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噪声的危害及控制(练习)_第1页
123噪声的危害及控制(练习)_第2页
123噪声的危害及控制(练习)_第3页
123噪声的危害及控制(练习)_第4页
123噪声的危害及控制(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噪声的危害及控制一、单选题1.对人们来说,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A.诉讼案件时,法官铿锵有力的判词B.人们熟睡时的夜半歌声C.做作业时,广场响亮的音乐声D.在图书阅览室的高谈阔论【答案】A【解析】A.诉讼案件时,法官铿锵有力的判词,是听众想听清楚的声音,不属于噪声,故A符合题意;B.人们熟睡时的夜半歌声,影响了同学们的休息,属于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做作业时,广场响亮的音乐声影响了学习,属于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在图书阅览室的高谈阔论,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属于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工厂四周植树D.高速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答案】A【解析】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工厂四周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高速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教室周围植树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答案】C【解析】A.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机场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对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在声源处减弱了噪声B.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D.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减小【答案】C【解析】减弱噪声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从声源处减弱,从传播过程中减弱,从人耳处减弱,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没有减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在城市高架道路或高速公路的某些路段两侧设有3~4m高的特殊材料制成的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作用是()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防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防止产生噪声,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阻挡车辆噪声的传播,减少噪声污染【答案】D【解析】道路两侧设有3~4m高的特殊材料制成的板墙,其作用相当于一个隔音板,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因此是为了减小车辆噪声污染,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6.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能有效降低噪声。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之相同的是()A.禁止鸣笛 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学校周围植树【答案】D【解析】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能有效降低噪声,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禁止鸣笛,使控制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防止声音进入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测量噪声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学校周围植树,树能吸收一部分声音,使噪音减弱,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故选D。7.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防止噪声的危害是一项重要工作。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B.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C.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D.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杜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答案】B【解析】A.从环保的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声音都可以称为噪声,考场周围大声播放音乐,影响考试,所以属于噪声,故A错误;B.禁止鸣笛是为了避免噪声的产生,所以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正确;C.固体也能传声,所以关闭门窗不能完全消除噪声,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理想的安静环境噪声在30dB~40dB之间,故D错误。故选B。8.“东方红3号”是我国首艘,同样也是世界第4艘获得静音科考级证书的科考船,这说明,我国在静音考察船领域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该船配有静音螺旋桨,其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根据以上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不能在水中传播 B.噪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电磁波 D.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答案】B【解析】【分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A错误;B.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故B正确;C.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声波,故C错误;D.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错误。故选B。9.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所示,这种下凹道路可以有效地控制噪声.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相同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在某些地方标有禁鸣喇叭的标志【答案】B【解析】道路修成凹形的,可以通过道路两旁较高的设施反射噪声,其作用相当于一个隔声板,是在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在某些地方标有禁鸣喇叭的标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10.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经对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声音声音强弱的等级/dB频率/Hz甲502000乙100500A.甲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B.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C.甲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传播速度D.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答案】B【解析】AB.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声音的响度要小于乙的响度,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即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故A错误,B正确;C.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即甲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等于乙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故C错误;D.因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发声体是无规则振动产生,所以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1.根据题意解答

(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________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________的声音都是噪声.【答案】

无规则振动

影响

干扰【解析】【分析】物理学中对噪声是从两个方面(物理学角度、环境保护角度)定义.(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所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都属于噪声.12.人们能听到最弱的声音为___________分贝,较理想的安静环境声音在___________分贝之间;保证工作和学习的条件是噪声不超过___________分贝;为了保护听力,噪声应不超过___________分贝。【答案】

0

30~40

70

90【解析】【分析】[1][2][3][4]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13.一些公共场所提倡轻言轻语,禁止大声喧哗,是为了降低声音的____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答案】

