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光现象(原卷版)_第1页
14光现象(原卷版)_第2页
14光现象(原卷版)_第3页
14光现象(原卷版)_第4页
14光现象(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第三轮复习实验探究之十四——光现象1、宠物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2、水平过道的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3、2020年5月21日是首个“国际茶日”,某区开通了一条茶旅精品路线。所谓“东坑茶,西坑水”,太湖源的源头之水孕育了东坑的一杯好茶,东坑野茶芽叶细嫩,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爱茶之人更爱的还有那淡淡的清香。这种清香的感觉形成在()A.大脑皮层B.鼻C.舌D.口腔4、小欢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现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若内筒位置不变,则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B.若内筒位置不变,则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C.若向右拉动内筒,则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D.若向左推动内筒,则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5、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加水前看不见硬币,是因为光在杯口全部折射了B.加水前看不见硬币,是因为眼睛发射出的光线没有照射到杯底C.加水后看得见硬币,是因为光在两种介质表面发生了反射D.加水后看得见硬币,是因为硬币表面反射的光经过折射进入了人眼6、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玻璃砖并穿过,其光路如图所示,关于四个角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α1>γ1B.α2>γ2C.α1=α2D.γ1=γ27、如图所示,女孩用一种可以隐身的斗篷遮住身体的下部,人站在女孩的前面,却看到了斗篷后面的景物,而被斗篷遮住的身体部分“消失”了.下面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8、小丽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如果有5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就合适。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在实验过程中,小丽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2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9、如图为某实验小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而且F板可绕ON转动。(1)使用可以旋转的硬纸板,其目的是。(2)将入射光线AO向ON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B(选填“靠近”或“远离”)ON。(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向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4)无意中,小明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是(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5)某同学在实验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然后转动纸板F,并使其与纸板E在同一平面内,但在F上没有发现反射光线,其原因可能是。10、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某同学自制了一个水透镜(用透明胶膜盛水制成的一个水球),水透镜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厚度大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当蜡烛、水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够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特征是倒立、(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同时可推断出此时水透镜的焦距可能是(填“8厘米”“18厘米”或“28厘米”)。(2)若要模拟近视眼看东西模糊的情形,则应该把图中的光屏远离水透镜或对水透镜(填“注水”或“抽水”)。11、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的成像特点.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的像.A.倒立放大B.倒立缩小C.正立放大12、如图所示,小科和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不断改变物距,测出对应的像距,得到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图象,如图甲,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如乙图所示,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选填“C”、“D”或“E”)点,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3)小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的实像,利用这个成像原理人们制成了(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若蜡烛燃烧变短了,其在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将(选填“升高”或“降低”)。(4)同组的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不小心将凸透镜碰到地上,透镜的上半部分摔烂了,她坚持用余下的半部分继续实验,则光屏上将。A.得不到像B.仅成上半部分的像C.仅成下半部分的像D.像是完整的,亮度变暗13、如图是某学生小李、小王和小郭三人所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1)小郭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直至屏上呈现出的光斑,量出透镜到光斑的距离为1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2)小王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大小的光斑(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3)小李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小李应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0.3cm时,无论怎么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原因是。A、像距过大,超过光具座的长度B、不成像(4)小郭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像(选填“能”或“不能”),(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若拿下光屏,在透镜右侧移动眼睛的位置(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5)小李同学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小郭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后,再将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小李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14、小科在STEAM课堂上制作出水凸透镜并结合教材知识进行探究。(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通过注水器调节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若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调节蜡烛的位置,始终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原因是。(2)找到原因并解决问题后,在蜡烛处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的实像。(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如果保持光屏和水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以通过注射器往水凸透镜中(选填“注入”或“抽出”)适量的水。(4)根据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经三棱镜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