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③《〈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9.【2024·七年级上·安徽蚌埠·期中】默写游美景,文字记录着相遇的美丽。随曹操观沧海,“①,②”,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同马致远驻足江南,“枯藤老树昏鸦,③”,水乡风光反衬出游子愁绪;随王湾路过北固山,“④,江春入旧年”,感受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念故人,文字饱含着思念的情愫。“⑤,随君直到夜郎西”,感受到李白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的温暖;“⑥,夜征人尽望乡”,听李益道出征人思家怀乡的心声;“⑦,⑧”,体会杜甫对国事凋零,友人颠沛流离的感慨;“⑨,⑩”,领悟岑参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的复杂情绪。10.【2024·七年级上·安徽铜陵·期中】默写。走进语文的世界,我们与先贤哲人跨越时空沟通。我们和李白秋夜行船,“,”(《峨眉山月歌》),眼前是月映清江的美景;我们与李益登楼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感受戍边将士绵绵不绝的乡愁;我们同曹孟德登临碣石山,欣赏“,”(《观沧海》)的美景,感受大海吞吐日月、包罗万象的辽阔;我们随王湾行舟北固山,观旭日东升,候春日来临,从“,”(《次北固山下》)中感悟生活的哲理;我们陪马致远漫步苍茫古道,在傍晚的霞光中咀嚼着“,”(《天净沙·秋思》)这种思乡的苦涩。11.【2024·七年级上·安徽宿州·期中】默写。(1)曹操在《观沧海》中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的广阔、博大,凸显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2)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各有不同。有表达思乡之情的,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有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如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惜别情的两句是“,”;有无可奈何情绪的,如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是“,”。12.【20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默写。(1)思乡是萦绕在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用西下的残阳衬托游子的思乡之情;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借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那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2)“菊花”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作中。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用“菊花”寄托了作者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用再来观赏菊花,表现了主客之间关系的亲切融洽。13.【2024·七年级上·安徽滁州·期中】默写。(1)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3),思而不学则殆。(《论语》)(4)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5)回忆古代优秀诗歌,品味蕴藏在其中的思乡怀人之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月抒发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王湾“?”(《次北固山下》)借用“雁足传书”的典故寄托思乡之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用特定时间来揭示羁旅漂泊之情。14.【2024·七年级上·安徽宿州·期中】根据语境,填写诗句诗歌中有海的雄壮。《观沧海》中“①,”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的雄伟气势;《次北固山下》中的“②,”,描写了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的壮丽场景。诗歌中有动人的乡愁。“③,”(李白《峨眉山月歌》)是临行的不舍;“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羁旅的孤苦;“⑤,”(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是想家的遥望。15.【2024·七年级上·安徽淮北·期中】默写。(1)思乡怀人是中国诗歌的永恒主题。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两句,简明生动地写出了日暮时分异乡人浓浓的乡愁;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两句,通过“杨花”“子规”两种意象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寄寓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惋惜;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两句,连用三个地名,传达出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2)古人常先写景再抒情。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运用对偶来描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观景象的句子是“,”;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出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16.【20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默写。(1)“月”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典型意象,寄寓作者丰富的情感。像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他的《峨眉山月歌》中的“,”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表现了诗人远行的喜悦。(2)热爱诗词吧,那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诗中有景,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了“,”的草木景色;诗中有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诗中有情,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表达了游子之悲。17.【2024·七年级上·安徽淮南·期中】默写。(1)曹操在《观沧海》中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的广阔、博大,凸显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2)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各有不同。有表达友情的,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有表达思乡之情的,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芦笛声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的句子是“,”;有表达旅人愁思的,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用凄美的夕阳背景点缀,完美地表现漂泊天涯的旅人愁思的句子是“,”。18.【2024·七年级上·安徽宿州·期中】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诗中有景。《观沧海》中曹操描写林间草木欣欣向荣景象的诗句是“,”;《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李益登临城楼远望的景象的诗句是“,”。(2)诗中有情。《江南逢李龟年》中杜甫在江南暮春时节,与故人重逢,对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的诗句是“,”;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联想之景表达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3)诗中有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必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19.【20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默写。优美的诗歌不仅描绘出自然之美景,更暗含着诗人的各种情感:观海,曹操想象了“,若出其中;,若出其里”(《观沧海》)的壮美;望月,李白表达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劝慰之情;渡江,王湾获得了“,”(《次北固山下》)的哲理启示;漂泊,马致远发出了“夕阳西下,”的悲叹;回望,李白传递了“夜发清溪向三峡,”(《峨眉山月歌》)的思念;重逢,杜甫流露了“,”(《江南逢李龟年》)的慨叹。20.【2024·七年级上·安徽蚌埠·期中】默写。(1)“风”的意象经常吹拂在古诗之中。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有“,”,诗人见风而生思乡之情;曹操《观沧海》中的“,”,描写了秋风中大海波翻浪涌的壮阔景象;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描写了广阔江面上风正船行的景象。(2)“花”的意象经常开放在古诗之中。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两句,借菊花表达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杨花落尽之时听到友人被贬的悲痛。