响度

声源【解析】[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禁止大声喧哗,是为了降低声音的响度。[2]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4.西山区规定在碧鸡广场使用音响设备活动时,声音控制在60分贝以内,且活动时间最晚不超过21时30分。这一规定能有效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对周边后居民的影响;“60分贝”是指控制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

声源

响度【解析】【分析】[1]声音控制在60分贝以内,且活动时间最晚不超过21时30分,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60分贝”是指控制声音的大小,即声音的响度。15.“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琴声是通过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_____减弱噪声.【答案】

音调

空气

声源处【解析】【分析】琴弦越短,振动频率越高,发生的声音音调越高;声音能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的耳朵;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让声音不能产生,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2)琴声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中.(3)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6.接听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_____是乐音的波形.【答案】

音色

甲【解析】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跟发生体的频率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它跟发生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接听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噪声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如题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乙是噪声的波形,图甲是乐音的波形.17.如图所示,随着现代工业建设、交通运输、城镇建设的发展.噪声污染日益严重,治理噪声成为现代生活环境管理的重要工作.(1)街头设置禁鸣标志牌,是在_________控制噪声.包括改进声源的结构,采取____________、隔振等技术和加装_________等.(2)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是在__________控制噪声.包括隔声、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3)佩戴耳塞、耳罩和头盔,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4)“以声消声”技术是使一个声源产生的声波的“密部”,与另一个声源发出声波的"_____________”恰好相遇,相互抵消.【答案】

声源处

减振

消声器

传播途中

吸声

消声

人耳处

疏部【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禁鸣路段自觉遵守”等禁鸣标志牌,是为了控制噪音在声源的产生;[2][3]改进声源的结构,采取减振、隔振等技术和加装消声器等,都是为了控制噪音的产生;[4]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是为了控制声音的传播,即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6]为了控制声音的传播,采取的大量栽种树木花草的措施,可以起到隔声、吸声和消声等效果.[7]佩戴耳塞、耳罩和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8]声波是纵波,科学研究发现,空气中的声波由近处向远处传播.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在这些位置几乎听不到声音.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消声器,即“以声消声”技术.18.车间机床工作时发出响度达110_____的声音,波形如图所示,HereOne降噪耳机能阻止特定的频率的声音进入人耳,同时允许其他频率的声音(如工友的指令等)进入人耳,工人在车间只要把耳机阻止声音的频率值设置为_____Hz即可.【答案】

dB

12500【解析】【分析】设总路程为s,算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2,则总时间为t=t1+t2,用公式计算出平均速度.(1)人们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车间机床工作时发出响度达110dB.(2)由波形图可知,机床工作时发出声音的频率为,因此工人在车间只要把耳机阻止声音的频率值设置为即可.【点睛】平均速度是指一段时间内的路程和这段时间的比值,用公式计算,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为易错题.三、实验题19.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这些材料做成盒子,再把闹钟放入每个盒子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泡沫塑料板

木板

硬纸板

玻璃

松软有孔【解析】(1)由题意可知,如果距声源的距离越短说明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好,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泡沫塑料板的距离为0.3m最短,故隔音性能最好;木板的距离为0.4m,隔音效果次之,而硬纸板的距离是0.5m,隔音性能排在第三位,玻璃材料的距离为0.6m,隔音性能最差.(2)由几种材料对比可知,如果材料越松软,并且小孔越多,隔音性能越好.【点睛】(1)把材料的隔音性能转换成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的距离,根据距离的远近就可以知道隔音效果的好坏.(2)分析隔音效果较好的材料,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20.如图所示,是城市街道设立的防治噪声标志牌:(1)图甲的标志牌是__________,其控制噪声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2)图乙的标志牌是__________,其控制噪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3)标志牌“69dB”显示的是噪声的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此时街道环境________(选填“极静”、“安静舒适”“令人厌烦”);(4)除设立标志牌措施外,城市街道防治噪声的措施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_。【答案】

