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地理选修三学案23我国的旅游资源_第1页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地理选修三学案23我国的旅游资源_第2页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地理选修三学案23我国的旅游资源_第3页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地理选修三学案23我国的旅游资源_第4页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地理选修三学案23我国的旅游资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学案设计:王维一李玉涵课题我国的旅游资源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姓名王维一李玉涵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类型,理解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能举例说明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2.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能举例说出其价值。3.形成科学的审美观与崇高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重点难点1.我国主要旅游资源和世界遗产的分布2.对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学习流程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当堂检测—反思质疑—布置作业学习活动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1.自然旅游资源(1)山岳风光a.五岳名山:东岳①________、西岳②________、北岳恒山、南岳③________、中岳④________。b.四大佛教名山:山西⑤____________、安徽九华山、浙江⑥____________、四川⑦____________。(2)水域风光:如广西⑧________________、长江三峡、杭州⑨________、苏州无锡⑩________以及台湾⑪____________等。2.人文旅游资源(1)文物古迹与古代建筑:如万里长城、⑫______运河、北京⑬_______、西安⑭______、苏州⑮________建筑、敦煌⑯________等。(2)风土民情:如汉族的春节、傣族的⑰____________、蒙古族的⑱____________大会、彝族的⑲____________等。知识点二我国的世界遗产1.状况:我国于⑳________年加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到2011年已有41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居世界第三位。2.分类:(1)世界自然遗产;(2)世界文化遗产;(3)____________________。3.开发与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在开发时要加强对它们的________。二、探究新知一、我国的旅游资源概况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如:五岳、四大佛教名山等)。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古代文化艺术宝藏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土民情最为重要。其他:现代工程建筑、小镇风光、地方土特产和工艺品、中医和养生之道、菜肴等。二、我国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对国家:是促进中国旅游业更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需要是帮助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需要是推进中西部旅游,进一步增强中国旅游业发展后劲的需要。对游客:学习了革命历史知识,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三、我国的世界遗产概况我国于1985年加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到2009年6月已经有38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的世界遗产分布(见地图册)四、我国的世界遗产价值资源价值上: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展示了我国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生物资源。环境效益上:开发旅游的同时,考虑对它们的保护。当堂检测1.假设你带领一个旅游团沿第二亚欧大陆桥赴俄罗斯考察。请在下列①~⑦备选文物遗迹中,找出沿陇海—兰新线两边120千米内可供参观的一组古代文物遗迹()①莫高窟②嘉峪关③都江堰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⑤云冈石窟⑥北京故宫⑦龙门石窟A.①②③⑦B.①②④⑦C.①③④⑥ D.②④⑥⑦2.下列“旅游景点——所在省区——类型”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大昭寺——青海——古建筑景观B.南麂列岛——浙江——水文景观C.云冈石窟——山西——文化艺术景观D.鼎湖山——广东——地质地貌景观3.下列有关发展红色旅游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展红色旅游可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B.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C.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D.发展红色旅游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4.下图中属于我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是()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