专题01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1.【2024·七年级上·安徽黄山·期中】古诗文名句默写。(1),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2)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江南逢李龟年》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的诗句是:,。(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既写景又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答案】学而不思则罔随君直到夜郎西枯藤老树昏鸦不知何处吹芦管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罔、随、夜、藤、鸦、逢、海、残、夜。2.【2024·七年级上·安徽滁州·期中】默写。(1)诗人最喜欢描写月亮。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描写秋月高悬,仿佛和流水一起伴随诗人远行的诗句是“,”;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借凄神寒骨的边城月色来抒发情感的诗句是“,”。(2)乡愁是古诗中经常出现的主题。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欲借北归的鸿雁传书,深刻表达诗人思乡情愁的句子是“?”;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提到故乡,表达对和平生活的渴望的诗句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思乡心切的句子是“,”。【答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峨眉、羌、烽、霜、雁。3.【20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默写(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2)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3)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4)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友人惭,。(《陈太丘与友期行》)(6),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思念家乡的诗句是:,。(8)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寄托自己对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句子是:,。【答案】山岛竦峙影入平羌江水流风正一帆悬闻道龙标过五溪下车引之枯藤老树昏鸦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竦峙、羌、悬、藤、遥、傍”等字词容易写错。4.【20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默写。(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2),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3)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4),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唐诗里的友情真挚感人:在《送元二始安西》中,王维用“,”寄寓了对好友的不舍和殷切的祝福;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用“,”寄寓了对好友的担忧和恳切的思念。【答案】思而不学则殆树木丛生风正一帆悬正是江南好风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注意“殆、悬、更、君、郎”等字词的书写。5.【20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默写。(1)学习古诗,就要了解作者的情感。王湾《次北固山下》中“①?”两句写出了诗人思乡之切,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②,”两句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③,”两句写出了作者借一轮明抒发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2)《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它有很多章节讲到学习。《〈论语〉十二章》中,讲到学习有三层境界的句子是“④,”,讲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⑤,”。【答案】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易错字词:雁、岐、随、罔、殆。6.【20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古诗文默写。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③学而不思则罔,。(《论语》)④,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⑤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⑥,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①乡愁是挥之不去的情愫。王湾在《次北固山下》尾联中写道:?。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②《<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答案】随君直到夜郎西正是江南好风景思而不学则殆东临碣石应傍战场开回乐烽前沙似雪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郎、殆、碣、傍、雁”等字词容易写错。7.【2024·七年级上·安徽六安·期中】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5)子夏曰:“,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迁谪之远的诗句是:,。(8)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海上的昼夜和自然的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答案】秋风萧瑟枯藤老树昏鸦岐王宅里寻常见影入平羌江水流博学而笃志思而不学则殆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瑟、藤、岐、羌、笃、殆、杨、道、残、入”等字词容易写错。8.【20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在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①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②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④,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③《〈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答案】断肠人在天涯随君直到夜郎西回乐烽前沙似雪岐王宅里寻常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涯、夜郎、烽、岐、罔、殆”等字词容易写错。9.【2024·七年级上·安徽蚌埠·期中】默写游美景,文字记录着相遇的美丽。随曹操观沧海,“①,②”,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同马致远驻足江南,“枯藤老树昏鸦,③”,水乡风光反衬出游子愁绪;随王湾路过北固山,“④,江春入旧年”,感受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念故人,文字饱含着思念的情愫。