禁止鸣喇叭

声源处控制噪声

噪声强度监测仪

监测噪声的强度

响度

令人厌烦

街道种植树木花草

临街房屋加装双层玻璃【解析】(1)[1][2]由图可得,图甲是禁止鸣喇叭,禁止鸣喇叭即让声音无法发出,所以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2)[3][4]由图可得,图乙是噪声强度监测仪,该装置是用来检测噪声强度的仪器。(3)[5][6]图乙中的仪器是为了监测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所以标志牌“69dB”显示的是噪声的响度,此时的声音响度会令人厌烦。(4)[7][8]除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以外,城市街道防治噪声还可以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所以可以在街道两侧种植花草树木,也可以为临街房屋加装双层玻璃。21.教科书中对于声音有这样一段描述:不同的障碍物表面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能力不同。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强,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强。小华学了该知识后,对于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②把闹钟放到盒子里,将衣服盖在钟上方,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嘀嗒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③依次将各种材料盖在闹钟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听不见钟声的距离/m2.12.83.75.21.2请你回答问题:(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2)根据实验数据,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3)根据小华的实验结果,你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答案】

袜子、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

表面粗糙多孔的材料隔音性能好【解析】【分析】(1)[1]在实验中,离声源越远,声音的响度会越小。(2)[2]由实验数据知,听不见钟声的距离由远到近的是:塑料袋、平装书、报纸、衣服和袜子。那么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是袜子、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3)[3]由以上实验探究知,所用的实验材料中,袜子的表面最粗糙且多孔,其隔音效果最好,说明表面粗糙多孔的材料隔音性能好。22.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装置:(1)交流讨论:①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我们能听到音乐;②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③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2)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声音在______中不能传播;(3)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与上述实验结论相符合的是______(填序号)。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C.临街的房屋安装双层真空玻璃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答案】

变小

不能

介质

真空

C【解析】(1)②[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传声介质越来越少,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③[2]根据实验推理可知,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将不能听到声音。(2)[3][4]由实验可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介质时声音无法传播,即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3)[5]上述实验过程中,通过抽空空气的方式减弱声音,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临街的房屋安装双层真空玻璃,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故C符合题意;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3.小华设计了探究材料的隔音性能实验,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表的数据: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2.12.83.75.21.2(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____(填“强”或“弱”);(3)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减弱噪声。【答案】

海绵

响度【解析】(1)[1]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2)[2][3]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如袜子比平滑材料如塑料袋到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近,则说明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好,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对声音多次反射后能量减小,响度变小,故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3)[4]海绵材料隔声性能与报纸好,因为海绵表面粗糙多孔,声音在表面多次反射,能量降低了,响度变小了,故吸收声音的性能好。(4)[5]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24.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如图所示,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______;(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______;[评估与交流](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4)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______(写出一个即可)。种类聚酯棉软木泡沫海绵玻璃杯发声大小最小最大较大较小最强最弱较弱较强【答案】

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

吸音性能

聚酯棉

厚度【解析】(1)[1]小球的位置越高,下落时敲击玻璃杯发出声音越大,实验中为控制敲击玻璃杯的力度,必须把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2)[2]本实验比较的是不同材料的吸音性能,因此表格中应该填入吸音性能。(3)[3]吸音效果的好坏通过玻璃杯被敲击发出的声音的大小反应出来,聚酯棉垫在杯子底下时发出声音最小,因此它的吸音性能最好,适合装修隔音墙用。(4)[4]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密度、厚度等。25.在“声现象”一章的教材中出现了以下几个实验:①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如图甲;②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声音的变化,如图乙;③塑料用泡沫在平板玻璃上摩擦,感受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波形,如图丙。(1)图甲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水花的作用是______,此处运用了________的研究方法。(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或“转换”)(2)图乙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_______的关系;实验时发现,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时,其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当钢尺伸出桌边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度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3)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由课本上噪声的波形图片丙可以判断,丁图中的_____显示的声音属于噪声。【答案】

振动

将微小振动放大

转换

频率

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

无规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