“⑤,随君直到夜郎西”,感受到李白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的温暖;“⑥,夜征人尽望乡”,听李益道出征人思家怀乡的心声;“⑦,⑧”,体会杜甫对国事凋零,友人颠沛流离的感慨;“⑨,⑩”,领悟岑参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的复杂情绪。【答案】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小桥流水人家海日生残夜我寄愁心与明月不知何处吹芦管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易错字词:萧瑟、涌、生、芦管、落、逢、傍。10.【2024·七年级上·安徽铜陵·期中】默写。走进语文的世界,我们与先贤哲人跨越时空沟通。我们和李白秋夜行船,“,”(《峨眉山月歌》),眼前是月映清江的美景;我们与李益登楼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感受戍边将士绵绵不绝的乡愁;我们同曹孟德登临碣石山,欣赏“,”(《观沧海》)的美景,感受大海吞吐日月、包罗万象的辽阔;我们随王湾行舟北固山,观旭日东升,候春日来临,从“,”(《次北固山下》)中感悟生活的哲理;我们陪马致远漫步苍茫古道,在傍晚的霞光中咀嚼着“,”(《天净沙·秋思》)这种思乡的苦涩。【答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词:峨眉、羌、芦管、涯。11.【2024·七年级上·安徽宿州·期中】默写。(1)曹操在《观沧海》中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的广阔、博大,凸显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2)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各有不同。有表达思乡之情的,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有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如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惜别情的两句是“,”;有无可奈何情绪的,如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是“,”。【答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汉、雁、洛、溪、渝、傍。12.【20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默写。(1)思乡是萦绕在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用西下的残阳衬托游子的思乡之情;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借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那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2)“菊花”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作中。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用“菊花”寄托了作者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用再来观赏菊花,表现了主客之间关系的亲切融洽。【答案】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肠、雁、芦管、菊、傍。13.【2024·七年级上·安徽滁州·期中】默写。(1)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3),思而不学则殆。(《论语》)(4)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5)回忆古代优秀诗歌,品味蕴藏在其中的思乡怀人之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月抒发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王湾“?”(《次北固山下》)借用“雁足传书”的典故寄托思乡之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用特定时间来揭示羁旅漂泊之情。【答案】一夜征人尽望乡山岛竦峙学而不思则罔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填空。作答此题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根据情境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注意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竦峙、罔、酝酿、郎、雁、夕阳西下”等字容易写错。14.【2024·七年级上·安徽宿州·期中】根据语境,填写诗句诗歌中有海的雄壮。《观沧海》中“①,”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的雄伟气势;《次北固山下》中的“②,”,描写了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的壮丽场景。诗歌中有动人的乡愁。“③,”(李白《峨眉山月歌》)是临行的不舍;“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羁旅的孤苦;“⑤,”(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是想家的遥望。【答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本题中“残、溪、渝州、涯、芦管、望乡”等字容易写错。15.【2024·七年级上·安徽淮北·期中】默写。(1)思乡怀人是中国诗歌的永恒主题。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两句,简明生动地写出了日暮时分异乡人浓浓的乡愁;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两句,通过“杨花”“子规”两种意象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寄寓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惋惜;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两句,连用三个地名,传达出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2)古人常先写景再抒情。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运用对偶来描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观景象的句子是“,”;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出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答案】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肠、杨、道、溪、渝、州、潮、悬、澹、竦、峙”等字词容易写错。16.【2024·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默写。(1)“月”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典型意象,寄寓作者丰富的情感。像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他的《峨眉山月歌》中的“,”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表现了诗人远行的喜悦。(2)热爱诗词吧,那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诗中有景,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了“,”的草木景色;诗中有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诗中有情,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表达了游子之悲。【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详解】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寄、愁、随、羌、断”等字的写法。17.【2024·七年级上·安徽淮南·期中】默写。(1)曹操在《观沧海》中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的广阔、博大,凸显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2)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各有不同。有表达友情的,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有表达思乡之情的,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芦笛声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的句子是“,”;有表达旅人愁思的,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用凄美的夕阳背景点缀,完美地表现漂泊天涯的旅人愁思的句子是“,”。【答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